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例重症基底节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 被引量:9
1
作者 裴永恩 傅正华 +2 位作者 方胜 吴星 周滨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4-225,共2页
30例重症基底节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裴永恩,傅正华,方胜,吴星,周滨音关于基底节出血尤其是重症患者的手术适应证一直存在着争议I’],由于病例选择和手术时机等因素不同,各家报告的手术疗效差异极大.本院于19M一lop年对... 30例重症基底节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裴永恩,傅正华,方胜,吴星,周滨音关于基底节出血尤其是重症患者的手术适应证一直存在着争议I’],由于病例选择和手术时机等因素不同,各家报告的手术疗效差异极大.本院于19M一lop年对符合金谷五级分类标准IV。级与V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出血患者肢体活动和认知功能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世颉 李兵 +6 位作者 闫志强 胡学安 李亮 罗鹏 贺亚龙 孙季冬 费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46-50,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神经内镜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出血患者肢体活动和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基底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生成器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接受神... 目的对比研究神经内镜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出血患者肢体活动和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基底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生成器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接受神经内镜治疗,B组患者接受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神经内镜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术后,A组轻型基底节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再出血及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轻型患者(P<0.05)。A组轻型基底节出血患者术后30天和60天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B组轻型患者(P<0.05)。术后两组患者死亡和植物生存的发生率均较低,A组轻型基底节出血患者轻度和重度残疾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轻型患者(P<0.05),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B组轻型患者(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对不同程度血肿患者的疗效具有明显差异。神经内镜对轻度血肿患者的清除效果更佳,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更适合于中、重度血肿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基底节出血 肢体活动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对高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爱军 李安民 +3 位作者 傅相平 张志文 查伟光 郭晓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49-1049,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高血压 基底节出血 预后 老年人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部直切口小骨窗锁孔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亚飞 吴炳山 +2 位作者 高鹏 代兴亮 程宏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65-3071,共7页
目的探讨颞部直切口小骨窗锁孔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2例行开颅手术的基底节出血患者。其中33例患者行锁孔开颅手术(观察组),39例患者行大骨瓣开... 目的探讨颞部直切口小骨窗锁孔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2例行开颅手术的基底节出血患者。其中33例患者行锁孔开颅手术(观察组),39例患者行大骨瓣开颅手术(对照组),比较两者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比例、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出院时的意识状态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提示,两组开颅时间分别为(17.03±4.60)min和(38.18±8.49)min,手术时间分别为(130.73±44.70)min和(211.10±60.14)min,血肿清除率分别为(92.88±5.33)%和(87.00±15.00)%,住院时间分别为(16.88±8.02)d和(22.79±11.23)d,硬膜外血肿发生比例分别为15.15%和41.03%,颞肌水肿发生比例分别为12.12%和41.03%,住院费用观察组(10.47±4.35)万元,对照组(13.08±5.30)万元,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CU入住时间[(7.91±5.40)d和(9.38±8.34)d]、机械通气时间[(6.06±4.80)d和(6.90±5.64)d]、出院时GCS评分[(12.38±2.62)和(12.03±2.40)]、颅内感染比例(0%和5.13%)、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比例(54.55%和51.28%)、术后再出血比例(3.03%和5.13%)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比例(12.12%和7.69%),两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月日常活动能力评分(ADH)评估中功能正常比例为6.25%和2.70%、功能轻度损害比例为25.00%和24.32%、功能中度损害比例为34.48%和32.43%、功能重度损害比例为28.13%和32.43%、死亡比例6.25%和8.11%,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部直切口小骨窗锁孔开颅治疗基底节出血创伤小,开颅时间短,清除血肿率高,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费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锁孔手术 直切口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小骨窗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查向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24-324,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 手术治疗 CT定位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52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白利军 李步峰 黄艳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841-3842,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常见的自发性脑内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发病年龄亦渐趋年轻化。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HICH手术指征逐渐放宽,手术方法趋于多样化,疗效远优于内科治疗。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内科治疗 微创血肿清除术 自发性脑内出血 早期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手术技术 发病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咏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葛根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1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基底节出血的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欧洲脑卒中评分量...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葛根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1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基底节出血的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积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血肿周围水肿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对患者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治疗组 葛根素 患者 对照组 神经功能缺失 血肿 结论 显著性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脑血流量在少量基底节出血手术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卫民 高海晓 +6 位作者 张兰 刘龙 王敏 王松 路萌 薛振生 库洪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5-390,共6页
