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钢框架-熔断子结构体系的受力机制与塑性分析
1
作者 林晨 彭晓彤 +1 位作者 陈丁雨 王鹏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5-601,共7页
为了探索新型耗能结构体系并优化体系的构造,根据可替换耗能梁段和可恢复功能结构的国内外已有研究,设计一种新型钢框架-熔断子结构体系,基于塑性分析理论,建立该体系在极限状态下的典型屈服机制,并提出弹性抗侧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简化计... 为了探索新型耗能结构体系并优化体系的构造,根据可替换耗能梁段和可恢复功能结构的国内外已有研究,设计一种新型钢框架-熔断子结构体系,基于塑性分析理论,建立该体系在极限状态下的典型屈服机制,并提出弹性抗侧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该体系推覆计算,并比较推覆计算结果与简化计算公式结果。结果表明:将耗能梁段集中布置形成耗能子结构,并与钢框架相结合形成带有熔断子结构的钢框架体系,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实现理想的耗能和破坏模式;刚度和承载力误差均小于5%,所提出的简化计算公式能较准确地预测该体系的弹性抗侧刚度和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熔断子结构 塑性分析 受力机制 弹性抗侧刚度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
2
作者 左安达 马忠明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0,共8页
循环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评定是压力容器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文章以同时承受循环机械载荷和热载荷的局部结构为例,对其进行温度场和热-机械耦合分析,并重点介绍了一种简化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应力分类... 循环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评定是压力容器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文章以同时承受循环机械载荷和热载荷的局部结构为例,对其进行温度场和热-机械耦合分析,并重点介绍了一种简化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应力分类法中对于安定性的评定准则是无论在何种载荷工况下都不允许一次加二次应力强度SⅣ>3S_(m),而简化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则允许包括热应力在内的SⅣ>3S_(m),但需要对可能发生的棘轮失效和低周疲劳失效按一定的条件和修正系数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弹塑性评定,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该方法相较于应力分类法更为精确和先进,相较于直接的弹塑性分析方法更具有工程可操作性和实现性,是一种可在复杂循环载荷工况下解决特殊问题的折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压力容器 简化的弹塑性分析方法 棘轮失效 低周疲劳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AQUS在超高层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阎红霞 杨庆山 张丽英 《震灾防御技术》 2010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本文概述了现有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即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并比较了其优缺点。同时,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西昌某超高层建筑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在高层、特别是在超限高层分析中的推广和应用提... 本文概述了现有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即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并比较了其优缺点。同时,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西昌某超高层建筑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在高层、特别是在超限高层分析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弹塑性分析 动力弹塑性分析 ABAQUS 超高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汪梦甫 汪帜辉 刘飞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主要对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IDA)方法的两个方面作了改进:(1)以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快速非线性时程分析(FNA)方法为计算工具,形成快速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FIDA)方法。(2)仅以IDA分析结果为基础,建立地震易损... 本文主要对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IDA)方法的两个方面作了改进:(1)以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快速非线性时程分析(FNA)方法为计算工具,形成快速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FIDA)方法。(2)仅以IDA分析结果为基础,建立地震易损性曲线及地震破坏概率计算的离散型式。为了校验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应用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模态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与快速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计算一个14层筒中筒结构试验模型,比较了用上述三种方法的计算误差与计算效率,比较了传统方法与本文方法计算该模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快速非线性时程分析 快速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地震易损性曲线 筒中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直桩码头结构的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陶桂兰 习宇 杨铭元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0-143,254,共5页
