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空白带奇异谱插值和缝洞孔隙度分离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振苓 沈金松 +4 位作者 李思 罗安银 李拥军 王磊 郭森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3-40,共8页
针对微电导率扫描成像测井得到的电导率图像的4个空白带,研究了图像数据空白带自适应填充的奇异谱分析插值方法,继而采用多尺度形态学滤波方法提取基质孔、裂缝和溶蚀孔洞孔隙度,更好地适应了缝洞性储层的强非均质和随机缝洞孔隙分布。... 针对微电导率扫描成像测井得到的电导率图像的4个空白带,研究了图像数据空白带自适应填充的奇异谱分析插值方法,继而采用多尺度形态学滤波方法提取基质孔、裂缝和溶蚀孔洞孔隙度,更好地适应了缝洞性储层的强非均质和随机缝洞孔隙分布。利用二维电导率数据的奇异谱分析实现了成像测井电导率数据的空白带自适应填充,重建了完整的井壁电导率图像;基于多尺度形态学滤波对电导率数据进行噪声压制和基质孔与缝洞孔隙的分离,得到了3类孔隙度分布。将所研究的方法应用于某油田区块的3口井,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 奇异谱分解 空白带插值 形态学滤波 基质与缝洞孔隙度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代双河 田兵 韩宇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1-686,共6页
利用均方根振幅等常规地震属性预测以缝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是一项比较成熟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但对以基质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至今还没有一套相应的成熟预测技术。本文以中东阿曼盆地D油田为例介绍了... 利用均方根振幅等常规地震属性预测以缝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是一项比较成熟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但对以基质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至今还没有一套相应的成熟预测技术。本文以中东阿曼盆地D油田为例介绍了基质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电特征及有利岩相分布特征,提出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进而总结出以基质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预测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其具体研究思路是:基于测井、录井资料确定目的层段,建立目标储层发育模式;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反演技术开展储层分析研究;结合地质、测井资料发现和落实圈闭,进行综合评价,指导钻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碳酸盐岩储层 孔隙储集空间 储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三孔隙度测井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漆立新 樊政军 +2 位作者 李宗杰 柳建华 刘瑞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4,19,共6页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非均质性强,溶蚀孔洞、裂缝、溶洞发育,定量计算储层基质和裂缝的孔隙度是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层的关键。由岩石骨架体积、基质孔隙体积、连通的缝洞体积和不连通的缝洞体积4个部分组成的测井解释模型...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非均质性强,溶蚀孔洞、裂缝、溶洞发育,定量计算储层基质和裂缝的孔隙度是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层的关键。由岩石骨架体积、基质孔隙体积、连通的缝洞体积和不连通的缝洞体积4个部分组成的测井解释模型可以模拟基质和连通缝洞的并联导电网络以及非连通缝洞和基质的串联导电网络。用中子和密度测井资料求取总孔隙度,采用声波测井资料计算基质孔隙度,结合深、浅双侧向电阻率计算出连通缝洞孔隙体积和非连通缝洞孔隙体积。计算出的3种孔隙成分适用于各种类型储层组合,并可定性判断储层的有效性。根据该方法判断出研究区的有利储层类型为基质孔和连通缝洞型以及孔-洞-缝组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储层 孔隙 测井模型 application Tahe Oilfield carbonate reservoir 型碳酸盐岩 非连通 孔隙体积 定量计算 导电网络 测井资料 测井解释模型 型储层 侧向电阻率 组合型 孔隙 岩石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司马立强 王培春 +1 位作者 邓先海 余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岩性、储集空间复杂,非均质性强,具有典型的缝洞性储层特征。常规测井响应受其影响较大,直接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计算孔隙度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本文结合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的具体地质特征,在详细讨论缝洞对三孔隙度...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岩性、储集空间复杂,非均质性强,具有典型的缝洞性储层特征。常规测井响应受其影响较大,直接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计算孔隙度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本文结合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的具体地质特征,在详细讨论缝洞对三孔隙度曲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用Pe(U)法或三孔隙度曲线交会法准确识别岩性基础上建立计算模型求取孔隙度的思路。经实际资料验证,孔隙度计算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空间 非均 性储层 岩性识别 孔隙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I测井资料在非均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程恩 潘保芝 +2 位作者 张晓峰 徐新也 刘倩茹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0-633,530,共4页
对于非均质性较高的火山岩或碳酸盐岩储集层,利用传统的孔隙度测井方法求取的缝洞孔隙度误差较高。为此,借助FMI测井资料具有的连续性、方位性、直观性和高分辨率优势,结合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裂缝性储层评价。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将... 对于非均质性较高的火山岩或碳酸盐岩储集层,利用传统的孔隙度测井方法求取的缝洞孔隙度误差较高。为此,借助FMI测井资料具有的连续性、方位性、直观性和高分辨率优势,结合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裂缝性储层评价。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将浅侧向刻度过的FMI电阻率数据转化为孔隙度频率分布曲线;然后选择某一孔隙度值作为基质与缝洞孔隙度的分界点,进而求出基质孔隙度及缝洞孔隙度。将实际资料处理结果与FMI图像及孔隙度数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解释精度较高,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I孔隙 孔隙 孔隙频率分布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