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与中国经济活力 被引量:4
1
作者 贺俊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74-77,共4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艰巨,只有更加坚定地、主动地、战略性地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才能有效提升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未来我国加快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应在切实消除制约竞争政策发挥基础性作用的... “十四五”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艰巨,只有更加坚定地、主动地、战略性地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才能有效提升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未来我国加快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应在切实消除制约竞争政策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的基础上,围绕“创造基础条件、健全组织治理、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执行能力”四个方面,有序推进各项改革的衔接和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政策 基础性地位 体制机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证据属性”在证据制度中基础性地位的质疑 被引量:2
2
作者 纪格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证据属性"是我国现有证据法领域的核心问题,但是由于其所固有的逻辑上的缺陷,体系上的僵化性以及程序功能的单一性,因此难以在司法实践中切实地发挥作用。"证据能力"体现了一种不同的证据采纳模式,即证据只有具...  "证据属性"是我国现有证据法领域的核心问题,但是由于其所固有的逻辑上的缺陷,体系上的僵化性以及程序功能的单一性,因此难以在司法实践中切实地发挥作用。"证据能力"体现了一种不同的证据采纳模式,即证据只有具备证据能力才能进入法庭审理阶段,成为质证的对象,证据最终是否回被采纳取决于证据的证明力。通过证据能力概念的引入,证据的采纳标准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法理学或法哲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通过立法得以实现的具体的程序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属性 基础性地位 证据制度 证据能力 核心问题 程序功能 发挥作用 司法实践 法庭审理 能力概念 证据法 单一性 证明力 法哲学 法理学 性问题 僵化 质证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
3
作者 吴育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25,共6页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独立并高于德国古典哲学及其后的青年黑格尔派等的哲学理论视野,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革命性变革。所以,实践是创立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根本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范畴和思想内核。正是实...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独立并高于德国古典哲学及其后的青年黑格尔派等的哲学理论视野,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革命性变革。所以,实践是创立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根本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范畴和思想内核。正是实践的基础性和内核性,马克思主义表现为严密逻辑体系的理论系统。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厘析: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成基础和目标指向,实践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基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存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马克思主义 基础性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诚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
4
作者 柳忠友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2期152-153,共2页
诚信本质上也是一种信仰或信念,是一种对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信服。这种对诚信的信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存在的基础。诚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点、出发点和归宿;是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理想人格的基本内... 诚信本质上也是一种信仰或信念,是一种对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信服。这种对诚信的信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存在的基础。诚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点、出发点和归宿;是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和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信仰 思想政治工作 基础性地位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内涵与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玉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1-1,共1页
中等职业教育是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的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 中等职业教育是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的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初步形成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并举、政府办学与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在这一格局中,中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基础性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职业学校教育 教育协调发展 社会力量办学 价值 中等职业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完善“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5,共6页
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是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开始的,农民群众说,“集体经营没饭吃,包产到户有余粮”。这一改革的实质和意义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重塑“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各类... 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是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开始的,农民群众说,“集体经营没饭吃,包产到户有余粮”。这一改革的实质和意义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重塑“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应势而生,农业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从世界农业发展史看,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可动摇和替代的;我国在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过程中,必需坚持和完善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一、“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是农业发展史上的必然(一)从世界范围看,家庭经营是农业中的主要组织形式家庭经营是农业的自然要求,家庭农场是世界农业的普遍形式。以血缘关系形成的家庭,利害与共,能够自觉地、尽力地投入家庭农场的劳动,能够适应农业生产复杂多变的情况,而且经过长期实践可以总结出一套优良的耕作方法和管理经验。家庭农场在美国农场历史中占据主要形式,在农业经营主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农场约占全部农场的90%左右。加拿大的农业,也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在日本,农业几乎都是家庭农场模式。长期以来,家庭农场在西欧、北欧国家都被视为社会的稳定器。德国、法国、丹麦、荷兰等国家,都是以中、小型家庭农场为主要经营模式。荷兰2007年有7.7万个农场,每个农场平均有2.9个劳动力,大概是2个家庭成员加1个雇工,家庭农场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性地位 家庭经营 家庭农场模式 农业发展史 农业经营主体 改革开放 包产到户 经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街道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7
作者 陈军 《学习与实践》 2005年第2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城管 城市管理工作 基础性地位 街道 城市管理部门 设立 成立 武汉市 内涵与外延 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基础性法律地位对民法学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许中缘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7,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基础性法律地位是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确定了民法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民法典的基础性法律定位确定了在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中,民法学不仅要发挥法学专业学科的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基础性法律地位是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确定了民法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民法典的基础性法律定位确定了在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中,民法学不仅要发挥法学专业学科的育人作用,法学其他专业的教育也要贯彻落实民法典基础性法律地位的指示精神,做好育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基础性法律地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价值的流通地位与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得银 陈阿兴 丁宁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9,131,共6页