以江苏国华镇江港全直桩码头结构段为研究对象,针对全直桩码头的结构特点,基于《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抗震计算方法,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得到了码头结构的基底剪力—桩顶位移关系曲线、桩顶最大位移... 以江苏国华镇江港全直桩码头结构段为研究对象,针对全直桩码头的结构特点,基于《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抗震计算方法,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得到了码头结构的基底剪力—桩顶位移关系曲线、桩顶最大位移、塑性铰分布。结果表明,利用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基底剪力—桩顶位移曲线相关不明显;利用动力弹塑性方法得到的桩顶最大位移与利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得到的性能点目标位移相差不大;两种方法分析得到的塑性铰位置分布相接近,即塑性铰主要分布在桩底和桩顶,并首先出现在陆侧桩底,然后向海侧发展,但利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得到的塑性铰较多,分析结果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桩码头 抗震性能 静力弹塑性分析 动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破裂围岩劣化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强 王红英 +2 位作者 王水林 葛修润 邵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1-386,共6页
基于深部岩体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高地应力下瞬时破坏特性,建立了适用深部岩体力学行为的弹塑脆性模型。针对长的圆形巷道,将巷道围岩分成破裂区、理想塑性区和弹性区,同时考虑中间主应力和破裂区围岩弹性模量劣化的影响,采用统一强度... 基于深部岩体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高地应力下瞬时破坏特性,建立了适用深部岩体力学行为的弹塑脆性模型。针对长的圆形巷道,将巷道围岩分成破裂区、理想塑性区和弹性区,同时考虑中间主应力和破裂区围岩弹性模量劣化的影响,采用统一强度理论进行非关联弹塑性分析,获得了围岩应力场和变形场的解析解。并通过补充围岩破坏条件获得了确定围岩破裂半径和塑性半径的解析式。最后结合算例,分析了中间主应力、破裂区围岩弹性模量劣化程度对破裂区范围和围岩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破裂区 弹性模量劣化 塑性分析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试验及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铁成 林海 +1 位作者 康谷贻 陈云霞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57-1464,共8页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三榀三层两跨异形柱框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并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试验框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这三榀异形柱框架均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对三榀框架之间的对比分析,提...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三榀三层两跨异形柱框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并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试验框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这三榀异形柱框架均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对三榀框架之间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有益于改善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建议.所建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模型可用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抗震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柱 框架 静力掸塑性分析 PUSHOVER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被引量:221
8
作者 汪大绥 贺军利 张凤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1期45-53,共9页
阐述了美国两本手册FEMA273/274和ATC-40中关于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利用ETABS程序进行适合我国地震烈度分析的计算步骤,并用一框剪结构示例予以说明,表明Pushover方法是目前对结构进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的... 阐述了美国两本手册FEMA273/274和ATC-40中关于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利用ETABS程序进行适合我国地震烈度分析的计算步骤,并用一框剪结构示例予以说明,表明Pushover方法是目前对结构进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弹塑性分析 ETABS程序 地震烈度 能力谱 需求谱 性能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软弱岩层钻孔围岩应变软化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磊 卢义玉 +2 位作者 夏彬伟 贾亚杰 黄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79-186,共8页
为解决在软弱岩层中钻孔易塌孔、成孔难的工程问题,认为岩体黏聚力沿塑性区呈线性弱化,得出应变软化条件下钻孔围岩二次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分布表达式。利用FLAC3D内嵌FISH语言,自定义岩体黏聚力,对钻孔围岩弹塑性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为解决在软弱岩层中钻孔易塌孔、成孔难的工程问题,认为岩体黏聚力沿塑性区呈线性弱化,得出应变软化条件下钻孔围岩二次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分布表达式。利用FLAC3D内嵌FISH语言,自定义岩体黏聚力,对钻孔围岩弹塑性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理想弹塑性模型下的塑性区半径公式为文中解黏聚力co=cs时的特解;考虑黏聚力弱化特性后,相同地应力条件下塑性区半径显著扩大,为修正Fenner解的1.4倍,钻孔围岩最大切向应力位于距钻孔中心约2.9倍钻孔半径处,应力集中系数小于2。成果应用于四川某矿井钻孔工程,表明当加固半径约为3倍钻孔半径时,成孔率在90%以上,取得较好技术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岩层 钻孔塌孔 黏聚力弱化 塑性分析 钻孔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网格自然单元法在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朱合华 杨宝红 +1 位作者 蔡永昌 徐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1-674,共4页
无网格自然单元法在构造位移插值函数时不需要单元的信息,只需要结点的信息,在裂纹扩展模拟、材料非线性分析、几何非线性分析以及三维计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将无网格自然单元法应用于结构弹塑性分析的过程和基本理论,... 无网格自然单元法在构造位移插值函数时不需要单元的信息,只需要结点的信息,在裂纹扩展模拟、材料非线性分析、几何非线性分析以及三维计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将无网格自然单元法应用于结构弹塑性分析的过程和基本理论,给出了其位移插值函数的构造过程,并将其结果与常规的有限单元法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用于弹塑性分析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 自然单元 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圆形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56
