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属参与式护理结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梁菲 宋莎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结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聊城市脑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各43例...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结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聊城市脑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属参与式护理结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均更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更低(P均<0.05);2组的上述指标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家属参与式护理结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血清指标、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家属参与式护理 反馈式健康教育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刘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5-9,共5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28例,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28例,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和显微镜组(24例,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再出血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82.35±15.26)min、住院时间(11.58±2.09)d短于显微镜组的(162.47±20.43)min、(14.67±2.11)d,术中出血量(109.58±20.45)ml少于显微镜组的(161.67±38.78)ml,血肿清除率(88.24±8.68)%、术后7 d GCS评分(12.88±1.56)分高于显微镜组的(83.07±7.81)%、(11.16±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1周NIHSS评分(7.86±1.56)分低于显微镜组的(11.12±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继发性脑梗发生率及颅内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术后GCS评分,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安全性和预后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 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清除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剑峰 吴贵强 +8 位作者 曾令勇 张海 高阳 邓李 任林强 张波 刘藻滨 刘阳 曹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清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8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采用经侧裂入路高血压基...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清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8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采用经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清除术的患者设为试验组(n=79),将采用经皮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1个月患侧肢体肌力分级级别、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GCS评分、术后1个月患侧肢体肌力分级及术后6个月ADL评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清除术整体手术效果好,对患者正常组织的创伤及影响小,预后改善明显,值得在有条件开展的医院推广并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显微神经外科 侧裂入路 日常生活能力分级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吕新兵 张洪兵 +4 位作者 尹连虎 王刚 王长江 曹文军 田力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及其意义。方法对8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各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患者预后以随访6个月时GOS评分评定:1-2分为预后不良,3-5分为预后较好。结果患者...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及其意义。方法对8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各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患者预后以随访6个月时GOS评分评定:1-2分为预后不良,3-5分为预后较好。结果患者预后较好43例,预后不良37例。单因素分析示:GCS评分、脑内血肿量、脑疝、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肺部感染、应激性胃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10项与预后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示:脑疝(P=0.002,OR=9.000,95%CI 2.269-35.701)、术前GCS评分(P=0.023,OR=1.335,95%CI 1.040-1.715)为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预后相关因素主要有脑疝、术前GCS评分,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做出合理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外科手术 预后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丁东 江幸福 +5 位作者 项高波 洪伟 陈楠 程立仁 李欢松 鲍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0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医基础治...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0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和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价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FMA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FMA和ADL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内服可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偏瘫 针刺 补阳还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与继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人口学特点、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蔡楚伟 张培峰 +5 位作者 黄楚明 徐可 许楚凯 张伟杰 彭国毅 张小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5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继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人口学特点、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70例患者中,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PBGH)组49例,继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SBGH)组21例,... 目的分析原发性、继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人口学特点、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70例患者中,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PBGH)组49例,继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SBGH)组21例,其中PBGH组男性更常见,两组均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两组高血压史、既往吸烟史、既往酗酒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既往糖尿病史、既往脑出血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多数急性起病。PBGH组体质量指数(BMI)为(27.140±6.348)kg/m^2,SBGH组为(21.410±5.328)kg/m^2。PBGH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为(10.100±2.405)分,SBGH组为(12.200±3.027)分。PBGH组患者BMI高于SBGH组,GCS评分低于SBG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头痛。PBGH组患者常有言语含糊,SBGH组患者常出现失语。两组均少见肢体抽搐。PBGH组平均出血量为(26.56±33.47)ml、SBGH组为(14.14±20.34)ml。PBGH组右侧出血共26例、SBGH组共9例。SBGH组中13例合并颅内动脉瘤,6例合并烟雾病出血,1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出血,1例合并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PBGH组胆固醇水平为(5.19±1.34)mmol/L、SBGH组为(5.04±1.17)mmol/L。PBGH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3.68±7.59)mmol/L、SBGH组为(18.33±7.60)mmol/L,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颅内血管疾病的现象并不少见。对女性,既往无高血压,无脑血管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及酗酒史),就诊时脑出血虽多,但入院时病情不重,无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患者,需提高警惕继发性脑出血可能,尽早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原发性 继发性 人口学特点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7
7
作者 宋清安 陈志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1期938-93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创组28例,采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手术;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1个月)和远期(6个月)的疗效。结果在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救治... 目的探讨应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创组28例,采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手术;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1个月)和远期(6个月)的疗效。结果在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救治方面,微创组的近期优良率53.6%(15/28)和病死率17.9%(5/28),与对照组近期优良率46.2%(12/26)和病死率15.4%(4/26)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297,P=0.586;χ2=0.000,P=1.000)。但微侵袭组的远期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ADLⅠ~Ⅲ级(63.2%,12/19)优于对照组(23.6%,4/17)(z=-2.189,P=0.029)。结论微侵袭手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传统血肿彻底清除术,能提高患者术后存活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 基底节区脑出血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6
8
作者 彭涛 陈东亮 +2 位作者 陈世兰 谢庆海 谢观生 《华夏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清除脑内血肿治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病例18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2min,15例血肿彻底清除,3例残留少量血肿,无术后再出血。随访1~12个月,...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清除脑内血肿治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病例18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2min,15例血肿彻底清除,3例残留少量血肿,无术后再出血。随访1~12个月,依据GCS评分,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7例,中度残疾7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暴露良好、止血彻底、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小骨窗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9
9
