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合金管坯低熔点塑性介质挤胀成形力学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单德彬 袁林 吕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了揭示管坯低熔点塑性介质挤胀成形力学特征,对铝合金管坯低熔点塑性介质挤胀成形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将低熔点塑性介质作为传力介质填加到管坯的内腔里,两个水平冲头在挤压管坯的同时挤压管坯内的塑性介质,使其在受挤压过程中自行封... 为了揭示管坯低熔点塑性介质挤胀成形力学特征,对铝合金管坯低熔点塑性介质挤胀成形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将低熔点塑性介质作为传力介质填加到管坯的内腔里,两个水平冲头在挤压管坯的同时挤压管坯内的塑性介质,使其在受挤压过程中自行封闭,自行产生高压,在管坯两端轴向挤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将管坯挤胀成形为空心构件.研究结果表明:低熔点塑性介质挤胀成形时管坯和塑性介质两种材料同时发生塑性变形,管坯的变形流动是塑性介质的内压和冲头轴向挤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该工艺可以成形各种异型截面的空心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管坯 低熔点塑性介质 挤胀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塑性介质率本构方程的广义序列积分解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南生 许强 +1 位作者 李尧臣 万淑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73-1077,共5页
提出粘塑性介质率形式本构方程的一种积分求解方法 .由热力学最大耗能原理导出率形式的粘塑性本构方程和广义硬化方程 ,对过程相关的率形式的本构方程和广义硬化方程进行增量梯度积分 ,给出具有二阶精度的率本构方程广义序列解法 ,导出... 提出粘塑性介质率形式本构方程的一种积分求解方法 .由热力学最大耗能原理导出率形式的粘塑性本构方程和广义硬化方程 ,对过程相关的率形式的本构方程和广义硬化方程进行增量梯度积分 ,给出具有二阶精度的率本构方程广义序列解法 ,导出算法一致的对称形式切线模量和增量形式粘塑性本构关系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介质 率本构方程 广义序列积分解法 广义硬化方程 增量梯度积分 对称形式切线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塑性介质挤胀成形三通管接头变形力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成录 吕炎 +1 位作者 刘英伟 张毅 《金属成形工艺》 1998年第1期39-41,48,共3页
此文对利用塑性介质挤胀成形三通管接头变形力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一套挤胀成形三通管接头的通用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进行了三通挤胀成形实验。此研究给出了影响成形过程的一些重要参数。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关键词 挤胀成形 三通管接头 塑性介质 管材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求解黏弹塑性介质流动的全隐格式算法
4
作者 金一民 张怀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42-3257,共16页
在岩石圈动力学数值模拟中,现有的黏弹塑性数值模型通常在每个时间步先使用迎风间断Galerkin方法对偏应力张量进行旋转,然后使用Particle-In-Cell(PIC)方法或场方法求解对流方程,所构成的时间离散格式为显格式或半隐格式.我们将黏弹塑... 在岩石圈动力学数值模拟中,现有的黏弹塑性数值模型通常在每个时间步先使用迎风间断Galerkin方法对偏应力张量进行旋转,然后使用Particle-In-Cell(PIC)方法或场方法求解对流方程,所构成的时间离散格式为显格式或半隐格式.我们将黏弹塑性介质的经典数值模型和非牛顿流体力学领域的黏弹性流体问题计算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求解黏弹塑性介质流动的全隐格式算法.本文通过数值实验将这种全隐格式算法与PIC方法和半隐格式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全隐格式算法的数值稳定性优于PIC方法,而当Deborah数较高时精度优于半隐格式算法.同时,我们在应力场引入三阶WENO(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限制器,可以在保留数值解精度的同时有效消除应力集中引起的数值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格式 迎风间断Galerkin法 WENO限制器 黏弹塑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塑性介质轴对称平面应变状态流变分析
5
作者 樊文熙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62-65,共4页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现场进行的塑性流变岩层流变试验的结果,分析导出粘塑性介质轴对称平面应变状态的粘性物性方程、流变方程,引出流变函数及其应当满足的条件。
