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基肥配施化肥与化学调控对棉花生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凯乐 王悦 +4 位作者 高山 王有武 罗新宁 苏青华 徐项宇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6-92,共7页
本试验以中熟陆地棉塔河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设置化学调控氟节胺3个浓度[750 mL/hm^(2)(F1),1050 mL/hm^(2)(F2),1350 mL/hm^(2)(F3)],副处理为炭基肥6种用量配施常规化肥处理(T1~T6),研究化学调控与不同施肥处理... 本试验以中熟陆地棉塔河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设置化学调控氟节胺3个浓度[750 mL/hm^(2)(F1),1050 mL/hm^(2)(F2),1350 mL/hm^(2)(F3)],副处理为炭基肥6种用量配施常规化肥处理(T1~T6),研究化学调控与不同施肥处理组合对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肥配施化肥与化学调控结合能有效提高棉花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高浓度化学调控处理下棉花农艺性状和单株干物质积累最好,且整个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着炭基肥配施量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氟节胺1350 mL/hm^(2)(F3)与炭基肥2.7 t/hm^(2)(T3)组合处理下,棉花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122.42 g/株;吐絮期T3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炭基肥配施化肥更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并向生殖器官转运。棉花产量以F3T3组合最高,为6845.44 kg/hm^(2)。综上,本试验条件下氟节胺施用1350 mL/hm^(2)和炭基肥施用2.7 t/hm^(2)处理组合棉花增产效益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基肥配施化肥 化学调控 干物质 产量构成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国清 赵浚宇 +2 位作者 王鑫 陆大雷 陆卫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9,共7页
以国家南方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以及两者互作均对鲜食期采收... 以国家南方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以及两者互作均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征值有显著影响。崩解值、回复值、糊化温度受基肥氮、磷、钾配施的影响大于拔节期追施氮肥,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表现相反。基肥氮、磷、钾配施处理下,氮、磷、钾肥均施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较高,崩解值和糊化温度适中。随着拔节期追施氮量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糊化温度呈先升后降趋势,崩解值逐渐降低。与渝糯7号相比,苏玉糯5号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较高,崩解值较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复值两两极显著正相关,且峰值黏度与崩解值正相关。综合两品种在不同肥料处理下的变化趋势,在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生产中,氮、磷、钾肥均衡基施并在拔节期适量追施氮肥,有利于鲜食糯玉米糊化特性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糊化特性 基肥氮、磷、钾 拔节期追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塘配方施肥技术
3
作者 李继光 《农村实用技术》 2002年第8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鱼塘 肥技术 基肥配施 速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