作者 邢永国 闫东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860-86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82例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4 h内意识明显好转24例,72 h内清...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82例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4 h内意识明显好转24例,72 h内清醒21例,于2周内清醒者34例;术后再出血3例,术后6个月GOS评分:良好39例,中残23例,重18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2例。结论: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符合微创原则,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显微镜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亚文 梁亚明 +1 位作者 卢伟坤 陈文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2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神经内镜和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3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行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 目的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神经内镜和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3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行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8.18±10.15)ml少于对照组(152.89±34.70)ml,血肿清除率(89.77±10.58)%高于对照组(74.19±8.12)%,手术用时(1.90±0.50)h短于对照组(3.70±1.25)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501、9.4183、10.779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72,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者行神经内镜治疗效果满意,能够优化手术指标,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被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爱刚 王一芳 +4 位作者 李惠俊 王正伟 焦冬生 赖福生 卢少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9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DL量表评分5级分法对术后存活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3个...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DL量表评分5级分法对术后存活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死亡0例,长期卧床2例,ADL量表评分5级分法评估如下:Ⅰ级14例,Ⅱ级7例,Ⅲ级16,Ⅳ级3,Ⅴ级2例。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及彻底止血,减轻术中脑组织牵拉损伤及术后脑水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提示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疗效优、预后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外侧裂入路 显微手术 去骨瓣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韦廷求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1例,进行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血... 目的分析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1例,进行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血肿情况及病死情况等,探讨该疗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ALD评价明显改善,Ⅲ级及以下由治疗前的29例升至45例;治疗后血肿明显清除,清除率达93.5%;术后共出现15例并发症: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统感染8例,心脏改变(心律失常)1例;患者全部存活,存活率为100.0%。结论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血肿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并能保护脑部组织,避免神经障碍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裂岛叶显微手术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与应用意义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松林 李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7期91-92,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且未出现术中死亡情况,... 目的评价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且未出现术中死亡情况,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00%;手术时间为(1.5±1.0)h。经过6~12个月随访后,46例患者日常生活情况:Ⅰ级患者4例,Ⅱ级患者14例,Ⅲ级患者15例,Ⅳ级患者5例,Ⅴ级患者4例,Ⅵ患者4例。术后5~10 d内出现死亡患者4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脑干继发出血、肾功能衰竭等,术后存活率为91.30%(42/46)。存活42例患者中,治疗1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7例,治疗3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24例,治疗5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6例,治疗7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4.5±3.7)d。结论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以及安全性高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建 高觉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9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治疗,观察血肿清除情况及病死率。结果术后1-3 d复查CT显示80例患者中,64例血肿清除量≥80%,9例血肿清除量〈80%,7例术...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治疗,观察血肿清除情况及病死率。结果术后1-3 d复查CT显示80例患者中,64例血肿清除量≥80%,9例血肿清除量〈80%,7例术后再出血。术后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7.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可以有效清除血肿,且病死率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手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翁华 朱林 +1 位作者 孙伟 吴玉勤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0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52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患者均采用大骨瓣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5例术中还纳骨瓣,37例去除骨瓣、硬脑膜减张缝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52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患者均采用大骨瓣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5例术中还纳骨瓣,37例去除骨瓣、硬脑膜减张缝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量>90%37例,>80%15例;再出血2例,再次手术1例,1例放弃治疗死亡。术后随访3~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分级:Ⅰ级3例,Ⅱ级17例,Ⅲ级23例,Ⅳ级3例,Ⅴ级2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7.7%。结论大骨瓣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良好,极具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大骨瓣开颅 侧裂入路 显微手术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经额定向穿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长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 比较简易经额定向穿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经额穿刺组(49例)和骨瓣开颅组(39例),术后1个月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定近期疗效,术后6个月采用Ba... 目的 比较简易经额定向穿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经额穿刺组(49例)和骨瓣开颅组(39例),术后1个月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定近期疗效,术后6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远期疗效,统计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果 经额穿刺组颅内再出血、肺部感染、癫痫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骨瓣开颅组(P〈0.05或0.01),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经额穿刺组死亡率显著低于骨瓣开颅组(P〈0.05),近期预后优良率显著高于骨瓣开颅组(P〈0.05);术后6个月,远期预后优良率高于骨瓣开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简易经额定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降低,近期、远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简易经额定向穿刺术 传统开颅手术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不同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翀 祁国英 单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7期84-85,共2页
目的:总结根据不同骨窗手术入路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的治疗后体会。方法对本科2010~2012年治疗的5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不同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不同骨... 目的:总结根据不同骨窗手术入路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的治疗后体会。方法对本科2010~2012年治疗的5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不同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不同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死亡率为12.1%;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达50%。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不同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后达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骨窗 开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建军 刘旭 +2 位作者 廖洪民 郑涛 王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2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颅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颅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窗大小、皮肤切口、首次血肿清除率、GCS评分、良好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血肿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爱全 陈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3期2374-2375,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93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小骨窗开颅显...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93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颞中回入路,观察组采取经侧裂-岛叶入路。比较两组术后血肿清除效果、并发症,并于术后3个月随访,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57%(9/4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2/4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较术前升高,NIHSS评分均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施行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并发症少,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立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8期3317-3319,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 目的分析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复位术,对照组接受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减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瞳孔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进行比较,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术后2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复位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能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骨瓣复位术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