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堡子湾地区长_(4+5)油层成岩作用与储层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雷燕平 周树青 杨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5-19,共5页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堡子湾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和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储集岩为细粒的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颗粒呈次棱角状...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堡子湾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和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储集岩为细粒的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颗粒呈次棱角状,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好;经历了压实、胶结、压溶和溶解等一系列成岩作用;储集岩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结合压汞分析、孔隙组合分析,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认为,长4+5储层可分为4类,研究区以Ⅱ、Ⅲ类(中等—差)储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储层评价 储层分类 姬塬-堡子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堡子湾地区延长组长6储集砂体发育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卫红 田景春 +1 位作者 李君文 陈建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30,113,共4页
为寻找鄂尔多斯盆地堡子湾地区的有利储层,对研究区长6沉积时期储集砂体展布特征及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3—长61沉积时期砂体的厚度、分布范围、横向稳定性及连续性逐渐变好,即长61沉积时期三角洲前缘砂体相对发育,... 为寻找鄂尔多斯盆地堡子湾地区的有利储层,对研究区长6沉积时期储集砂体展布特征及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3—长61沉积时期砂体的厚度、分布范围、横向稳定性及连续性逐渐变好,即长61沉积时期三角洲前缘砂体相对发育,为有利储层的发育层位;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叠置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组合6种沉积成因类型砂体。在此基础上,根据油藏分布和富集主控因素,结合测井资料,进行了有利区带预测,马家山地区及姬塬—堡子湾一带为Ⅰ级有利勘探区;冯地坑—史家湾及耿76—耿143井一带为Ⅱ级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储集砂体 有利区带 堡子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堡子湾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再元 陈恭洋 胡圆圆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6期32-36,共5页
为了对堡子湾地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相有一个明确认识,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综合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油层组砂岩储层的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粒度等方面的特征,对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目的层段以内陆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 为了对堡子湾地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相有一个明确认识,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综合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油层组砂岩储层的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粒度等方面的特征,对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目的层段以内陆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并且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其具体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席状砂、水下天然堤与水下决口扇6类,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是勘探的有利相带。建立了三角洲亚相三维空间相模式,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组 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模式 堡子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塬—堡子湾地区长6段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圆圆 陈恭洋 胡再元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通过微观显微镜观察及分析化验等手段对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重要的自生矿物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姬塬—堡子湾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及溶解等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成岩现象丰富,特征明显,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 通过微观显微镜观察及分析化验等手段对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重要的自生矿物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姬塬—堡子湾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及溶解等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成岩现象丰富,特征明显,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和多种矿物的胶结作用是造成本区岩石孔隙体积减小的重要因素,而溶解作用尤其是长石的溶蚀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塬-堡子湾地区 成岩作用 长6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家湾-堡子湾地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焦滔 崔英敏 +5 位作者 王博涛 路巍 谢耀荣 赵晓红 陈贞万 张红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7-492,共6页
史家湾-堡子湾地区发育岩性-构造油藏,相控砂体特征明显,该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是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层系,但前人尚未对延9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深入研究,严重制约了后期开发策略的制定。文中综合运用大量岩心、测井数据,对研究区岩心的颜... 史家湾-堡子湾地区发育岩性-构造油藏,相控砂体特征明显,该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是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层系,但前人尚未对延9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深入研究,严重制约了后期开发策略的制定。文中综合运用大量岩心、测井数据,对研究区岩心的颜色、岩性、沉积构造及古生物化石等沉积相标志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延9油层组属于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发育的微相类型主要有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间洼地和沼泽。优势油气储集相带为分流河道,砂体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条带状展布,平均厚度5.8 m,宽0.5~3.0 km,局部多期河道叠加,厚度大于15 m。砂泥岩平面上相间、垂向上互层的结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平原 沉积微相 石油富集规律 延9油层组 史家湾-堡子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堡子湾耿43井区长4+5段开发调整方案设计及优选 被引量:5
6
作者 聂海峰 董立全 +2 位作者 董伟 谢爽 谭蓓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堡子湾耿43井区长4+5段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部分油井产能下降较快、水淹严重、注采井网不完善和局部无井网控制等问题。为了有效控制产能下降,完善注采井网,通过对本区块的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综合治理对象是剩余油富集区和层... 堡子湾耿43井区长4+5段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部分油井产能下降较快、水淹严重、注采井网不完善和局部无井网控制等问题。为了有效控制产能下降,完善注采井网,通过对本区块的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综合治理对象是剩余油富集区和层系。因此对开发层系、井网分布、加密新井等作出了相应调整,并提出了最优方案:对位于各层可动剩余储量较高、油层有效厚度较厚的部位的部分井进行补孔和堵孔;转注低产高含水油井;在剩余油密集区钻探加密井。对方案效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最优方案下预测产油量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数值模拟 开发调整 加密井网 堡子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