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0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域学龄人口变动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基于对江苏省2025—2035年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
1
作者 龚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71,共15页
准确预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规划教育资源配置,是推动江苏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运用构建的融入省域人口迁移特点的省域学龄人口预测模型,预估江苏省2025—2035年基础教育各学段学龄人口与在校生规模,基于此测算出相应的校... 准确预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规划教育资源配置,是推动江苏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运用构建的融入省域人口迁移特点的省域学龄人口预测模型,预估江苏省2025—2035年基础教育各学段学龄人口与在校生规模,基于此测算出相应的校舍、师资和经费需求。结果显示:2025年江苏省学龄人口约1282.05万,到2028年下降至约1180.16万,到2035年进一步降至约822.98万;2035年较2022年,全省校舍中幼儿园富余963所、小学富余2261所、初中富余791所、高中富余9所,全省师资中幼儿园专任教师富余4.19万、幼儿园保育员富余1.41万、小学教师富余12.24万、初中教师富余6.34万、高中教师缺少1.41万,全省教育经费中幼儿园富余44亿元、小学富余144.01亿元、初中缺少73.83亿元、高中缺少192.88亿元。对此,应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加强前瞻布局,积极构建学前教育资源动态配置体系、推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管理、探索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学龄人口预测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三孩”政策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变动背景下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特征、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友华 杨慧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未来一段时间,人口的出生和迁移变动将对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产生持续影响,引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风险,亟需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在此背景下,各区域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时,需结合... 未来一段时间,人口的出生和迁移变动将对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产生持续影响,引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风险,亟需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在此背景下,各区域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时,需结合当地学龄人口变动特点与模式,在公平、效率等价值原则中做出权衡取舍;也可以围绕学校、学生、教师、经费等教育资源要素,以弹性伸缩、适应协同、连通共享以及跨区配置为出发点,探索与构建一系列应对策略。在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动剧烈的区域,应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动 基础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 回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时代基础教育空间资源的精准供给策略——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3
作者 徐幸子 苏海龙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0,共9页
当前,我国大城市进入了以存量为主的空间治理阶段,基础教育的供需关系也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然而,现行的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模式过于“一刀切”,属于托底保障型,难以指导新时期基础教育资源的精准供给。鉴于此,以上海市普陀区编制的... 当前,我国大城市进入了以存量为主的空间治理阶段,基础教育的供需关系也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然而,现行的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模式过于“一刀切”,属于托底保障型,难以指导新时期基础教育资源的精准供给。鉴于此,以上海市普陀区编制的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发展规划为例,通过确定符合基础教育服务的人口口径、建立基础教育资源数据库和学位供需模型,科学评估量化供给缺口、精准预测并指导新增资源供给、分类施策推动存量资源空间扩容,实现基础教育资源的精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存量资源 资源配置 空间规划 精准供给 上海市普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策略探究
4
作者 赵青青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6期155-157,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破解乡村教育发展困境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本文探讨教育资源配置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剖析资源优化路径。当前乡村教育存在师资结构性短缺、课程内容脱节、数字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制约着乡村人力资本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破解乡村教育发展困境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本文探讨教育资源配置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剖析资源优化路径。当前乡村教育存在师资结构性短缺、课程内容脱节、数字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制约着乡村人力资本提升与文化传承效能。研究从供需匹配、集约整合、目标导向三重逻辑出发,构建起服务乡村振兴需求的教育资源配置框架。具体实践层面,通过师资力量整合,创新流动机制;数字资源共享,构建云平台;课程体系重构,融入乡土元素;资金投入统筹,完善监管体系四维策略协同发力,着力破解资源分散低效问题,推动教育资源与乡村振兴目标深度耦合,为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提供持续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教育 资源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婵娟 沈清明 +1 位作者 崔国印 郭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227,共6页
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效能不足的共性问题,探索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现状,围绕数字化赋能核心理念,系统优化实验室经费、实验条件、实验课程及实验人员... 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效能不足的共性问题,探索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现状,围绕数字化赋能核心理念,系统优化实验室经费、实验条件、实验课程及实验人员队伍配置,推动实验室资源的高效协同与集约利用,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运行质量。该策略构建了多维度资源整合机制,依托技术赋能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实验室资源配置范式,有效解决了实验室资源分散、共享不足等痛点,为高校实验室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解决方案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实验室资源 优化配置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典型绿洲灌区多目标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以丰乐河灌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建伟 张新民 +1 位作者 侯健哲 降亚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426,共13页