目的分析血肿同侧内囊局部脑血流量(region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在少量(15~3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手术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少量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入院时C... 目的分析血肿同侧内囊局部脑血流量(region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在少量(15~3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手术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少量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入院时CT灌注(CT perfusion,CTP)检查所测得的血肿同侧内囊区rCBF数值及内囊区发生坏死的阈值[150 mL/(kg·min)]为标准,分为高于阈值的轻度灌注不足组[rCBF≥150 mL/(kg.min)]和低于阈值的重度灌注不足组[rCBF<150 mL/(kg·min)],在两组中再根据患者是否手术,分别分为手术亚组和药物治疗亚组。对比两组中手术与药物治疗两亚组间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术前术后内囊区rCBF差异,评价rCBF在决策少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共纳入患者212例,轻度灌注不足组115例,重度灌注不足组97例。轻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药物治疗亚组比较,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区rCBF数值分别为65.2%vs.63.2%、66.7%vs.67.3%、294(233,325)mL/(kg·min)vs.291(228,336)mL/(kg·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区rCBF数值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亚组,分别为59.1%vs.37.7%、61.4%vs.39.6%、266(198,311)mL/(kg·min)vs.3215(146,258)mL/(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囊区rCBF可作为少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手术指征的标准,高于内囊区发生坏死的阈值无手术指征,低于阈值,有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囊 局部脑血流量 手术指征 阈值 少量基底节出血 CT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刺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颖 刘学 +1 位作者 王菊菊 李加加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58,共4页
目的 观察巨刺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徐州市肿瘤医院和徐州新健康医院9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推拿康复治疗,巨刺组... 目的 观察巨刺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徐州市肿瘤医院和徐州新健康医院9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推拿康复治疗,巨刺组患者采取推拿康复治疗结合巨刺法治疗,各组数据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偏瘫、神识昏蒙、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头痛眩晕等)积分变化、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stroke scale, NIHSS)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变化、简氏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eg量表评分变化、Barthel指数变化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 巨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偏瘫、神识昏蒙、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头痛眩晕等)积分、NIHSS与GCS量表评分、简氏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eg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及SF-36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偏瘫、神识昏蒙、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头痛眩晕等)积分、NIHSS与GCS量表评分、简氏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eg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及SF-36评分等指标均改善,巨刺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偏瘫、神识昏蒙、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头痛眩晕等)积分、NIHSS与GCS量表评分、简氏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eg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及SF-36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巨刺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疗效提升,恢复较好,且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巨刺 推拿康复 中医证候 BARTHEL指数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5
10
作者 钱明 赵伟 蔡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89-3891,共3页
目的:比较小骨瓣显微手术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6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3 d的意识... 目的:比较小骨瓣显微手术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6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3 d的意识状况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总体的血肿清除率、术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轻、中型基底区出血采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后6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重型基底节区出血采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后6个月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骨窗显微组与开颅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92.5±11.8)min vs.(122.0±13.1)min]、手术出血量[(84.9±10.9)m L vs.(202.2±18.0)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该综合患者病情、出血量等情况,采取对患者最为有利的手术方式,更有利于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减轻残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传统开颅术 小骨窗开颅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19例显微手术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宁 王存祖 +5 位作者 耿晓增 赵春生 朱风仪 鲁艾林 傅震 吴幼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在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以便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疗效。