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逻辑递进、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1
作者 康健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9,共1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回顾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从“均等化”到“均衡性和可及性”的逻辑递进,探索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的现实挑战及实现路径,对加快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回顾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从“均等化”到“均衡性和可及性”的逻辑递进,探索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的现实挑战及实现路径,对加快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经历了奠基、探索、成型、均等化目标扎实推进、以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实现均等化目标等五个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从“均等化”到“均衡性和可及性”体现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显著的制度话语变迁。具体而言,强调均衡性和可及性是对新时代现实挑战的制度回应,是对均等化的价值深化表达,是实现均等化目标更为明晰的政策工具。然而,在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方面仍然面临多方面现实挑战。在均衡性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与人群间仍然存在差距,静态供给难以适应人口变化引发的需求变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监测体系有待完善;在可及性方面,基本公共服务的物理可达性存在障碍,供需脱耦阻碍需求可及,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也有待提升。基于此,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应加快资源配置和要素保障达标建设,基于人口—空间关联分析完善资源配置制度,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中的动态监测;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需促进依托数智基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识别预测,根据不同需求属性促进供需精准耦合,提升政策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均衡性 可及性 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2
作者 李军鹏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0,共8页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其战略目标就是与基本现代化相适应的高标准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品质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全面普及,从而实现民生“七有”制度体系向民生...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其战略目标就是与基本现代化相适应的高标准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品质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全面普及,从而实现民生“七有”制度体系向民生“七优”制度体系的深刻转变。进一步完善基本生育服务制度体系、基本教育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就业服务制度体系与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与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养老保障与服务制度体系、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基本社会服务制度体系;健全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提升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可及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民生“七有”制度体系 民生“七优”制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显著优势及其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9
3
作者 康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1,共7页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是我国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其制度优势、高质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新时代发展与保障民生、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课题。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经历了探索、改革和成型的发展历程,...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是我国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其制度优势、高质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新时代发展与保障民生、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课题。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经历了探索、改革和成型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有”到“优”、从“生存”到“生活”、从“公共产品供给”到“人民需求满足”的转变,集中表现为高质量实现均等化的治理效能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显著优势。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还存在制度设计、制度执行与资源要素等方面的阻滞因素,要构建制度化、标准化、智慧化、协同化、过程化和注重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等工具理性的治理效能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发展历程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昕怡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60,共14页
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城乡融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其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民生保障的基石,是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关键抓手,也是弥合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基... 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城乡融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其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民生保障的基石,是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关键抓手,也是弥合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基础。基于261个地级市2000—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数理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系统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通过整合Devarajan财政支出框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规模与效率正向影响农业转移人口效用,而税负与行政支出则产生了抑制效应;中央转移支付通过平衡地区资源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水平,户籍制度改革将转移支付基准从户籍人口转向常住人口继而缓解了流动人口服务缺失;专项资金通过精准激励地方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结构方程结果显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市便利性显著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环境污染则构成阻碍;财政支出和户籍改革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驱动力,专项资金因政策时效性与数据限制效应未达显著;稳健性检验证实结论可靠性,且专项资金关联性初显。研究突破了单一视角局限,融合财政、制度与政策变量构建综合模型,揭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的非线性影响,强调“市场政府”协同机制,主张通过结构性改革释放要素流动潜力,为政策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支持 户籍制度改革 市民化专项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支撑成年监护制度的现实意义和实现路径
5
作者 梅晓凡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任务。现有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强化对失智失能老年人的专门服务。我国现代成年监护以失智失能老年人为目标群体,其立法目的在于尊重老年人自主决定权以及保障老年人发展需求...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任务。现有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强化对失智失能老年人的专门服务。我国现代成年监护以失智失能老年人为目标群体,其立法目的在于尊重老年人自主决定权以及保障老年人发展需求。然而,现有监护制度存在积极职责规定和履职监管制度缺失、消极履行具体职责等问题,无法与老龄化社会耦合。为强化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须针对性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和功能定位,促进政府、社区、家庭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协同。辅助监护制度的效果落实,在法律框架外有效利用存量制度资源扩充监护制度积极内涵,这不仅是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网络的一环,也对响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目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监护制度 积极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现代化视角下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筹资制度的历史变迁
6
