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桐柏山造山带南麓橄长质岩墙(床)群的矿物化学、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薛怀民
马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9-417,共9页
桐柏山造山带南麓随州-枣阳地区的超镁铁-镁铁质岩墙(床)群分为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橄长质岩墙(床)群和变质的基性岩墙群.其中橄长质岩墙(床)群未经历过任何变形和变质作用的影响,其侵位时代应不早于区内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时间(220...
桐柏山造山带南麓随州-枣阳地区的超镁铁-镁铁质岩墙(床)群分为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橄长质岩墙(床)群和变质的基性岩墙群.其中橄长质岩墙(床)群未经历过任何变形和变质作用的影响,其侵位时代应不早于区内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时间(220~240 Ma),可能属晚造山或后造山岩浆作用的产物.这些橄长质岩墙(床)群中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斜长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含少量金云母.其中橄榄石的Fo介于72~78之间,为贵橄榄石;斜长石以倍长石为主,少数为拉长石;单斜辉石主要为普通辉石,少数为透辉石;金云母中含较高的TiO2(3.36%),属钛金云母变种.橄榄石和普通辉石之间的平衡温度主要介于1 120~1 165℃之间,普通辉石的结晶温度为971~1 079℃.橄长质岩墙(床)群在地球化学上以高Al2O3(17.25%~20.20%)和MgO(9.56%~15.30%)含量、高的MgO/FeO*值(1.26~1.76)以及低TiO2(0.33%~0.58%)和低碱(Na2O+K2O=1.64%~2.23%)为特征,过渡元素的丰度(Cr=70~125μg/g、Ni=251~518μg/g、Co=54~75μg/g)和Mg#值(54~67)均较高,其性质可近似代表上地幔部分熔融所形成的母岩浆.稀土元素含量低(ΣREE=18.66~35.42μg/g),轻、重稀土元素之间的分馏程度较强,(La/Yb)N=4.4~4.7,尤以强的Ba、Sr及Eu正异常(δEu=1.31~1.49)为显著特征,表明其中有较多的富钙斜长石聚集.高场强元素Nb、Ta、U、Th以及Zr和Hf无明显异常,不同于区内早古生代玄武岩所揭示的富集型上地幔的地球化学特征,而与造山带内及前、后陆地区古近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相似,可能表明造山带山根拆沉后,发生过软流圈地幔与大陆岩石圈地幔强烈的相互作用.橄长质岩墙群的出现说明俯冲板块的后缘曾发生过岩石圈范围的强烈拉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长岩
基性岩
墙
(
床
)
群
地球化学
随州
桐柏山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火成岩省及其在古大陆重建及裂解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拴宏
赵越
+7 位作者
裴军令
王宏宇
胡国辉
张琪琪
蔡瑜杭
孔令昊
王森
王开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34-1652,共19页
大火成岩省是地质历史上与地球深部过程(如地幔柱)密切相关的极端地质事件,以相对较短时期内形成规模宏大的板内幔源基性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对研究全球性大气—海洋环境的巨变与生物灭绝、大规模成矿及超大陆的重建和裂解均有重要意义...
大火成岩省是地质历史上与地球深部过程(如地幔柱)密切相关的极端地质事件,以相对较短时期内形成规模宏大的板内幔源基性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对研究全球性大气—海洋环境的巨变与生物灭绝、大规模成矿及超大陆的重建和裂解均有重要意义。从潘吉亚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可以看出,尽管不是所有的大火成岩省都与大陆裂解有关,但几乎每一次重要的裂解事件都伴有大火成岩省的出现,因此大火成岩省对于研究前潘吉亚超大陆,特别是对于缺少古生物等重建标志,古地磁数据偏少的前寒武纪超大陆重建及裂解研究有重要价值。近20多年来随着年代学技术的进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大火成岩省在古大陆重建及裂解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前寒武纪大火成岩省由于经历了多次裂解事件改造及后期抬升剥蚀或覆盖的影响,现今保留的是一些分散在不同大陆上的大火成岩省残片或碎片。用大火成岩省开展古大陆重建及裂解的目标就是通过不同陆块大火成岩省或大规模基性岩浆活动的年代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对比,结合其他证据,恢复大火成岩省形成时的时空分布特征,据此来确定这些陆块在超大陆中的相对或绝对位置。与其他前寒武纪大陆重建标志相似,大火成岩省也有一些局限性及不确定性,因此应用大火成岩省开展古大陆重建及裂解研究中要与前岩浆期沉积地层中的特殊事件层(如冰碛岩、火山灰、黑色页岩、不整合面、古生物等)对比、岩墙几何学产状、基性岩浆事件序列对比、古地磁、大型构造(如造山带)对比及深部地球物理等多学科方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火成岩省
古大陆重建
大陆裂解
大陆溢流玄武岩
基性岩
墙
(
床
)
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桐柏山造山带南麓橄长质岩墙(床)群的矿物化学、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薛怀民