以农业灌溉用水量最小、粮食作物产量最大、作物经济效益最大和区域分水差异最小为目标,根据灌区未来不同节水措施程度,在支渠尺度上分别构建现状水平、渠道防渗、管道输水、节水灌溉4种灌溉情景的农业水土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N... 以农业灌溉用水量最小、粮食作物产量最大、作物经济效益最大和区域分水差异最小为目标,根据灌区未来不同节水措施程度,在支渠尺度上分别构建现状水平、渠道防渗、管道输水、节水灌溉4种灌溉情景的农业水土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NSGA-Ⅲ算法对河西走廊典型绿洲灌区-丰乐河灌区的作物种植面积和灌溉水量进行联合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支渠层次上的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包含更多的地域特征和时空约束,可以为决策过程提供基于Pareto解集不同偏好的精细化配水和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农业灌溉用水量与粮食作物产量和作物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灌溉水量每增加10000 m^(3),优化筛选过程中倾向于粮食产量平均增加6954 kg或经济收益平均提高27400元;随着不同程度节水措施的实行,管道输水和节水灌溉分别节省7.8×106 m^(3)和1.1×107 m^(3)的农业灌溉用水,每年节水收益分别可达135元/hm 2和190元/hm 2,同时在粮食作物产量目标上均呈现约8.1%的增长,区域分水差异减少了1500 m^(3)/hm 2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干旱绿洲灌区种植结构、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乐河灌区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多目标优化 NSGA-Ⅲ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贯彻落实之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来兵 张勇明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以公平、高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要以实现教育公平优质为主要目标,以系统推进教育公平为基本原则...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以公平、高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要以实现教育公平优质为主要目标,以系统推进教育公平为基本原则,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任务,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为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普及水平、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人口结构转型与教育资源适配的冲突、管理体制壁垒与优质均衡目标的矛盾、评价改革滞后与育人方式变革的脱节等挑战,同时又迎来了建成教育强国赋予的时代机遇。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须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优化教育公共服务布局等作为实践路径,加强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点作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基础教育体系 公平优质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与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存芝 凌亢 白先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城市化造成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浪费,城镇小学不能满足学龄儿童入学需求,城镇中学升学率的提高越来越受到教学资源不足的限制。在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基础上... 城市化造成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浪费,城镇小学不能满足学龄儿童入学需求,城镇中学升学率的提高越来越受到教学资源不足的限制。在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基础上。就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有效盘活存量资源、合理配置增量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强化农村人口思想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就城镇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扩大名校办学规模、加大对非"重点"学校的投入力度、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基础教育 资源分布 偏差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9
作者 任宏飞 刘常清 +2 位作者 柳亚茹 蒋艳 李幼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7-1391,共5页
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方法、步骤、重要性以及国内外护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管理者开展护理人力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在兼顾病人安全的同时节约护理人力成本,不断提升护理人力配置质效。
关键词 护士 人力资源配置 优化模型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中介效应
10
作者 吴晓明 石磊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3,共4页
本文基于2000-2022年我国A股流通企业面板数据,以合作创新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果,并检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存在正向影... 本文基于2000-2022年我国A股流通企业面板数据,以合作创新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果,并检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存在正向影响效应,并且统计意义显著。第二,利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作为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代理变量,发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在合作创新对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路径中存在中介效应。为更进一步推动流通企业新质生产力建设,本文从扶持流通企业创新、加快劳动力培训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合作创新 流通企业 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出生率趋势下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的双重境遇与应对策略
11
作者 王梓 王昭楠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34,共5页
低出生率导致学龄人口减少,使我国基础教育资源供需匹配面临挑战。未来30年基础教育适龄儿童规模持续下降,加剧教育资源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矛盾,但同时也为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带来了机遇。为应对挑战,需构建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动态监... 低出生率导致学龄人口减少,使我国基础教育资源供需匹配面临挑战。未来30年基础教育适龄儿童规模持续下降,加剧教育资源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矛盾,但同时也为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带来了机遇。为应对挑战,需构建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优化资源布局,并通过实施小班化与个性化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五育融合等措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持续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率 基础教育 资源配置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机会差异研究
