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半刚性连接纲框架非线性分析的修正塑性区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伟良
吴惠弼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5-42,共8页
提出一种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非线性分析的修正塑性区法。它考虑了轴力的P-Delta效应、梁柱的半刚性连接、横截面的塑化和塑性区长度等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该法既克服了塑性区法因单元划分过多而多占计算机内存和花费机时...
提出一种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非线性分析的修正塑性区法。它考虑了轴力的P-Delta效应、梁柱的半刚性连接、横截面的塑化和塑性区长度等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该法既克服了塑性区法因单元划分过多而多占计算机内存和花费机时的缺陷,又弥补了塑性铰法不能考虑横截面塑化和塑性区长度影响的不足。计算分析表明,其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半刚性连接
修正
塑性区法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南矿区深部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高度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张跃怀
程详
赵光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92,共4页
为了确定深部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发育高度,采用经验公式预测、数值模拟及现场岩芯质量指标3种方法对覆岩两带高度及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采出后,两带发育特征呈现出"马鞍型"形态,且最大发育高度位于工作面开切眼...
为了确定深部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发育高度,采用经验公式预测、数值模拟及现场岩芯质量指标3种方法对覆岩两带高度及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采出后,两带发育特征呈现出"马鞍型"形态,且最大发育高度位于工作面开切眼及停采线上部。采用3种不同方法计算得出的两带高度分别为42.29~45.77,57,53~55 m。通过对比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接近,而采用经验公式预测结果偏小。最终确定深部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高度为5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
覆岩破坏
导水裂隙带
塑性区法
应力判别
法
FLAC3D
岩芯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跨中塑性铰的钢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玉姝
李国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10-1315,共6页
给出一种考虑跨中塑性铰的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 1单元 /杆件来分析杆件上有分布荷载 ,从而可能会在杆件内部形成塑性铰的情形 .除此之外 ,该方法还可以考虑轴力的二阶效应、剪切变形、横截面塑化、残余应力、初...
给出一种考虑跨中塑性铰的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 1单元 /杆件来分析杆件上有分布荷载 ,从而可能会在杆件内部形成塑性铰的情形 .除此之外 ,该方法还可以考虑轴力的二阶效应、剪切变形、横截面塑化、残余应力、初始缺陷等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因素的影响 ,既克服了塑性区法因单元划分过多而花费机时的缺陷 ,又弥补了塑性铰法不能考虑横截面塑化及仅在单元两端形成塑性铰的不足 .计算分析表明 ,结果令人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非线性分析
跨中
塑性
铰
塑性区法
横截面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埋高地应力隧道不同支护时机求解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蒋长伟
陈子全
+3 位作者
汪波
李天胜
周子寒
包烨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为确定深埋高地应力隧道的合理支护时机,提高支护结构质量,降低支护成本,依托某高原深埋高地应力隧道,采用安全系数法、位移增量法和塑性区法分别求解支护结构的合理支护时机,并对比分析不同支护时机求解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3种...
为确定深埋高地应力隧道的合理支护时机,提高支护结构质量,降低支护成本,依托某高原深埋高地应力隧道,采用安全系数法、位移增量法和塑性区法分别求解支护结构的合理支护时机,并对比分析不同支护时机求解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3种求解方法计算得到的洞壁屈服分布规律是一致的,均呈现出拱顶和仰拱比拱腰和拱脚更容易发生屈服的规律;2)不同支护时机求解方法的求解结果不同,在同等埋深下,采用安全系数法计算得到的安全距离大于采用塑性区法和位移增量法计算得到的安全距离;3)通过工程类比法发现,采用安全系数法求解支护时机更为合理,而塑性区法和位移增量法相对于安全系数法过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高地应力隧道
支护时机
安全系数
法
位移增量
法
塑性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壕兔二号井田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计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玥
姚有利
+1 位作者
宁掌玄
刘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4,共4页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和数值模拟试验两种方法对榆神矿区小壕兔二号井田2#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及最大高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验公式计算值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都显示2#煤层开采产生的导水裂隙带不会对矿区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产生影响,都...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和数值模拟试验两种方法对榆神矿区小壕兔二号井田2#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及最大高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验公式计算值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都显示2#煤层开采产生的导水裂隙带不会对矿区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产生影响,都与现场实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数值模拟试验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更为接近,说明数值模拟试验相较于经验公式在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预计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数值模拟
保水采煤
塑性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刚性连接纲框架非线性分析的修正塑性区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伟良
吴惠弼
机构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5-4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点基金
文摘
提出一种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非线性分析的修正塑性区法。它考虑了轴力的P-Delta效应、梁柱的半刚性连接、横截面的塑化和塑性区长度等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该法既克服了塑性区法因单元划分过多而多占计算机内存和花费机时的缺陷,又弥补了塑性铰法不能考虑横截面塑化和塑性区长度影响的不足。计算分析表明,其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钢框架
