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超塑性压缩及压接实验装置
1
作者 陈拂晓 杨蕴林 +1 位作者 文九巴 李伯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4年第1X期28-29,共2页
六十年代以来,对金属超塑性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已成为金属材料科学及金属加工工艺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为迎头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我院于1981年开始,以钢铁材料超塑性及其工业应用为主攻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建立了超... 六十年代以来,对金属超塑性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已成为金属材料科学及金属加工工艺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为迎头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我院于1981年开始,以钢铁材料超塑性及其工业应用为主攻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建立了超塑研究室,现已成为我院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基地。累计有十余名研究生,二百多名本科生在该室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全部实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塑性压缩 压接实验装置
全文增补中
LD钢超塑性压缩的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郑海波 姚祖斌 吴洛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1-13,共3页
研究了国产新型冷作模具钢LD钢(7Cr7Mo3V2Si)在超塑性条件下压缩变形的力学特性,得出了其最佳超塑压缩变形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 LD钢 塑性压缩 力学特性 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塑性可压缩材料模型热轧过程的逼近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叔尼 刘相华 +2 位作者 张利 范晓明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0-422,共3页
针对刚塑性可压缩材料模型热轧过程 ,利用塑性变形功率泛函梯度映射的强单调和连续性以及在常用的Kobayashi摩擦条件下表面摩擦功率泛函的凸性和可微性 ,总能耗率泛函是严格凸 ,强制且可微的泛函· 并借助于非线性分析的方法 ,得到... 针对刚塑性可压缩材料模型热轧过程 ,利用塑性变形功率泛函梯度映射的强单调和连续性以及在常用的Kobayashi摩擦条件下表面摩擦功率泛函的凸性和可微性 ,总能耗率泛函是严格凸 ,强制且可微的泛函· 并借助于非线性分析的方法 ,得到了总能耗率泛函的逼近可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 总能耗率泛函 逼近 塑性压缩材料 热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C超高碳钢的压缩超塑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帅 张柯柯 +2 位作者 任伟 杨蕴林 张占领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10,共3页
通过观察退火态w(C)=1.31%超高碳钢超塑压缩试样的外观形态,测定其压缩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探讨了超塑压缩温度、应变速率对超高碳钢压缩超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碳钢在750~790℃、(0.8~2)×10-3s-1超塑压缩条件下,其应变速率... 通过观察退火态w(C)=1.31%超高碳钢超塑压缩试样的外观形态,测定其压缩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探讨了超塑压缩温度、应变速率对超高碳钢压缩超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碳钢在750~790℃、(0.8~2)×10-3s-1超塑压缩条件下,其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大于0.3,呈现出压缩超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碳钢 真应力-真应变 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 压缩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态AZ31镁合金的预处理及恒应变速率下压缩超塑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超 林飞 +1 位作者 赵洪生 孟庆森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6-39,共4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等试验设备,对挤压态AZ31镁合金进行预处理及高/恒应变速率下压缩超塑性研究。研究表明,挤压态镁合金在温度300℃,保温时间30 min为晶粒细化的较佳温度和保温时间,同时在3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等试验设备,对挤压态AZ31镁合金进行预处理及高/恒应变速率下压缩超塑性研究。研究表明,挤压态镁合金在温度300℃,保温时间30 min为晶粒细化的较佳温度和保温时间,同时在3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进行压缩试验,外缘圆周伸长率均超过158.3%,压缩真应变达1.898以上,实现了高应变速率下的压缩超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 细化晶粒 加热工艺 恒/高应变速率 压缩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金属材料可压缩塑性力学有限元计算公式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瑞平 黄宏燮 范天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9期1897-1901,共5页
介绍了泡沫金属材料可压缩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并根据该理论模型推导出三维空间情形、平面应力情形、平面应变和轴对称情形的有限元计算公式。从而为用连续本构模型模拟泡沫金属材料的可压缩塑性行为提供了计算依据。
关键词 泡沫金属材料 压缩塑性 连续本构模型 有限元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压缩塑性局部破坏问题的有效解法
