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RT14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侵袭和迁移
1
作者 程政 张曼曼 +2 位作者 周静妮 郭欠影 吴正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5-815,共11页
目的探讨角蛋白14(KRT14)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和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KRT14 mRNA在BLBC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qPCR、Western blot(WB)和免疫组化检测KRT14在BLBC和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 目的探讨角蛋白14(KRT14)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和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KRT14 mRNA在BLBC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qPCR、Western blot(WB)和免疫组化检测KRT14在BLBC和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在乳腺癌细胞中分别构建KRT14过表达和敲低模型,使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评估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通过WB和免疫荧光检测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无翼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Wnt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细胞性骨髓细胞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1(c-Myc)的表达和β-catenin的细胞定位,并使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验证KRT14的作用机制。结果KRT14在BLBC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或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P<0.05),并与T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KRT14过表达能够增强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反之则减弱(P<0.01)。KRT14过表达能够增加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Wnt1、MMP7和c-Myc的表达水平,并且抑制该通路后可消除KRT14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论KRT14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高表达,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T14 乳腺癌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毛囊错构瘤
2
作者 徐超 胡建红 +2 位作者 张慧 程丽芳 吴玉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患儿男,4岁。主诉:颈部褐色丘疹1年。现病史: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一粟粒大褐色丘疹,无痒痛等症状。皮损缓慢增大至绿豆大,无破溃,未行任何治疗。为明确诊断,于2020年8月13日来我科就诊。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 患儿男,4岁。主诉:颈部褐色丘疹1年。现病史: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一粟粒大褐色丘疹,无痒痛等症状。皮损缓慢增大至绿豆大,无破溃,未行任何治疗。为明确诊断,于2020年8月13日来我科就诊。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全身各系统检查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错构瘤 基底细胞样 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CIP2A及c-myc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炳娟 张金库 +4 位作者 赵文明 李金梅 孙吉瑞 张丙信 乔海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CIP2A、c-myc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non-basal-likebreast cancer,NON-BLBC)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对43例BLBC、53... 目的探讨CIP2A、c-myc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non-basal-likebreast cancer,NON-BLBC)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对43例BLBC、53例NON-BLBC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IP2A、c-myc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IP2A、c-myc蛋白在BLB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且与BLBC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P2A与c-my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6,P<0.01)。结论 CIP2A可能与BLBC的发生、发展相关,且进一步支持CIP2A与c-myc之间的正反馈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CIP2A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升瑞 王星 +2 位作者 孙洁 宦大为 王翠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0-553,558,共5页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中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具有或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2例三阴性乳腺浸润癌中CK5/6、CK14、EGFR、Ki67及P53蛋...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中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具有或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2例三阴性乳腺浸润癌中CK5/6、CK14、EGFR、Ki67及P53蛋白的表达,研究该组乳腺癌中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与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的关系。结果 24例(57.1%)表达CK5/6、CK14、EGFR中1项或几项标志物,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其中CK14没有单独表达;18例(42.9%)均不表达CK5/6、CK14、EGFR。24例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中癌细胞核级别Ⅲ级22例,Ⅱ级2例,且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24例中有Ki67表达22例;18例不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中癌细胞核级别Ⅲ级3例,Ⅰ~Ⅱ级15例,18例中有Ki67表达8例。具有与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比较,核级别及Ki67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临床工作中依靠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及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CK5/6、EGFR及Ki67,对诊断该类病变和判断预后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 临床病理 预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伟 张帆 +1 位作者 徐国祥 何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8,32,共6页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s)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对45例BLBCs与15例腔A型乳腺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使用一抗包括CK5/6、CK14、SMA、CD10、p63、CD117、EGFR...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s)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对45例BLBCs与15例腔A型乳腺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使用一抗包括CK5/6、CK14、SMA、CD10、p63、CD117、EGFR、Vim、cyclin E、SKP2、Ki-67等指标。结果BLBCs形态学特征主要有:推进性生长方式(P=0.000);肿瘤间质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P=0.000);地图样坏死(P=0.000);非典型髓样癌特征(P=0.015);泡状核样(P=0.017);核分裂象多见(P=0.000);BLBCs高度表达以下免疫指标:CK5/6(P=0.000)、Vim(P=0.000)、CD117(P=0.018)、cyclin E(P=0.000)、SKP2(P=0.007)。结论BLBCs是经基因表型证实的一种特殊亚型的乳腺浸润性癌,形态学特征结合免疫组化特点可替代性诊断BLB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 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HIF-1α、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红 周炳娟 +2 位作者 赵文明 李金梅 张金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3-805,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s,BLBCs)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两...