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建筑物基础托换技术中的钢管纤维桩工法 被引量:9
1
作者 杜斌 刘祖德 +1 位作者 聂向珍 柴丽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40-1044,共5页
钢管纤维桩工法是建筑物基础托换技术中较为先进和实用的工法。目前在国内托换工程实践领域应用还比较少,现行的相关规范尚未专门涉及。钢管纤维桩工法具有施工快捷,质量可靠,对基础土层及周围建筑物扰动小的特点,特别适合既有建筑物的... 钢管纤维桩工法是建筑物基础托换技术中较为先进和实用的工法。目前在国内托换工程实践领域应用还比较少,现行的相关规范尚未专门涉及。钢管纤维桩工法具有施工快捷,质量可靠,对基础土层及周围建筑物扰动小的特点,特别适合既有建筑物的基础托换工程(特别是旧城改造和古建筑物地基加固工程),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建筑物基础托换技术。文中全面介绍了这种工法的特点、设计以及施工环节,并结合成功的实例,展示了该工法的实际工程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物 基础托换 钢管纤维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预压桩基础托换设计浅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来顺 陈国政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95-99,共5页
就钢筋混凝土预压桩基础托换设计中单桩承载力和桩数确定作以浅析,并以工程实便验证。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预压桩 基础托换 房屋加层改造 单桩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桩纠偏与基础托换加固实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帮龙 贺志军 +2 位作者 沈伟民 胡昌奎 戴杭菊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31-335,338,共6页
以舟山市定海某住宅楼纠偏加固为实例,阐述了锚杆静压桩基础托换加固技术和截桩纠偏结合基底掏土纠偏技术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基础沉降不均匀房屋的综合治理,在居民不搬迁的情况下,把住宅楼倾斜扶正、使住宅楼的基础得到加固,达到了加... 以舟山市定海某住宅楼纠偏加固为实例,阐述了锚杆静压桩基础托换加固技术和截桩纠偏结合基底掏土纠偏技术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基础沉降不均匀房屋的综合治理,在居民不搬迁的情况下,把住宅楼倾斜扶正、使住宅楼的基础得到加固,达到了加固基础和纠偏房屋的目的。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舟山地区以后的房屋纠偏加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桩 纠偏 基础 沉降 基础托换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地铁一号线基础托换工程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31
4
作者 谷伟平 李国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5-100,共6页
通过广州地铁一号线四栋住宅大楼基础托换工程的方案选型,理论分析,设计与计算,简述了基础托换工程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地下铁道 基础托换 住宅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托换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变形控制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靖 徐中华 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57-161,共5页
鼎鼎外滩深基坑工程紧邻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由于基坑挖深很大且建筑物距离基坑很近,采用锚杆静压桩基础托换技术对邻近的浅基础保护建筑进行了加固处理。采用Plaxis3D软件建立基坑及邻近建筑物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土体采用HS-small小应... 鼎鼎外滩深基坑工程紧邻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由于基坑挖深很大且建筑物距离基坑很近,采用锚杆静压桩基础托换技术对邻近的浅基础保护建筑进行了加固处理。采用Plaxis3D软件建立基坑及邻近建筑物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土体采用HS-small小应变本构模型,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数值分析及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基于HS-small本构模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能较好地模拟基坑的变形和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基础托换能够显著减小基坑开挖对周边浅基础建筑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基础托换 变形控制 三维有限元模拟 HS-smal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墙基础托换的钢梁-砖砌体Timoshenko组合梁模型分析
6
作者 项潇潇 吴郦威 杨骁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5,共9页