7
作者 刘晓青 夏颂佑 M.Pastor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8-110,共3页
1前言对于不可压缩或近似不可压缩问题的求解通常采用混合位移-压力(u-p)公式[1,2],但由于离散的控制方程中与压力项对应的系数矩阵的主对角元接近于零,u,p插值函数的选择受到Babuska-Brezzi稳定条件或... 1前言对于不可压缩或近似不可压缩问题的求解通常采用混合位移-压力(u-p)公式[1,2],但由于离散的控制方程中与压力项对应的系数矩阵的主对角元接近于零,u,p插值函数的选择受到Babuska-Brezzi稳定条件或Zienkiewicz-Tay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压缩塑性 破坏机理 网络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12MoV钢的压缩超塑性研究
8
作者 刘帅 张占领 +2 位作者 岳云 马宁 张柯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1,14,共4页
研究了Cr12MoV钢超塑性压缩变形的力学特性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在温度780~820℃、初始应变速率(1.5~15)×10-4s-1条件下测得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测量、计算了试样膨胀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试样压缩后基本保持圆柱状,膨胀系数... 研究了Cr12MoV钢超塑性压缩变形的力学特性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在温度780~820℃、初始应变速率(1.5~15)×10-4s-1条件下测得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测量、计算了试样膨胀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试样压缩后基本保持圆柱状,膨胀系数大于1;在780~820℃,(1.5~15)×10-4s-1压缩条件下,稳态阶段流变应力低至80MPa,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约0.23,与其拉伸超塑性m值相近,显示出良好的超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MOV钢 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 压缩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分数碳化物钢W6Mo5Cr4V2Al的压缩超塑性
9
作者 温洪洪 王要利 +2 位作者 丁龙飞 张欢 张柯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8-30,共3页
对工业用高速钢W6Mo5Cr4V2Al进行了超塑性压缩实验,考察了温度、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并测定了W6Mo5Cr4V2Al钢中碳化物的体积分数。结果表明,在780~840℃,应变速率(1.5~7.5)×10-4s-1范围内,大体积分数碳化物钢W6Mo5Cr4V2Al... 对工业用高速钢W6Mo5Cr4V2Al进行了超塑性压缩实验,考察了温度、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并测定了W6Mo5Cr4V2Al钢中碳化物的体积分数。结果表明,在780~840℃,应变速率(1.5~7.5)×10-4s-1范围内,大体积分数碳化物钢W6Mo5Cr4V2Al显示了一定的压缩超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6Mo5Cr4V2Al 大体积分数碳化物钢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压缩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变成型方法对Zr48Cu30Al8Ag8Pd6块体非晶压缩塑性的作用规律
10
作者 吕龙 张启东 +3 位作者 马郁柏 刘保串 李小蕴 祖方遒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99-101,107,共4页
利用自主设计的高流变成型装置成型了Zr48Cu30l8Ag8Pd6块体非晶,探索了高流变成型方法(HRRF)对该块体非晶压缩塑性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HRRF后,块体非晶的压缩塑性由HRRF前的1.0%提高到5.1%,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也表现出更加明显的... 利用自主设计的高流变成型装置成型了Zr48Cu30l8Ag8Pd6块体非晶,探索了高流变成型方法(HRRF)对该块体非晶压缩塑性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HRRF后,块体非晶的压缩塑性由HRRF前的1.0%提高到5.1%,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也表现出更加明显的锯齿流变行为。此外,HRRF后块体表面上分布着数量众多且方向各异和台阶明显的剪切带,发生交割、分叉和阻止;而HRRF前块体中仅观察到数条剪切台阶较浅的剪切带,这表明HRRF法能增加该块体的非晶压缩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 高流变成型方法 压缩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砂土高频振动下压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奇 宋春雨 +1 位作者 陈龙珠 吴雪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4-58,共5页
在自行改装高频振动系统基础上,通过对干砂土进行高频振动压缩室内试验,研究了干砂土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表明:在18~27 Hz的频率范围内,塑性压缩变形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少速度很快;在27~37 Hz的频率范围内,塑性压缩变形随着频率的增加而... 在自行改装高频振动系统基础上,通过对干砂土进行高频振动压缩室内试验,研究了干砂土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表明:在18~27 Hz的频率范围内,塑性压缩变形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少速度很快;在27~37 Hz的频率范围内,塑性压缩变形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少速度减缓。重点分析了相对密实度、动应力幅值等因素对高频振动下频率与塑性压缩变形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在频率较低时,这2个因素对塑性压缩变形影响很大,在高频时,塑性压缩变形对这2个因素不敏感;但是它们并不会改变频率与塑性压缩变形关系曲线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砂土 振动频率 塑性压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的室温大变形拉伸塑性首次实现
