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基本权保障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开湘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8,共14页
《刑事诉讼法》修改增加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的巨大进步,但是,我国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在制度和实践中仍有提升空间。观诸域外法制,德国法上的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关联到宪法上的基本权保障,将刑事诉讼中的基本权干... 《刑事诉讼法》修改增加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的巨大进步,但是,我国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在制度和实践中仍有提升空间。观诸域外法制,德国法上的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关联到宪法上的基本权保障,将刑事诉讼中的基本权干预上升到宪法审查高度,联邦宪法法院遵循法治国原则为强制措施、侦查干预、审前羁押等刑事诉讼行为设置严格的宪法上的程序保护机制,不失为一种完善我国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可借鉴的制度模式。在德国刑事诉讼制度中,以惩罚犯罪名义实施的刑事诉讼行为被认定为基本权干预行为时,均需获得宪法上的正当化;刑事侦查中的基本权保障根据法官保留原则进行实质性审查,对全部侦查行为设定分级审查程序机制,并在刑事个案办理中对查明犯罪真相设定具体的审查限制;刑事司法的基本权保障所覆盖的权利主体范围在宪法法院判例中得到不断扩展,明确保障被追诉人、被害人、证人、辩护人等刑事诉讼主体及其基本权利;与合宪性意义上的刑事诉讼原则共生的一系列程序权利,构成基本权保障较为完整的程序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刑事诉讼 基本权干预 基本权保障 司法人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权利之程序保障功能及其体系初构 被引量:4
2
作者 高新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4,135,共7页
依据德国基本权利理论,"程序保障"功能是基本权利"客观法"功能重要的一环,对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拘束力。国家负有制定适当的机构与程序来落实基本权利保障之义务。从其效力看,程序保障功能作为一种客观价值秩序,并非... 依据德国基本权利理论,"程序保障"功能是基本权利"客观法"功能重要的一环,对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拘束力。国家负有制定适当的机构与程序来落实基本权利保障之义务。从其效力看,程序保障功能作为一种客观价值秩序,并非赋予公民请求国家提供一定程序的权利,而是课予国家制定程序的"客观"义务。在我国,宪法第33条人权概括性条款、第5条的依法治国条款等蕴涵了"程序保障"思想。但是明文的"程序保障"条款依然缺失,"程序保障"功能未获得重视和确定,因此,可以通过宪法修改、宪法修正案等方式,增加基本权利的程序条款;通过加大程序保障功能之理论研究,尽快启动宪法解释、宪法诉讼对程序保障功能予以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 程序保障功能 客观价值秩序 程序基本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本权利的程序保障功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卜素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7-144,共8页
程序保障功能属于基本权利"客观法"的功能侧面,对国家权力具有拘束力。从其效力看,基本权利的程序保障功能并不对应于公民的程序请求权,其仅是课予国家提供具体组织和程序的义务。我国宪法文本存在程序保障功能的宪法解释空间... 程序保障功能属于基本权利"客观法"的功能侧面,对国家权力具有拘束力。从其效力看,基本权利的程序保障功能并不对应于公民的程序请求权,其仅是课予国家提供具体组织和程序的义务。我国宪法文本存在程序保障功能的宪法解释空间,总体上呈现出消极保障和积极保障之二元保障机制,我国宪法第33条第3款(尊重和保障人权)和第38条前半段(人格尊严)亦蕴含了"基本权利应当受正当程序保障"的要求。我国基本权利程序保障规范的构建,至少包括约束对象和评价标准两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 程序保障功能 客观法 程序基本权 防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的宪法释义——以社会基本权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郑贤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8,共8页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对于个体而言,一个人主张某一权利意味着负有一定的义务;对于他人而言,某一个体的权利须伴随着他人的义务。作为法律关系的具体化,调整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宪法关系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体系中也体现...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对于个体而言,一个人主张某一权利意味着负有一定的义务;对于他人而言,某一个体的权利须伴随着他人的义务。作为法律关系的具体化,调整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宪法关系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体系中也体现了这一原理,表现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伴随着国家的消极不作为义务和积极作为义务。中国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方式既蕴涵着国家义务,也包含着处理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并辅以第51条作为解决权利义务冲突的基本原则。其中社会权条款完整地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其独特性决定了该类权利的实现既需要国家履行积极作为义务,也需要社会的作为义务,还表现为某些条款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 社会基本权 国家义务 社会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的法律思考与纳税者基本权的保障 被引量:36
5
作者 陈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4-16,共3页
