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布局调整: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
柳海民
娜仁高娃
王澍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7
|
|
2
|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的取向、结构与保障 |
辛涛
赵茜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4
|
|
3
|
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回归“质”的评价——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1年专题研讨会述评 |
耿申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4
|
基础教育质量之惑 |
王彦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5
|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的公平性问题——美国NAEP的政策与实践 |
陈晨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6
|
“保证所有学生成功”:法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及其运行特征 |
张梦琦
高萌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7
|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趋势、类型及对我们的启示 |
苏红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8
|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策略及启示——兼论“学生优先”一揽子改革项目 |
李洋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9
|
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模式与途径 |
张佳慧
李峰
辛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0
|
全球化背景下PISA在美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的贡献——基于美国PISA与NEAP的比较 |
占盛丽
文剑冰
朱小虎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6
|
|
11
|
基础教育质量的内涵与监测评价理论模型 |
李刚
辛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9
|
|
12
|
基础教育质量观的哲学转向——价值论的视角 |
薛继红
张俊友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3
|
机遇与挑战:“互联网+”视阈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政策发展思辨 |
陈亮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4
|
核心素养十年路:持续引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
褚宏启
|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5
|
新时代基础教育质量的社会保障:基本特征、主要途径和实现之道 |
张善超
徐成源
|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6
|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现状与改进对策 |
吴秋红
张燕辉
|
《教学与管理》
|
2022 |
3
|
|
17
|
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与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8
|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几个问题 |
张启航
|
《当代教育科学》
|
1988 |
0 |
|
19
|
加强教育学院建设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
李守清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1987 |
0 |
|
20
|
技术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限度审视与优化路径 |
郭文良
戴念秋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