12
作者 青燕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10,共1页
2024年7月26日,Science刊发了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克新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工业大学王金淑教授团队,以及中国香港大学黄明欣教授的最新科研成果“Borrowed dislocations for ductility in ceramics”。该研究在实现... 2024年7月26日,Science刊发了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克新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工业大学王金淑教授团队,以及中国香港大学黄明欣教授的最新科研成果“Borrowed dislocations for ductility in ceramics”。该研究在实现陶瓷压缩塑性的基础上,首创性地提出了向金属“借位错”的策略,进一步实现了陶瓷的大变形拉伸塑性,陶瓷的拉伸形变量可达39.9%,强度约为2.3GPa,颠覆了人们关于“陶瓷不可能具有拉伸塑性”的一贯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塑性 北京工业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拉伸形变 首创性 新金属材料 压缩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随动曲线坐标系下模拟矩形坯压缩变形的能量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永发 杨煜生 董欣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模拟塑性流动的数值法-__在随动曲线坐标系下的能量法.运动学可能速度场、变形总功率泛函以张量形式表达在随动曲线坐标系上,通过优化可变参数使泛函达最小值,以求得变形过程中速度场、位移增量场和最终位移场.根据上...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模拟塑性流动的数值法-__在随动曲线坐标系下的能量法.运动学可能速度场、变形总功率泛函以张量形式表达在随动曲线坐标系上,通过优化可变参数使泛函达最小值,以求得变形过程中速度场、位移增量场和最终位移场.根据上述算法和所编制的FORTRAN程序,本文计算了平板间矩形坯压缩变形的位移场.计算结果得到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坯 塑性压缩 能量法 随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QCr0.5固态焊中的等效压缩变形与应力应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彩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9,12,共4页
对表面经激光淬火的40Cr与QCr0.5的固态压接的升温、保温过程中存在的等效压缩变形现象及其产生进行了阐述,并在试验基础上对伴随等效压缩变形的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塑性压缩变形是焊件在升温、保温过程中受约束压力作用... 对表面经激光淬火的40Cr与QCr0.5的固态压接的升温、保温过程中存在的等效压缩变形现象及其产生进行了阐述,并在试验基础上对伴随等效压缩变形的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塑性压缩变形是焊件在升温、保温过程中受约束压力作用不能胀大而产生的塑性变形的累积,它提供了形成固相焊接接头所必需的塑性变形。等效压缩变形使焊件在被约束方向上的尺寸保持恒定,而约束压力则在试样屈服极限的变化和应力松弛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增大、持平、快速减小直至缓慢减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 QCr0 5 固态焊接 塑性压缩变形 约束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及钛合金基于等效压缩变形的固态焊接
15
作者 王宇飞 杨蕴林 王长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4,46,共4页
以TC4和TA2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利用钛及钛合金在固定约束条件下加热时的等效压缩变形实施固态焊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接温度为900℃、预压应力为56~80MPa、加热时间为600s的条件下,TC4/TC4、TC4/TA2和TA2/TA2的接头焊合率可达到... 以TC4和TA2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利用钛及钛合金在固定约束条件下加热时的等效压缩变形实施固态焊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接温度为900℃、预压应力为56~80MPa、加热时间为600s的条件下,TC4/TC4、TC4/TA2和TA2/TA2的接头焊合率可达到88%以上,其中TC4由于在等效压缩变形过程中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超塑性流变而更易实现基于等效压缩变形的固态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等效塑性压缩变形 固态焊接 塑性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中间夹层的40Cr钢基于等效压缩变形的固态焊接
16
作者 王宇飞 王长生 杨蕴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6,共4页
以激光淬火态40Cr为中间夹层,进行了40Cr钢的基于等效压缩变形的固态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在焊接温度760~800℃、预压应力37~80MPa、保温时间4~8min条件下,其接头抗拉强度可达到或接近母材强度;激光淬火态的40Cr中间夹层在等效压缩变... 以激光淬火态40Cr为中间夹层,进行了40Cr钢的基于等效压缩变形的固态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在焊接温度760~800℃、预压应力37~80MPa、保温时间4~8min条件下,其接头抗拉强度可达到或接近母材强度;激光淬火态的40Cr中间夹层在等效压缩变形过程中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超塑性流变而使该固态焊接更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夹层 40CR钢 激光淬火 等效塑性压缩变形 固态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合金在约束条件下加热时塑性变形及变形功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慧然 王长生 杨蕴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12,共3页
