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毛泽东与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及基本核算单位的演变 |
唐正芒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2
|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以下放基本核算单位和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为中心 |
李文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3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积累和消费的关系问题 |
徐东泽
李守经
|
《江汉论坛》
|
1963 |
1
|
|
|
4
|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基本所有制和部分所有制问题 |
刘熙钧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
5
|
加强经济核算 努力降低成本 |
刘佐山
|
《农业经济》
|
1981 |
0 |
|
|
6
|
卓有成效的农业政策 |
魏道南
秦其明
|
《农业经济》
|
1983 |
0 |
|
|
7
|
中国国有大中企业的出路 |
徐滇庆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
8
|
论农业银行商业化的标准及如何考核 |
路建祥
|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
9
|
我国农业发展正确的指导方针 |
刘天福
|
《农业经济》
|
1984 |
0 |
|
|
10
|
利用财务杠杆,促进合理运输 |
方举
|
《铁道运输与经济》
|
1980 |
0 |
|
|
11
|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机行业怎么办? |
杜欢政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1983 |
1
|
|
|
12
|
安徽三年困难时期的严峻形势与为克服困难而作出的努力 |
朱来常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
13
|
专业银行实体管理模式初探 |
王树松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
1989 |
0 |
|
|
14
|
北京四季青公社农业专业化调查报告 |
张海燕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1982 |
0 |
|
|
15
|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内容初探 |
尹江右
|
《农业经济》
|
1984 |
1
|
|
|
16
|
关于调整粮食征购基数的初步探讨——从铁岭地区商品粮基地看粮食征购办法的改革 |
周祖尹
姜绍卿
|
《农业经济》
|
1983 |
1
|
|
|
17
|
“四固定”的由来与作用 |
黄兴新
|
《广西林业》
|
1994 |
1
|
|
|
18
|
1960年代乡村叙述的“再历史化”及其限度——以《“老坚决”外传》系列为中心(1956-1979) |
王再兴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19
|
忆子恢 |
薄一波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
20
|
纪登奎的崛起与悲剧(之三) |
贺明洲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