作者 蔡珍 马英杰 崔丽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0-15,共6页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筹资制度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环节。从制度外筹资转向制度内筹资是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大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视角来梳理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筹资制度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环节。从制度外筹资转向制度内筹资是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大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视角来梳理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筹资制度随外部环境变化的历史过程,探究其历史渊源与建立成长,以及逐渐瓦解并最终转向制度内筹资的各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深化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演化过程的认识,了解筹资制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制度未来发展方向,提升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筹资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被引量:14
7
作者 乔巧 侯贵光 +1 位作者 孙宁 夏建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1-246,共6页
该文在研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概念和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框架,构建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选取江苏、湖北、贵州3个省份进行实证评估,分别计算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值,并采... 该文在研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概念和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框架,构建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选取江苏、湖北、贵州3个省份进行实证评估,分别计算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值,并采用基尼系数得出三省均等化差异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江苏省、湖北省和贵州省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综合得分分别为66.11分、43.52分和40.40分。江苏省在"压力"维度得分较低,表明源头污染物排放压力突出;湖北省、贵州省在"状态"、"响应"维度得分较低,说明环保资金、机构投入力度不足。指标体系能够对不同区域间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识别和定量评估。建议应进一步从增进指标直接相关性、增进城乡评估适用性和优化评估方法等方面完善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指标体系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振海 任宗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有机会均等的享受法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是其要旨。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由于历史原因和环境原因与东部等地相比存在不均等。实现其均等化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前提,完善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有机会均等的享受法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是其要旨。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由于历史原因和环境原因与东部等地相比存在不均等。实现其均等化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前提,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关键,构建多元公共服务体系是补充,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东中西部代表省份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马昊 曾小溪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25,共3页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缺乏实物标准,统计数据不足,较难长期跟踪和测量,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公共服务的内涵入手,指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构建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评...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缺乏实物标准,统计数据不足,较难长期跟踪和测量,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公共服务的内涵入手,指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构建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东中西部代表省份2002-2009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贤明 薛洪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38,共5页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构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工作的重点。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明确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即在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中,确立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明晰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的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构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工作的重点。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明确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即在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中,确立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明晰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的供给尺度、坚持均衡与平等的价值导向、塑造服务优先的体系文化、构建多元谐动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 公民基本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与普惠性公共服务:理论之辩与实践反思 被引量:8
11
作者 童超 潘加文 肖毅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与普惠性公共服务的要素分类对认识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了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认为:理论层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指向群众领域的公共体育服... 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与普惠性公共服务的要素分类对认识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了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认为:理论层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指向群众领域的公共体育服务,与狭义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的外延基本相同;在产品、价值、主体属性上表现出公共性。现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包括结果导向的平行结构、供需导向的平行结构、过程导向的环形结构、功能导向的圈层结构四种要素结构;整合模型以缓解供需矛盾为核心目标,包含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公共服务、市场化健身服务3个类要素以及“供给什么”“如何供给”“为谁供给”等6个层要素,历经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领、非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化转型、更高水平发展三个阶段逐步成型。实践层面,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与普惠性公共服务供给内容边界不清、比例失衡,供给主体权责不清晰、供需错配,提出在保障公众基本健身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普惠性公共服务发展等针对性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 普惠性公共服务 政府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困境及改革路径 被引量:15
12
作者 党秀云 马子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4-159,共6页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相关制度与政策上的差别对待与缺失,影响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制约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进程。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与协调城乡发展,改革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与制度,创建城...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相关制度与政策上的差别对待与缺失,影响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制约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进程。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与协调城乡发展,改革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与制度,创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供给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已成为推进并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行为选择与制度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制度困境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基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汤学兵 张启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3,238-239,共7页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汲取能力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要实现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作用。为此,必须调整政府间转移...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汲取能力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要实现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作用。为此,必须调整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价值取向,更加强调公平正义原则和均等化目标。同时,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必须从做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清理归并专项转移支付和重构对口支援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转移支付制度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陆远权 马垒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026-13028,13033,共4页
