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问题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魏国齐 李剑 +5 位作者 张水昌 谢增业 杨威 王东良 张福东 赵泽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4,121-122,共9页
经过30多年的天然气科技攻关研究,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天然气成气、成藏地质理论,但随着国内天然气勘探难度的增大和供需矛盾的突显,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天然气地质理论,以指导寻找和发现更多的天然气资源。为此,"十一五"... 经过30多年的天然气科技攻关研究,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天然气成气、成藏地质理论,但随着国内天然气勘探难度的增大和供需矛盾的突显,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天然气地质理论,以指导寻找和发现更多的天然气资源。为此,"十一五"期间开展了有关大气田形成基础地质理论问题的攻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认识,主要包括:①3种成因类型天然气(煤成气、原油裂解气和生物气)的生成下限值降低;②高温高压条件下(温度超过150℃、压力超过40MPa)砂岩溶蚀速率增大2~3倍;③建立了气藏盖层的多因素综合定量评价方法,盖层评价逐步走向定量化;④研究了5类气藏(大面积低渗透砂岩、礁滩与岩溶、火山岩、超高压、生物气)的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建立了其成藏模式、明确了其分布规律。进而深化了3大领域的天然气勘探理论:①发展了近源高效聚集的低渗透砂岩气藏勘探理论,推动了苏里格气田、川中须家河组气藏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②创立了以生烃断槽为基本单元的火山岩气藏勘探理论,实现了松辽盆地深层中小断陷火山岩气藏勘探的系列突破;③深化了碳酸盐岩台缘礁滩气藏勘探理论,有效指导了龙岗气田主体评价勘探与向西向东扩展以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风险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基础地质理论 研究进展 成因机理 成藏理论 勘探理论 储量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研究新进展与勘探领域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剑 王晓波 +8 位作者 魏国齐 杨威 谢增业 李志生 国建英 王义凤 马卫 李君 郝爱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5,共9页
随着天然气勘探向深层、超深层、非常规等领域拓展,勘探对象日趋复杂,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以指导勘探和发现更多的大气田。为此,"十二五"以来,在开展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今后大气田... 随着天然气勘探向深层、超深层、非常规等领域拓展,勘探对象日趋复杂,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以指导勘探和发现更多的大气田。为此,"十二五"以来,在开展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今后大气田勘探的重点领域。结果表明:(1)"十二五"以来完善了有机质全过程生烃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干酪根热降解生烃、有机质接力成气等有机质生烃地质理论;(2)建立了多元天然气成因鉴别新方法、不同类型封盖层定量评价方法、低生烃强度区致密砂岩气成藏理论、古老碳酸盐岩大气田成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天然气生成、天然气成因鉴别和天然气成藏等基础地质理论,有效指导了近年来我国重点盆地大气田的勘探突破和重大发现。结论认为:(1)古老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前陆区、页岩、火山岩等是今后大气田勘探的主要领域;(2)克拉通和前陆盆地仍是大气田勘探的重点领域,古隆起、平缓斜坡、冲断带是大气田的主要富集区带;(3)古老层系、深层领域是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方向;(4)海相盆地原油裂解气、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是未来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的重要接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基础地质理论 新进展 勘探领域 古老碳酸盐岩 致密砂岩 克拉通 前陆盆地 大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回顾与展望(1962~2022)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国强 陈隽璐 +2 位作者 计文化 高晓峰 辜平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43,共16页
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是地质工作的根基,通过岩石、地层、古生物、构造等基本特征的调查及时空演化规律的分析研究,可持续深化对西北地区多圈层交互作用过程的认识,破解西北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提升对地球系统科学和资源环境国情的认知... 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是地质工作的根基,通过岩石、地层、古生物、构造等基本特征的调查及时空演化规律的分析研究,可持续深化对西北地区多圈层交互作用过程的认识,破解西北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提升对地球系统科学和资源环境国情的认知水平。笔者在回顾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60年来在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板块构造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海相火山岩与成矿、中国及邻区板内火山作用、新生代风成堆积与古气候、埃迪卡拉纪和奥陶纪—志留纪古生物、大陆边缘系统、区域综合编图等工作基础上,总结了基础地质支撑服务资源环境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领域取得的诸多创新性方法、理论成果和重大进展。60年栉风沐雨,立足于西北地区亟待破解的关键地质问题,在区域地质调查及基础地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展望未来,在基础地质转型升级的形势下,紧抓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主线,既要持续深化西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也要加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新生代地质调查研究,同时推进基础地质各专业数据融合能力的显著提升,将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贯穿至西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填图方法 基础地质理论创新 构造演化 区域地质数据体系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地质图生成的理论方法基础(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V. T. Trofimov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9-207,共9页
生态地质图被认为是一种新类型的地质图,文中对生态地质图的分类进行了研究。笔者描述了在生态地质图生成中的基本框架,编制生态地质图的基本要求和概念上的命题(定位)和必要的信息基础以及遇到的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地质 生态地质编图的理论基础结构 生态地质编图的概念 生态地质图的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及大陆第四纪地层对比研究的进展
5
作者 杨子赓 《海洋地质动态》 1986年第3期6-7,共2页
"浅海及大陆第四纪地层对比研究"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之一。此课题对我国陆架区第四纪地质进行系统的研究,确定陆架区第四纪地层的基本层序,并与我国有较长研究历史的大陆第四纪地层进行对比。为解决第四纪地质... "浅海及大陆第四纪地层对比研究"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之一。此课题对我国陆架区第四纪地质进行系统的研究,确定陆架区第四纪地层的基本层序,并与我国有较长研究历史的大陆第四纪地层进行对比。为解决第四纪地质事件及其对比等基本问题以及为查明海区环境和海底稳定性的评价,提供区域性的基础资料。此项目也同时作为我国参加IGCP218项的项目之一,由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研究 地质基础理论 大陆第四纪地层 浅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