税的法律思考与纳税者基本权的保障陈刚税的源头和流长与国家的沿革经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税体现在物质方面构成维持国家运转和续存的“母乳”。在一个既存的国家中,税的内含和外延及其产生和消灭都必须受制于法的约束。因此笔者认... 税的法律思考与纳税者基本权的保障陈刚税的源头和流长与国家的沿革经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税体现在物质方面构成维持国家运转和续存的“母乳”。在一个既存的国家中,税的内含和外延及其产生和消灭都必须受制于法的约束。因此笔者认为,解释法律上税的概念当应从宪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考 基本权 现行宪法 纳税义务 民主化管理 “一切力属于人民” 课税 法律关系 利与义务 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讯科技基本权的创设及对德国线上搜索措施立法的影响——兼论我国网络远程勘验措施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11
6
作者 艾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3,177,共11页
2008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通过判决创设了一项新的基本权利——资讯科技基本权。资讯科技基本权的创设明确了线上搜索措施具有干预基本权利的性质,为该措施的法律强化控制提供了宪法依据,并对德国警察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法产生了重... 2008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通过判决创设了一项新的基本权利——资讯科技基本权。资讯科技基本权的创设明确了线上搜索措施具有干预基本权利的性质,为该措施的法律强化控制提供了宪法依据,并对德国警察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经验,对网络远程勘验措施进行立法完善。具体建议包括:明确网络远程勘验措施具有干预公民基本权利的性质,未来宪法修改时,将个人信息权益或隐私权明确为基本权利,为加强对网络远程勘验措施的法律规制提供宪法依据;增加客观的启动证明标准规定和最后手段原则规定;贯彻加重审批原则,对高强度的电话监听、网络远程勘验,应由设区的市一级公安局局长审批;严格规定数据销毁义务;增加违法使用网络远程勘验收集证据的程序性制裁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讯科技基本权 线上搜索 网络远程勘验 电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权属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钱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8-71,共4页
研究目的:立足公法的视角,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法领域的权利属性、地位及其与国家的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项财产权;(2)经家庭联产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涉及了人之生存的基本价值而具... 研究目的:立足公法的视角,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法领域的权利属性、地位及其与国家的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项财产权;(2)经家庭联产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涉及了人之生存的基本价值而具有基本权属性;(3)具有基本权属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表现出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面向。研究结论:具有基本权属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其自由权面向和社会权面向上分别要求国家承担消极义务和积极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基本权 财产 土地承包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运动基本权的宪法建构 被引量:6
8
作者 韩永红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
体育运动在我国法律体制之中走过了政策指导、法律规制、提倡保护体育权利之路,但是,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却一直没有在宪法层面得到明确的体现,这与体育运动本质属性不符;与此相对应的,虽然我国已经是体育大国,但是还不是体育强国,因此,... 体育运动在我国法律体制之中走过了政策指导、法律规制、提倡保护体育权利之路,但是,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却一直没有在宪法层面得到明确的体现,这与体育运动本质属性不符;与此相对应的,虽然我国已经是体育大国,但是还不是体育强国,因此,应当结合我国相关的宪法规定,在我国宪法层面构建体育运动基本权。我国宪法第51条作为概括基本权可以承载这样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概括基本权 宪法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权与宪法基本权关系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马特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6,共6页
随着现代法制的发展,宪法基本权效力向私法渗透,私法人格权日益膨胀而在民法典中有独立之势,在二者的张力中人格权的定位成为重要课题。罗马法上的人格不等于现代公民人格,人格权的宪法化也不等于去私法化。因此,人格权具有双重性,既是... 随着现代法制的发展,宪法基本权效力向私法渗透,私法人格权日益膨胀而在民法典中有独立之势,在二者的张力中人格权的定位成为重要课题。罗马法上的人格不等于现代公民人格,人格权的宪法化也不等于去私法化。因此,人格权具有双重性,既是宪法基本权利,又受到民法的确认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人格 基本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权利保障视域下政府公共警告三阶审查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信贵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6-140,共5页
当代风险社会,国家对其公民有"生存照顾"之义务。政府公共警告作为政府履行"生存照顾"职能的重要手段,在维护消费者生命健康权时常常会触碰营业自由,显现基本权侵害品质。德国宪法法院通过的"基本权保障领域... 当代风险社会,国家对其公民有"生存照顾"之义务。政府公共警告作为政府履行"生存照顾"职能的重要手段,在维护消费者生命健康权时常常会触碰营业自由,显现基本权侵害品质。德国宪法法院通过的"基本权保障领域→干预→宪法上之正当化"三阶审查模式判断国家资讯行为对基本权侵害及法律责任。在中国,该审查模型可以转换为"受案范围→侵害构成→有责性"三阶段审查。国家资讯行为性质本身不是考量因素。资讯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及发布程序的合法性是判断政府公共警告是否构成营业自由干预的重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公共警告 基本权 三阶段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民的经济基本权与经济诉讼
