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东天山白石泉铜镍矿床基性-超基性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亚洲洋闭合时限的制约 被引量:128
1
作者 毛启贵 肖文交 +6 位作者 韩春明 孙敏 袁超 闫臻 李继亮 雍拥 张继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白石泉铜镍硫化物矿床位于中天山北缘,阿齐库都克-沙泉子断裂带南侧,产于同源侵入基性-超基性复式岩体中。采用锆石激光剥蚀法(LA-ICP-MS)获得矿化辉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281.2±0.9Ma。辉长岩和橄榄岩的地球化学数据表明白石泉... 白石泉铜镍硫化物矿床位于中天山北缘,阿齐库都克-沙泉子断裂带南侧,产于同源侵入基性-超基性复式岩体中。采用锆石激光剥蚀法(LA-ICP-MS)获得矿化辉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281.2±0.9Ma。辉长岩和橄榄岩的地球化学数据表明白石泉含矿杂岩体具高Mg特征。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LREE和高场强元素(U、Pb),而具有Ce负异常和亏损高场强元素(Th、Nb、Ta、Zr、Hf)的特征。这些表明白石泉含矿杂岩体具有幔源特征和岛弧岩浆特征。结合对白石泉岩体地质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本文推断白石泉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或活动陆缘环境,即早二叠世期间在东天山地区还存在俯冲作用,因而古亚洲洋至少应在早二叠世晚期或以后才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石泉 铜镍矿床 基性-超基性岩体 锆石定年 早二叠世岛弧 中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红柳沟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谢燮 杨建国 +3 位作者 王小红 王磊 江磊 姜安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6-405,共10页
红柳沟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北山裂谷带,岩体两侧分别为大山头—岗流脑子、方山口—庙庙井—双鹰山2条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岩体侵位于敦煌岩群,铜镍矿化通常赋存于杂岩体中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辉长岩、橄榄苏长辉... 红柳沟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北山裂谷带,岩体两侧分别为大山头—岗流脑子、方山口—庙庙井—双鹰山2条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岩体侵位于敦煌岩群,铜镍矿化通常赋存于杂岩体中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辉长岩、橄榄苏长辉长岩等基性程度较高的岩石内。通过SHRIMP锆石U-Pb定年,首次获得红柳沟矿化橄榄角闪辉长苏长岩锆石的U-Pb年龄为(396.7±3.8)Ma,表明该含矿杂岩体的侵位及矿化作用均发生于中泥盆世,结合区内已知黑山和怪石山等铜镍含矿岩体年龄,从而揭示出甘肃北山地区在中—晚泥盆世一直处于陆缘裂谷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柳沟 基性-超基性岩体 SHRIMP锆石U-PB年龄 中—晚泥盆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祁连化隆地区下什堂含铜镍矿基性-超基性岩体成因研究: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照伟 李文渊 +1 位作者 王亚磊 高永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39-2548,共10页
主要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组成的下什堂基性-超基性岩体侵位于南祁连造山带化隆岩群中,且伴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的硫化物矿化。精确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下什堂岩体的形成年龄为449.8±2.4Ma。地球化学表现为... 主要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组成的下什堂基性-超基性岩体侵位于南祁连造山带化隆岩群中,且伴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的硫化物矿化。精确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下什堂岩体的形成年龄为449.8±2.4Ma。地球化学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和明显的Nb-Ta负异常特征,εNd值在-2.62^-2.52之间,(87Sr/86Sr)i比值集中在0.709012~0.714682之间。Sr-Nd同位素表明,下什堂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母岩浆来自一个曾经被交代富集的地幔源区。地壳富硅组分的同化混染在成矿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控制作用。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与成矿认识,认为南祁连化隆地区的成岩成矿可能与俯冲结束后,后碰撞伸展环境密切相关,这对于指导区域找矿实践和成矿理论研究均具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Sr-Nd同位素组成 基性-超基性岩体 成因 下什堂 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攀西地区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华芹 王登红 +4 位作者 任海涛 王晓地 贾小辉 杨文强 王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1-697,共7页
