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戏剧创作的基本主题及诗学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潘月琴 《中国俄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戏剧创作勇于突破苏联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诸多束缚,大胆揭露社会问题和生活真相,深度关注女性和儿童的生活状态及命运。在戏剧艺术表现方面,她既能很好地继承俄罗斯经典戏剧的传统,又善于将现代欧美的戏剧诗学手段与...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戏剧创作勇于突破苏联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诸多束缚,大胆揭露社会问题和生活真相,深度关注女性和儿童的生活状态及命运。在戏剧艺术表现方面,她既能很好地继承俄罗斯经典戏剧的传统,又善于将现代欧美的戏剧诗学手段与自己的艺术才华和追求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 戏剧创作 基本主题 基本诗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的“基本主题”——关于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韩丹 《北方音乐》 2015年第6期89-,共1页
体现"创新"不是一件口头说的就能办到的事情,形体教师应当努力去做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要自觉、勤奋的学习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不断丰富和提高知识素养,为落实"形体语言"的基本主题做好应有的理论储备。二... 体现"创新"不是一件口头说的就能办到的事情,形体教师应当努力去做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要自觉、勤奋的学习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不断丰富和提高知识素养,为落实"形体语言"的基本主题做好应有的理论储备。二要主动坚持向生活学习,养成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从中发现和提炼不同人的各种行为特点,经过艺术加工,作为典型化的实例用于教学实践,为学生动作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影视表演专业 形体教学 基本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美术造型的基本主题及表现手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雷中民 《美术大观》 2008年第4期178-,共1页
  民间美术造型品类繁多,源远流长几千年.各类品种在不同时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风貌.但其基本主题却比较一致和稳定,即充满理想,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执著热情.这是因为民间美术"是生产者为自己的生活需要所创造,直接用...   民间美术造型品类繁多,源远流长几千年.各类品种在不同时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风貌.但其基本主题却比较一致和稳定,即充满理想,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执著热情.这是因为民间美术"是生产者为自己的生活需要所创造,直接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物品、美化环境,倾注着劳动者自己的审美趣味和纯美的感情,活跃在劳动者的生产、日常生活、习俗节日之中,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造型 基本主题 主题 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信、反抗与和解——论志贺直哉《清兵卫与葫芦》的基本主题及其延伸
4
作者 邹茜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5期107-110,共4页
志贺直哉短篇小说《清兵卫与葫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所收录的日本文学作品之一。学生们认为小说主要叙述12岁小男孩清兵卫因受到家长和教员的粗暴干涉,无奈放弃自己爱好的过程,是一个大人扼杀孩子天赋,而孩子... 志贺直哉短篇小说《清兵卫与葫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所收录的日本文学作品之一。学生们认为小说主要叙述12岁小男孩清兵卫因受到家长和教员的粗暴干涉,无奈放弃自己爱好的过程,是一个大人扼杀孩子天赋,而孩子无力反抗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直哉 《外国小说欣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清兵卫与葫芦》 基本主题 小男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 被引量:55
5
作者 张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8-64,共7页
关键词 莫言小说 狂欢化 红高粱 基本主题 生命力 《丰乳肥臀》 制度化 寻根派 “乡土文学”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结构和基本主题
6
作者 帕勒佐尔德 徐菲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4期117-119,共3页
一、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否定还原性在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看来,审美并不是对社会现实的单纯的复现或反映。德国古典美学把艺术作品的功能规定为真理的有机体,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把这一点作为前题,并特别地翻新了这一功能。而对古典哲学(康德... 一、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否定还原性在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看来,审美并不是对社会现实的单纯的复现或反映。德国古典美学把艺术作品的功能规定为真理的有机体,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把这一点作为前题,并特别地翻新了这一功能。而对古典哲学(康德、席勒,谢林,黑格尔)中的提法的批判则主要主是为了重新规定审美形态。新马克思主义美学避开传统的见解,把审美解释为对一个通过实践来建立可靠的,具有深邃意义的社会的许诺。真具有一个正在付诸实现的超逾经验之上的超绝形态.正是它把艺术构成为一个自身一致的意义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主题 新马克思主义 黑格尔 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 社会现实 马尔库塞 社会关系 自律性 审美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说中的两个时空世界和两大基本主题——兼论人在中国小说中的意义
