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棉花秸秆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佳喜 张彭 +3 位作者 张虎 谭春林 万文瑜 王毅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4,108,共10页
由于棉花秸秆在机械化收获和粉碎加工过程中缺乏准确的仿真模型参数,从而造成在机具设计中仿真效果和实际作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棉花秸秆收获以及粉碎装置的设计研究。本文以新疆棉花秸秆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仿真分析研究... 由于棉花秸秆在机械化收获和粉碎加工过程中缺乏准确的仿真模型参数,从而造成在机具设计中仿真效果和实际作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棉花秸秆收获以及粉碎装置的设计研究。本文以新疆棉花秸秆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仿真分析研究,通过物理试验测定棉花秸秆的本征参数后,利用EDEM软件进行试验仿真,对棉花秸秆进行参数标定。采用堆积角试验和弯曲试验方法,测量出棉花秸秆堆积角和最大破坏载荷分别为28.62°和143.21 N。应用Hertz-Mindlin no slip模型和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模型进行棉花秸秆的堆积角仿真试验和弯曲仿真试验,得到棉花秸秆之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和棉花秸秆-钢之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5、0.41、0.06、0.5、0.37、0.08,以及棉花秸秆法向接触刚度、切向接触刚度、临界法向应力与临界切向应力分别为4.15×1010N/m、5.60×1010N/m、40 MPa、50 MPa。将以上结果进行粉碎试验验证,棉花秸秆粉碎后依据长度和宽度不同,分为粉末型物料、破碎型物料、未破碎型物料,仿真试验质量和实际试验质量之间偏差为6.84%、8.29%、7.37%,证明了参数的可行性,可用于棉花秸秆参数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堆积角试验 弯曲试验 离散元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防寒土与接触式清土机具相互作用的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启志 赫明胜 +3 位作者 施雷 朱梦岚 李章彦 何文兵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1,共10页
为了获取西北地区不同土层的防寒土以及与接触部件(Q235钢)的离散元仿真参数,构建准确的EDEM仿真模型,将防寒土分为3层,选用Hertz-Mindlin(no slip)作为接触模型,采用堆积角试验和直剪试验,并结合Plackett-Burman方法确定显著因素、最... 为了获取西北地区不同土层的防寒土以及与接触部件(Q235钢)的离散元仿真参数,构建准确的EDEM仿真模型,将防寒土分为3层,选用Hertz-Mindlin(no slip)作为接触模型,采用堆积角试验和直剪试验,并结合Plackett-Burman方法确定显著因素、最陡爬坡试验缩小范围、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回归方程,逐步确定不同层土壤颗粒间的弹性恢复系数、滚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通过土壤滑落试验和二因素通用旋转中心组合仿真试验获得不同土层土壤颗粒与刮板之间的弹性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的值.为验证离散元参数标定的准确性,对比分析田间试验和仿真试验后的土垄高度,其相对误差为5.78%,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验证了分层防寒土土壤标定的仿真参数以及研究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清土机 分层防寒土 离散元法 参数标定 堆积角试验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芦茎秆离散元模型建立与参数标定
3
作者 叶大鹏 青家兴 +3 位作者 林志强 吴逸腾 赖鸿康 翁海勇 《农业机械学报》 2025年第7期139-149,共11页
针对类芦缺少切割粉碎仿真模型,以类芦为研究对象,建立茎秆的离散元模型并完成具体参数测定与标定。首先,搭建测试平台,测定了类芦茎秆与钢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与滚动摩擦因数等接触参数,建立了类芦茎秆模型并开展仿真堆积角试验... 针对类芦缺少切割粉碎仿真模型,以类芦为研究对象,建立茎秆的离散元模型并完成具体参数测定与标定。首先,搭建测试平台,测定了类芦茎秆与钢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与滚动摩擦因数等接触参数,建立了类芦茎秆模型并开展仿真堆积角试验,根据Box-Behnken试验方案以及物理堆积角(23.47°),标定了茎秆间接触参数。其次,开展物理剪切与压缩试验,得到茎秆最大剪切力F_(d)=155.18 N,最大压缩破坏力F_(c)=844.36 N;为进一步建立柔性类芦茎秆模型,选取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为颗粒间粘结模型,通过Central Composite试验方案开展该模型的仿真剪切、压缩试验,以Fd与Fc为优化目标,完成粘结模型参数标定。得到类芦茎秆离散元模型参数:茎秆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5、0.60和0.0049;粘结模型中单位面积法向和切向刚度分别为6.13×10^(10)N/m^(3)和3.96×10^(10)N/m^(3),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分别为3.5×10^(7) Pa和4.0×10^(7) Pa。开展仿真验证试验,物理与仿真试验结果最大偏差为4.81%,表明所建立的类芦茎秆离散元模型较为合理,研究结果可为类芦剪切粉碎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芦茎秆 堆积角试验 剪切试验 压缩试验 离散元模型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