应用SHRIMP锆石U-Pb测年,对攀西地区白马和太和含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年龄进行研究,获得白马层状辉长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58±2Ma(95%可信度),太和层状辉长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62±2Ma(95%可信度)。结果表明,攀西地区的白... 应用SHRIMP锆石U-Pb测年,对攀西地区白马和太和含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年龄进行研究,获得白马层状辉长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58±2Ma(95%可信度),太和层状辉长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62±2Ma(95%可信度)。结果表明,攀西地区的白马和太和含矿层状辉长岩体均形成于二叠纪晚期。该年龄信息显示了从层状辉长岩体的侵入到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高峰期(250Ma)仅距5~10Ma,二者应属于同期不同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鉴于空间上层状辉长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密切相关,基性-超基性岩体和玄武岩的形成均与晚古生代末期峨眉地幔柱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地区 峨眉地幔柱 基性-超基性岩体 SHRIMP 锆石U-PB 定年 白马和太和层状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条山地区郭家沟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林伟 薛生升 贠孟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6-1128,共13页
文章通过对中条山地区郭家沟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分析研究,讨论了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郭家沟岩体侵入时代为元古代,可能与绛县群形成时代较为相近(2200Ma左右)。郭家沟岩体具... 文章通过对中条山地区郭家沟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分析研究,讨论了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郭家沟岩体侵入时代为元古代,可能与绛县群形成时代较为相近(2200Ma左右)。郭家沟岩体具有岩相分带现象,边缘相为辉长岩,向内渐变过渡为含长辉石岩、变余辉石岩(角闪石岩)等,在岩体的中心发育着磁铁透闪石岩;岩石中Mg O与其他主量元素线性相关,各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显示出岩石受分离结晶作用的影响,具有岩浆同源演化的趋势;岩石总体显示出低硅、低镁、高铁、高钛、高钙的特征,相对富集LREE和LILE,而亏损HREE和Nb、Ta、Zr、Y等高场强元素,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较弱的Eu异常,V含量较高,具有阿拉斯加型侵入岩体和与火山弧相关的岩浆特征。从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岩体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的构造环境,从侧面也说明绛县群的形成环境应该是大陆边缘俯冲后的伸展环境,而非陆内裂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超基性岩体岩石成因 大陆边缘弧郭家沟 中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10号岩体SHRIMP U-Pb和矿石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49
6
作者 李华芹 梅玉萍 +2 位作者 屈文俊 蔡红 杜国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3-642,共10页
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10号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前人根据岩体侵位地层的时代,间接推断出该岩体形成年龄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文章对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的10号岩体辉长岩和浸染状矿石分... 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10号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前人根据岩体侵位地层的时代,间接推断出该岩体形成年龄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文章对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的10号岩体辉长岩和浸染状矿石分别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Re-Os定年和Sr-Nd同位素示踪研究,获得岩体的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信息比较分散,其表面年龄信息从古生代—新元古代—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均有显示,揭示了新疆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所获得的主体锆石的年龄为(289±13)Ma(95%可信度),与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的地质事实相吻合,可能代表了岩体形成的时间,而年龄信息(2559~2589Ma)暗示了北山地区可能存在古元古代—新太古代的结晶基底。获得浸染状铜镍硫化物矿石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413±20)Ma(95%可信度),该年龄不仅大于含矿超基性岩体(289Ma)的形成时代,而且也老于岩体所侵入的下石炭统红柳园组的地层时代,显然与宏观的地质证据相悖。Sr-Nd和Os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坡北岩带在约280Ma前成岩成矿时,岩浆在从地幔源区侵入到地壳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混染,致使浸染状矿石的Re-Os同位素体系呈二元混合体系,因此浸染状矿石Re-Os同位素体系确定的等时线疑为假等时线,其年龄不能代表矿床形成时代或不具有确切的地质意义。铜镍矿化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与岩体的侵位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又为岩浆熔离型矿床,表明坡北10号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岩成矿时间应发生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期间,是后碰撞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上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坡北10号基性-超基性岩体 锆石SHRIMP U-PB定年 RE-OS同位素定年 Sr-Nd同位素特征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西北缘牛鼻子梁-盐场北山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特征及成矿潜力 被引量:4
