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交感分子1和骨保护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海滨 姜志安 +1 位作者 张晓光 王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680-2683,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和骨保护素(OP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ACS合并T... 目的探讨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和骨保护素(OP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ACS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成功行PCI术。于术后8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是否存在ISR,分为ISR组35例和对照组65例。记录10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吸烟等一般资料;在PCI术前,测定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在PCI术后,测定患者的STIM1和OPG水平。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吸烟率、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STIM1、OP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STIM1、OPG对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M1、OPG是ACS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基质交感分子1 骨保护素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与基质交感分子1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郭瑞威 黄岚 +2 位作者 郜攀 喻杨 钱德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8-560,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基质交感分子1(STIM1)的表达变化情况,揭示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损伤7d组和损伤14d组。免疫... 目的研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基质交感分子1(STIM1)的表达变化情况,揭示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损伤7d组和损伤14d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增生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STIM1的表达变化,HE染色评价血管增生情况。结果正常大鼠颈动脉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值(IA/MA)很小,损伤7d组IA/M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14d组IA/MA值显著高于7d组(P<0.05)。损伤后7d血管壁STIM1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后14d血管壁STIM1 mRNA显著高于7d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STIM1在血管壁的表达主要位于增殖的平滑肌细胞中,随损伤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升高。结论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伴有STIM1表达的上调,STIM1可能参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球囊损伤 成肌细胞 平滑肌 基质交感分子1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传感器基质交感分子1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方圆 唐楠 +2 位作者 杨政 樊迪 唐其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9-384,共6页
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多样、病理生理过程复杂多变,虽目前从多个方面研究,但仍未能完全明确。钙离子主要位于细胞外或储存在内质网等细胞器中,是常见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生存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研究发现... 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多样、病理生理过程复杂多变,虽目前从多个方面研究,但仍未能完全明确。钙离子主要位于细胞外或储存在内质网等细胞器中,是常见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生存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研究发现细胞内钙稳态失调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2]。钙离子耗竭引起的翻译后蛋白修饰异常会导致蛋白运输错误、内质网应激、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有关钙离子通道的研究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补充,为从根本上减少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人类基质交感分子(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STIM)家族包括STIM1及STIM22种组成成分,广泛存在于多类人体细胞中,但在多数组织中无论在表达还是功能上STIM1均较STIM2强。STIM1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近些年大量研究发现,STIM1与高血压[3]、冠心病[4]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均关系密切。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对STIM1的研究结果,论述STIM1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钙库操纵性钙通道 基质交感分子1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基质交感分子1减轻H9C2细胞低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郏红静 吴继雄 +1 位作者 王晓晨 许邦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36-1141,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对H9C2心肌细胞低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低氧/复氧(H/R)模型,STIM1-siRNA转染H9C2心肌细胞以下调STIM1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ST... 目的探讨沉默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对H9C2心肌细胞低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低氧/复氧(H/R)模型,STIM1-siRNA转染H9C2心肌细胞以下调STIM1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STIM1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的STIM1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Bax/Bcl-2蛋白比率增高,Caspase-3上调,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STIM1-siRNA转染能显著下调STIM1基因的表达(P<0.05),减少细胞内Ca2+浓度,并且Bax/Bcl-2比率降低,Caspase-3表达下调,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肌细胞发生缺血再灌注时STIM1表达量明显增加,STIM1-siRNA转染下调STIM1基因的表达可以减轻低氧/复氧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C2心肌细胞 低氧/复氧 凋亡 基质交感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交感分子1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健 李兆申 刘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2-1036,共5页
基质交感分子1是新近发现的位于内质网膜上的Ca^(2+)感受器,是一种与细胞Ca^(2+)内流有关的跨膜蛋白。它作为钙库操纵性Ca^(2+)内流过程中的重要调控蛋白,在非兴奋细胞Ca^(2+)稳态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已有国内外研究证实基质交感分子... 基质交感分子1是新近发现的位于内质网膜上的Ca^(2+)感受器,是一种与细胞Ca^(2+)内流有关的跨膜蛋白。它作为钙库操纵性Ca^(2+)内流过程中的重要调控蛋白,在非兴奋细胞Ca^(2+)稳态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已有国内外研究证实基质交感分子1在肿瘤、炎症、免疫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基质交感分子1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简述其潜在的基础研究与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交感分子1 钙库操纵性钙内流 消化系统疾病 肿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TIM1及Adropin含量对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林秋伟 朱秀龙 +1 位作者 张灿 孙喜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及Adropin含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病患者进行研究,筛选PCI术后6个月时支架内狭窄超过50%的4...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及Adropin含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病患者进行研究,筛选PCI术后6个月时支架内狭窄超过50%的45例纳入ISR组、支架内狭窄未超过50%的85例纳入NISR组,测定两组血清STIM1、Adropin、NO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含量、内皮微粒数目。