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连接纽带,在社会再生产和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同程度上对流通的地位和作用都有所忽视。本文在使用价值社会再生产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流通在社会再生... 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连接纽带,在社会再生产和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同程度上对流通的地位和作用都有所忽视。本文在使用价值社会再生产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价值 流通 分工 基础性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法律体系建设基本问题分析——评《农业法律基础》
10
作者 何磊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94,共1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党和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而且在"十三五"规划当中还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我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9%,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党和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而且在"十三五"规划当中还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我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9%,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对于党和国家前进的步伐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农业法律体系建设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农业法律体系建设对于巩固农业领域基础性地位的特殊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提供了法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农民收入 农村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大国 我国农业发展 基础性地位 我国生态农业 三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轮到期延包政策问答(3)
11
作者 《湖南农业》 2025年第3期50-51,共2页
(续第2期第48页)23问: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是什么?答: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 (续第2期第48页)23问: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是什么?答: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关系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家庭经营 政策问答 深化农村改革 基础性地位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延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6
12
作者 成璐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占有基础性地位,农业的发展情况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抓住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占有基础性地位,农业的发展情况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抓住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采取合理的方法与优化措施,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增长,从而使我国经济得到稳步发展。本文阐述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机遇,探讨了农业经济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 优化措施 基础性地位 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担责任兴乡村,献青春闪光芒
13
作者 谢雪晓 周梦晴 +1 位作者 温雨诚 李向涛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2期219-221,共3页
乡村兴,百姓旺,国家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农村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在脱贫攻坚取得... 乡村兴,百姓旺,国家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农村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新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新时代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时代价值。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及:“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是为了补齐乡村发展的短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脱贫攻坚 关键举措 全面振兴 基础性地位 三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大有可为
14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地位,饱含着对农业农村美好未来的殷切期许。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抓住机遇、铆足干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地位,饱含着对农业农村美好未来的殷切期许。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抓住机遇、铆足干劲,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基础性地位 加快推进 高质量发展 大有可为 美好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新时代改革开放 阔步迈向农业强国
15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新时代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夯实了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关键词 土地承包关系 家庭承包经营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业强国 三权分置 基础性地位 承包地 巩固和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 被引量:29
16
作者 郭平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体育 智育 德育 现代学校 美育 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 基础性地位 未来社会 发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十七大精神 发展改革中国法学教育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文显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2期10-16,共7页
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和部署集中在第八部分,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节,在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也有所涉及。把教育放在民生之首,并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 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和部署集中在第八部分,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节,在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也有所涉及。把教育放在民生之首,并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体现了党的教育思想的重大创新,也极大地深化了对教育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理解。报告提出了民生教育、公平教育、公益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等一系列理念,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精神 中国 改革 公益性质 基础性地位 社会建设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鸣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8期16-19,共4页
一、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 本文所指的创新人才培养是高师院校中师范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即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由于高师教育在高师教育-师范教育-教师素质-教育质量-劳动者素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链条中的根本性、基础性地位,高... 一、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 本文所指的创新人才培养是高师院校中师范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即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由于高师教育在高师教育-师范教育-教师素质-教育质量-劳动者素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链条中的根本性、基础性地位,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振兴高师院校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高师院校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高师教育 创新型教师 劳动者素质 基础性地位 创新型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米强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农业财政支出 “三农”问题 体制性矛盾 基础性地位 农业弱质性 经济发展过程 财税体制改革 农业发展 共性特征 客观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核心素养循证教学:内涵、特点与原则 被引量:8
20
作者 尹达 田建荣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Z期4-8,共5页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陆续出现了“教育实践论”“双基论”“素质教育论”和“三维目标论”,而今“核心素养论”已悄然成为“当下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课程与教学理论”[1]。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决...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陆续出现了“教育实践论”“双基论”“素质教育论”和“三维目标论”,而今“核心素养论”已悄然成为“当下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课程与教学理论”[1]。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地位,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内容与目标要求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循证教学 素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基础性地位 教育领域 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