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成熟度界限探讨--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志明 孙中良 +9 位作者 黎茂稳 曹婷婷 钱门辉 马晓潇 刘鹏 鲍云杰 蒋启贵 陶国亮 张隽 芮晓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7-775,共9页
陆相基质型页岩油有望成为我国页岩油增储上产的主力页岩油类型。鉴于成熟度是控制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我国典型陆相不同有机质类型富有机质泥页岩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值抑制程度基础上,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 陆相基质型页岩油有望成为我国页岩油增储上产的主力页岩油类型。鉴于成熟度是控制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我国典型陆相不同有机质类型富有机质泥页岩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值抑制程度基础上,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为例,探讨了陆相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成熟度界限。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有机质类型越好,其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值抑制程度越显著。东营凹陷的洼陷区沙三下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现今真实成熟度(等效镜质体反射率EqVR_(o))主要介于0.69%~1.05%,沙四上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EqVR_(o)值则主要介于0.74%~1.20%;综合地质与工程甜点条件的剖析,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的现今真实成熟度EqVR_(o)值为0.74%~1.20%,4个洼陷的深洼区均具有良好的基质型页岩油商业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页岩 体反射率 成熟度界限 基质型页岩 甜点区 沙三下—沙四上亚段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型页岩油储层高导流体积缝网压裂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范明福 明鑫 +1 位作者 明柱平 邱伟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1-727,共7页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基质型页岩油储层压裂改造的难点,结合基质型页岩油储层地质特征,文中采用前置液态CO_(2)增能技术降低破裂压力,增加裂缝的复杂程度,优选出低伤害压裂液体系,以减小对储层的伤害;在大排量、大规模体积压裂的同...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基质型页岩油储层压裂改造的难点,结合基质型页岩油储层地质特征,文中采用前置液态CO_(2)增能技术降低破裂压力,增加裂缝的复杂程度,优选出低伤害压裂液体系,以减小对储层的伤害;在大排量、大规模体积压裂的同时,采用多尺度多缝多粒径支撑剂组合加砂工艺、高砂比伴注纤维加砂工艺及混合压裂液变黏度多级交替注入工艺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松辽盆地的基质型页岩油储层高导流体积缝网压裂技术。研究表明,该技术增加了压裂后返排率,降低了储层伤害,形成了复杂缝网体系及高导流裂缝,提高了产量,在松辽盆地北部现场应用4口井,压裂后均获得工业油流。研究成果对基质型页岩油储层压裂改造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型页岩 压裂 高导流 体积缝网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寺湾油田长7油层组页岩气储层敏感性实验 被引量:14
3
作者 薛丹 张遂安 +3 位作者 吴新民 李旭航 杜军军 卢晨刚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由于延长组长7油层组页岩气储层微裂缝页理发育,且基质型页岩与裂缝型页岩并存,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储层易受到伤害。敏感性评价实验是研究储层伤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这一实验目前主要针对基质型页岩进行研究。考虑到页岩储层往往需要进行... 由于延长组长7油层组页岩气储层微裂缝页理发育,且基质型页岩与裂缝型页岩并存,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储层易受到伤害。敏感性评价实验是研究储层伤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这一实验目前主要针对基质型页岩进行研究。考虑到页岩储层往往需要进行压裂才能生产,且基质型页岩与裂缝型页岩的伤害机理有所不同,所以将裂缝型页岩的岩心流动实验和基质型页岩的压力脉冲衰减法实验相结合,来研究长7油层组页岩气储层的敏感性伤害机理。结果表明:该页岩储层具有强应力敏感、中等强度碱敏、中等偏弱水敏和中等偏弱速敏等特征。对比发现:在除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外的其他各项实验中,裂缝型页岩的伤害程度均高于基质型页岩,主要是由于裂缝的存在使外来流体与地层的作用面积增大,从而造成更大的伤害;在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中,基质型页岩应力敏感性强于微裂缝型页岩,但略低于裂缝型页岩。该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敏感性 储层伤害 裂缝页岩 基质型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