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平台创新:基础设施融资银行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文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9,共7页
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缺口巨大、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创新与融资需求对接乏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显现的背景下,成立基础设施融资银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在我国成立基础设施融资银行的可行性分析和对国外建立基础设施融... 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缺口巨大、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创新与融资需求对接乏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显现的背景下,成立基础设施融资银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在我国成立基础设施融资银行的可行性分析和对国外建立基础设施融资平台创新的相关借鉴探讨,研究基础设施融资银行的制度设计和风险防范问题,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设施融资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融资平台 基础设施融资银行 制度设计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基础设施融资银行 解决城市建设融资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文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01-202,共2页
本文通过对在我国成立基础设施融资银行的可行性分析和对国外建立基础设施融资平台创新的相关经验探讨,提出了建立基础设施融资银行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基础设施融资平台 基础设施融资银行 制度设计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基于项目管理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贾银华 赵鑫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29,共5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的成立对解决该地区基础设施不足,促进该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亚投行贷款领域锁定于基础设施领域,该领域业务均有具体的承载项目,存在贷款项目数目少,单笔业务贷款额度大,贷款回收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的成立对解决该地区基础设施不足,促进该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亚投行贷款领域锁定于基础设施领域,该领域业务均有具体的承载项目,存在贷款项目数目少,单笔业务贷款额度大,贷款回收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采用何种风险管理办法对亚投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系统工程学和全面风险管理导向的基础上,从全要素、全方位和全过程三个维度,构建了亚投行建立基于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全面风险管理 国际化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贷款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基于国家开发银行经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贾银华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
亚投行的贷款领域锁定于基础设施,每笔业务都有具体的承载项目,存在单笔业务贷款额度大、贷款项目数目少、贷款回收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因此,亚投行建立项目导向型风险管理办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借鉴国开行贷款风险管理办法,构建... 亚投行的贷款领域锁定于基础设施,每笔业务都有具体的承载项目,存在单笔业务贷款额度大、贷款项目数目少、贷款回收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因此,亚投行建立项目导向型风险管理办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借鉴国开行贷款风险管理办法,构建亚投行项目导向型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全过程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霸权稳定论为视角 被引量:7
5
作者 戴轶 李廷康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由中国主倡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二战结束以来在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之外另行创立的国家间金融机构,从霸权稳定论的观点来看,这是对美国霸权体系的突破。但以此来判定国际体系发生转换是错误的,因为美国的实力仅仅是相对下降,国... 由中国主倡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二战结束以来在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之外另行创立的国家间金融机构,从霸权稳定论的观点来看,这是对美国霸权体系的突破。但以此来判定国际体系发生转换是错误的,因为美国的实力仅仅是相对下降,国际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仅仅是体系内的量变;且旧有的国际金融机构并未坍塌,亚投行尚难以与之比肩。不能否认,亚投行对旧有的金融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是美、日阻挠、拒绝亚投行的原因。但以此认定国际关系将进入争霸性的冲突时期是不对的,因为目前亚投行与现有的多边金融机构的合作性大于竞争性,中国也并未将自己定位于秩序挑战国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国际体系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内部治理创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刚 王立斌 曾琪花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71,共6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导,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兴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独特的公司内部治理使其区别于传统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资本构成方面,亚投行实现了对传统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导,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兴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独特的公司内部治理使其区别于传统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资本构成方面,亚投行实现了对传统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突破,主体是亚洲域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亚投行创设了以"精干、高效、廉洁"为目标的非常驻董事会;在运营模式上,亚投行在协议制定、议事方式、项目选择和贷款利率制定中更为灵活。虽然亚投行内部治理创新使其拥有较短的决策时滞和较低的贷款利率,有助于满足亚洲发展中国家庞大的基础建设需求,但仍应加强与传统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秉持"干中学"的理念,扩大资金来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并防范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资本结构 组织结构 运营模式 内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东南亚项目投资的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2
7
作者 罗仪馥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54,共14页
东南亚国家是亚投行的积极响应者和支持者,也是该机构主要的投资对象。亚投行在东南亚的项目投资情况需要获得更高的学术关注度和更深入的研究,其演进历程及成因需要重点分析。总体来看,亚投行对东南亚的项目投资虽然在数量上不是特别突... 东南亚国家是亚投行的积极响应者和支持者,也是该机构主要的投资对象。亚投行在东南亚的项目投资情况需要获得更高的学术关注度和更深入的研究,其演进历程及成因需要重点分析。总体来看,亚投行对东南亚的项目投资虽然在数量上不是特别突出,但项目的部门分布等特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016—2022年间,亚投行对东南亚项目投资的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年度批准项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二是国别分布不均且在印尼投资数量最多,三是项目所属部门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经历了由“以基建融资为主”到“重视危机援助”的演变。国际制度竞争研究中的现实制度主义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疫情暴发前,基于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进行“错位竞争”的逻辑,亚投行对东南亚的项目投资高度集中在基建领域;疫情暴发后,考虑到亚投行在东南亚基建项目遇到的问题以及东南亚国家对于经济复苏的迫切需求,亚投行因势利导,对该地区的项目投资暂时转向危机援助。上述转变展现了亚投行的制度韧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东南亚 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复苏 国际制度竞争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基础管理的思考
