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比较静态分析:基于能源与基础设施投资视角
1
作者 李宁男 侯崇超 赵新宇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共9页
基于东北地区行业投资视角,将资本要素分解为能源与基础设施资本和一般资本,并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分别测度了其经济增长效应.以地区行业投资份额为权重测算的行业资本存量数据为基础,分别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混合回归模型、随机效应模... 基于东北地区行业投资视角,将资本要素分解为能源与基础设施资本和一般资本,并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分别测度了其经济增长效应.以地区行业投资份额为权重测算的行业资本存量数据为基础,分别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混合回归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进行了参数回归考察.同时进一步放宽生产函数对于技术中性的设定,应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考察了要素边际产出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各省主要行业资本产出弹性与行业投资比重呈现一致性变化趋势,东北地区一般资本边际产出水平高于能源与基础设施资本,一般资本对能源及基础设施资本边际技术替代率较高.尽管二者对产出水平贡献不同,但其对产出水平的影响均是正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时变系数 比较静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测度与评价
2
作者 高星岩 《当代农机》 2025年第1期63-64,66,共3页
为促进黄河流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黄河流域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进行静态与动态评价。静态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的基础设施产业综合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20年我国黄... 为促进黄河流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黄河流域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进行静态与动态评价。静态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的基础设施产业综合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20年我国黄河流域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不增反降,各地市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静态评价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如何推动经济增长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思涵 佟孟华 艾永芳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5,共14页
文章基于1997-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探究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相互依存、互为约束、共促... 文章基于1997-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探究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相互依存、互为约束、共促增长。二者均能够显著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但剥离了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后发现,基本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远大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第二,地区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贸易比较优势和地理位置对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具有异质性影响,低房地产价值、低人力资本水平、低转移支付水平、低贸易程度地区和东中部地区从基础设施投资中获益更多。第三,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效率结构三重升级的角度进行机制分析发现,传统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推动供给结构升级,但会阻碍需求结构升级,同时对效率结构升级不具有显著影响;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推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效率结构三重升级。第四,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促进作用更加持久稳定,但作用程度较为平缓,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促进作用则更加快速显著,但作用期较为短暂且不稳定。文章就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丰富了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研究,为助力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基础设施投资 新型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汤吉军 史锐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33,共8页
近年来,新基建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短期内,新基建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经济韧性;长期内,新基建为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产业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支撑,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催生新... 近年来,新基建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短期内,新基建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经济韧性;长期内,新基建为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产业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支撑,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催生新业态,提升产业融合能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显著地促进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因此,为了促进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合理优化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建立完整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在政府监管政策上要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投资 制度创新 产业融合 包容审慎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能够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吗?——来自中国土地市场的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益蓓 张坤鹏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0,共15页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具有减贫效应和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其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亟待探讨。通过整理2010—2019年中国土地市场网公布的交通运输用地供地信息,衡量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并...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具有减贫效应和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其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亟待探讨。通过整理2010—2019年中国土地市场网公布的交通运输用地供地信息,衡量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并利用同期中国县级层面的经济数据测算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各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提高会显著提升当地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这一影响因经济地理区位、农业功能定位和交通能力定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和交通强国试点区域的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打破城乡壁垒,通过提高地区间交通运输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和激发创新活力等途径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农村产业融合 城乡融合 土地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地区消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云鹏 张滨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5,共10页
物质资本的积累是产品生产的基础,而基础设施投资是物质资本积累的形成过程,其建设与完善不仅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硬实力的体现,还是加速产品生产、运输与流通,进而提高居民终端消费水平的保障。本文使用2007-202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 物质资本的积累是产品生产的基础,而基础设施投资是物质资本积累的形成过程,其建设与完善不仅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硬实力的体现,还是加速产品生产、运输与流通,进而提高居民终端消费水平的保障。本文使用2007-202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不同视角定量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地区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提高了地区总体消费水平,且由于时滞的存在,当期基础设施投资对未来两期内的地区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区域间基础设施投资对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中部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强,东部地区相对较弱;最后,空间效应分析发现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对当地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邻接地区的消费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邻接地区消费的促进作用要弱于对当地消费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地区消费 分位数回归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汤捷 《河北农机》 2024年第20期154-156,共3页