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s,BLBCs)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VEGF在45例BLBCs、25例非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non-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s,non-BLBCs)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HIF-1α、VEGF在BLBCs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non-BLBCs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BLBCs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直径、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VEGF的表达与肿瘤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并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P=0.028)。结论 HIF-1α、VEGF在BLBCs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参与BLBCs病程进展的重要分子;HIF-1α、VEGF的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预测BLBCs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 HIF-1Α VEGF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Apaf-1、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丙信 赵霞 +5 位作者 陈雪 周炳娟 赵文明 李金梅 孙吉瑞 张金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检测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细胞凋亡蛋白酶-9(Caspase-9)和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分析Apaf-1、Caspase-9和Bax与BL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检测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细胞凋亡蛋白酶-9(Caspase-9)和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分析Apaf-1、Caspase-9和Bax与BL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57例non-BLBC(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6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Apaf-1、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BLBC及non-BLBC中Apaf-1、Caspase-9和Bax的表达水平都明显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f-1在BLBC中的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无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相关,Caspase-9和Bax的表达水平和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与BLBC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BLBC组织低表达Apaf-1、Caspase-9和Bax,三者表达分别呈正相关(P<0.01),Apaf-1、Caspase-9和Bax可能与BLB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APAF-1 CASPASE-9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患者乳腺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TDH与MMP-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亚楠 毛晓韵 +3 位作者 刘晓虹 郭阿垚 冯亮 金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0-534,I0003,共6页
目的:检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患者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异黏蛋白基因(MTDH)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BLBC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TDH和MM... 目的:检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患者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异黏蛋白基因(MTDH)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BLBC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TDH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二者阳性表达率的相关性。结果:BLBC组织中MTDH和MMP-9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配对正常乳腺组织中MTDH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P<0.05),且其表达与BLB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联(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中MTDH和MMP-9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6.89,P<0.05;χ2=15.22,P<0.01);Ⅲ+Ⅳ期BLBC患者癌组织中MTDH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者(χ2=6.431,P<0.05;χ2=8.014,P<0.05)。BLBC患者癌组织中MTDH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31,P<0.01)。结论:BLBC患者癌组织中MTDH与MMP-9蛋白表达有相关性,二者在BLBC形成和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乳腺肿瘤 异黏蛋白 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安民 李莉 +2 位作者 田玉敏 张兰仙 王进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2-435,438,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基底细胞样癌(basal-like carcinoma,BL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乳腺BLC12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大体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选用的抗体包括CK5/6、vimentin、CK8、ER、PR... 目的探讨乳腺基底细胞样癌(basal-like carcinoma,BL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乳腺BLC12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大体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选用的抗体包括CK5/6、vimentin、CK8、ER、PR及c-erbB-2等。结果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4岁。12例乳腺BLC均为组织学Ⅲ级。肿瘤表现为无腺管的富于细胞的实性结构,周围有较少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大多数表现为推进式生长方式,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排列呈实性巢状、片状、团块状及粗大带状结构伴有片状地图样坏死,肿瘤中央可出现无细胞结构的纤维瘢痕。肿瘤细胞胞质少呈合体状,核为圆形、卵圆形,胞核胞质比例高,核分裂象活跃。12例乳腺BLC的免疫表型均为ER、PR及c-erbB-2阴性,而CK5/6、CK8及vimentin阳性。结论乳腺BLC是一种新的乳腺癌类型,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特征、组织形态学特点及生物学特性,应作为一种独立的乳腺癌亚型加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CAIX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红 周炳娟 +2 位作者 赵文明 李金梅 张金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IX(carbonic anhydrase IX,CAIX)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s,BLBCs)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IX在45例BLBCs、25例非基底细胞样型乳腺...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IX(carbonic anhydrase IX,CAIX)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s,BLBCs)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IX在45例BLBCs、25例非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non-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s,non-BLBCs)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AIX在BLBCs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on-BLBCs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BLBCs组织中CAIX的表达与肿瘤直径(P=0.001)、pTNM分期(P=0.014)及淋巴结转移(P=0.006)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AIX在BLBCs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该型乳腺癌病程进展的重要分子;CAIX的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预测BLBCs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 CAIX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燕梅 施俊义 郑唯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6,共4页