方法 :在经开颅清除血肿治疗的 5 4例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病例中 ,显微手术组 19例 ,非显微手术组 35例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在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以便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疗效。方法 :在经开颅清除血肿治疗的 5 4例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病例中 ,显微手术组 19例 ,非显微手术组 35例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发病 6个月时患者的格拉斯哥结果分级 (GOS)分析显示 :显微手术组患者死亡率比非显微手术组明显降低 ,而中残和良好的比率则显著增高。结论 :及时开颅显微操作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治疗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颜玉峰 杜嘉瑞 +3 位作者 沈晓 姚慧斌 费力 王尔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导航穿刺组和传统手术组进行血肿清除治疗。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导航穿刺组和传统手术组进行血肿清除治疗。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斯坎迪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SS)对患者术前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SSS量表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作为患者术后的随访量表,评估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比较上无差别,术后1周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1个月后S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而GOS评分(P=0.212)和BI(P=0.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SSS(P=0.027)、GOS(P=0.019)以及BI评分(P=0.00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出血及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易操作性、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迅速等特点,而且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存在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高血压 神经导航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与内科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前瞻性分析 被引量:42
13
作者 刘政委 纠智松 +4 位作者 孔文龙 尹夕龙 李银优 石小峰 仪立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8-501,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下立体定向颞部锥颅软通道置管并血肿外引流术(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20-35m L)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110例(20-35m L)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被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下立体定向颞部锥颅软通道置管并血肿外引流术(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20-35m L)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110例(20-35m L)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被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内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第二天再出血率(2例3.3%)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15例30%);试验组的血肿消失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试验组(47例78.3%)的肢体肌力偏瘫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28例56.0%),并且头痛(4例6.7%)和精神抑郁(2例3.3%)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例28.0%;7例14.0%),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总住院日(12±4)d明显短于对照组(25±7)d(P<0.05)。结论在治疗中等量的(20-35m L)基底节脑出血的时候,颅内压监护下的颞部锥颅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可以减少再出血率,改善患者预后,优于内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颅内压监护 血肿穿刺术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6例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手术与钻颅抽吸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洪典 江文 +2 位作者 万琪 刘毅 张光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 比较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手术治疗与钻颅抽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来基底节出血行外科开颅治疗和钻颅抽吸治疗的所有病例 ,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共 136例基底节出血病例 ,其中 30例行外... 目的 比较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手术治疗与钻颅抽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来基底节出血行外科开颅治疗和钻颅抽吸治疗的所有病例 ,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共 136例基底节出血病例 ,其中 30例行外科开颅清除血肿治疗 ,10 6例行钻颅抽吸治疗。两组病例在年龄、出血量、意识状态等预后影响因素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基底节出血开颅手术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与钻颅抽吸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基底节出血外科开颅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并不优于钻颅抽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开颅手术 钻颅抽吸治疗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L-1型针联合尿激酶注射在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费喜峰 王之敏 +2 位作者 孙飞 陈寒春 蒋栋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 探讨YL-1型针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注射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意识清楚或嗜睡伴有肢体和或言语功能障碍的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GCS评分12~15分),分别采... 目的 探讨YL-1型针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注射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意识清楚或嗜睡伴有肢体和或言语功能障碍的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GCS评分12~15分),分别采用YL-1型针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注射治疗和保守治疗,即手术组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肿消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ADL预后评定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血肿消除时间:治疗组为(7.50±3.6)d,对照组为(21.14±5.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组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中,气颅发生率为15.4%,颅内感染发生率为3.8%,穿刺道出血发生率3.8%。