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性联合应用EPCs和SDF-1α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姜飞 吴皓 +3 位作者 王孟皓 曹丁 吴涯昆 段世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注射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或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α(stromal derived factor-1 alpha,SDF-1α)或两者联合,比较性评估3种方法对大鼠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 目的:探讨外源性注射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或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α(stromal derived factor-1 alpha,SDF-1α)或两者联合,比较性评估3种方法对大鼠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影响。方法:LEWIS大鼠骨髓EPCs提取培养,流式表型鉴定,激光共聚焦功能鉴定;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5组:A组(假手术组),B组(手术组),C组(SDF-1α组),D组(EPCs组),E组(SDF-1α+EPCs组);再灌注12 h后处死各组大鼠,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再生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表达情况;WB检测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H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蛋白表达;ELISA检测VEGF、HGF、TGF-β表达。结果:LEWIS大鼠骨髓提取的EPCs CD34、CD133的阳性比例分别为78.32%、70.76%,同时具有结合ac-LDL和UEA-1功能的EPCs,阳性率达80%以上;SDF-1α诱导EPCs穿过的细胞数[(79.6±6.3)个]明显高于对照组[(36.2±2.9)个](P=0.000);各组大鼠肝组织中,C、D组肝组织HGF分泌和再生情况免疫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00),E组免疫评分明显高于C、D组(P=0.000);各组VEGF、HGF、TGF-β、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C、D组VEGF、HGF、TGF-β、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B组(P=0.000),E组VEGF、HGF、TGF-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D组(P=0.000),而C、D、E组Bcl-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D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00),而E组Caspase-3蛋白明显低于C、D组(P=0.000);ELISA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结论:外源性联合应用EPCs和SDF-1α能有效保护肝移植缺血再灌注的损伤,诱导肝细胞再生,减少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细胞因子-1α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内皮祖细胞及血清VEGF、SDF-1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秦臻 黄水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表...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25只,免疫损伤结合高脂饮食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辛伐他汀组灌胃辛伐他汀水悬液1.7 mg/kg,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当归补血汤6 g/kg、3 g/kg、1.5 g/kg,每天1次,2周后取兔血检测VEGF和SDF-1水平,培养并鉴定兔外周血EPCs,MTT法检测增殖能力,黏附实验检测黏附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能力,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检测形成小管能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及当归补血汤高、中剂量组家兔血清VEGF和SDF-1水平增高(P<0.05),且EPCs的增殖、黏附、迁移和形成小管能力均有增强(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提高循环VEGF和SDF-1水平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EPCs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内皮祖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素对荷骨肉瘤裸鼠肿瘤SDF-1α、CXCR4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秦刚 李海东 +3 位作者 徐苏洋 李玉梅 孙剑 陈永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983-298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裸鼠骨肉瘤SDF-1α、CXCR4和CD105的表达,观察蜂毒素对骨肉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荷骨肉瘤裸鼠模型,瘤体局部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蜂毒素对各组裸鼠肿瘤SDF-1α、CXCR4... 目的:通过检测裸鼠骨肉瘤SDF-1α、CXCR4和CD105的表达,观察蜂毒素对骨肉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荷骨肉瘤裸鼠模型,瘤体局部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蜂毒素对各组裸鼠肿瘤SDF-1α、CXCR4和CD10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蜂毒素各浓度组瘤体内MVD、SDF-1α及CXCR4均减少(P<0.05);与TNP-470组比较,蜂毒素低、中剂量组瘤体内MVD、SDF-1α及CXCR4较多(P<0.05),蜂毒素高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蜂毒素能减少荷骨肉瘤裸鼠瘤体微血管生成,抑制骨肉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蜂毒素能降低SDF-1α及CXCR4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素 骨肉瘤 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α 衍生因子受体4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皮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向全身照射大鼠骨髓优势分布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宗兆文 程天民 +5 位作者 粟永萍 李楠 董世武 艾国平 冉新泽 徐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的真皮多能干细胞(dermalmultipotentstemcells,dMSCs)向全身照射(totalbodyirradia tion,TBI)大鼠骨髓优势分布的机制。方法RT PCR和荧光免疫化学检测骨髓中基质细胞源性细胞因子(stromal derived factor1,SDF1)的表...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的真皮多能干细胞(dermalmultipotentstemcells,dMSCs)向全身照射(totalbodyirradia tion,TBI)大鼠骨髓优势分布的机制。方法RT PCR和荧光免疫化学检测骨髓中基质细胞源性细胞因子(stromal derived factor1,SDF1)的表达水平,以及dMSCs中SDF1的受体CXCR4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培养体系中,观察SDF1对dM SCs的趋化作用。结果TBI大鼠骨髓SDF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大鼠,同时dMSCs表达CXCR4。体外趋化实验发现,SDF1对dMSCs有很强的趋化作用,而使用SDF1的中和性抗体后,TBI大鼠骨髓提取液对dMSCs的趋化作用明显下降(P<0.05)。结论TBI大鼠骨髓局部上调表达的SDF1在移植dMSCs向骨髓的优势分布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多能干细胞 全身照射 分布 细胞因子-1 真皮多能干细胞移植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4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郝海静 王浩辉 +3 位作者 闫新星 李世文 徐璐 刘晓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3-1158,共6页
下腰痛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椎间盘退变(IDD)是引发腰痛的最主要原因,然而IDD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高表达,被认为可介导IDD的发生和发展,如间盘血管再生、炎症反应... 下腰痛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椎间盘退变(IDD)是引发腰痛的最主要原因,然而IDD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高表达,被认为可介导IDD的发生和发展,如间盘血管再生、炎症反应、基质细胞代谢、细胞凋亡等病理过程,近年来还被应用于椎间盘再生等组织工程研究中。因此,积极探索SDF-1/CXCR4在IDD中的作用对于阐明IDD的分子机制及探寻治疗IDD的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近年来SDF-1/CXCR4在IDD及椎间盘再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了解IDD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同时为早期靶向治疗IDD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1 椎间盘退变 血管再生 椎间盘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