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堆叠法集成学习的购买意向预测方法
1
作者 谢日敏 方雨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70-73,共4页
为提高对用户购买意向预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法集成学习的用户购买行为预测模型。利用模型融合技术,将逻辑回归、决策树和XGBoost模型作为基学习器输入,再以随机森林模型作为次学习器进行堆叠,从而形成一种组合模型。针对电... 为提高对用户购买意向预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法集成学习的用户购买行为预测模型。利用模型融合技术,将逻辑回归、决策树和XGBoost模型作为基学习器输入,再以随机森林模型作为次学习器进行堆叠,从而形成一种组合模型。针对电商提供的线上用户数据集,首先利用滑窗技术提取用于预测用户购买行为的特征,然后分别使用逻辑回归、决策树、XGBoost和集成学习组合模型预测用户购买意向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准确性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 堆叠法 用户购买意向预测 决策树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飞机气动力快速预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刘哲 郭承鹏 +1 位作者 李鸿岩 崔榕峰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11期13-18,共6页
现代飞机设计对气动外形优化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气动力获取方法(如风洞试验或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仿真方法)成本高、效率低,探索高效的气动力获取方法对减少风洞试验或数值仿真成本、提高飞机迭代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 现代飞机设计对气动外形优化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气动力获取方法(如风洞试验或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仿真方法)成本高、效率低,探索高效的气动力获取方法对减少风洞试验或数值仿真成本、提高飞机迭代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飞机气动力快速预测方法,将线性回归模型、多层感知机模型、梯度提升模型堆叠,对不同机翼展长、根弦比、尖弦长的飞翼布局无人机在不同迎角下的气动力系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集成学习模型能够快速准确预测飞机气动力系数,测试集升阻力系数均方误差分别为0.208×10^(-4)和0.424×10^(-5),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27×10^(-2)和0.1379×10^(-2),拟合度分别为0.9994976和0.9691,预测时间为0.8s,仅为面元法计算时间的1/4500,有效地提高了飞机气动外形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力 集成学习 快速预测 梯度提升模型 堆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类集成的降压式变换器电路故障预测算法
3
作者 毛伟 余刃 +1 位作者 刘明辉 殷少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64-368,共5页
提出基于堆叠法的多分类器集成算法,用于降压式变换器电路故障诊断。首先利用蒙特卡洛采样提取出特征参数制作降压式变换器电路数据集;利用不同分类器对训练样本进行五叠交叉验证分类,再根据堆叠法的两层模型将多个分类器融合,提高预测... 提出基于堆叠法的多分类器集成算法,用于降压式变换器电路故障诊断。首先利用蒙特卡洛采样提取出特征参数制作降压式变换器电路数据集;利用不同分类器对训练样本进行五叠交叉验证分类,再根据堆叠法的两层模型将多个分类器融合,提高预测准确度。通过与各算法分类效果对比,本文集成算法提高降压式变换器电路的故障预测准确率达97.8%,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式变换器 电路故障诊断 分类算 堆叠法 集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推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露露 马宁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5-28,共4页
推荐系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过载问题,但同时也衍生出数据稀疏和冷启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推荐系统的良性发展。为此,本文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将概率矩阵分解法与堆叠降噪自编码器进行结合,提出一种混合推荐方法。实验结... 推荐系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过载问题,但同时也衍生出数据稀疏和冷启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推荐系统的良性发展。为此,本文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将概率矩阵分解法与堆叠降噪自编码器进行结合,提出一种混合推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和单独的概率矩阵分解法、概率矩阵分解法+降噪自编码器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推荐效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降噪推荐 概率矩阵分解 混合推荐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顾烨 秦芳 杭静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中。云纹是中国传统纹样中最常见的纹样之一,其发展贯穿中国古代装饰史。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云纹以其多变的造型与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广泛运用于服装设计、建... 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中。云纹是中国传统纹样中最常见的纹样之一,其发展贯穿中国古代装饰史。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云纹以其多变的造型与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广泛运用于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和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中。基于这一背景,文章通过对云纹纹样的历史分析和设计实践,旨在深入研究云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纹样 云纹 服装设计 填充 堆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6
作者 许慧贤 唐瑜洁 +3 位作者 禹静 孔明 王狮凌 尹健龙 《中国测试》 2025年第4期74-81,共8页
