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开河灌区水沙分布及泥沙长距离输送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戴清 王景元 +1 位作者 曹文洪 傅建国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50,共6页
小开河灌区是黄河下游20世纪末扩建改造的大型引黄灌区,经输沙渠把泥沙进行长距离输送,在远离黄河大堤51.3km处修建沉沙池集中处理泥沙。1998年11月通水试运行,2001年底正式运行,工程建成后,输送入沉沙池泥沙占引黄闸进沙量的52.13%,实... 小开河灌区是黄河下游20世纪末扩建改造的大型引黄灌区,经输沙渠把泥沙进行长距离输送,在远离黄河大堤51.3km处修建沉沙池集中处理泥沙。1998年11月通水试运行,2001年底正式运行,工程建成后,输送入沉沙池泥沙占引黄闸进沙量的52.13%,实现了泥沙长距离输送的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开河灌区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10年来灌区水沙分布,针对泥沙长距离输送机理问题,研究分析了小开河灌区渠道特性、长距离输送特点和输沙渠冲淤规律,提出输沙渠泥沙垫底淤积量概念和基本冲淤平衡水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泥沙 长距离输送 垫底积量 基本冲淤平衡水沙条件 沉沙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利河段泥沙输移特性及不淤临界含沙量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申冠卿 李勇 +1 位作者 岳德军 李小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21,共3页
对艾山—利津河段泥沙输移特性进行的分析表明:①艾山以下窄河段的河床演变具有"大水冲、小水淤"及"细沙冲、粗沙淤"的基本特点,并且淤积主要集中在非汛期,粗沙、中沙及细沙均发生淤积;汛期除粗沙淤积外,细沙及中... 对艾山—利津河段泥沙输移特性进行的分析表明:①艾山以下窄河段的河床演变具有"大水冲、小水淤"及"细沙冲、粗沙淤"的基本特点,并且淤积主要集中在非汛期,粗沙、中沙及细沙均发生淤积;汛期除粗沙淤积外,细沙及中沙均发生冲刷。②艾山—利津河段河道冲淤主要与流量大小有关。同时,根据1960~2002年的洪水资料,分析了粗沙、中沙、细沙冲淤的临界流量,建立了艾山—利津河段不同粒径组泥沙排沙比与流量间的关系;考虑到洪水演进及区间引水引沙等因素,初步建立了在洪水期艾山—利津河段不发生淤积的条件下艾山站临界含沙量与流量间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水沙条件 冲淤平衡 泥沙输移 艾山—利津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