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O对堇青石微晶玻璃析晶行为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杰 陈巧 +3 位作者 刘佳 李路瑶 王静 韩建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3-3851,共9页
本文采用烧结-析晶法制备了xCuO-(22.2-x)MgO-22.2Al_(2)O_(3)-55.6SiO_(2)(x=0、0.25、0.50、0.75、1.00,摩尔分数)(MAS)微晶玻璃,研究了CuO含量对MAS微晶玻璃析晶行为、晶相种类、微观形貌和微波介电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O对... 本文采用烧结-析晶法制备了xCuO-(22.2-x)MgO-22.2Al_(2)O_(3)-55.6SiO_(2)(x=0、0.25、0.50、0.75、1.00,摩尔分数)(MAS)微晶玻璃,研究了CuO含量对MAS微晶玻璃析晶行为、晶相种类、微观形貌和微波介电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O对MgO的取代量从0%增加到1.00%,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析晶峰温度也表现出降低的趋势,Avrami指数n逐渐增加。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α-堇青石,CuO的加入促进了μ-堇青石在更低温度完成向α-堇青石的转变且有利于热膨胀系数的降低。随着CuO含量增大,微晶玻璃介电常数先增加后减小,介电损耗则是先减小后增加。在650℃/2 h+1050℃/2 h下,CuO含量为0.25%和0.50%的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综合较优,在14.6~15.2 GHz频率下,介电常数分别为5.05和5.07,介电损耗分别为7.49×10^(-4)和7.12×10^(-4),品质因数分别为20013.35和20786.41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微晶玻璃 CUO 烧结-析晶法 微波介电性能 析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堇青石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浩 李金洪 +1 位作者 马鸿文 王鹏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8-340,共3页
以高铝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堇青石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DTA)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确定了合适的热处理条件:核化温度807℃,核化时间2h,晶化温度960℃,晶化时间3h。XRD分析显示,制得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堇青石。SEM... 以高铝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堇青石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DTA)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确定了合适的热处理条件:核化温度807℃,核化时间2h,晶化温度960℃,晶化时间3h。XRD分析显示,制得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堇青石。SEM分析表明,基础玻璃晶化完全,微晶玻璃中微晶体呈不规则柱状、棒状,微晶体长度为5~15μm,长径比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微晶玻璃 高铝粉煤灰 晶化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青石微晶玻璃与银电极的共烧兼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岳振星 李龙土 +1 位作者 周济 桂治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5期57-58,共2页
通过在MgO -Al2 O3-SiO2 (MAS)凝胶玻璃中引入少量银 ,研究了共烧过程中银对凝胶玻璃的析晶过程、烧结特性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以及微晶玻璃与银电极的共烧匹配性。结果表明 ,银的引入可促进α -堇青石析晶 ,并使微晶玻璃的烧结温度和介... 通过在MgO -Al2 O3-SiO2 (MAS)凝胶玻璃中引入少量银 ,研究了共烧过程中银对凝胶玻璃的析晶过程、烧结特性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以及微晶玻璃与银电极的共烧匹配性。结果表明 ,银的引入可促进α -堇青石析晶 ,并使微晶玻璃的烧结温度和介电常数降低。微晶玻璃和电极存在明显共烧失配 ,从而导致界面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微晶玻璃 银电极 共烧 片式电感
全文增补中
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健 黄晨 +1 位作者 梁艳珍 徐笑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19,共5页
以MgO-Al2O3-SiO2(MAS)系玻璃作为高温结合剂,经1430℃×2h的烧成和1350℃×2h的热处理,制备了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并利用XRD和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烧成温度和微晶玻璃的化学组成对复相陶瓷的组成、结构及性... 以MgO-Al2O3-SiO2(MAS)系玻璃作为高温结合剂,经1430℃×2h的烧成和1350℃×2h的热处理,制备了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并利用XRD和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烧成温度和微晶玻璃的化学组成对复相陶瓷的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30℃烧成MAS系玻璃可形成液相包裹SiC颗粒,起到填充气孔的作用,再经1350℃保温2 h热处理可使玻璃中析出呈团簇状且粒径小于1μm的堇青石微晶。提高烧成温度至1470℃导致SiC剧烈氧化和方石英的析出,不利于材料的热膨胀性能。适当提高玻璃中MgO的含量有利于堇青石的析出和热膨胀系数的降低,其中,经1430℃烧成SC-A2配方样品的热膨胀系数最低,为5.2×1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微晶玻璃 碳化硅复相陶瓷 烧成温度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铈对堇青石基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国华 刘心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204,共3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CeO2在堇青石基玻璃烧结中的作用及其添加量对微晶玻璃的烧结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的加入可有效促进微晶玻璃的烧结致密化;随着CeO2加入量的增加,烧结样品的介电常数呈现先增加...