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涵盖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电力供应、信息通讯等多个领域,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宏观影响及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通过分析农村... 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涵盖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电力供应、信息通讯等多个领域,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宏观影响及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通过分析农村基础设施的定义与分类、投资现状、对农业产出和生产成本的直接影响,揭示了基础设施投资如何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优化产业链条,进而创造区位优势,吸引更多农业相关投资。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同时通过推动科技应用和改善劳动力市场,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影响促成了农业经济的整体增长和质的提升,对于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农业经济增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明源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9,共13页
我国当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政府财政靠前发力,而财政可持续性问题成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最大阻碍。本文的研究表明,虽然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在基建投资中的占比持续走低,但是政府财政仍然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关键角... 我国当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政府财政靠前发力,而财政可持续性问题成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最大阻碍。本文的研究表明,虽然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在基建投资中的占比持续走低,但是政府财政仍然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关键角色。基建投资不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较高、影响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根源。从估算结果来看,虽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但是2020—2022年政府资金的平均资金撬动效应高达2.7倍,民间资金依赖政府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带动作用。预计至2035年,我国每年基建财政支出空间在5.5万亿—7.3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政府资金预计平均每年拉动其余资金16.2万亿元。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开展基建投资的关键在于优化专项债使用机制、提升政府投资决策能力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建立健全政府投资、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财政预算资金撬动民间投资,带动经济系统整体健康平稳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预算 政府投资 政府补贴 专项债 地方政府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52
9
作者 陈银娥 刑乃千 师文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3,144,共7页
本文采用1999~2008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体上对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有限;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投资却存... 本文采用1999~2008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体上对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有限;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投资却存在抑制作用,交通通讯基础设施投资除西部地区外也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政府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实际建立多元化的市场投融资体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缺乏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统筹规划,选择正确的优先投资方向,使有限的投资产生最大的福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农民收入 收入分配 农村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的视角 被引量:28
10
作者 罗良文 潘雅茹 陈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7,159,共8页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并借助动态面板模型从基础设施投资角度分析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能够...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并借助动态面板模型从基础设施投资角度分析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有效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且在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途径方面存在差异性影响。具体来说,基础设施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自主研发产生挤出效应,弱化了自主研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而对技术引进则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增强技术引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基础设施投资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 被引量:109
11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1,共6页
基础设施总投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投资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与供应投资对产出具有较大、持久的正影响,时滞也相对较短;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与供应投资对产出的正影响更大,并且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投资也具有较大的正影响... 基础设施总投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投资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与供应投资对产出具有较大、持久的正影响,时滞也相对较短;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与供应投资对产出的正影响更大,并且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投资也具有较大的正影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效应的这些重要特征,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时机和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郗恩崇 徐智鹏 张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37-140,共4页
摘要:文章基于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探索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中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各个省份2001-2011年的TFP呈递增趋势,但部分省份的... 摘要:文章基于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探索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中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各个省份2001-2011年的TFP呈递增趋势,但部分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甚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可能与外部冲击有关;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不显著,而能源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存在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广义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挤占效应:居民收入增长脆弱性视角 被引量:37
13
作者 张宗益 李森圣 周靖祥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8-82,共15页
时至当下,国家仍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工具和联动城乡发展的纽带,而学界和政府在学术研究和发展实践中却极少关注其挤占效应。本研究试图勾勒出一幅挤占效应存在性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图景,以宏观经济产出为桥梁;从收入决... 时至当下,国家仍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工具和联动城乡发展的纽带,而学界和政府在学术研究和发展实践中却极少关注其挤占效应。本研究试图勾勒出一幅挤占效应存在性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图景,以宏观经济产出为桥梁;从收入决定方程估计切入,以此为基准,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揭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结果发现:(1)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量扩张和区域不均等形成的收入挤占效应判断成立,投资恶化了收入差距表征的城乡失衡;(2)在区域差异方面,投资有助于缩小东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却扩大了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城乡差距;(3)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内生于经济增长,通过投资的渠道效应和增长过程的实现扩大了城乡差距,城市化发展则起抑制效应。对于当局而言,反思以城市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恶化尤其必要,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则关乎城乡良性联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挤占效应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评价:2003~2007年实证分析 被引量:50