11
作者 孙国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5-77,共3页
论公民的经济基本权与经济诉讼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孙国敏管理国家经济事务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表现,是国家享有的经济主权。国家在实现这一权能过程中势必会采取各种有效手段维护自身的经济权益,以此维护有利于统... 论公民的经济基本权与经济诉讼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孙国敏管理国家经济事务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表现,是国家享有的经济主权。国家在实现这一权能过程中势必会采取各种有效手段维护自身的经济权益,以此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可见,维护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基本权 国家经济利益 经济 经济诉讼 经济违法行为 社会公众 行政执法机关 社会经济秩序 行政诉讼 直接利害关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本医疗服务权的救济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中缘 翁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8,191,共8页
基本医疗服务权是社会权,是健康权的具体化,它不是宪法中的权利。基本医疗服务权作为一种社会权,应该得到法律的救济。基本医疗服务权的救济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基本医疗保障权救济、基本医疗保险权救济、基本医疗救助权救济和基本... 基本医疗服务权是社会权,是健康权的具体化,它不是宪法中的权利。基本医疗服务权作为一种社会权,应该得到法律的救济。基本医疗服务权的救济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基本医疗保障权救济、基本医疗保险权救济、基本医疗救助权救济和基本医疗服务请求权救济。医疗公共服务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属于给付行政法律行为。想要对基本医疗服务权进行有效的保障,最重要的是对诉权进行合理的科学配置,即应当根据公民基本医疗服务权的社会权性质来配置诉权。立法需要对侵犯基本医疗服务权的责任进行适度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服务 社会 必要性 救济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医疗权的法律属性刍议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裔端 沈春明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1-62,共2页
公民基本医疗权是《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法文件确认和保障的一项重要权利。其主体是本国公民,义务承担者是国家,客体是国家的积极行为;它具有人权的自然性、民主性和法治性;其内容包括医疗资源的分配权、医疗照顾权、紧急救治权利和医... 公民基本医疗权是《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法文件确认和保障的一项重要权利。其主体是本国公民,义务承担者是国家,客体是国家的积极行为;它具有人权的自然性、民主性和法治性;其内容包括医疗资源的分配权、医疗照顾权、紧急救治权利和医疗知情同意权;公民的基本医疗权是具有法律属性的,是基本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改革 基本医疗 法律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用事业基本服务权 被引量:7
14
作者 骆梅英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4,共12页
公用事业基本服务权是一项人权意义上的权利。它要求公民有权获得合理、非歧视、可负担的公用事业服务,且负担能力有缺陷的公民能够获得最低程度的供应保障。作为一类经济社会权利,它具有政策性特征,在实现机制上受到国家可利用资源的... 公用事业基本服务权是一项人权意义上的权利。它要求公民有权获得合理、非歧视、可负担的公用事业服务,且负担能力有缺陷的公民能够获得最低程度的供应保障。作为一类经济社会权利,它具有政策性特征,在实现机制上受到国家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在公用事业后民营化改革时期,这一权利的提出,为国家公法义务的履行和政府规制体制的设计提供了正当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用事业基本服务 给付行政 政府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是如何确立基本法审查权的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纬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43,共12页
基本法审查权是香港特区法院司法审查权的核心部分,香港特区法院确立基本法审查权的途径却仍是个有待探究的问题。香港原有法律秩序中大部分要素都在香港回归之后得以继续掩盖了基本规范的根本变革对香港原有法律秩序的革命性影响,再加... 基本法审查权是香港特区法院司法审查权的核心部分,香港特区法院确立基本法审查权的途径却仍是个有待探究的问题。香港原有法律秩序中大部分要素都在香港回归之后得以继续掩盖了基本规范的根本变革对香港原有法律秩序的革命性影响,再加上香港特区法院在维护香港法律秩序统一中所处的优越地位,以及普通法在香港回归之后能够得以继续,使得香港法院在回归之前根据宪法性文件对香港本地立法进行审查的权力能够在回归之后嫁接到基本法之上,从而隐秘地确立了基本法审查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法审查 违宪审查 基本规范 法律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香港基本法审查权及其界限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锦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0,共11页
