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区热点突变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石仁芳 吴继周 +2 位作者 万裴琦 吴健林 宁秋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62-3765,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突变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的相关性。方法:从广西肝癌高发及无癌家族中配对选取HBs Ag阳性成员各103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CP区并测序分析。结果:BCP区突变发生在前5位的热点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突变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的相关性。方法:从广西肝癌高发及无癌家族中配对选取HBs Ag阳性成员各103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CP区并测序分析。结果:BCP区突变发生在前5位的热点位点为T1762、A1764、G1775、V1753、G1803。单因素分析:HBV DNA≥105copies/m L、T1762、A1764和V1753突变均与肝癌高发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HBV DNA≥105copies/m L和A1764突变是肝癌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BV DNA水平、BCP区突变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本核心启动子 突变 肝细胞癌 家族聚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阴性血清中乙肝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莲英 李强 +4 位作者 王美兰 庞雪云 黄宪章 郭龙华 庄俊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813-1815,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流行株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变异特点,为临床提供诊疗信息。方法:通过设计3条特异性引物进行半巢式PCR扩增患者血清中HBVBCP序列,克隆入pUCm-T载体中进行DNA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BCP变异主要集中在T... 目的:了解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流行株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变异特点,为临床提供诊疗信息。方法:通过设计3条特异性引物进行半巢式PCR扩增患者血清中HBVBCP序列,克隆入pUCm-T载体中进行DNA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BCP变异主要集中在TATA样盒中的TA1、TA2、TA3区,而TA4极为保守,TA1-TA4未见插入或缺失突变。结论:BCP变异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BCP变异可使HBeAg阴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变异(遗传学) 基本核心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区A1762T/G1764A双突变对肝癌家族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石仁芳 吴继周 +3 位作者 万裴琦 吴健林 宁秋悦 庞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对肝癌家族聚集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12年7月广西肝癌高发区39个肝癌高发家族中103例成员作为试验组,在相同地区59个无癌家族中...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对肝癌家族聚集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12年7月广西肝癌高发区39个肝癌高发家族中103例成员作为试验组,在相同地区59个无癌家族中选择与试验组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匹配的103例成员作为对照组,将试验组按家族患肝癌例数分为2~3例亚组(45例)和≥4例亚组(58例);按亲属分级分为一级亲属组(48例),二级亲属组(32例),三级及以上亲属组(23例)。提取所有研究对象HBV DNA,PCR扩增并测序检测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情况。结果试验组A1762T/G1764A双突变率高于对照组〔χ^2=12.518,P〈0.001;OR=2.788,95%CI(1.569,4.955)〕。试验组男性A1762T/G1764A双突变率高于对照组〔χ^2=11.377,P=0.001;OR=3.450,95%CI(1.659,7.176)〕;两组女性A1762T/G1764A双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3,P=0.159;OR=1.950,95%CI(0.766,4.965)〕。试验组≥30岁年龄段A1762T/G1764A双突变率高于对照组〔χ^2=10.743,P=0.001;OR=3.444,95%CI(1.622,7.314)〕;两组〈30岁年龄段A1762T/G1764A双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89,P=0.115;OR=2.053,95%CI(0.836,5.041)〕。试验组患肝癌2-3例亚组与≥4例亚组A1762T/G1764A双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9,P=0.01;OR=3.122,95%CI(1.290,7.555)〕。3组A1762T/G1764A双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亲属亚组双突变率高于二级亲属亚组(P〈0.05)。试验组HBe Ag阴性者突变率高于HBe Ag阳性者(χ^2=6.361,P=0.012)。试验组A1762T/G1764A双突变者HBV DNA水平低于无双突变者(Z=-3.957,P〈0.01)。结论广西肝癌高发区HBV 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与肝癌家族聚集密切相关,A1762T/G1764A双突变可能对肝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基本核心启动子 肝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 家族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分析
4