11
作者 张小波 赵光明 孟祥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30-37,共8页
考虑不同程度的中间主应力对屈服的影响,以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作为巷道围岩的塑性条件,推算出巷道围岩弹塑性区应力、塑性区半径和位移的解析解。研究表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半径和位移的大小以及围岩应力的分布均有重要影响,并且... 考虑不同程度的中间主应力对屈服的影响,以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作为巷道围岩的塑性条件,推算出巷道围岩弹塑性区应力、塑性区半径和位移的解析解。研究表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半径和位移的大小以及围岩应力的分布均有重要影响,并且验证了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区间性。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考虑不同内聚力、内摩擦角、原岩应力和支护阻力情况下,塑性区半径和位移的Drucker-Prager准则解、Mohr-Coulomb准则解和统一强度准则解的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相同条件下,塑性区半径及位移的Drucker-Prager准则解比Mohr-Coulomb准则解和统一强度准则解大,并且在较高内聚力、较低内摩擦角或较低原岩应力情况下Drucker-Prager准则解接近于Mohr-Coulomb准则解。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因此,适当的应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将更能保证工程实践的安全性,更具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巷道围岩 塑性分析 中间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下水渗流影响的衬砌隧洞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黎明 李鹏 +1 位作者 孙林娜 王在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87,93,共5页
考虑地下水渗流场的作用,将含水围岩作为两相介质体,视外水压力为渗透水作用在围岩和衬砌应力场中的体积力,分别考虑围岩与衬砌的渗透系数,并基于岩体应变非线性软化特征,对衬砌隧洞进行弹塑性分析,得到了渗流场作用下围岩与衬砌的应力... 考虑地下水渗流场的作用,将含水围岩作为两相介质体,视外水压力为渗透水作用在围岩和衬砌应力场中的体积力,分别考虑围岩与衬砌的渗透系数,并基于岩体应变非线性软化特征,对衬砌隧洞进行弹塑性分析,得到了渗流场作用下围岩与衬砌的应力和位移解析计算式,并得到围岩开始产生屈服的极限应力。计算表明,当考虑渗透水压力作用时,围岩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都增大,并使围岩塑性区扩展;当隧洞围岩、衬砌材料的渗透系数差异显著时,不能简化为等渗透系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作用 隧洞 衬砌 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当代MOMA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及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自国 肖从真 +2 位作者 李勇 李跃林 储德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了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近年来在复杂工程的结构设计中逐渐采用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本文结合北京当代MOMA结构,描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及实施措施,同时采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对结构进行不同方向... 为了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近年来在复杂工程的结构设计中逐渐采用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本文结合北京当代MOMA结构,描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及实施措施,同时采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对结构进行不同方向、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反应分析。计算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在中震作用下所有柱及剪力墙未发生屈服、悬挑部分钢结构及其支撑柱保持弹性,实现了性能设计提出的性能目标,说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了"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设计 静力弹塑性分析 复杂结构 悬挑 体型收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换流站阀厅结构地震响应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韦文兵 吴轶 +3 位作者 蔡健 杨春 唐冬 陈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20,共8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带悬挂阀的阀厅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弹塑性分析,研究不同场地土条件、不同地震动作用对阀厅结构以及悬吊设备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阀厅结构在纵向和三向地震作用下存在较明显的扭转效应;三向地震输入时,吊杆产生...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带悬挂阀的阀厅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弹塑性分析,研究不同场地土条件、不同地震动作用对阀厅结构以及悬吊设备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阀厅结构在纵向和三向地震作用下存在较明显的扭转效应;三向地震输入时,吊杆产生的拉力约为单向输入的2倍;悬吊设备竖向地震响应大于水平地震响应,大震下悬吊设备竖向加速度约为水平向的4倍,建议阀厅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时,应考虑三向地震输入对悬吊设备地震响应的增大效应。阀厅结构和悬吊设备的地震响应随着人工波场地土特征周期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大地震响应的增幅逐渐增大。场地土特征周期分别为0.3 s0、.75 s时,小震作用下钢柱顶部纵向位移峰值差值为51.8%,大震时两者差值增长至1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厅结构 地震响应 塑性分析 悬吊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分析的浅埋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控制 被引量:39
