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研究(1949—1956)》
1
作者 郭贵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126,共3页
关键词 社会救助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共产党 实践研究 简评 社会保障制度 基本生活问题 现代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舞蹈对新农村农民文化的影响——评《中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蕾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0-120,共1页
舞蹈艺术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也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生活的一种追求。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其有时间、有精力向着提升精神文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在文化艺术的审... 舞蹈艺术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也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生活的一种追求。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其有时间、有精力向着提升精神文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在文化艺术的审美上也逐渐在发生着改变。群众舞蹈在农村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其具有繁多的种类,所以很快能够得到农民的喜爱和推崇,使农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生活问题 新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经济水平 群众舞蹈 更高层次 舞蹈艺术 农民 生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点摘编
3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4期124-126,共3页
毛泽东卫生防疫思想及其时代价值万建武在《求是》2020年第6期撰文指出,医疗卫生特别是疫病防治是重大民生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消灭血吸虫病、麻风病、疟疾、鼠疫、霍乱等传染性疾病的人民... 毛泽东卫生防疫思想及其时代价值万建武在《求是》2020年第6期撰文指出,医疗卫生特别是疫病防治是重大民生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消灭血吸虫病、麻风病、疟疾、鼠疫、霍乱等传染性疾病的人民战争,取得疫病防治的历史性成就。毛泽东熟读中国历史,切身感受过旧中国疫病丛生给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和危害。在他心目中,卫生防疫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不仅仅是群众关切、生命攸关的事情,更是决定人心向背、体现党的性质宗旨、事关执政安危的大事。在毛泽东的关心和领导下,新中国卫生防疫的体制机制很快建立起来,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防治取得重大进展。毛泽东从军事和战略的高度,极富创造性地提出疫病防治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战略战术和方法举措,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在疫情初发时,强调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公开信息,做好防控准备。在疫情防控上,强调要统筹协调,实行“三者结合”的防治策略,即“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在救治病患时,强调要坚持中医和西医相结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抗灾救灾时,强调要加强社会救济,解决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学习毛泽东的有关论述,联系疫情防控实际,我们在谋划新时代卫生防疫工作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一是树立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与疫病时刻“准备斗争”。二是加强党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领导,办好“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三是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爱国卫生运动重新发动起来”。四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想尽一切办法”弥补卫生防疫领域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性传染病 卫生防疫工作 医药卫生事业 爱国卫生运动 基本生活问题 疫情防控 预防为主 人民生命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渔民生存状况 谱写转产转业之曲
4
作者 孙京波 刘小龙 《江西农业》 2014年第4期20-21,共2页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渔业捕捞基地,也是我国内陆渔业人口最密集的聚集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渔业资源的枯竭,捕捞渔业劳动力的从业结构渐趋多样。一方面,部分原来户籍概念上的渔民已跳出了传统的从业范围——捕...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渔业捕捞基地,也是我国内陆渔业人口最密集的聚集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渔业资源的枯竭,捕捞渔业劳动力的从业结构渐趋多样。一方面,部分原来户籍概念上的渔民已跳出了传统的从业范围——捕捞,实现了向水产养殖业和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另一方面,由于政策、信息、技术、资金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制约,目前仍有大量的隐性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捕捞渔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产转业 剩余劳动力 鄱阳湖区 渔民收入 捕捞生产 转移趋势 鄱阳湖生态 新渔村 基本生活问题 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创新 共谋致富路
5
《新疆畜牧业》 2016年第4期29-29,共1页
巴楚县恰尔巴格乡拍斯吾斯塘村(10村)由于多重因素影响,农民难以摆脱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村民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当地已有80人在棉纺厂上班,月纯收入为2 000-2 500元,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由于思想观念等因素,仍有200多个闲散人员... 巴楚县恰尔巴格乡拍斯吾斯塘村(10村)由于多重因素影响,农民难以摆脱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村民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当地已有80人在棉纺厂上班,月纯收入为2 000-2 500元,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由于思想观念等因素,仍有200多个闲散人员,无正当职业。针对这种情况,3月2日上午,自治区畜牧厅住巴楚县恰尔巴格乡拍斯吾斯塘村(10村)工作组组长贺旺斌带领组员同村支书一道,对图木舒克市棉纺厂进行了走访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尔巴格乡 吾斯 图木舒克市 基本生活问题 塘村 巴楚县 思想观念 经济繁荣发展 经济发展 剩余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