作者 刘悦晖 范学工 丁静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变异情况。方法收集HBV感染者血清标本132份(HBVDNA均阳性),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C基因部分片段,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BCPT1762/A1764变异。用S基因错配聚合酶...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变异情况。方法收集HBV感染者血清标本132份(HBVDNA均阳性),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C基因部分片段,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BCPT1762/A1764变异。用S基因错配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法确定HBV基因型。结果51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BCPT1762/A1764双变异检出率为27.45%,81例HBeAg阴性患者BCPT1762/A1764双变异检出率为62.96%,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5.79,P=0.00)。BCPT1762/A1764双变异的HBV感染者B基因型检出率为33.85%,明显低于C基因型的检出率66.15%(χ^2=24.25,P=0.00)。结论HBV感染者普遍存在BCPT1762/A1764双变异,以C基因型感染者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本核心启动子 测序 变异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患者HBV前C区和基本核心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方钟燎 庄辉 +7 位作者 杨进业 葛宪民 王学燕 龚健 李荣成 王佑春 Roger Ling Tim J Harrison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用套式PCR(nPCR)对 3 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HBV前C区和基本核心基因启动子 (BCP)进行扩增 ,阳性者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 3例HBVDNA阳性 ,阳性率为 65 7% ( 2 3 / 3 5 ) ,无正常序列标本 ,与e抗原产生有关的突变 :nt1762、176... 用套式PCR(nPCR)对 3 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HBV前C区和基本核心基因启动子 (BCP)进行扩增 ,阳性者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 3例HBVDNA阳性 ,阳性率为 65 7% ( 2 3 / 3 5 ) ,无正常序列标本 ,与e抗原产生有关的突变 :nt1762、1764双突变 (AT、GA) ,占 73 9% ( 17/ 2 3 ) ;nt1896点突变 (GA) ,导致终止密码产生 ,占2 1 7% ( 5 / 2 3 ) ;nt185 8点突变 (TC) ,占 2 1 7% ,其中标本 417、42 6、43 0同时在nt 185 6发生点突变 (CT)。其它的突变有nt1799点突变 (CG) ,占 47 8% ( 11/ 2 3 ) ,为无义突变 ;有 6例在nt1846发生点突变AT ,4例nt180 2 - 180 4发生突变 (TTCCGT) ;4例nt175 2位点突变 (AG) ;标本 43 2在nt175 1插入TG导致移码突变 ,并在nt1774- 1874发生缺失突变。说明HBVBCP和前C突变株在肝硬化患者中很常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HBV前C区 基本核心基因启动子 序列分析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HBV核心蛋白启动子变异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邓红 成军 +1 位作者 董菁 皇甫竞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1,214,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本核心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的研究 ,阐明HBV准种在慢性感染者中存在的意义。方法 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 ,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 (PCR)引物 ,自 4 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BV的BCP基因 ...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本核心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的研究 ,阐明HBV准种在慢性感染者中存在的意义。方法 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 ,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 (PCR)引物 ,自 4 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BV的BCP基因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技术展示缺失突变 ,DNA测序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结果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发现 ,6 0 % (2 4 / 4 0 )患者血清中可见 2~ 3条扩增条带 ;测序结果发现BCP区存在多种突变形式 :点突变中以 14 0nt(T→C)最为常见 ,缺失突变多见于TA1,TA2及TA3,多表现为 8bp和 2 0bp的缺失。 结论 HBVBCP区内有一缺失高变区 ,并在患者体内存有多种变异形式 ;TA1,TA2和TA3的变异可能影响e抗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基本核心蛋白启动子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基因突变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8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区变异检测及其意义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任晓强 许智慧 +6 位作者 刘志国 梁兆玲 李晓东 李梵 毛远丽 王慧芬 徐东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目的检测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区的变异特点并分析变异的意义。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399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211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和34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前C/BCP区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10个热... 目的检测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区的变异特点并分析变异的意义。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399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211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和34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前C/BCP区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10个热点变异位点及其插入/缺失变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这些变异对病情进展的影响。