8
作者 徐海晨 王东君 《农村金融研究》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近年来,加强基础管理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企业的共识。与其他企业相比,商业银行基础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必须把握住制约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环节、基础领域,结合科学的理论工具,分清主次,逐步推进,才能够有效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加... 近年来,加强基础管理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企业的共识。与其他企业相比,商业银行基础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必须把握住制约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环节、基础领域,结合科学的理论工具,分清主次,逐步推进,才能够有效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加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基础管理 商业银行 基础管理工作 理论工具 防范风险 竞争力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亚投行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的竞争、互补与合作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仁真 杨心怡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6-72,162,共8页
亚投行是竞争性多边主义的典型案例。作为一个拥有新引领力量、新目标并以新运作方式面向21世纪新治理需求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存在“补充说”和“挑战说”的争议性解读。为了融入多边开发银行体系,亚投行积... 亚投行是竞争性多边主义的典型案例。作为一个拥有新引领力量、新目标并以新运作方式面向21世纪新治理需求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存在“补充说”和“挑战说”的争议性解读。为了融入多边开发银行体系,亚投行积极探索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当前,亚投行在遵循多边开发银行基本规律、核心原则和通行做法的基础上,通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入联合多边倡议、设立协作平台机制等法律实践大力开展信息交换、知识共享以及联合融资业务。未来,亚投行还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完善知识网络和融资结构作为优先事项,推动多边开发银行体系的整体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性多边主义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合作伙伴关系 多边开发银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投行、亚行和世界银行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吉洁 国世平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21,共5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同样作为国际多边开发金融机构,本文将三者在职能定位、组织结构、资金来源、主要业务以及其他方面做出比较,从而借鉴亚行和世界银行的成功经验,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运行提供启示。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世界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银行引进计件工资初探
11
作者 许洪 商树青 黎远明 《武汉金融》 1988年第11期41-,58,共2页
计件工资制是一种较好的工资分配形式。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凡是有条件的,都应当在严格质量管理和定额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推行计件工资制和定额工资制”。我们认为基层银行也可进行这一分配形式的改革试验。一目... 计件工资制是一种较好的工资分配形式。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凡是有条件的,都应当在严格质量管理和定额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推行计件工资制和定额工资制”。我们认为基层银行也可进行这一分配形式的改革试验。一目前,基层银行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工资分配形式上,尽管许多基础银行采用了定员定额等办法,但问题仍不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银行 定额工资 工资分配 基础银行 定员定额 计件单价 工作效率 质量管理 附加工资 赵紫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双边贸易合作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俊 李金叶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4,共10页
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以"一带一路"沿线82个国家为研究样本,以2006~2017年为研究期间,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及不同类别交通基础设... 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以"一带一路"沿线82个国家为研究样本,以2006~2017年为研究期间,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及不同类别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双边贸易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来看,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能够显著促进双边贸易合作,质量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双边贸易额增长约3个单位;中国GDP、东道国GDP和经济自由度指数均能够显著促进双边贸易合作,而东道国人均GDP影响较弱,双边贸易合作存在"邻国效应"和"贸易惯性";从不同类别交通基础设施研究发现,港口设施质量对双边贸易促进作用最大,公路设施质量影响次之,航空设施质量影响最弱,铁路设施质量影响存在滞后性;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合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设施联通"稳步推进,"互联互通"取得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基础设施 贸易合作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的实践:发展历程、经验教训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泽伟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参与学习期、主动有为期和积极影响期三个阶段。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创了区域治理的新模式、推动了区域合作格局... 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参与学习期、主动有为期和积极影响期三个阶段。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创了区域治理的新模式、推动了区域合作格局的调整和促进区域合作,以及催生了新的国际机制等方面。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坚持本国利益诉求与区域稳定发展相统一,谋求地区和平发展与参与全球治理有机结合。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教训主要包括:大国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制度创设能力有限等。未来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应重点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一步完善亚洲区域争端解决机制以及寻找多层次的亚洲区域治理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区域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东盟 亚洲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互通:经济新常态下的国家战略 被引量:15
14
作者 彭刚 任奕嘉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5期49-57,95,共10页