香港基本法及澳门基本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同时依据两个基本法的明确规定,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了保证这一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基本法的规定有权审查两个特别行政区原有的法律及立... 香港基本法及澳门基本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同时依据两个基本法的明确规定,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了保证这一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基本法的规定有权审查两个特别行政区原有的法律及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基本法。两个基本法虽然未明确规定特别行政区法院对特别行政区原有的法律及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否具有审查权,但依据两个基本法关于基本法解释权的规定,可以推定也应当具有审查权。同时,香港地区属于英美法系,其所有的法院均具有审查权是毫无疑义的;澳门地区属于大陆法系,其所有的法院均具有审查权,易造成不同法院之间对相同法律的合基本法性上的差异,需要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特点,将违反基本法的判断权集中于终审法院。审查机关在对特别行政区法律进行审查时,其审查的依据应当是基本法的正文及附件,而不能单独依据基本法的序言及宪法进行审查。法院在对特别行政区法律进行审查时,必然要受到其所获得的基本法解释权授权限度的限制,且还要受到法院作为司法机关所应遵循的司法原则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 一国两制 基本法审查 司法审查 基本法第158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的体系效应之辨识 被引量:32
17
作者 黄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57,共14页
就终极意义而论,说人格权为宪法权利抑或民事权利均属不当。但自实证法而言,究竟是由宪法,还是由民法来规定人格权,这只是一个法律分工问题,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只要我们继续采取立法导向的规范化思路,则人格权的民法化就是必要的。... 就终极意义而论,说人格权为宪法权利抑或民事权利均属不当。但自实证法而言,究竟是由宪法,还是由民法来规定人格权,这只是一个法律分工问题,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只要我们继续采取立法导向的规范化思路,则人格权的民法化就是必要的。自然人对其人格要素享有支配权,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人格权的商业化倾向也使得人格权与自然人间发生了主动分离,这就说明人格权已经不能再寄居于自然人编了。从《侵权责任法》的定位和人格权的特征及其现实需求来看,人格权法也不宜为《侵权责任法》所涵盖。因此自体系而言,未来我国的民法典应当继承《民法通则》的传统,坚持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的体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自然 宪法基本权 人格法定 人格商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教育权的宪法条款援引、内涵及救济路径——基于齐玉苓案与罗彩霞案的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袁文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7,共12页
齐玉苓案引发的宪法司法化的争论虽然取得了遵守性援引宪法条款的初步共识,但未解决下列问题:《宪法》第46条存在几种遵守性援引的可能、受教育的内涵、案件的案由及应有的救济路径。梳理基本权的功能后可知,应从防御功能和受益功能等... 齐玉苓案引发的宪法司法化的争论虽然取得了遵守性援引宪法条款的初步共识,但未解决下列问题:《宪法》第46条存在几种遵守性援引的可能、受教育的内涵、案件的案由及应有的救济路径。梳理基本权的功能后可知,应从防御功能和受益功能等主观法方面进行援引。受教育权包含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和受到公平评价权等三项内容。以是否遵从普遍、强迫、免费标准,受教育机会权可分为给付请求权和给付分享请求权。从后者的角度分析,罗彩霞案中受教育权并未被侵害,齐玉苓案的教育合同和一般人格权救济路径与被侵害的权利性质不相适宜。齐玉苓案的实质是公权力的侵害,于民事诉讼中诉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均不成立,应从行政诉讼路径提供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教育 遵守性援引 基本权功能 给付分享请求 救济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权就是维稳 被引量:20
19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3,共1页
上榜理由:“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2011年,社会群体陛事件呈现出多发、易发等特征。维稳只有建立在对民众的基本权利得到确认与保护基础上,才可能是稳固而长久的。
关键词 维稳 发展是硬道理 社会群体 基本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保障权之宪法保障——以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为中心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运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4-140,共7页
社会保障被确认为公民的法定权利始自十九世纪末的德国。随着人权思想的兴盛,社会保障权由普通法权跃升为普遍人权和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成为各国宪法规范的对象。随之产生的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对于推动公民社会保障权的有效行使、保... 社会保障被确认为公民的法定权利始自十九世纪末的德国。随着人权思想的兴盛,社会保障权由普通法权跃升为普遍人权和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成为各国宪法规范的对象。随之产生的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对于推动公民社会保障权的有效行使、保护和实现,有重大的促进功能。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在中国法制史上的产生和演变较之他国更为曲折反复,现行宪法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存在多种缺陷,使得社会保障权在我国尚未真正成为公民的宪定基本权利。应通过修宪或释宪的方式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俾使社会保障权获得宪法的强力保障,并成为社会保障事业与社会保障法制进一步发展的根据和助推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宪法基本权 宪法规范 宪法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