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白刺灌丛地土壤性状的特征
被引量:23
- 1
-
-
作者
贾晓红
李新荣
陈应武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7-564,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06
40671011)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6B0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2004113)共同资助
-
文摘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白刺灌丛地土壤颗粒组成中仍以细沙粒(0.25~0.05 mm)含量占主要成分(80%~99%),除固定沙堆土0~5 cm土壤粉沙粒含量高于堆间低地外,沙堆土不同深度粉沙粒含量(0.05~0.002 mm)均低于堆间低地;沙堆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量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且差异不大,沙堆0~60 cm土层含水量低于堆间低地,60 cm以下的土壤含水量不仅高于0~60 cm,并且高于堆间低地。发育于草甸盐土上的堆间低地20 cm以下水分含量变化基本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发育于盐化半固定风沙土上的堆间低地水分含量在20 cm以下呈急剧降低趋势。白刺沙堆上土壤剖面土壤水分含量的这种变化和堆间低地20 cm处较高的含水层,将会为灌丛植物在年内气候干旱期的生命维持提供着重要水源保证。土壤容重白刺沙堆大于堆间低地,土壤剖面堆间低地的容重基本无变异,而沙堆上因为植物发育土壤容重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表征土壤肥力和保肥能力的阳离子代换量均是堆间低地大于沙堆上。堆间低地和沙堆上土壤全氮、有机质、电导率含量和pH值差异因白刺沙堆发育的生境不同而不同,处于半固定沙地生境的白刺沙堆并未形成灌丛的"沃岛效应",处于固定沙地生境的白刺沙堆有弱"沃岛效应"。因此,白刺沙堆地表物质的固定是该植物种生长的生境产生"沃岛效应"的前提。
-
关键词
白刺沙堆
堆间低地
土壤性状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
-
Keywords
sand-pile of Nitraria
inter-pile lowland
soil properties
southeastern Tengger Desert
-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