在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和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战略构想,立足中国,影响周边,辐射世界。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中,亚洲各国需要的不仅仅是贸易的联通,更重... 在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和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战略构想,立足中国,影响周边,辐射世界。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中,亚洲各国需要的不仅仅是贸易的联通,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全方位多领域相互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亚洲区域经济的共赢。"互联互通"的战略构想,目标明确,领域广阔,内容丰富,路径清晰,既利于己,又惠于人,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下行的新常态下,成为我们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互联互通 区域经济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TPP和亚投行看中美战略博弈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欣 郭辰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41,61,共20页
TPP和亚投行作为分别由美国和中国主导的经济一体化平台,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具有重要作用。亚投行虽然从提出倡议至今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发展势头迅速。与之相比,当前TPP的发展则遇到了障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在原动力与立足点、... TPP和亚投行作为分别由美国和中国主导的经济一体化平台,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具有重要作用。亚投行虽然从提出倡议至今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发展势头迅速。与之相比,当前TPP的发展则遇到了障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在原动力与立足点、利益契合度以及运行准则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反映出中美两国对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以及战略思路方面的差异。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后认为,亚投行的成立使中国目前在与美国的战略博弈中占据了一定优势,而日本成为最大的输家。尽管如此,亚投行未来的运行与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战略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角下的亚投行治理结构 被引量:5
16
作者 邝梅 谢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7-131,共5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首个由中国倡导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它的治理结构与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基本相同,尤其是借鉴了前者的经验。与此同时,在董事会运作、投票权构成等方面与两者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多边开发银行在运行效...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首个由中国倡导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它的治理结构与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基本相同,尤其是借鉴了前者的经验。与此同时,在董事会运作、投票权构成等方面与两者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多边开发银行在运行效率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升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多边开发银行中的地位,但并没有突破现有多边开发银行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而且,亚投行的治理结构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实际运行中需作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世界银行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投行(AIIB)的建立背景、面临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鹏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6,17,共5页
AIIB作为真正由发展中国家发起、主导的政府间多边金融机构,其成功筹建、发展壮大对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面阐述A IIB的筹建背景与历程、机构性质、宗旨定位、... AIIB作为真正由发展中国家发起、主导的政府间多边金融机构,其成功筹建、发展壮大对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面阐述A IIB的筹建背景与历程、机构性质、宗旨定位、设立意义的基础上,研讨A IIB面临的四大挑战,并提出五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性质 定位 挑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内分工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新常态”研究——兼论“亚投行”与“丝路基金”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胜满 张继栋 杨筱姝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19,共5页
在全球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以下"新常态":第一,制造业对外出口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第二,制造业在全球产品内分工格局中的分工地位偏低,尤其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第三,服务贸易存在FDI流入与服务... 在全球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以下"新常态":第一,制造业对外出口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第二,制造业在全球产品内分工格局中的分工地位偏低,尤其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第三,服务贸易存在FDI流入与服务逆差同时快速增长的局面。"亚投行"与"丝路基金"的建立有利于我国迁移低端制造业环节,吸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制造业不同环节之间的有序衔接与转换,从而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提供外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贸新常态 产品内分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丝绸之路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的六大金融支持 被引量:38
19
作者 林川 杨柏 陈伟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6,共8页
"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需要金融的有效支持,其中,不同层面的金融体系对"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各自不同的支持作用:政策性金融是基础... "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需要金融的有效支持,其中,不同层面的金融体系对"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各自不同的支持作用:政策性金融是基础与先行者,互联网金融是新机遇与新模式,健康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具有稳定器与提供红利激励的作用,良好的保险服务是保障与护航者,亚投行是国际金融支持的重要平台与杠杆,丝路基金则是我国金融支持的首秀与导向。六大金融支持之间并不是分割的,应互为支持、互为保证、互为促进,从而形成"1+1+1+1+1+1>6"的整体支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融支持 政策性金融 互联网金融 资本市场 保险服务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丝路基金 资金融通 五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亚金融合作制度变迁比较及中国策略--基于比较地区主义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宏禹 李宏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82,共8页
国际社会缺乏合理有效的国际金融体系,区域金融合作方兴未艾。欧洲金融合作作为区域金融合作的典范,在货币合作、金融监管合作和金融稳定合作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政策实践和制度创新。东亚金融合作经历了从东盟成立、"清迈倡议"... 国际社会缺乏合理有效的国际金融体系,区域金融合作方兴未艾。欧洲金融合作作为区域金融合作的典范,在货币合作、金融监管合作和金融稳定合作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政策实践和制度创新。东亚金融合作经历了从东盟成立、"清迈倡议"提出、"清迈倡议"多边化到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发展阶段,不仅要借鉴欧洲的成功经验,也要注意其超前货币一体化带来的风险、无限制金融一体化导致的不平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参与东亚金融合作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命题,中国应适当发挥大国金融实力,构建共赢型区域金融制度,塑造合作型区域集体认同,推动创新型亚洲金融治理机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金融合作 欧洲金融合作 比较地区主义 区域金融合作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