7
作者 谢伟民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2期36-41,共6页
如果对中国小说(尤其明清期)进行一番总体考察后就会发现,中国小说中(极少例外)均存在着两个时空世界;一个是非现实或超现实的神魔梦幻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俗人间世界。在前一个世界里,天地、人间、宇宙、自然融为一体,时间上环形状态,... 如果对中国小说(尤其明清期)进行一番总体考察后就会发现,中国小说中(极少例外)均存在着两个时空世界;一个是非现实或超现实的神魔梦幻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俗人间世界。在前一个世界里,天地、人间、宇宙、自然融为一体,时间上环形状态,无始无终;生命亦呈现为一种无限延伸的轮回状态,无休无止。生命无限的具体形式表现为二:长生不老,永不死;生命轮回,灵魂不灭。所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正是神魔梦幻世界中时间观念的形象表达。在后一个世界里,生命如芥草,时光如箭梭,后人常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对世俗人间世界中时间一去不返、生命瞬息消灭的无可奈何的哀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人间世界 神魔世界 基本主题 唐僧 虚幻世界 《绿野仙踪》 非现实 《西游记》 妖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阀·土匪·兵匪:军阀时期中国政治的基本主题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军新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99-101,共3页
军阀混战与军阀割据既是军阀政治的主要标志,又是产生土匪的直接动力。土匪活动的普遍,土匪与军队的紧密联系,成为军阀政治的一个基本内容。土匪活动的结果,必然是大规模的兵匪出现。在军阀时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兵匪以其独特性,... 军阀混战与军阀割据既是军阀政治的主要标志,又是产生土匪的直接动力。土匪活动的普遍,土匪与军队的紧密联系,成为军阀政治的一个基本内容。土匪活动的结果,必然是大规模的兵匪出现。在军阀时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兵匪以其独特性,成为继军阀、土匪之后中国政治的又一基本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阀 土匪 兵匪 军阀政治 基本主题
全文增补中
浅谈《罗可可主题变奏曲》的演奏
9
作者 李冰 《民族音乐》 2008年第5期78-79,共2页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Il-itch Tchai-kovsky,1840-1893)是俄罗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在继承自格林卡以来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欧古典音乐的成果,他的创作与成就也成为了俄罗斯音乐的里程碑。
关键词 俄罗斯 罗可可艺术 大提琴演奏 柴科夫斯基 变奏曲 基本主题 作曲家 音乐史 民族音乐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与鲁迅之文学观——读鲁迅作品札记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1期35-40,共6页
一如果有人问,用一个字来概括鲁迅小说的主题,你怎么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药”。抽象自然难免偏颇,使小说的主题意义显得狭窄或单调,但用“药”来概括鲁迅小说的基本主题,我以为大体上还是把握住了鲁迅小说的真谛的。鲁迅喜欢用“... 一如果有人问,用一个字来概括鲁迅小说的主题,你怎么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药”。抽象自然难免偏颇,使小说的主题意义显得狭窄或单调,但用“药”来概括鲁迅小说的基本主题,我以为大体上还是把握住了鲁迅小说的真谛的。鲁迅喜欢用“药”这个字,不仅与他曾经学过医有关,更重要的是在他少年的时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文学观 鲁迅作品 主题意义 基本主题 抽象自然 少年 札记 象征意义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的批判精神 被引量:1
11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3-93,共1页
季红真在《历史的命题与时代抉择中的艺术嬗变》(《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1期)一文中指出:新时期文学的批判精神来自人们对十年动荡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也来自对限遏着整个民族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破现状与巨大历史因袭的思考。因此,基... 季红真在《历史的命题与时代抉择中的艺术嬗变》(《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1期)一文中指出:新时期文学的批判精神来自人们对十年动荡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也来自对限遏着整个民族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破现状与巨大历史因袭的思考。因此,基本主题自然而然地由政治的批判深入到民族文化的思考。“寻根文学’以及与在它前后一齐问世的一大批具有极强文化意识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这种批判精神。中年一代作家,大都从经济、政治改革的现实要求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识 民族文化 批判精神 新时期文学 现实要求 寻根文学 政治改革 作家评论 文明社会 基本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小提琴独奏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演奏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梅梅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85-85,共1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首改编得比较成功的小提琴独奏曲。