结果随着病情的加重,T1753、A1762、G1764、C1766、T1768、G1862、G1896、G1899等8个位点变异频率显著增加(P<0.01),其中5个位点的变异发生率呈现出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阶梯式上升特点。3组患者未检出突变的比率分别为27.82%、7.58%和2.01%,呈现阶梯式下降特点。此外,前C/BCP区多联变异和插入/缺失突变的发生率在病情加重时也明显增加(P<0.01),其中三联变异率依次为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35.34%、重度慢性乙型肝炎53.56%、慢性重型乙型肝炎67.82%。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区多个位点变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重症化进程相关,对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及其临床预警分析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核心 基本核心启动子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及BCP区变异与血清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孝华 李小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变异特点以及与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20例HBV DNA阳性CHB患者(HBeAg阴性和...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变异特点以及与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20例HBV DNA阳性CHB患者(HBeAg阴性和阳性各60例)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纳入研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eAg阴性和阳性组患者HBV DNA水平,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前C区G1896A变异及BCP区A1762T和G1764A变异,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0的水平。结果 120例HBV DNA阳性CHB患者HBV前C区和BCP区变异总检出率为60.00%(72/120),其中HBeAg阴性组变异检出率为80.00%(48/60),HBeAg阳性组变异检出率为40.00%(24/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0.00,P=0.000)。HBeAg阴性组G1896A变异(38.33%)和联合变异(G1896A、A1762T和G1764A同时变异,25.00%)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组(16.67%、0.00%)(分别x^2=7.06,P=0.008;x^2=17.14,P=0.000)。变异组血清IFN-7水平为(102.33±27.20)pg/mL,明显高于无变异组(79.18±16.43)pg/mL及对照组(35.77±4.23)pg/mL(分别t=5.72,t=19.33,均P=0.000);变异组血清IL-10水平为(28.13±7.00)pg/mL,明显高于无变异组(13.91±5.42)pg/mL及对照组(13.68±2.27)pg/mL(分别t=12.50,t=15.65,均P=0.000)。结论 G1896A变异和联合变异更常见于HBeAg阴性CHB;G1896A和A1762T/G1764A变异与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10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核心 基本核心启动子 基因变异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C/BCP区变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金娥 陈新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8-92,共5页
HBV的前C区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变异可降低HBeAg的合成与分泌,也可增加病毒复制能力,导致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对临床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HBV前C/BCP区变异的分子机理、生物学意义、实验室检测以及对临床和抗病毒治疗的影... HBV的前C区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变异可降低HBeAg的合成与分泌,也可增加病毒复制能力,导致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对临床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HBV前C/BCP区变异的分子机理、生物学意义、实验室检测以及对临床和抗病毒治疗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基本核心启动子 前C区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BCP变异与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反弹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苏明华 江建宁 +2 位作者 周元平 陈茂伟 刘志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HBV BCP变异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HBVDNA反弹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序列分析法,检测拉米夫定治疗(100mg/d)1年以上,达到病毒学应答半年以上,再出现HBV DNA反弹(HBV DNA拷贝数≥1.0×104拷贝/ml)的27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 目的探讨HBV BCP变异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HBVDNA反弹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序列分析法,检测拉米夫定治疗(100mg/d)1年以上,达到病毒学应答半年以上,再出现HBV DNA反弹(HBV DNA拷贝数≥1.0×104拷贝/ml)的27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以及19例从未用过抗病毒治疗患者(对照组)的HBV 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突变位点。结果1.治疗组HBVDNA反弹的27例BCP(A1762T+G1764A)变异检出率44.44%(12/27)高于对照组26.32%(5/19),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4例HBVDNA反弹患者治疗前未检出BCP(A1762T+G1764A)变异,治疗后有2例检出BCP(A1762T+G1764A)变异。