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的机理、困境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海银 韩璐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4,共10页
大数据重塑了教育评价生态,推动了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的转型与变革。大数据通过革新评价理念、优化评价方式、扩展评价内容、改进评价结果,全面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然而,囿于大数据的“双刃剑”属性,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面临... 大数据重塑了教育评价生态,推动了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的转型与变革。大数据通过革新评价理念、优化评价方式、扩展评价内容、改进评价结果,全面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然而,囿于大数据的“双刃剑”属性,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面临着数据滥用、教师数据素养缺失、学生主体性消解等现实困境。为破解困境,大数据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教师数据素养、厘清数据技术价值观念等方面着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业质量评价 数据 教育评价 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遥感技术集成与更新1∶50000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时的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以“江苏省1∶50000空间数据集成与更新”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安如 冯学智 王慧麟 《遥感信息》 CSCD 2002年第2期19-24,共6页
空间数据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空间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基于遥感技术的大区域空间数据更新与集成 ,具有多源数据的综合使用、高度综合、繁难的数据获取过程等特点。基于遥感技术的大区域空间数据集成与... 空间数据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空间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基于遥感技术的大区域空间数据更新与集成 ,具有多源数据的综合使用、高度综合、繁难的数据获取过程等特点。基于遥感技术的大区域空间数据集成与更新的实用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数据质量进行总体控制 ,主要对总体设计方案、数据源以及数据生产、加工处理进行质量控制。总体设计方案的控制评价因子有用户需求分析及联合设计、数据源、制图综合、数据生产时间、引用标准、数学基础、要素分类编码、数据格式及技术路线与技术性试验等。二是从空间精度、属性精度以及时间精度等三个方面 ,根据数据生产流程的不同阶段予以详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江苏 遥感 空间数据集成 质量控制 评价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碳排放智能预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黄玉文 侯兰辉 《绿色中国》 2025年第7期133-135,共3页
针对低碳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新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其基于智能预测,将政策要求、技术数据和管理反馈整合于一个三维框架中,使碳排放的核算从以前的静态计算变成动态预测。通过在试点项目中使用,碳排放预测... 针对低碳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新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其基于智能预测,将政策要求、技术数据和管理反馈整合于一个三维框架中,使碳排放的核算从以前的静态计算变成动态预测。通过在试点项目中使用,碳排放预测的准确率超过了82%,推动环评工作从“末端管控”向“源头防控+过程优化”转变,并强调了监管碳预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性,旨在促进低碳基础设施领域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基础设施 环境影响评价 碳排放 绿色建设 数据质量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数据驱动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探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李爽 刘紫荆 郑勤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42,76,共8页
智能时代,新的教育需求与技术条件推动着在线教学质量的重构与评价改革。文章针对现有在线教学评价中缺乏优质教学导向、难以支持动态评测等问题,在对智能时代在线教学的教师角色、教学重心、教学思维、教学主体构成转变分析的基础上,... 智能时代,新的教育需求与技术条件推动着在线教学质量的重构与评价改革。文章针对现有在线教学评价中缺乏优质教学导向、难以支持动态评测等问题,在对智能时代在线教学的教师角色、教学重心、教学思维、教学主体构成转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线教学在目标与内容、方法与过程、技术与系统三方面的七个质量特征:建构性、发展性、促进性、敏捷性、个性化、智能化、开放性。基于此,文章在教学平台与专家调查基础上提出以师—机—生行动与成效数据为质量表征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框架与指标构想,以及支持该框架在多场景应用的人机协同智能化指标构建方法。以期为智能时代在线教学质量的数据表征、动态监测和评价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 数据驱动 在线教学评价 质量特征 评价框架 评价指标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计算机配色的反射光谱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成栋 万晓霞 +3 位作者 黄新国 陈华培 欧立国 赵德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805-3810,共6页
基础色样的反射光谱数据质量是影响计算机配色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评价配色反射光谱数据质量的方法有反射光谱检测法和K/S检测法,但这两种方法需检测每种基础色样和各个波长的反射率与K/S值,检测过程过于复杂,故不适用于光谱数据... 基础色样的反射光谱数据质量是影响计算机配色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评价配色反射光谱数据质量的方法有反射光谱检测法和K/S检测法,但这两种方法需检测每种基础色样和各个波长的反射率与K/S值,检测过程过于复杂,故不适用于光谱数据质量的快速直观检测。本文使用45°/0°和d/8°几何条件的分光光度计测量以铜版纸和银卡纸为基材的胶印油墨基础色样反射光谱数据,基于光谱检测法优化获取基础色样反射光谱数据的几何条件,提出了一种明度色度对比检测法;并对比分析了反射光谱检测法,K/S检测法和明度色度对比检测法。结果表明,45°/0°和d/8°几何条件均可用于铜版纸基础色样反射光谱数据的测量,但45°/0°几何条件不符合银卡纸基础色样反射光谱数据的测量要求;而对于d/8°分光光度计,在包含镜面反射时,银卡纸为基材的透明白反射率小于各基色墨反射率,且青墨与品红墨反射率分别在浓度为60%开始出现异常交叉,从而导致高浓度区域光谱质量较差;而在明度色度对比检测图中,青墨与品红墨样条与参考铜版纸基础数据偏离更加明显。故须选择大于或等于各基色墨反射率的透明白,基础色样中需约束青墨与品红墨的最大浓度;以漫反射特性较好的铜版纸作为配色基材时,明度色度对比检测法检测效果较现有两种检测法更为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配色 基础色样 光谱数据 质量评价 几何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病人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兼论对我国构建DRG成本核算标准化体系的启示 被引量:11
6
作者 谭华伟 张培林 +7 位作者 刘宪 颜维华 皮星 程伟 张云 廖光英 陈菲 于雪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37,共5页
在介绍加拿大病人成本核算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DRG成本核算的现实困境,提出完善我国DRG成本核算标准化体系的政策建议:探索医院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科目一体化;成立DRG成本核算专业机构,构建基础数据质量评价体... 在介绍加拿大病人成本核算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DRG成本核算的现实困境,提出完善我国DRG成本核算标准化体系的政策建议:探索医院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科目一体化;成立DRG成本核算专业机构,构建基础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明确DRG成本补偿范围及来源;理清DRG成本与定价的关联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成本核算 基础数据质量评价框架 自下而上法 作业成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