固态焊接时受约束焊件在加热过程中因胀大变形不能进行而产生等效塑性压缩变形(EPCD)。本文以TC4合金为研究对象,对EPCD和由EPCD引起的等效塑性压缩变形功W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等效塑性压缩应变ε和W的大小主要与加... 固态焊接时受约束焊件在加热过程中因胀大变形不能进行而产生等效塑性压缩变形(EPCD)。本文以TC4合金为研究对象,对EPCD和由EPCD引起的等效塑性压缩变形功W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等效塑性压缩应变ε和W的大小主要与加热温度T和预压应力σ0有关,σ0一定,T较高时(≥700℃),ε随T的升高呈线性增大,而在较低T时(≤700℃),ε随T的升高增大不明显,W则随着T的升高而减小;T一定时,ε和W均随σ0的增加而增大;当σ0和T一定时,W随ε的增加而增大,W-ε曲线呈指数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固态焊接 塑性压缩变形 塑性变形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工业铝合金超塑压缩性能的比较
18
作者 姚祖斌 姚天长 张锦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1,共3页
对LF3、LY12及LD5三种工业铝合金在未经超细化预处理的状态下,在几种变形温度、变形速度,以及试样不同高度/直径(H/D)条件下进行超塑性压缩变形试验研究,得出它们超塑性压缩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 对LF3、LY12及LD5三种工业铝合金在未经超细化预处理的状态下,在几种变形温度、变形速度,以及试样不同高度/直径(H/D)条件下进行超塑性压缩变形试验研究,得出它们超塑性压缩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速度以及试件尺寸H/D对真应力、真应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塑性压缩 压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态AZ31镁合金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研究
19
作者 李仟姗 林飞 +1 位作者 杨裕泉 王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70-172,共3页
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恒温超塑性压缩和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试验,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大气环境下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可行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对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接头强度影响较大,时间的影响其次,应变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恒温超塑... 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恒温超塑性压缩和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试验,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大气环境下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可行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对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接头强度影响较大,时间的影响其次,应变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过程中组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并能在更省能源、省时间的条件下,达到与扩散焊相当的接头剪切强度。在预压应力30 MPa、焊接温度450℃、应变速率为1×10^(-4) s^(-1)的条件下,经13 min压接,可实现AZ31镁合金的超塑性连接,剪切强度达到42.0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 镁合金 恒温超塑性压缩 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稻田土壤机械压实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启朔 孙浩田 +2 位作者 李毅念 徐高明 何瑞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1,共10页
传统的土壤压实风险评估方法是基于土壤的先期固结压力理论,以机械的接地压力与土壤先期固结压力间关系作为判断依据,缺少针对集约化稻作“湿耕烂种”等生产场景中由定量机械压实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程度的评价方法和依据。为研究适合中... 传统的土壤压实风险评估方法是基于土壤的先期固结压力理论,以机械的接地压力与土壤先期固结压力间关系作为判断依据,缺少针对集约化稻作“湿耕烂种”等生产场景中由定量机械压实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程度的评价方法和依据。为研究适合中国稻作特色,可以定量预测机械压实危害程度的压实容重预测模型,该研究基于土壤的回弹指数和压缩指数推导出土壤压实容重预测模型,以适用于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稻田土壤机械压实预测。采用调控原状土含水率的单轴压缩试验法分别构建了土壤初始容重、初始含水率与弹性压缩模量、塑性压缩模量和先期固结压力之间的传递函数,然后基于典型机型的田间原位平板下陷试验验证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单轴压缩试验法构建的各传递函数拟合决定系数大于0.95。将各传递函数模型所得的弹性压缩模量、塑性压缩模量和先期固结压力输入土壤压实容重模型预测的压实后的土壤容重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可见,该研究设计的土壤压实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量化受机械压实情况下土壤容重的变化量,而土壤传递函数法能为构建和应用区域性农业土壤的压实模型提供便利。研究可为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稻作“湿耕烂种”等生产场景中由定量机械压实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程度评价提供可靠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机械 模型 弹性压缩模量 塑性压缩模量 容重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