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CeO2在堇青石基玻璃烧结中的作用及其添加量对微晶玻璃的烧结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的加入可有效促进微晶玻璃的烧结致密化;随着CeO2加入量的增加,烧结样品的介电常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与密度变化曲线相似;当CeO2添加量达4%(质量分数)时样品的介质损耗因子最低(≈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堇青石微晶玻璃 烧结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温共烧堇青石基微晶玻璃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国华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1-423,共3页
采用传统的玻璃熔融工艺制备M gO-Al2O3-SiO2-B i2O3(MASB)玻璃粉末,研究了其烧结特性和析晶过程。结果表明,该玻璃粉末可在低于900°C烧结。在烧结中玻璃首先析出μ-堇青石,然后转变为α-堇青石,氧化铋没有参与晶相的形成。该微晶... 采用传统的玻璃熔融工艺制备M gO-Al2O3-SiO2-B i2O3(MASB)玻璃粉末,研究了其烧结特性和析晶过程。结果表明,该玻璃粉末可在低于900°C烧结。在烧结中玻璃首先析出μ-堇青石,然后转变为α-堇青石,氧化铋没有参与晶相的形成。该微晶玻璃具有低介电常数(5.23),低介电损耗(约0.2%)和低温烧结特性,可用于超高频片式电感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微晶玻璃 氧化铋 熔融-烧结工艺 片式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微晶玻璃基板的介电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国华 刘心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研究了堇青石基微晶玻璃介电性能随测试温度和测试频率变化的温度特性和频率特性,结果说明,未添加和添加氧化铋的微晶玻璃的极化机理表现为离子极化,而添加稀土氧化铈的微晶玻璃的极化机理表现为空间电荷极化。介电性能的温度特性说明,... 研究了堇青石基微晶玻璃介电性能随测试温度和测试频率变化的温度特性和频率特性,结果说明,未添加和添加氧化铋的微晶玻璃的极化机理表现为离子极化,而添加稀土氧化铈的微晶玻璃的极化机理表现为空间电荷极化。介电性能的温度特性说明,添加稀土氧化铈的微晶玻璃样品介电损耗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他样品的介电损耗随测试温度基本不变,并基于德拜(Debye)弛豫方程作了分析。所有样品的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增加基本不变。介电性能的频率特性说明极化弛豫普适定律适用于堇青石基微晶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微晶玻璃 介电性能 温度特性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铋对低温燃烧合成堇青石粉相变和烧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何英 郭俊明 +3 位作者 刘贵阳 黄兆龙 翟凤瑞 周和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6,共5页
为研究Bi2O3在堇青石基微晶玻璃烧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添加量对微晶玻璃相转变和烧结性能的影响,以硅酸、硝酸铝、硝酸镁为原料,尿素为燃料,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具有不同Bi2O3含量的堇青石基微晶玻璃,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分... 为研究Bi2O3在堇青石基微晶玻璃烧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添加量对微晶玻璃相转变和烧结性能的影响,以硅酸、硝酸铝、硝酸镁为原料,尿素为燃料,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具有不同Bi2O3含量的堇青石基微晶玻璃,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分析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添加Bi2O3能明显促进μ-堇青石向α-堇青石的相转变或促进α-堇青石相直接析晶,降低α-堇青石相的析出温度(由1 050℃降至900℃),有效促进微晶玻璃的烧结致密化;Bi2O3的添加量以质量分数5%左右为宜.此外,介绍了一种简便快捷地制备堇青石基微晶玻璃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铋 低温燃烧 青石微晶玻璃 相变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MAS为添加剂的碳化硅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
9
作者 张丽 武七德 +2 位作者 项海波 许宏民 王克刚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9,共5页
在碳化硅(SiC)中加入MAS(镁铝硅)玻璃相,经过750℃×2h/1200℃×2h的热处理,制得了高强度的α-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合多孔材料。利用热膨胀仪测得了添加剂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通过DTA研究了微晶玻璃的核化温度和晶化温... 在碳化硅(SiC)中加入MAS(镁铝硅)玻璃相,经过750℃×2h/1200℃×2h的热处理,制得了高强度的α-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合多孔材料。利用热膨胀仪测得了添加剂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通过DTA研究了微晶玻璃的核化温度和晶化温度;分别利用XRD和SEM分析了材料的物相和显微结构;利用多功能试验机,对材料的强度进行了测试。通过建立的模型,近似计算了基体碳化硅和结合相的残余应力值。经研究制得了热膨胀系数为4.04×10-6/K的与基体碳化硅相匹配的结合相堇青石微晶玻璃、抗折强度为131Mpa复合多孔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α-堇青石微晶玻璃 高强度多孔材料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