以重庆市为例,从基础设施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4个方面构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徳尔菲法确定研究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城乡同一指标做比的方式进行数据标... 以重庆市为例,从基础设施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4个方面构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徳尔菲法确定研究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城乡同一指标做比的方式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确定研究区域各指标的分值,结合徳尔菲法确定的指标权重,运用加权求和法对研究区域2002~2008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水平基本呈现U型发展趋势,但均等化水平较低,应加大政府支农财政投入;城乡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均等化水平很低;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应加大农村医疗经费投入、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城乡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水平增长幅度最大;重庆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水平逐渐提高,但均等化水平还较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徳尔菲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 被引量:152
15
作者 项继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共8页
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社会人们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本条件,是一个社会非由政府提供不能有效满足和充分保障的基本福利水准。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人们基本的权利。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明显的非均等化,最突出地表现在公共服务的资源... 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社会人们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本条件,是一个社会非由政府提供不能有效满足和充分保障的基本福利水准。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人们基本的权利。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明显的非均等化,最突出地表现在公共服务的资源占有不均、消费水平不均及二元化体制及权益不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仅是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确保人们平等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合理分摊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建立服务均衡导向的财政投入机制,深化公共服务部门及事业单位改革,构建覆盖全民、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政策目标 制度保障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路径及特征考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经延 邓伟根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顺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先由小变大,之后又呈现出调整改进、逐步缩小的趋势。该文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过程划分为平均导向时期、差异导向时期和均衡导向时期三个阶段,在阐述制度变迁过程与特... 顺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先由小变大,之后又呈现出调整改进、逐步缩小的趋势。该文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过程划分为平均导向时期、差异导向时期和均衡导向时期三个阶段,在阐述制度变迁过程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指出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制度变迁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公共价值管理的视角 被引量:17
17
作者 高红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3-53,共11页
在现代信息化网络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的制度设计应以促进多元主体互动与协商的公共价值生产转型为导向。具体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建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信息输入和编辑分系统,以及公共价值测评与公共选择机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价值识别... 在现代信息化网络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的制度设计应以促进多元主体互动与协商的公共价值生产转型为导向。具体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建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信息输入和编辑分系统,以及公共价值测评与公共选择机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价值识别标准;二是建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论证分系统,以及公共服务分类与多元协作机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流程识别标准;三是建构基本公共服务对象权益实现和满意度分系统,以及公共服务对象权益保障与反馈机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对象识别标准;四是建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与社会效益评估分系统,以及公共服务信息分级管理与公示机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信息识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价值管理 清单制度 基本公共服务清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紧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2,共8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既有的"国家中心论"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依然面临着非均等化的挑战。因此,应该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既有的"国家中心论"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依然面临着非均等化的挑战。因此,应该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包括:强化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理顺政府间关系、实现协同治理、建立健全公民参与与问责机制、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障碍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35
19
作者 曹静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当下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还较低。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低效并存,歧视性、非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使人们无法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单中心"政府治理结构挤占了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和政... 当下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还较低。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低效并存,歧视性、非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使人们无法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单中心"政府治理结构挤占了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和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远离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等形成了均等化的制度障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制度障碍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剑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6,共9页
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本文将评价指标归纳为投入类、能力类、效果类;并选择了6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立一级指标体系,根据代表性和数据可得性的标准选取具体指标,形成二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生... 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本文将评价指标归纳为投入类、能力类、效果类;并选择了6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立一级指标体系,根据代表性和数据可得性的标准选取具体指标,形成二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生活成本差异、人口密度差异和地理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其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机理,设计对指标值进行修正的调整系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指标体系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