马芳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9-4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203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3CB716502)
文摘
桐柏山造山带南麓随州-枣阳地区的超镁铁-镁铁质岩墙(床)群分为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橄长质岩墙(床)群和变质的基性岩墙群.其中橄长质岩墙(床)群未经历过任何变形和变质作用的影响,其侵位时代应不早于区内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时间(220~240 Ma),可能属晚造山或后造山岩浆作用的产物.这些橄长质岩墙(床)群中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斜长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含少量金云母.其中橄榄石的Fo介于72~78之间,为贵橄榄石;斜长石以倍长石为主,少数为拉长石;单斜辉石主要为普通辉石,少数为透辉石;金云母中含较高的TiO2(3.36%),属钛金云母变种.橄榄石和普通辉石之间的平衡温度主要介于1 120~1 165℃之间,普通辉石的结晶温度为971~1 079℃.橄长质岩墙(床)群在地球化学上以高Al2O3(17.25%~20.20%)和MgO(9.56%~15.30%)含量、高的MgO/FeO*值(1.26~1.76)以及低TiO2(0.33%~0.58%)和低碱(Na2O+K2O=1.64%~2.23%)为特征,过渡元素的丰度(Cr=70~125μg/g、Ni=251~518μg/g、Co=54~75μg/g)和Mg#值(54~67)均较高,其性质可近似代表上地幔部分熔融所形成的母岩浆.稀土元素含量低(ΣREE=18.66~35.42μg/g),轻、重稀土元素之间的分馏程度较强,(La/Yb)N=4.4~4.7,尤以强的Ba、Sr及Eu正异常(δEu=1.31~1.49)为显著特征,表明其中有较多的富钙斜长石聚集.高场强元素Nb、Ta、U、Th以及Zr和Hf无明显异常,不同于区内早古生代玄武岩所揭示的富集型上地幔的地球化学特征,而与造山带内及前、后陆地区古近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相似,可能表明造山带山根拆沉后,发生过软流圈地幔与大陆岩石圈地幔强烈的相互作用.橄长质岩墙群的出现说明俯冲板块的后缘曾发生过岩石圈范围的强烈拉张作用.
关键词
橄长岩
基性岩
墙
(
床
)
群
地球化学
随州
桐柏山造山带
Keywords
troctolite
basic dyke (sill)swarm
geochemistry
Suizhou
Tongbai orogenic belt
分类号
P588.124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火成岩省及其在古大陆重建及裂解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拴宏
赵越
裴军令
王宏宇
胡国辉
张琪琪
蔡瑜杭
孔令昊
王森
王开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极地地学研究中心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34-1652,共1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725011,41920104004)的成果。
文摘
大火成岩省是地质历史上与地球深部过程(如地幔柱)密切相关的极端地质事件,以相对较短时期内形成规模宏大的板内幔源基性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对研究全球性大气—海洋环境的巨变与生物灭绝、大规模成矿及超大陆的重建和裂解均有重要意义。从潘吉亚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可以看出,尽管不是所有的大火成岩省都与大陆裂解有关,但几乎每一次重要的裂解事件都伴有大火成岩省的出现,因此大火成岩省对于研究前潘吉亚超大陆,特别是对于缺少古生物等重建标志,古地磁数据偏少的前寒武纪超大陆重建及裂解研究有重要价值。近20多年来随着年代学技术的进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大火成岩省在古大陆重建及裂解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前寒武纪大火成岩省由于经历了多次裂解事件改造及后期抬升剥蚀或覆盖的影响,现今保留的是一些分散在不同大陆上的大火成岩省残片或碎片。用大火成岩省开展古大陆重建及裂解的目标就是通过不同陆块大火成岩省或大规模基性岩浆活动的年代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对比,结合其他证据,恢复大火成岩省形成时的时空分布特征,据此来确定这些陆块在超大陆中的相对或绝对位置。与其他前寒武纪大陆重建标志相似,大火成岩省也有一些局限性及不确定性,因此应用大火成岩省开展古大陆重建及裂解研究中要与前岩浆期沉积地层中的特殊事件层(如冰碛岩、火山灰、黑色页岩、不整合面、古生物等)对比、岩墙几何学产状、基性岩浆事件序列对比、古地磁、大型构造(如造山带)对比及深部地球物理等多学科方法相结合。
关键词
大火成岩省
古大陆重建
大陆裂解
大陆溢流玄武岩
基性岩
墙
(
床
)
群
Keywords
Large Igneous Provinces(LIPs)
paleogeographic reconstruction
continental breakup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
mafic dyke(sill)swarms
分类号
P58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桐柏山造山带南麓橄长质岩墙(床)群的矿物化学、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意义
薛怀民
马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火成岩省及其在古大陆重建及裂解研究中的应用
张拴宏
赵越
裴军令
王宏宇
胡国辉
张琪琪
蔡瑜杭
孔令昊
王森
王开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