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Be/Cu层状非均质复合材料塑性变形行为的原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延川 张欣磊 +4 位作者 柳春林 焦海涛 刘德佳 胡勇 赵龙志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99-109,共11页
将层状非均质构型复合化设计思想用于提高Cu-Be合金强韧性,采用真空热压复合、热轧及热处理的方式制备了CuBe/Cu层状非均质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利用SEM下原位拉伸结合DIC技术,研究了复合... 将层状非均质构型复合化设计思想用于提高Cu-Be合金强韧性,采用真空热压复合、热轧及热处理的方式制备了CuBe/Cu层状非均质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利用SEM下原位拉伸结合DIC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塑性变形中各金属层组织演变、应变分配及断裂行为。结果表明:Cu-Be/Cu层状非均质复合材料由粗晶Cu层(平均晶粒尺寸115.3μm)和细晶Cu-Be层(平均晶粒尺寸17.4μm)组成,Cu-Be层显微硬度约为Cu层5倍,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介于两种金属组元之间,但伸长率远高于Cu-Be合金、与Cu接近。复合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Cu-Be层主要通过晶粒转动方式协调应变,而Cu层主要通过晶内单系滑移方式协调应变;塑性变形初期,应变集中首先出现在Cu-Be/Cu界面附近,随后应变集中可通过界面传递至两侧金属层内部。复合材料断裂过程中,首先在Cu-Be层中晶界处萌生微裂纹,并沿晶界扩展;当裂纹扩展至Cu-Be/Cu界面时,发生明显偏折,裂纹在Cu层内表现为穿晶扩展,界面附近Cu层呈现准解理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非均质复合材料 强韧化 原位拉伸 塑性变形行为 应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颗粒/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基非晶复合材料过冷液相区的塑性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小红 胡会娥 孔小东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8,23,共6页
为研究W颗粒/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基非晶复合材料在过冷液相区的塑性变形行为,利用同步热分析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该非晶复合材料塑性变形行为的具体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显微硬... 为研究W颗粒/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基非晶复合材料在过冷液相区的塑性变形行为,利用同步热分析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该非晶复合材料塑性变形行为的具体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塑性变形对该非晶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非晶复合材料在过冷液相区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其塑性流变应力不断减小,并逐渐呈现出均匀流变的特征;在温度为693 K、应变速率为1×10^(-3) s^(-1)时,非晶复合材料流变应力为190 MPa,为该材料在过冷液相区的最佳成形条件;该非晶复合材料在变形后并未发生明显的晶化,由于自由体积减少,其显微硬度从512.2 HV增加到546.9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复合材料 过冷液相区 塑性变形行为 单轴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bTaZr钛合金冷加工塑性行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玉会 张晖 +2 位作者 张旺峰 颜孟奇 李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7-152,共6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合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技术,研究了Ti35Nb2Ta3Zr0.3O合金的冷加工塑性行为及其机理。结果表明:Ti35Nb2Ta3Zr0.3O合金在冷变形过程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低加工硬化或无加工硬化的特点...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合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技术,研究了Ti35Nb2Ta3Zr0.3O合金的冷加工塑性行为及其机理。结果表明:Ti35Nb2Ta3Zr0.3O合金在冷变形过程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低加工硬化或无加工硬化的特点,变形量大于50%之后,晶粒碎化明显、塑性增强。分析表明:约35%Nb的加入降低了合金的层错能,使位错攀移及交滑移受到抑制,孪生机制增强,随冷变形量增大,形成多阶孪生,使晶粒明显碎化;合金的塑性变形是以孪生与位错滑移联合起作用,其独特的塑性行为来自于层错能效应及形变过程中的孪生诱发塑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bTaZr合金 冷加工 塑性变形行为 孪生 滑移 孪生诱发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变形纯铜的显微组织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晓旭 蔡大勇 +1 位作者 刘庆 姚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0-122,147,共4页
为了研究多晶体中晶粒取向对其形变显微组织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定量表征了拉伸变形无氧高纯铜(OFHC)的显微组织,研究了形变显微组织与晶粒取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晶粒内部形变显微组织均匀一致,而在不同晶粒之间则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研究多晶体中晶粒取向对其形变显微组织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定量表征了拉伸变形无氧高纯铜(OFHC)的显微组织,研究了形变显微组织与晶粒取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晶粒内部形变显微组织均匀一致,而在不同晶粒之间则存在明显差异;根据位错组态的不同可将形变组织分为3种类型,即I型组织、II型组织、III型组织;不同类型形变显微组织与晶粒取向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特征 晶粒取向 透射电镜 拉伸变形 无氧高纯铜 位错组态 塑性变形行为 金属材料 胞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讯
5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10,12,共2页
西交大发现金属镁塑性变形新机制镁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相比于传统金属,镁的塑性变形加工难、成本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近日,西交大单智伟团队在金属镁塑性变形行为和内在机制领域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以Rejuvenation of plasticity vi... 西交大发现金属镁塑性变形新机制镁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相比于传统金属,镁的塑性变形加工难、成本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近日,西交大单智伟团队在金属镁塑性变形行为和内在机制领域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以Rejuvenation of plasticity via deformation graining in magnesium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镁 金属结构材料 塑性变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