15
作者 刘纪峰 刘波 陶龙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为更准确地预测浅埋盾构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探求相应的沉降控制措施.方法基于均质半无限空间假定,将浅埋单孔盾构隧道二向非等压初始地应力场分解为均匀应力场和单向应力场,利用弹塑性力学的Lame公式和Kiersch公式及摩尔-库仑屈服... 目的为更准确地预测浅埋盾构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探求相应的沉降控制措施.方法基于均质半无限空间假定,将浅埋单孔盾构隧道二向非等压初始地应力场分解为均匀应力场和单向应力场,利用弹塑性力学的Lame公式和Kiersch公式及摩尔-库仑屈服准则,定义了弹塑性解的位移边界条件.将控制地表沉降两大措施成功地应用于北京地铁十号线浅埋盾构隧道地表沉降预测及控制.结果得出适合浅埋隧道地表沉降预测的弹塑性计算式,对弹塑性计算式的分析显示,隧道围岩的弹性模量E和黏聚力c越大,地表沉降越小;泊松比μ、内摩擦角φ和膨胀角ψ越大,地表沉降也越大.提出通过减少围岩扰动和提高围岩性质两种控制盾构隧道地表沉降的方法.结论研究成果能较好地应用于浅埋盾构隧道的地表沉降预测及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分析 浅埋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控制方法 摩尔-库伦屈服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DAS/GEN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侯高峰 王建国 张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64-1667,共4页
文章对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步骤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GEN空间结构程序对一个2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层间位移角、塑性铰分布及变... 文章对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步骤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GEN空间结构程序对一个2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层间位移角、塑性铰分布及变形等方面对结构进行综合的量化评价,并能揭示出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环节,是实现基于性能设计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静力弹塑性分析 能力谱 需求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动塑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鲍莹斌 李润培 顾永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0-44,共5页
建立了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利用塑性节点法结合大位移理论处理碰撞过程中结构的大变形、塑性以及应变硬化等问题,并考虑了圆管局部凹陷特性、橡胶护舷、水动力、构件屈曲等因素对碰撞过程的影响.文中采用Wilso... 建立了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利用塑性节点法结合大位移理论处理碰撞过程中结构的大变形、塑性以及应变硬化等问题,并考虑了圆管局部凹陷特性、橡胶护舷、水动力、构件屈曲等因素对碰撞过程的影响.文中采用Wilsonθ法结合修正的牛顿-拉夫逊迭代对碰撞结构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给出了一个典型的供应船与平台碰撞的动塑性分析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碰撞 塑性分析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球形洞室围岩应变软化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冯强 范金成 +1 位作者 张强 蒋斌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6-840,共5页
通过用一系列的塑性流动与脆性跌落近似逼近峰后应变软化过程,将开挖球形洞室引起的塑性变形区划分为k个同心球壳。假定各球壳内岩体均质且各向同性,采用Mohr-Coulomb准则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对受静水压力球形洞室围岩的应力和变形进行理... 通过用一系列的塑性流动与脆性跌落近似逼近峰后应变软化过程,将开挖球形洞室引起的塑性变形区划分为k个同心球壳。假定各球壳内岩体均质且各向同性,采用Mohr-Coulomb准则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对受静水压力球形洞室围岩的应力和变形进行理论计算。由各球壳内岩体属性表征点建立岩体再破坏的补充方程,得到了围岩塑性半径求解方程组。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最后,考虑岩体进入峰后阶段后,变形参数也随之劣化,讨论了弹性模量线性劣化对洞壁位移、软化半径和破裂半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洞室 应变软化 塑性分析 MOHR-COULOMB准则 静水压力 变形模量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塑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51
19
作者 陆明万 寿比南 杨国义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9,共7页
以ASMEⅧ-2 2007版为主线,结合欧盟标准EN 13445 2002介绍和评论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塑性分析方法,包括ASME的极限载荷分析方法、弹塑性应力分析方法和欧盟的直接方法等。
关键词 极限载荷分析 塑性分析 直接方法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宏模型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勤 钱稼茹 李耕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43,共9页
建立了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宏模型 ,宏模型由钢筋混凝土膜单元和钢筋混凝土柱单元组成 ,分别模拟剪力墙的墙板和边缘构件。宏模型以有限元为基础 ,但自由度比有限元模型少得多。用宏模型编制了剪力墙静力... 建立了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宏模型 ,宏模型由钢筋混凝土膜单元和钢筋混凝土柱单元组成 ,分别模拟剪力墙的墙板和边缘构件。宏模型以有限元为基础 ,但自由度比有限元模型少得多。用宏模型编制了剪力墙静力弹塑性全过程分析程序 ,采用单自由度补偿法求解病态方程组 ,得到有下降段的能力曲线 ,可以预估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和位移延性。 9片剪力墙试件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说明了宏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计算分析 ,研究了轴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宏模型 静力弹塑性分析 约束边缘构件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