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基础教育目标模式的转换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游心超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9期18-20,共3页
-
文摘
基础教育目标模式转换的必要性面向二十一世纪,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目标模式必须改变。从世界变化发展的大趋势看,二十一世纪我们将由缓慢渐进的时代进入快速变迁的时代。从中国发展的趋势看,将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
-
关键词
基础教育目标模式
基础教育阶段
提高劳动者素质
模式转换
教学体系
中国基础教育
基础知识
手工劳动
素质要求
教育模式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探求基础教育目标模式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 2
-
-
作者
梁树荃
杨宗元
-
机构
上海师大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14,共3页
-
文摘
一、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奠基工程 我国人口众多和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基础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偏低,我国全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4年;15岁以上文盲有1.8亿,占同龄人口的22.25%,其中青壮年文盲约5200多万。上海发达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也仅达8.7年,所以,人力资源开发的不足和劳动者素质偏低,长期来困扰着中国的经济和发展,并影响着国民收入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着产业结构走向现代化。普及基础教育显得格外重要,现提供以下几组数据予以比较分析,据《基本教育与国家发展》一书中,对87年大中等企业职工文化程度的抽样统计,每10万人中,大专884人,占5.8%;高中6.992人占6.3%;初中21,332人占44.3%;小学36,114人占18.2%;技校占5.0%,12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220,560,000。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结果.
-
关键词
基础教育目标模式
社会发展
普及基础教育
最佳结合点
基础教育改革
职业技术教育
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源开发
产业结构
人均受教育年限
-
分类号
G63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基础教育及其目标模式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梁树基
杨宗元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07-113,共7页
-
文摘
本文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对公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目标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目标模式
-
Keywords
quality education, basic education, objective pattern of basic education.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基础教育及其目标模式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梁树基
杨宗元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22,共7页
-
文摘
本文试从教育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方面对公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及其目标模式予以多维度的理性审视与思考,拟分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
关键词
基础教育目标模式
劳动力素质
科学技术
文化程度
公民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
职业技术教育
生产劳动
国民素质
身心素质
-
分类号
G630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