7
作者 钱兵 张照伟 +2 位作者 刘会文 邵继 张志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171-172,共2页
研究区位于柴达木地块、阿尔金断裂带和南祁连造山带衔接的部位(图1a)。由于其复杂的地理构造位置,前人对区内基性-超基性岩体研究多围绕蛇绿岩进行开展,而对幔源岩浆形成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研究甚少。
关键词 镁铁质 柴达木地块 特征 成矿潜力 北山地区 西北缘 基性-超基性岩体 盐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入岩填图方法体系及专题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涛 童英 +4 位作者 郭磊 张建军 苏尚国 焦建刚 王连训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43-2052,共10页
中国侵入岩填图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目前,需要探索中大比例尺(1∶5万~1∶2.5万)填图方法。依据以往的填图实践经验,特别是同源花岗岩、异源花岗岩、中基性岩、超基性岩试点填图,提出侵入岩填图方法体系。无论何种成因,侵入岩填图应该... 中国侵入岩填图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目前,需要探索中大比例尺(1∶5万~1∶2.5万)填图方法。依据以往的填图实践经验,特别是同源花岗岩、异源花岗岩、中基性岩、超基性岩试点填图,提出侵入岩填图方法体系。无论何种成因,侵入岩填图应该建立不同级别的等级体制填图单位,即侵入体-单元-序列(或岩套)-超序列(或超岩套)-超序列组合(或超岩套组合),分别对应岩体-岩基-岩带-巨型岩带。同源花岗岩岩浆,可以按照以往的谱系单位填图,其侵入体-单元-序列-超序列应该是同一个岩浆旋回演化的产物。岩浆混合花岗岩,可以按照混合程度划分单元,归并序列。中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也可以参考上述谱系单位和混合单位填图。侵入岩不同级别等级体制单位的建立有利于深入认识岩浆系统及其制约因素。此外,花岗岩等侵入岩蕴含了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有必要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花岗岩 中性-基性-超基性岩体 等级制单位 岩浆系统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散元素Sc的矿床类型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21
9
作者 范亚洲 周伟 +2 位作者 王子玺 凌锦兰 姜常义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34-243,共10页
Sc是一种典型的稀散元素,常类质同象进入镁铁质矿物中。自然界中罕见钪的富集体。Sc主要是从铝土矿、钛铁矿、磷块岩、黑钨矿、锡石等矿石中作为伴生元素加以回收。近几年,随着对复杂硅酸盐矿物Sc浸出试验的研究,Sc元素也可从富Sc的基性... Sc是一种典型的稀散元素,常类质同象进入镁铁质矿物中。自然界中罕见钪的富集体。Sc主要是从铝土矿、钛铁矿、磷块岩、黑钨矿、锡石等矿石中作为伴生元素加以回收。近几年,随着对复杂硅酸盐矿物Sc浸出试验的研究,Sc元素也可从富Sc的基性-超基性岩体(Sc2O3>50×10-6)中提取。主要富Sc矿物有单斜辉石、角闪石。云南二台坡岩体源区可能具有富Sc的特性,在岩浆结晶早期大量进入镁铁质硅酸盐矿物,形成钪的独立矿床(Sc2O3=66.08×10-6)。这类矿床在国内外还属首例,其发现扩大了独立钪矿床类型,对寻找新型钪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基性-超基性岩体 二台坡 云南牟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牟定安益地区42号航磁异常物化探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10
作者 王涛 陈仁义 +1 位作者 范会虎 袁月蕾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91-297,共7页
通过对牟定安益地区42号航磁异常开展1∶1万路线地质调查、1∶1万地磁剖面测量、1∶1万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与1∶1万重力剖面测量工作,基本查清了异常源由磁铁矿化基性-超基性岩体引起,判断本异常区有寻找"安益式"基性-超基... 通过对牟定安益地区42号航磁异常开展1∶1万路线地质调查、1∶1万地磁剖面测量、1∶1万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与1∶1万重力剖面测量工作,基本查清了异常源由磁铁矿化基性-超基性岩体引起,判断本异常区有寻找"安益式"基性-超基性含铂钯磁铁矿的意义,为今后在该异常区寻找铁矿提供了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磁异常 基性-超基性岩体 找矿方向 牟定安益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西北缘牛鼻子梁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指导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建军 刘会文 +2 位作者 李加好 赵明福 李玉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5-1465,共11页
牛鼻子梁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属于典型的高原荒漠景观,开展大比例尺的地球化学测量,能获取更为真实地球化学信息,大大提高了地球化学信息的收集和地质找矿的效果。通过对牛鼻子梁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及重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 牛鼻子梁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属于典型的高原荒漠景观,开展大比例尺的地球化学测量,能获取更为真实地球化学信息,大大提高了地球化学信息的收集和地质找矿的效果。通过对牛鼻子梁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及重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是晚泥盆世基性-超基性岩,断裂构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地球化学异常中Cr、Co、Ni、La、Au等元素异常特征明显,结合内已有的成矿事实,表明寻找与基性-超基性岩体相关的铜镍矿、与韧性剪切带相关的金矿及稀有稀土矿的潜力较大,建议下一步优先对此类异常区进行详细查证和工程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鼻子梁 基性-超基性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