结果:ISR组血清中STIM1的含量高于NISR组且STIM1含量与管腔狭窄程度呈正相关,ISR组血清中Adropin的含量低于NISR组且Adropin含量与管腔狭窄程度呈负相关;ISR组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含量、血清中NO含量少于NISR组,外周血中内皮微粒数目多于NISR组;血清STIM1含量与外周血中内皮微粒数目呈正相关、与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含量呈负相关,血清Adropin含量与外周血中内皮微颗粒数目呈负相关、与外周血清中NO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TIM1含量升高、Adropin含量降低与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发生相关,两类分子主要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和内皮祖细胞归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基质交感分子1 Adropin 内皮损伤 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术后血清S1P和STIM1含量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芳 丁小云 +4 位作者 吕果 刘振国 李红军 耿李科 郭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798-1800,1804,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S1P和STIM1含量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0例患者并根据PCI术后6~2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判断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S1P和STIM1含量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0例患者并根据PCI术后6~2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判断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检测PCI术后24小时的血清S1P、STIM1、血管新生分子、炎症反应分子的含量。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中S1P、NO、VEGF、Angptl2、Angptl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非再狭窄组,STIM1、IFN-γ、IL-18、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STIM1降低的再狭窄患者血清中NO、VEGF、Angptl2、Angptl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STIM1正常的再狭窄患者;S1P降低的再狭窄患者血清中IFN-γ、IL-18、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S1P正常的再狭窄患者。结论:PCI术后血清S1P含量降低、STIM1含量升高对支架内再狭窄具有预测价值并且与血管新生障碍、炎症反应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磷酸鞘氨醇 基质交感分子1 血管新生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STIM1表达对低氧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后显华 陈建 +6 位作者 罗勇军 刘福玉 杨晓红 袁志兵 徐刚 陈德伟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e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基质交感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基因表达,探讨STIM1表达抑制后对PASMCs缺氧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培养大鼠肺动脉平... 目的应用RNA干扰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e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基质交感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基因表达,探讨STIM1表达抑制后对PASMCs缺氧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设对照组、阴性siRNA组(SiNT)及阳性siRNA组(SiSTIM1),低氧(3%O2)培养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PASMCs中STIM1基因表达变化,MTT比色法及[3H]-TdR掺入法检测PASMCs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PASMCs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SiSTIM1组STIM1蛋白相对灰度值为(0.355±0.008),显著低于对照组(0.624±0.017)和SiNT组(0.618±0.021)(P<0.05)。MTT比色实验及[3H]-TdR掺入实验显示低氧培养24 h后,对照组和SiNT组PASMCs较常氧组增殖显著(P<0.05),而SiSTIM1组PASMCs增殖活性较对照组和SiNT组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低氧培养24 h后,对照组和SiNT组PASMCs G0/G1期细胞比例较常氧组显著降低(P<0.05),而SiSTIM1组G0/G1期细胞比例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iNT组(P<0.05)。结论 RNA干扰介导STIM1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低氧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交感分子1 RNA干扰 肺动脉 平滑肌细胞 缺氧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m1和orai1蛋白在哮喘大鼠支气管平滑肌中的表达
9
作者 王丽 丁圣刚 +1 位作者 李忠强 王亚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目的研究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和钙离子释放激活钙离子通道蛋白1(orai1)在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其中哮喘组用鸡卵清蛋白(OVA)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n=20),对照组用生... 目的研究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和钙离子释放激活钙离子通道蛋白1(orai1)在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其中哮喘组用鸡卵清蛋白(OVA)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n=20),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n=20)。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判断哮喘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测定stim1和orai1蛋白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呈现大量炎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肿胀,支气管腔内可见黏液栓等,证实哮喘模型建立成功。哮喘组中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表达orai1蛋白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和对照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表达stim1蛋白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orai1蛋白在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中表达变化较stim1蛋白明显,对支气管平滑肌调节作用可能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交感分子1 orai1蛋白 哮喘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钙离子信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寒 杨威 +7 位作者 夏成 张洪友 高三思 刘润琪 黄宝银 何平 徐闯 张冰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7,共4页
激动剂诱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是血小板活化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它是通过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质膜内钙离子进入而发生的。Ca2+库释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过程,首先磷脂酶(PL)C产生肌醇-1,4,5-三磷酸肌醇(IP3),进而通过IP3通道受体... 激动剂诱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是血小板活化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它是通过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质膜内钙离子进入而发生的。Ca2+库释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过程,首先磷脂酶(PL)C产生肌醇-1,4,5-三磷酸肌醇(IP3),进而通过IP3通道受体释放细胞内储存的Ca2+,从而完成Ca2+释放。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有助于活化的各个步骤。钙离子作为细胞的第二信使,参与大多数的生物活动过程,尤其在细胞内钙池引发的钙离子的进入(store-operated Ca2+entry,SOCE)在血小板激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在血管内激活极易引起血栓,因此研究血小板活化机理可能会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钙库操作性钙离子通道 钙离子释放激活的钙通道蛋白 基质交感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