这首乐曲的主体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改编者韩铁华同志在编写曲子的过程中,牢牢抓住民歌的基本主题,在充分发挥歌曲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节奏、速度、...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首改编得比较成功的小提琴独奏曲。这首乐曲的主体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改编者韩铁华同志在编写曲子的过程中,牢牢抓住民歌的基本主题,在充分发挥歌曲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节奏、速度、调性等因素的种种变化以及变奏、展开等手法,大大丰富和深化了民歌的本主题和音乐形象,构成一首既统一又有变化,既富于深刻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小提琴演奏技巧的乐曲。这首乐曲由四个部分构成,即引子如歌的慢板,舞曲风格的快板和群舞场面的结尾。乐曲开始在G弦上奏出的引子,情绪深沉而激动,具有宣叔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者 抒情性 节奏 基本主题 小提琴独奏曲 手法 新疆维吾尔族 基本情绪 民歌 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为人民:曲折而光辉的历程——纪念党领导文艺事业八十周年
13
作者 孟繁功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6-22,共7页
本文回溯了自 1 92 1年建党起 ,党领导我国现当代文艺事业八十年的曲折而光辉的历程。论述解决文艺“为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意义 ,赞颂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方针的正确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阐述由于历史原因和“左”的政策失误... 本文回溯了自 1 92 1年建党起 ,党领导我国现当代文艺事业八十年的曲折而光辉的历程。论述解决文艺“为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意义 ,赞颂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方针的正确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阐述由于历史原因和“左”的政策失误而出现的偏颇。目的借此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民主 劳动人民形象 社会功能 文艺基本主题 文艺创作风格 文艺事业 共产党领导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乐中的声乐和声乐中的器乐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仁康 《音乐爱好者》 1996年第5期36-37,共2页
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 交响诗是李斯特首创的标题交响音乐,李斯特写过十三首交响诗,《塔索》是其中的第二首,作于1849年。这一年是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诞生 百周年,全德国都要热烈庆祝。当时李斯特在魏玛,在当地的纪念活动中,已经安排好... 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 交响诗是李斯特首创的标题交响音乐,李斯特写过十三首交响诗,《塔索》是其中的第二首,作于1849年。这一年是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诞生 百周年,全德国都要热烈庆祝。当时李斯特在魏玛,在当地的纪念活动中,已经安排好在8月28日的晚上演出歌德的戏剧《塔索》。李斯特的第二交响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 交响诗 器乐 李斯特 基本主题 威尼斯 标题交响音乐 魏玛 宫廷 小步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绚丽的人生 华美的乐章——维尼亚夫斯基和他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婷 《黄河之声》 1998年第2期26-27,共2页
亨利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niawski)是19世纪享有国际声誉的小提琴家、作曲家,1835年生于波兰的古城卢布林。他的父亲是一位知识渊博又爱好音乐的医生,母亲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当6岁的维尼亚夫斯基听过匈牙利小提琴家米什卡&#... 亨利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niawski)是19世纪享有国际声誉的小提琴家、作曲家,1835年生于波兰的古城卢布林。他的父亲是一位知识渊博又爱好音乐的医生,母亲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当6岁的维尼亚夫斯基听过匈牙利小提琴家米什卡·高杰尔的演奏后,便深深地爱上了小提琴。他先后师从于扬·霍尔恩杰尔和斯坦尼斯瓦夫·塞尔瓦琴斯基,幼小的维尼亚夫斯基天资聪颖,两年的学习,成绩惊人。在捷克小提琴家潘诺夫克的建议下,8岁的小维尼亚夫斯基跟着母亲来到了巴黎,准备投考巴黎音乐学院,拜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巴黎音乐学院教授朗贝尔·马萨尔为师。当时巴黎音乐学院有一项规定,不招收未满12岁的外籍学生,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尼亚夫斯基 小提琴协奏曲 音乐学院 演奏技巧 巴黎 音乐会 钢琴家 教育家 小调 基本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骚赋“悲士不遇”主体论
16
作者 冯良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89年第3期50-56,共7页
汉骚赋中,董仲舒有《士不遇赋》,司马迁有《悲土不遇赋》,从这两个题目,不难看出其“悲士不遇”的特点。其它如贾谊的《吊屈原赋》,严忌的《哀时命》,杨雄的(《解嘲》、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也主要是抒发“士”的悲怨忧愤的内心情感... 汉骚赋中,董仲舒有《士不遇赋》,司马迁有《悲土不遇赋》,从这两个题目,不难看出其“悲士不遇”的特点。其它如贾谊的《吊屈原赋》,严忌的《哀时命》,杨雄的(《解嘲》、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也主要是抒发“士”的悲怨忧愤的内心情感,由此构成了一个汉骚赋的基本主题,我题之为“悲士不遇”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士不遇 司马迁 贾谊 董仲舒 悲怨 屈原赋 知识分子 春秋战国时期 杨雄 基本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