12
作者 王家庭 靳淑敏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52,共19页
依据Roemer的机会差异理论和Bourguignon的参数化方法,使用CEPS基线数据分地区测算了我国基础教育机会差异系数,并分析其产生机制。通过回归识别出教育结果的决定因素,控制可能的遗漏变量,借鉴Hayek本地信息思想衡量教育质量,并检验其... 依据Roemer的机会差异理论和Bourguignon的参数化方法,使用CEPS基线数据分地区测算了我国基础教育机会差异系数,并分析其产生机制。通过回归识别出教育结果的决定因素,控制可能的遗漏变量,借鉴Hayek本地信息思想衡量教育质量,并检验其有效性。发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教育机会差异度更低,教育资源的扩张可能会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引入城市行政级别,发现在非省会地级市存在着“贫困的公平”,即升学率低、教育资源差异度低、学生基础教育机会差异低的并存;Shapley值分解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的差异更多来自学校,即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度集中;较发达地区的差异更多来自家庭背景,即大城市对高学历家长的选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机会差异 教育资源配置 城市级别 家庭背景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响应的园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
13
作者 赵振宇 刘夏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9-469,共11页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园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结合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并综合考虑灵活性资源的特性,定义综合能源系统电、热灵活性指标。在需求响应方面,采...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园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结合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并综合考虑灵活性资源的特性,定义综合能源系统电、热灵活性指标。在需求响应方面,采用模糊C均值法对分时区间进行划分并确定合理的分时电价,同时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中计及可中断负荷、可转移负荷的参与。计及各类灵活性资源,建立上层优化设备容量、下层优化设备出力运行的园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算例结果表明,灵活性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降低弃风弃光率,提高系统经济性,同时灵活性资源的加入可以有效解决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达到快速响应负荷,并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灵活性资源 综合需求响应 优化配置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都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晓宇 刘铁 +5 位作者 黄粤 潘晓辉 凌瑜楠 彭佳宾 张鹏 尚喻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开都河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reference-point based many-objective,NSGA-Ⅲ)对模... 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开都河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reference-point based many-objective,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优化方案选择问题,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准则层构建流域水资源最适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最适配置方案相较于传统配置方案,水库发电量增加5.83%,农业经济效益减少2.34%,生态效益提高40.08%;当地种植结构需进行适当调整,应增加玉米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减少小麦、棉花和辣椒的种植面积;博斯腾湖大湖和小湖水位均达到最适生态水位。研究成果可为当地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提供决策参考,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资源优化配置 博斯腾湖 NSGA-Ⅲ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AP-MODFLOW耦合模型的毛乌素沙地水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古藞山 敖畅 +4 位作者 曾文治 鹿海员 郑和祥 陈皓锐 田小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6,共9页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现存的最具代表性的沙地治理典型示范区,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和维护生态治理成果的要求,对于全面迈进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W...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现存的最具代表性的沙地治理典型示范区,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和维护生态治理成果的要求,对于全面迈进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WEAP-MODFLOW耦合模型的毛乌素沙地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配置后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当前政策供水能力下,规划期内研究区无法满足水资源供需平衡等要求,且综合预案较预测承载力提升作用较小,而充分挖潜供水能力后的预案则有较大提升;最优配置预案为T14,其承载力达到3.80,接近“优质承载”等级,该预案配置为:至203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先进值0.8,实现工业需水量不超过12065万m³,每年适度增加3%的生态需水量,同时充分挖潜研究区地下水与疏干水的利用潜力,使地下水、疏干水可供水量达到43279、24744万m³且地表水可供水量保持3138万m³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优化配置 WEAP MODFLOW 毛乌素沙地 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立法“有特色”原则的再思考——从优化资源配置视角出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恒 谢勇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3,共12页
地方立法自觉践行“有特色”原则,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应有之义,是在国家法制统一框架下回应地方治理需求、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配置法治资源是地方立法实际满足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 地方立法自觉践行“有特色”原则,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应有之义,是在国家法制统一框架下回应地方治理需求、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配置法治资源是地方立法实际满足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要求的法规范方式,因此优化资源配置必然构成“有特色”原则在手段层面的概念要素。地方立法机关制定规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以彰显特色,应遵循三项基本准则,一是以贯彻上位法为目标指向,二是以满足地方治理的实际需要为实质要求,三是以法治资源的相对集中配置为形式要件。大量的立法例表明,在不抵触上位法的前提下,通过对法治资源的集中、有效配置,切实提升了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实际彰显了地方立法的特色。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视角出发,深化对“有特色”原则的理解与把握,不仅有助于发掘该原则的丰富内涵,还有利于引导地方立法聚焦实际解决地方治理面对的具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有特色”原则 法治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灵活性资源联合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