结论BCP(T1762/A1764)变异可能与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反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 拉米夫定 HBVDNA反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BCP区突变及基因型对HBeA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远沛 刘成永 高玉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BCP区突变及基因型对HBeAg表达的影响。分别用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BCP区突变及基因型,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HBeAg含量,按照有无HBV前C区1896、BCP区1762、1764...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BCP区突变及基因型对HBeAg表达的影响。分别用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BCP区突变及基因型,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HBeAg含量,按照有无HBV前C区1896、BCP区1762、1764双突变、基因型等指标进行分组分析。无前C区1896和BCP区1762/1764双突变组、单纯1762、1764双突变和1896突变组以及1896、1762、1764联合突变组之间相互比较,HBeAg含量相差显著,F=6.47,P<0.01;B、C基因型间HBeAg含量相比,相差无显著性,t=0.1394,P>0.05。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BCP区突变能显著影响HBeAg量的表达,从而导致乙型肝炎病毒致病能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本核心启动子 前C基因 基因型HBe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IFNα-2b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对前C区/BCP区突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波 刘艳艳 李家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06-1609,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ADV)对前C区(P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区)突变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89例乙肝e抗原(HBe Ag)阳性初治CHB患者,随机接受48周Peg-IFNα-2b+ADV联合治疗或...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ADV)对前C区(P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区)突变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89例乙肝e抗原(HBe Ag)阳性初治CHB患者,随机接受48周Peg-IFNα-2b+ADV联合治疗或Peg-IFNα-2b单药治疗,并随访24周。每位患者在治疗0、4、8、12、24、36、48、60、72周监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 Ag)、HBe Ag、乙肝病毒(HBV)DNA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89例患者中,73例(82%)为非野生型(Non-WT)患者,16例(18%)为野生型(WT)患者,基线时WT和Non-WT患者中的单药组和联合组分别在年龄、性别、ALT、HBV DNA、HBe Ag、HBs Ag、基因型构成比、PC/BCP区突变构成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第48周),Non-WT患者中联合组和单药组HBe Ag血清转换率和联合应答(HBe Ag血清转换+HBV DNA<2 000 IU/ml,并且ALT小于正常值上限)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束时(第72周),73例Non-WT患者中,联合组(n=40)和单药组(n=33)HBe Ag血清转换率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9),但联合应答率差异之比有统计学意义(35%vs 12%,P=0.028)。结论 PegIFNα-2b联合ADV较Peg-IFNα-2b单药可明显提高PC/BCP区突变HBe Ag阳性CHB患者治疗随访后的联合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 阿德福韦 前C区 基本核心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PC区和BCP区变异与Peg-IFNα-2b疗效的关系及治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波 刘艳艳 李家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84-1689,1695,共7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核心区(PC区)G1896A和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区)A1762T/G1764A突变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应答的关系及相关变异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6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48周Pe...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核心区(PC区)G1896A和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区)A1762T/G1764A突变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应答的关系及相关变异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6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48周Peg-IFNα-2b治疗并随访24周。PCR扩增每位患者第0周和第72周HBV PC和BCP区并测序分析突变情况,同时监测患者第0、4、8、12、24、36、48、60和72周HBsAg、HBeAg、丙氨酸转氨酶(ALT)和HBV的DNA水平。结果:共14例患者检测为野生型(20.29%),55例患者检测为突变型(79.71%)。野生型较突变型HBeAg基线水平更高(P=0.024)。患者基线和72周时野生型、PC突变型、BCP突变型和PC+BCP突变型所占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P=0.004)。野生型、PC突变型、BCP突变型和PC+BCP突变型患者在72周的HBeAg血清转换率和联合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区和BCP区突变对HBeAg阳性B/C基因型CHB患者Peg-IFNα-2b治疗应答无明显影响,但治疗前后各突变所占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 基本核心启动子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 慢性乙型肝炎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