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性要素优化路径——基于修正的“钻石模型”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萍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42-43,共2页
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重要课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受多种要素制约,不断优化影响服务贸易的各项要素质量,尤其是其中的基础性要素质量,对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意义重大。文章认为服... 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重要课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受多种要素制约,不断优化影响服务贸易的各项要素质量,尤其是其中的基础性要素质量,对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意义重大。文章认为服务贸易基础性要素质量优化的路径有以下几种:一是,完善支撑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二是,重视国内需求且改善服务贸易需求结构;三是,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促进投资主体及市场多元化;四是,充分发挥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对服务贸易的支撑作用;五是,打破行业垄断以推动服务企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基础性要素 钻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性要素与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
作者 蒙昱竹 李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通常认为基础性要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探究发展经济学的结构转型观点是否也作用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文章选取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样本,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研究1978—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果发现,基础性要... 通常认为基础性要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探究发展经济学的结构转型观点是否也作用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文章选取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样本,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研究1978—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果发现,基础性要素始终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经历了两次重要的结构转型,分别以“农业-制造业”与“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服务业”转型为主要内容。且结构转型主要在东西部地区推动经济增长,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为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以来基础性要素与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增长表现出下行趋势,虽然各样本的主要增长动力并不一致,但在基础性要素与结构转型的作用下,这种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甚至是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经济增长 基础性要素 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场域中的制度化机制研究——基于组织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理论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熙 刘慧珍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8,共4页
随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不断深入,相关制度领域的探索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组织与制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本文从组织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该理论流派中主要的制度化观念、基础性要素和制度传递者,... 随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不断深入,相关制度领域的探索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组织与制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本文从组织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该理论流派中主要的制度化观念、基础性要素和制度传递者,探讨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场域中的制度化现象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此外,文章对新制度主义理论本身以及在高等教育组织和制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新制度主义 制度化观 基础性要素 制度传递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业的重大举措
4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20年第6期34-40,共7页
(接上期)下篇:垦荒拓土,建设现代农业粮食基地土地是农业粮食生产的基础性要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党和政府就做出重大决定,实行开疆垦荒举措,其主旨在于扩大耕地面积这一生产要素。一时间,告浩荡荡的垦荒大... (接上期)下篇:垦荒拓土,建设现代农业粮食基地土地是农业粮食生产的基础性要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党和政府就做出重大决定,实行开疆垦荒举措,其主旨在于扩大耕地面积这一生产要素。一时间,告浩荡荡的垦荒大军奋战在东北、西北,以及东部沿海等地区,开疆拓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业 开疆拓土 东部沿海 建设现代农业 建国初期 基础性要素 垦荒 重大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现场学习力:内涵、构成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9
5
作者 许芳杰 杨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0,共4页
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内涵聚焦于教师的专业意识,这种专业意识以具体的构成要素显现出来,并深深扎根于教师工作中的专业发挥。教师现场学习力的构成具体包括基础性要素、维持性要素和生成性要素。基础性要素包括职业认同意识和教学行动中的... 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内涵聚焦于教师的专业意识,这种专业意识以具体的构成要素显现出来,并深深扎根于教师工作中的专业发挥。教师现场学习力的构成具体包括基础性要素、维持性要素和生成性要素。基础性要素包括职业认同意识和教学行动中的反思力,维持性要素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顺应力,生成性要素包括学习意义生成和学习策略。提升教师的现场学习力,要把热爱作为生涯认同意识的起点,培育教师的反思力和学习动机,鼓励教师把握工作环境中的学习契机,并不断强化教师现场学习的策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现场学习力 基础性要素 维持性要素 生成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