17
作者 邓倩文 李奇 +3 位作者 邱宜彬 李豆萌 霍莎莎 陈维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2-922,I0001,共12页
“双碳”战略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渗透比例不断提升,灵活性资源缺乏问题日益严重.为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清洁能源系统以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一种考虑多灵活性资源联合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对电转气设备的两阶段运行进行... “双碳”战略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渗透比例不断提升,灵活性资源缺乏问题日益严重.为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清洁能源系统以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一种考虑多灵活性资源联合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对电转气设备的两阶段运行进行精细化建模,引入掺氢燃气轮机和电转气设备协同运行,以充分利用H 2的低碳特性.同时,通过碳捕集设备向电转气设备提供碳原料,实现了CO_(2)的循环利用,从而构建了以氢能为核心的灵活性资源联合运行框架.然后,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问题,通过Elbow法确定了最优聚类数目,并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得到风速的典型场景.在此基础上,以投资成本、运维成本、置换成本、环境惩罚和弃风惩罚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设备约束、能量平衡约束及灵活性约束,建立优化配置模型.为解决模型的非线性问题,采用大M法将其线性化处理并完成模型求解.最后,基于中国西南某地区实测数据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综合能源系统的总成本降低了10.22%、新能源渗透率提高了6.01%、环境惩罚成本降低了2.65%,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和新能源消纳量,同时显著降低了系统碳排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性资源 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配置 氢能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码头同贝同步装卸作业的资源配置与调度优化
18
作者 范忠浪 曾艳 刘旺盛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3,59,共12页
为提升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并降低能耗,考虑同贝同步装卸模式下岸桥装卸、集卡运输、堆场存取三个环节,构建两阶段资源配置与调度模型。第一阶段,根据船舶配载计划,考虑岸桥的闲置成本,运用启发式算法得到岸桥作业各贝位的路线与顺序;第... 为提升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并降低能耗,考虑同贝同步装卸模式下岸桥装卸、集卡运输、堆场存取三个环节,构建两阶段资源配置与调度模型。第一阶段,根据船舶配载计划,考虑岸桥的闲置成本,运用启发式算法得到岸桥作业各贝位的路线与顺序;第二阶段,着眼于堆场平行堆存布局,在集卡水平运输中采用贪婪原则(先近后远)进行集装箱位置分配,并设计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求得集卡最优配置和作业序列。通过Flexterm仿真及多算法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显著减少能耗与成本,为码头多资源调度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码头 同贝同步装卸 资源配置与调度 箱区分配 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农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19
作者 梅运东 刘丽娜 +2 位作者 代军 刘海娜 田晓光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27,共5页
农机作业作为一种涉及广泛、技术性强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任务重、对象复杂、环境差和时效性强等特点。然而,当前农机作业面临调度水平差、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为提高农机作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在综合考虑运输时间、最... 农机作业作为一种涉及广泛、技术性强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任务重、对象复杂、环境差和时效性强等特点。然而,当前农机作业面临调度水平差、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为提高农机作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在综合考虑运输时间、最优路径、综合成本、等待时间惩罚以及迟到时间惩罚的基础上,结合农机作业实际调度特点,建立多变量因子约束下的农机调度模型。通过引入运输时间、最优路径、综合成本、等待时间惩罚、迟到时间惩罚等多个约束条件,经相关实际算例验证该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进行任务序列优化,可以有效降低调度成本,优化最优路径,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同时,算法的运行时间小于1 s,确保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农机调度能够达到最优状态,满足农机作业的实时性和时效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调度 协同优化 遗传算法 任务分配 农机服务 资源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多目标优化与FAHP-TOPSIS方法的西北内陆河绿洲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20
作者 靳涛阳 王涛 +3 位作者 胡广录 陈海牛 田凯夫 陈坤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6-205,共10页
西北内陆河绿洲灌区面临地表水短缺、地下水超采及水资源分配不确定性等问题,影响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开发融合模糊决策与多目标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以解决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以黑河中游张掖市大满灌区为... 西北内陆河绿洲灌区面临地表水短缺、地下水超采及水资源分配不确定性等问题,影响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开发融合模糊决策与多目标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以解决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以黑河中游张掖市大满灌区为例,构建模糊层次分析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多目标粒子群优化(FAHP-TOPSIS-MOPSO)耦合模型,结合置信水平λ(表征决策者对约束条件违反风险的容忍程度)与情景分析,提升了模型的稳健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NSGA-Ⅱ、MOPSO-TOPSIS)相比,该模型更加逼近真实的Pareto前沿,可获得更优的综合效益;基准情景(λ=0.8)下地下水开采量实现盈余(达207.55万m^(3)),且规划年(2026和2030年)供水量均调控至政策目标规定的控制线以内,实现了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均衡;严格情景(λ=0.9)下地下水盈余258.49万m^(3),可支撑灌区保护性补水。该耦合模型解决了单一算法模型在解集评价与偏好集成方面的局限性,有效提升了大满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科学性,也可为西北内陆河其他大型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方法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优化配置 模糊多目标优化 FAHP-TOPSIS法 MOPSO 不确定性决策 情景分析 大满灌区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