1个月后ADL预后评定:手术组Ⅰ级5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0例;对照组Ⅰ级1例,Ⅱ级4例,Ⅲ级10例;Ⅳ级7例,Ⅴ级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YL-1型针穿刺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功能恢复时间快、疗效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L-1型针 基底节出血 尿激酶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2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唐文元 洪涛 万登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30-1231,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出血后,尽快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压,加强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保护,是挽救生命,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存在较大争议,大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研究表明,超早...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出血后,尽快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压,加强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保护,是挽救生命,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存在较大争议,大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研究表明,超早期手术可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并不会增加病死率。我院近年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显微镜下超早期手术治疗28例,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超早期 显微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小章 钱志茹 +3 位作者 徐兴华 高建亮 龙海成 李晓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两组,各96例,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两组,各96例,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高压氧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氧疗法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10~20 m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及脑水肿体积、血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1. 25%低于观察组91. 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量表、BI指数及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量表为(11. 20±3. 25)(7. 35±3. 10),BI指数为(51. 32±8. 94)(60. 55±11. 34),脑水肿体积为(8. 51±4. 23) mL、(5. 65±3. 57) mL,血清AQP4为(0. 11±0. 07)U/mL、(0. 05±0. 04) U/m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未出现头晕、气压伤、氧中毒、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确切,可降低脑水肿和AQP4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且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麝香注射液 高压氧 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脑水肿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治疗术式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启华 鲁大双 +2 位作者 崔杰 乔柏林 王景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258-1259,126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治疗术式。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分别采用了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两种术式治疗的46例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开颅手术28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治疗术式。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分别采用了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两种术式治疗的46例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开颅手术28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无再出血病例,残余血肿量2~6mL。钻孔引流术治疗18例患者,1例再出血给予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其余17例无再出血,术后3d17例患者血肿引流彻底。46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GOS评分轻残9例,中残33例,重残4例,疗效满意。结论: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需根据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速度、入院时患者意识状态及入院时头颅CT测得的血肿量,分别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出血 手术术式 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总量及体积控制下单针和双针穿刺对老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亮 谯刚 孙晓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总量及体积控制后单针和双针穿刺治疗老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21年10月行微创穿刺术治疗的47例老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血肿最大层面长轴中心点(单针组,n=25)及... 目的探讨药物总量及体积控制后单针和双针穿刺治疗老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21年10月行微创穿刺术治疗的47例老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血肿最大层面长轴中心点(单针组,n=25)及前1/3和后1/3点(双针组,n=22)为穿刺靶点,CT引导穿刺成功后抽吸血肿,控制血肿腔内单次尿激酶总量为4万单位,总体积为4 mL(双针组每针2万单位,2 mL),每日用药2次,根据术后CT结果调整针体深度,根据血肿清除情况拔针。比较术后血肿清除率、颅内压,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总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结果双针组首次(44.39%±3.81%vs.30.54%±2.17%)、术后2 d(66.17%±3.47%vs.43.74%±2.53%)、3 d(77.29%±4.19%vs.62.94%±5.32%)、4 d(85.56%±4.07%vs.78.12%±4.15%)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单针组(P<0.05)。双针组术后即刻颅内压下降量(29.7 mmHg±3.9 mmHg vs.16.5 mmHg±2.7 mmHg)明显高于单针组(P<0.05)。双针组术后3 d(11.33 mL±2.32 mL vs.17.45 mL±2.19 mL)、5 d(24.59 mL±4.11 mL vs.35.62 mL±3.89 mL)、7 d(33.61 mL±3.36 mL vs.41.39 mL±4.35 mL)、14 d(17.49 mL±3.86 mL vs.24.83 mL±3.41 mL)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明显少于单针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针组术后28 d总死亡率明显低于单针组(13.63%vs.28.00%,P<0.05)。双针组术后28 d、3个月、6个月NDS[分别为(30.14±3.57 vs.37.36±3.59)、(22.60±4.23 vs.32.56±3.34)、(18.45±2.74 vs.25.77±3.06)]及ADL评分[分别为(12.31±2.43 vs.8.17±1.88)、(20.69±2.54 vs.12.55±1.96)、(34.58±4.07 vs.21.35±2.37)]优于单针组(P<0.05)。结论药物总量及体积控制后,双针穿刺法能更快清除血肿,减轻术后神经功能缺失,是治疗老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针穿刺 基底节区脑出血 重症 老年 体积 单针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存山 卢亦成 +5 位作者 楼美清 王冰心 汪亮 李文 张康 蒋建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显微外科 手术方法 意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