针对眼镜镜框二维轮廓参数对镜片的精确加工作用有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实现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面阵相机完成镜框内圈轮廓参数测量和线结构光传感器完成镜框内槽形状尺寸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三维坐标变... 针对眼镜镜框二维轮廓参数对镜片的精确加工作用有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实现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面阵相机完成镜框内圈轮廓参数测量和线结构光传感器完成镜框内槽形状尺寸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三维坐标变换,建立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模型,并对轮廓堆叠法生成的模型进行精度验证。搭建实验系统完成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采用V4曲面插值算法实现镜框内侧轮廓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以很高的精度还原镜框内侧轮廓,且省去较多的精密机械装置,避免精密机械在传动过程中引入的误差,满足±0.3 mm的镜框尺寸允许误差、±0.10 mm的内槽宽度和内槽深度误差、±1.00°的内槽角度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镜框 三维重建 轮廓堆叠法 Bézier自由曲线拟合 V4插值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丁永志 王建 +2 位作者 彭炯 邵明旺 刘方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高密度聚乙烯(HDPE)单聚合物复合材料(SPC)是一种增强体和基体均为HDPE的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高、界面黏结性好和易回收等优点。热压纤维法和膜层堆叠法是出现最早也是已经产业化的2种SPC制备方法,但其之间的区别尚无专门的讨论。文... 高密度聚乙烯(HDPE)单聚合物复合材料(SPC)是一种增强体和基体均为HDPE的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高、界面黏结性好和易回收等优点。热压纤维法和膜层堆叠法是出现最早也是已经产业化的2种SPC制备方法,但其之间的区别尚无专门的讨论。文中分别采用热压纤维法和膜层堆叠法制备了HDPE SPC;比较分析了热压温度、样品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发现,与膜层堆叠法相比,热压纤维法制备的HDPE SPC具有更高的纤维含量,因此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HDPE SPC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最高分别可达(28.55±0.77) MPa和(746.62±31) MPa,分别是纯HDPE的1.48倍和1.37倍。此外还分析了测试样品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计算了膜层堆叠法制备HDPE SPC的拉伸强度理论值和热压纤维法制备HDPE SPC中的增强体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单聚合物复合材料 热压纤维 膜层堆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纸基微流控芯片测定咸菜中的亚硝酸盐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晓利 王平 +1 位作者 王伟峰 解丹萍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期155-157,163,共4页
本文设计并加工出一种基于三维纸基微流控芯片的低成本、易操作的亚硝酸盐检测平台。利用机械裁剪法,加工出圆形纸基,并分别将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萘基乙二胺溶液滴加到两片圆形纸基上,之后将两纸基堆叠在一起,构成三维结构,进行后续反... 本文设计并加工出一种基于三维纸基微流控芯片的低成本、易操作的亚硝酸盐检测平台。利用机械裁剪法,加工出圆形纸基,并分别将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萘基乙二胺溶液滴加到两片圆形纸基上,之后将两纸基堆叠在一起,构成三维结构,进行后续反应并检测。在优化好的条件下,采用比色法,实现了咸菜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便携化检测平台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纸基微流控芯片 堆叠法 亚硝酸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Piezoelectric Stack with Heating and Thermal Insulation Device
9
作者 CHEN Yixiao YANG Xinghua +1 位作者 YU Li SHEN Xi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S01期17-23,共7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of piezoelectric stack with heating and thermal insulation device in cryogenic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Firstly,the model of the piezoelectric damper is simplifi...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of piezoelectric stack with heating and thermal insulation device in cryogenic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Firstly,the model of the piezoelectric damper is simplified and established by using partial-differential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Secondly,the two-dimensional Du Fort-Frankel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is used to discretize the thermal conduction equation,and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of piezoelectric stack driven by heating film at different positions is obtained by programming iteration. Then,the cryogenic temperature cabinet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o verify the numerical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Finally,the finite differenc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finite result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steady state and transient state,respectively.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but the calculation time is shorter. The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can verify the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eating system and provide data basis for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piezoelectric st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temperature field finite difference piezoelectric stack heating and thermal insulation de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