14
作者 李忠富 李玉龙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9-315,共7页
针对在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评价中,应用回归参数估计方法的特点,应用非参数统计估计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绩效水平。通过建立基础设施投入与产出的指标评价体系,将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作为决策单元,分别... 针对在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评价中,应用回归参数估计方法的特点,应用非参数统计估计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绩效水平。通过建立基础设施投入与产出的指标评价体系,将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作为决策单元,分别视2003~2007年的基础设施投入与产出数据为生产可能集,通过二阶段的DEA计算,认为京津沪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配置效率高;中部省份的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效率过低。建议应该重视和加强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优化配置,且基础设施的投资应该突破省际的限制,将空间相邻、特点相似的地区的纳入到基础设施投资战略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决策单元 基础设施投资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孙慧 王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7-100,共4页
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下不同方法的介绍和比较,深入系统地介绍了拟采用的全要素生产率下Malmquist指数的计算和分解方法,并以河北省11个城市为主要对象研究,在对其"八五"~"十五"年间各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深入分析... 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下不同方法的介绍和比较,深入系统地介绍了拟采用的全要素生产率下Malmquist指数的计算和分解方法,并以河北省11个城市为主要对象研究,在对其"八五"~"十五"年间各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Malmquist-DEA投资效率的实证计算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MALMQUIST指数 基础设施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投资还能拉动经济增长吗?——基于1995—2011年全国30个省市区分行业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彬 段媛媛 +1 位作者 杨丰魁 万荃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5-52,共8页
采用1995—2011年份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建模,对我国基础设施分行业投资最优规模以及和最优次序进行研究:从投资最优规模看,政府主导的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已达到最优规模,但继续投资对经济增长仍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其中电力和水利... 采用1995—2011年份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建模,对我国基础设施分行业投资最优规模以及和最优次序进行研究:从投资最优规模看,政府主导的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已达到最优规模,但继续投资对经济增长仍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其中电力和水利行业均未达到各自的最优规模,交通运输行业投资实际规模已经超过最优规模,其边际产出已经为负值;从投资缺口和紧迫程度看,应适度提高电力和水利行业的投资,适度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在保持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大致稳定的前提下,适度提高非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有助于提高整体投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最优规模 最优次序 投资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后基础设施投资还是稳增长的法宝吗?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海峰 陈世金 王爱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9,共9页
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维持... 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维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仍是我国稳增长的重要法宝,政府应通过简政放权,减少地方保护壁垒等措施清除基础设施投资的各种障碍,并实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数量,这些在客观上均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完成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稳增长 投资驱动 创新驱动 改革开放4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性·垄断性·收费性·竞争性——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馨 袁星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6-62,共7页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公益性、垄断性、收费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公益性和垄断性决定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非市场性”;收费性和竞争性又决定了其投资的“市场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公益性、垄断性、收费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公益性和垄断性决定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非市场性”;收费性和竞争性又决定了其投资的“市场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配合问题。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突破口。为此,提出如下建议: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注意改革的循序渐进;建立以收费为主的成本补偿机制;实行与投资多元化相配套的多样化的经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多元化 公共投资 私人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的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生产率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玉龙 李忠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8-135,共8页
综合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在内的多项指标作为衡量基础设施投资产出效果的指标,更能全面地反映基础设施投资的绩效。通过应用非参数的DEA方法,计算我国1999~2006年的基础设施投资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克服了参数方法只能用一个指... 综合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在内的多项指标作为衡量基础设施投资产出效果的指标,更能全面地反映基础设施投资的绩效。通过应用非参数的DEA方法,计算我国1999~2006年的基础设施投资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克服了参数方法只能用一个指标衡量基础设施投资绩效的不足,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变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正逐渐变小,同时由过去注重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正逐步向关注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转移;同时,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效率,正逐年有所改善,各地区的基础设施配置的纯技术效率变化不大,表明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仍可按照目前的投资规模稳步进行;而改变目前生产率逐年衰退的关键是推进基础设施投资的技术创新,推进基础设施投资与配置的生产技术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数据包络分析 非参数方法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对GDP贡献率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卫平 王丽华 +1 位作者 于大力 贾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22,共4页
基础设施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且外部性显著。为了证明基础设施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计算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边际贡献率,得出基础设施投资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 基础设施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且外部性显著。为了证明基础设施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计算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边际贡献率,得出基础设施投资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具有高边际贡献率,要发展国民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必须先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固定资产 边际贡献率 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