关键词 塑性介质 流变岩层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传力介质下三通管轴压胀形工艺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彦敏 宋志真 孙爱学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填充在初始管件内部的传力介质是三通管轴压胀形工艺中的重要因素。内高压充液胀形具有工装结构复杂、成本高、密封条件苛刻的缺点;为寻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工装结构需要选用其他成形传力介质。文章采用聚氨酯橡胶弹性材料和石蜡、... 填充在初始管件内部的传力介质是三通管轴压胀形工艺中的重要因素。内高压充液胀形具有工装结构复杂、成本高、密封条件苛刻的缺点;为寻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工装结构需要选用其他成形传力介质。文章采用聚氨酯橡胶弹性材料和石蜡、石墨混合塑性材料为传力介质,分别以紫铜三通管和硬铝三通管轴压胀形为例,在自行研制的30t轴压胀形试验平台上进行了工艺试验,分析了不同传力介质对胀形工艺的影响,获得了合格成形件和较理想的传力介质。结果表明,聚氨酯橡胶弹性材料不适合成形高径比大于1的支管,塑性传力介质中石蜡石墨以4∶1混合时,三通管成形质量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传力介质 三通管 轴压胀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介质中平面P波通过弹性夹层时的传播特性
7
作者 徐红玉 杨先健 +1 位作者 陈殿云 刘丰军 《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7-81,共5页
运用波的传播理论及Snell定律研究了平面P波通过弹性层状介质时的传播特性 ,求得波动方程的解析解 ,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计算绘出了反射 透射系数与介质参数及入射角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透射系数不仅与介质参数有关 ,而且与夹层厚度和... 运用波的传播理论及Snell定律研究了平面P波通过弹性层状介质时的传播特性 ,求得波动方程的解析解 ,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计算绘出了反射 透射系数与介质参数及入射角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透射系数不仅与介质参数有关 ,而且与夹层厚度和入射角有关 ,严格控制夹层厚度和入射角可获得满意的隔振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介质 弹性夹层 传播特性 平面P波 屏障隔振理论 弹性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土壤动力渗流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锡夔 张洪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55-262,共8页
在给出饱和二相土壤介质的动力有限元分析基本方程的基础上,论述了考虑土壤弹塑性效应分析的一般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土壤与结构相互作用动力分析程序DIASS.文中给出数值算例。本文的工作为对二相饱和土壤介质更深入的研究... 在给出饱和二相土壤介质的动力有限元分析基本方程的基础上,论述了考虑土壤弹塑性效应分析的一般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土壤与结构相互作用动力分析程序DIASS.文中给出数值算例。本文的工作为对二相饱和土壤介质更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土 塑性介质 渗流 位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海床瞬态剪切破坏深度的计算分析
9
作者 刘小丽 贾永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6-130,共5页
鉴于弹性本构模型的简便性,目前波浪作用下海床瞬态剪切破坏深度的计算一般都是基于海床的多孔弹性介质模型,这种方法不能考虑塑性单元不平衡应力的重分配,而如果将海床视为多孔理想弹塑性介质进行波浪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分析,则可以克服... 鉴于弹性本构模型的简便性,目前波浪作用下海床瞬态剪切破坏深度的计算一般都是基于海床的多孔弹性介质模型,这种方法不能考虑塑性单元不平衡应力的重分配,而如果将海床视为多孔理想弹塑性介质进行波浪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分析,则可以克服上述缺陷。为此,以波浪作用下砂质、粉砂质海床瞬态响应模型为例,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对不同海床计算参数条件下上述2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海床视为多孔理想弹塑性介质时海床瞬态剪切破坏深度大于等于海床为多孔弹性介质时的计算结果;随着海床计算参数的变化,2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且在砂质、粉砂质海床常见计算参数范围内,2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值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海床 瞬态剪切破坏 弹性介质 塑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感炸药点火增长模型的欧拉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鹏程 冯其京 +1 位作者 洪滔 王言金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50,共8页
在自主研发的二维多介质欧拉弹塑性流体力学程序中,通过引入点火增长的反应率模型以及炸药减敏模型,借助网格自适应技术,研究钝感炸药的冲击点火、直径效应以及死区形成等爆轰现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程序能够正确模拟平面爆轰波的爆... 在自主研发的二维多介质欧拉弹塑性流体力学程序中,通过引入点火增长的反应率模型以及炸药减敏模型,借助网格自适应技术,研究钝感炸药的冲击点火、直径效应以及死区形成等爆轰现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程序能够正确模拟平面爆轰波的爆速、CJ状态、von Neumann尖点等爆轰参数;并能够较好模拟炸药的直径效应。另外,通过引入考虑减敏效应的反应率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钝感炸药的死区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介质欧拉弹塑性流体力学程序 网格自适应加密 钝感炸药 爆轰 点火增长模型 直径效应 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