将钢夹梁和钢梁间的砖砌体等效为组合梁,基于Timoshenko弹性梁理论,建立了钢梁-砖砌体组合梁弯曲变形的控制方程,给出了钢梁-砖砌体组合梁弯曲变形的解析解.在此基础上,考虑砖砌体墙的拱效应,研究了砖砌体墙的基础托换问题,得到了不同... 将钢夹梁和钢梁间的砖砌体等效为组合梁,基于Timoshenko弹性梁理论,建立了钢梁-砖砌体组合梁弯曲变形的控制方程,给出了钢梁-砖砌体组合梁弯曲变形的解析解.在此基础上,考虑砖砌体墙的拱效应,研究了砖砌体墙的基础托换问题,得到了不同型号工字钢夹梁的钢梁-砖砌体组合梁最大挠度和最大应力,以及基础单段托换的最大长度.研究结果表明:钢梁-砖砌体组合梁挠度和应力随着工字钢型号编号的增加而减小,但钢梁承担的荷载以及锚栓承担的压力不变.同时,Timoshenko模型的组合梁挠度大于Euler模型的组合梁挠度,但两种模型的应力及紧箍压力相同.因此,Euler组合梁模型可用于基础托换设计中的强度分析,而刚度分析建议采用Timoshenko组合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砌体 基础托换 组合梁 拱效应 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长径比锚杆静压桩在厂房基础托换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谢石连 张弘 +1 位作者 陈锡宝 裘惠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1,共5页
某厂房主车间采用桩基,辅助车间采用天然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采用大长径比锚杆静压桩对辅助车间基础进行托换加固,沉降得以控制,取得了满意的工程效果。
关键词 基础托换 大长径比 锚杆静压桩 厂房 软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樟宜机场地铁站基础托换施工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焦勃 赵东 周波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99-301,共3页
介绍新加坡樟宜机场地铁隧道在穿越原有建筑物基础时所采用的基础托换施工工艺
关键词 新加坡 樟宜机场 地铁站 基础托换 施工技术 大梁 钢桩 逆作业法施工 地铁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建筑物纠倾移位、增层加载、基础托换及古建保护学术研讨会将于2004年12月在杭州召开
9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39-939,共1页
由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浙江大学建工学院、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等四单位联合发起,中国土木工程工程学会支持的全国建筑物纠倾移位、增层加载、基础托换及古建保护学术研讨会定于2004年12月在... 由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浙江大学建工学院、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等四单位联合发起,中国土木工程工程学会支持的全国建筑物纠倾移位、增层加载、基础托换及古建保护学术研讨会定于2004年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近一二十年来,建(构)筑物的倾斜扶正、移位搬迁、增层加载、基础托换及古建筑物保护技术在我国各地渐渐兴起,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此类技术不仅具有重大的技术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层 古建保护 纠倾 基础托换 基础施工 建筑物 加载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建筑物纠倾移位、增层加载、基础托换及古建保护学术研讨会通知
10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增层 古建保护 纠倾 基础托换 基础施工 加载 建筑物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钢桩在基础托换中的应用
11
作者 游欣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3-64,F003,共3页
介绍广州二沙岛消防站基础托换的方案选择,在地下室内克服地下水承压性进行托换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 微型钢桩 基础托换 压力灌浆 堵水 防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建筑物纠倾移位、增层加载、基础托换及古建保护学术研讨会正在筹备
1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0-110,共1页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支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等四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建筑物纠倾移位、增层加载、基础托换及古建保护学术研讨会定于2004年12月...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支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等四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建筑物纠倾移位、增层加载、基础托换及古建保护学术研讨会定于2004年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纠倾移位 增层加载 基础托换 古建筑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改造工程中的基础托换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良宽 杨军 贾燕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45-247,共3页
在系统总结建筑改造工程中基础托换技术的基础上 ,说明反压梁基础托换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该方法是基础减压和加强刚度托换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用于上部结构总荷载不变或减小的改造工程 ,可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基础托换技术 建筑改造工程 反压梁基础托换
原文传递
预压托换桩的回弹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媛 赵来顺 +1 位作者 唐丽云 郭志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根据预压桩托换法的工艺特点,通过桩–土相互作用的工作原理分析,得出预压桩托换中桩体回弹的工作机理。结合工程实践,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桩体回弹力与控制回弹率的关系式,给出桩体回弹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 预压桩 回弹 基础托换 桩-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筑物地基基础特殊技术》一书出版