半刚性连接
修正
塑性区法
非线性
Keywords
semi-rigid connection,nonlinear,plastic zone,cross-section plastification,steel frame
分类号
TU391.0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南矿区深部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高度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张跃怀
程详
赵光明
机构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潘三煤矿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92,共4页
基金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21050)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1A085)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4005/50804003/51134012)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学术科研活动资助项目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0096)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0KF03)
文摘
为了确定深部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发育高度,采用经验公式预测、数值模拟及现场岩芯质量指标3种方法对覆岩两带高度及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采出后,两带发育特征呈现出"马鞍型"形态,且最大发育高度位于工作面开切眼及停采线上部。采用3种不同方法计算得出的两带高度分别为42.29~45.77,57,53~55 m。通过对比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接近,而采用经验公式预测结果偏小。最终确定深部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高度为55 m。
关键词
深部煤层
覆岩破坏
导水裂隙带
塑性区法
应力判别
法
FLAC3D
岩芯质量指标
分类号
TD31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跨中塑性铰的钢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玉姝
李国强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10-1315,共6页
文摘
给出一种考虑跨中塑性铰的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 1单元 /杆件来分析杆件上有分布荷载 ,从而可能会在杆件内部形成塑性铰的情形 .除此之外 ,该方法还可以考虑轴力的二阶效应、剪切变形、横截面塑化、残余应力、初始缺陷等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因素的影响 ,既克服了塑性区法因单元划分过多而花费机时的缺陷 ,又弥补了塑性铰法不能考虑横截面塑化及仅在单元两端形成塑性铰的不足 .计算分析表明 ,结果令人满意 .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非线性分析
跨中
塑性
铰
塑性区法
横截面塑化
Keywords
steel frames
nonlinear analysis
midspan plastic hinge
plastic zone method
cross-section plastification
分类号
TU393.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埋高地应力隧道不同支护时机求解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蒋长伟
陈子全
汪波
李天胜
周子寒
包烨明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835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TQ0250)
+1 种基金
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1-B-01)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1YJ0539)。
文摘
为确定深埋高地应力隧道的合理支护时机,提高支护结构质量,降低支护成本,依托某高原深埋高地应力隧道,采用安全系数法、位移增量法和塑性区法分别求解支护结构的合理支护时机,并对比分析不同支护时机求解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3种求解方法计算得到的洞壁屈服分布规律是一致的,均呈现出拱顶和仰拱比拱腰和拱脚更容易发生屈服的规律;2)不同支护时机求解方法的求解结果不同,在同等埋深下,采用安全系数法计算得到的安全距离大于采用塑性区法和位移增量法计算得到的安全距离;3)通过工程类比法发现,采用安全系数法求解支护时机更为合理,而塑性区法和位移增量法相对于安全系数法过于保守。
关键词
深埋高地应力隧道
支护时机
安全系数
法
位移增量
法
塑性区法
Keywords
deep-buried tunnel with high ground stress
support timing
safety factor method
displacement increment method
plastic zone method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壕兔二号井田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计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玥
姚有利
宁掌玄
刘源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4,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J08-ZT08-3)
文摘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和数值模拟试验两种方法对榆神矿区小壕兔二号井田2#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及最大高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验公式计算值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都显示2#煤层开采产生的导水裂隙带不会对矿区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产生影响,都与现场实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数值模拟试验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更为接近,说明数值模拟试验相较于经验公式在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预计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数值模拟
保水采煤
塑性区法
Keywords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 predi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coal mining under water-containing, plastic zone method
分类号
TD821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半刚性连接纲框架非线性分析的修正塑性区法
徐伟良
吴惠弼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199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淮南矿区深部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高度发育特征研究
张跃怀
程详
赵光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考虑跨中塑性铰的钢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
刘玉姝
李国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深埋高地应力隧道不同支护时机求解方法对比研究
蒋长伟
陈子全
汪波
李天胜
周子寒
包烨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壕兔二号井田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计与数值模拟
刘玥
姚有利
宁掌玄
刘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