15
作者 史佩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地基基础 增层 纠倾 基础托换 古建筑 加载 技术研讨会 出版社 主编 主要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涂厚层盐渍淤泥地基工程建设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明东 赵晓晴 +5 位作者 张振东 王玉琳 高公略 杨敏 张永宏 田安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0-755,共6页
为解决海涂的厚层软基和盐渍淤泥腐蚀问题,对海涂厚层盐渍淤泥地基上的工程建设实用性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海涂淤泥、海涂淤泥加气混凝土废渣混合固化轻质土、海涂淤泥烧结砖和海涂淤泥烧胀陶粒的性质,利用现场试... 为解决海涂的厚层软基和盐渍淤泥腐蚀问题,对海涂厚层盐渍淤泥地基上的工程建设实用性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海涂淤泥、海涂淤泥加气混凝土废渣混合固化轻质土、海涂淤泥烧结砖和海涂淤泥烧胀陶粒的性质,利用现场试验研究了吹填海涂淤泥的浅层排水固结技术和微型钢管桩基础托换技术的处理效果。试验结论为:连云港海涂地基存在8~40 m厚的盐渍淤泥层,土性软弱,且对混凝土为弱等或中等腐蚀,对钢筋为强腐蚀;海涂淤泥加气混凝土废渣混合固化轻质土强度可控制在200~1000 k Pa之间,能用于滩涂地基上的路堤建设;在深厚海涂地基条件下预压排水固结处理后仍不宜作天然地基的吹填淤泥,推荐快速处理后用于桩基础地基;微型钢管桩托换能阻止深厚软基上浅基础的沉降,还能对原基础进行提升;含盐淤泥能替代粘土烧结成质量合格的砖或陶粒,烧结过程中盐分大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涂 盐渍淤泥 轻质土 烧结砖 陶粒 浅层排水 微型钢管桩 基础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市某发电厂净凝水箱顶升纠倾处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盛全 王国强 王小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8-341,共4页
以淮南市某发电厂净凝水箱的顶升纠倾处理为例,阐述了建筑物纠倾的原理、各种纠偏方法的特点及适宜条件;分析认为净凝水箱发生倾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地表水入渗引起的;综合分析场地岩土工程性质和净凝水箱的结构特点,... 以淮南市某发电厂净凝水箱的顶升纠倾处理为例,阐述了建筑物纠倾的原理、各种纠偏方法的特点及适宜条件;分析认为净凝水箱发生倾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地表水入渗引起的;综合分析场地岩土工程性质和净凝水箱的结构特点,选择顶升纠倾和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对建筑地基进行加固方案,取得了满意效果;重点讨论了顶升纠倾的设计、施工要点,以期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升纠倾 地基加固 基础托换 人工挖孔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江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19,104,共5页
本文在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砖石结构古建筑研究中的抗震性能及加固的一系列问题,并分析了砖石古建筑的基础托换及纠偏、顶升技术。结果表明,在其抗震性能研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结构的动力性能,获取砖石古建筑动力特性有五... 本文在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砖石结构古建筑研究中的抗震性能及加固的一系列问题,并分析了砖石古建筑的基础托换及纠偏、顶升技术。结果表明,在其抗震性能研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结构的动力性能,获取砖石古建筑动力特性有五种方法:即实测法、结构力学分析法、有限元全结构仿真法、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法、综合法等。而对于基础托换及纠偏、顶升技术,本文列举了大量的工程案例,认识到应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工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举一反三,进而再次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抗震性能 基础托换 顶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深基坑施工引起的既有建筑物沉降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5期38-41,共4页
上海地区处于淤泥质软土地质条件下。轨道交通8号线延吉中路站在施工过程中 ,临近的延吉七村 6号楼产生了较大差异沉降。通过对延吉中路站基坑施工期间各种施工参数及 6号楼的沉降规律分析 ,推断出较大差异沉降的根本原因是 6号楼局部... 上海地区处于淤泥质软土地质条件下。轨道交通8号线延吉中路站在施工过程中 ,临近的延吉七村 6号楼产生了较大差异沉降。通过对延吉中路站基坑施工期间各种施工参数及 6号楼的沉降规律分析 ,推断出较大差异沉降的根本原因是 6号楼局部座于低强度、高灵敏度的暗浜之上。提出采用注浆、基础托换等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沉降 深基坑施工 既有建筑物 基础托换 施工过程 沉降量 淤泥质软土 沉降分析 地铁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灌注桩和钢筋锚固技术在厂房加固中的应用
20
作者 黄辉 刘更宁 李尚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9,共3页
采用钢管灌注桩和钢筋锚固技术对原有旧承台进行托换加固 ,在国内的基础托换施工中较为少见。本文通过对某厂房基础托换加固实践的总结和分析 ,在工艺、技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实施效果较理想 。
关键词 厂房 钢管灌注桩 钢筋锚固 基础托换 加固效果 工程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