乳腺癌分子亚型中基底细胞样乳腺癌预后较差,尚无有效的全身治疗措施,研究发现其分子表型有明显的特异性。该文综述近年来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分析其特异性的分子学特征,探讨肿瘤发生机制以及潜在的有效治疗靶点。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 分子病理学 靶向治疗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形细胞癌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新华 张建强 +2 位作者 孟奎 孙桂勤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796-798,802,i0008,共5页
目的:进一步阐明少见的食管基底细胞样鳞形细胞癌(B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1例食管BSC分别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S-P法),其中7例作电镜观察,并进行随访。结果:BSC最主要的组织学特征是基底细胞样癌... 目的:进一步阐明少见的食管基底细胞样鳞形细胞癌(B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1例食管BSC分别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S-P法),其中7例作电镜观察,并进行随访。结果:BSC最主要的组织学特征是基底细胞样癌呈实体小叶状、筛网状排列,癌巢中央见粉刺状坏死,并恒伴有鳞形细胞癌或癌巢内伴有小灶性鳞状成分,表面黏膜可伴有异型增生或原位癌。免疫组化染色,肿瘤内的基底样细胞示:细胞角蛋白(CK)14/16(+),上皮膜抗原(EMA)15/16(+),波形蛋白(V im entin)14/16(+),S-100蛋白7/16(+),癌胚抗原(CEA)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阴性。电镜下示基底样癌细胞分化差,细胞器少,细胞间有少量桥粒,癌细胞梁索间可见特征性的多层折叠或指纹状的基膜。15例获随访结果,其中13例Ⅱ期以上者有10例于手术后2年内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食管BSC是一种新的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因分化低、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底细胞样鳞形细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A1和BRCA2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银华 赵峰 杨丽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BRCA1和BRCA2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PV-9000法),检测86例BLBC癌旁组织和BLBC中BRCA1和BRCA2的表达,分析BLBC中BRCA1、BRCA2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结果:(1)BR... 目的:探讨BRCA1和BRCA2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PV-9000法),检测86例BLBC癌旁组织和BLBC中BRCA1和BRCA2的表达,分析BLBC中BRCA1、BRCA2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结果:(1)BRCA1在BLBC癌旁组织和BLBC中的表达分别95.3%和51.2%;BRCA2在BLBC癌旁组织及BLBC中的表达分别为96.5%和38.4%,差异有显著性(P<0.05)。(2)BRCA1在不同的年龄、绝经与否、肿块大小及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的BLBC患者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的BLBC患者间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BRCA2在不同的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的BLBC患者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绝经情况的BLBC患者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3)BLBC中BRCA1和BRCA2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BRCA1的和BRCA2在BLBC的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并且BRCA1可作为判断BLBC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BRAC1 BRA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中央型基底细胞样鳞癌CT表现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岷芮 贾颖 +1 位作者 李增鹏 张伟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07-1807,1819,共2页
肺基底细胞样鳞癌(basaloid squamous carcinoma,BSC)是一种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具有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特点[1]。其临床特点及预后尚存在争议,部分研究[2]报道其预后比非小细胞癌差,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都有别于其他非小细胞癌。我院收... 肺基底细胞样鳞癌(basaloid squamous carcinoma,BSC)是一种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具有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特点[1]。其临床特点及预后尚存在争议,部分研究[2]报道其预后比非小细胞癌差,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都有别于其他非小细胞癌。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基底细胞样鳞癌 CT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48
15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基底细胞样 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生物学行为 HER-2 组织学分级 转移方式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筱颖 李丹 杨向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0-801,807,共3页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特点,探讨基底细胞/肌上皮标记物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84例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的乳腺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分为5组:A组(ER+/C-erbB-2-),B组(ER+/C-erbB-2+),C组(ER-/C-erbB-2+),D组[ER-/C-erb...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特点,探讨基底细胞/肌上皮标记物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84例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的乳腺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分为5组:A组(ER+/C-erbB-2-),B组(ER+/C-erbB-2+),C组(ER-/C-erbB-2+),D组[ER-/C-erbB-2-且表达至少一种基底细胞和(或)肌上皮标记物],E组(ER-/C-erbB-2-且不表达基底细胞和肌上皮标记物)。对比观察D组与其它4组形态学差异,同时观察A、B、C3组基底细胞标记阳性与阴性病例间形态上的差异。结果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学表现:癌细胞弥漫分布,可被纤维分隔,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中央常见大片瘢痕状无细胞区。细胞异型性明显,胞核大且多呈空泡样,有大核仁。结论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学表现异型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 免疫组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限局型基底细胞样毛囊错构瘤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希川 郝飞 +2 位作者 叶庆佾 阎衡 钟白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31-633,共3页
报告1例先天性局限型基底细胞样毛囊错构瘤。患儿于2个月龄时就诊,出生时发现右侧面部有淡红褐色、淡红色或肤色斑块、结节和皮赘样损害,无自觉症状。皮损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分布于右侧颞部、外眦及颊部。患儿系统检查未见其他异常。... 报告1例先天性局限型基底细胞样毛囊错构瘤。患儿于2个月龄时就诊,出生时发现右侧面部有淡红褐色、淡红色或肤色斑块、结节和皮赘样损害,无自觉症状。皮损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分布于右侧颞部、外眦及颊部。患儿系统检查未见其他异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符合基底细胞样毛囊错构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错构瘤 基底细胞样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的外科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戚晓通 周悦 +2 位作者 王伟 骆金华 陈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5-738,741,共5页
目的 :研究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BSCC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4例BSCCE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回访资料,其中13例患者行扩大根治手术,31例行传统手术,分... 目的 :研究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BSCC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4例BSCCE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回访资料,其中13例患者行扩大根治手术,31例行传统手术,分别研究与手术方式和生存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肿瘤部位、淋巴结切除总数与手术方式相关(P<0.05)。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94%、62.82%、56.54%。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对患者预后影响有限(P>0.05)。结论:BSCCE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并具有侵袭性的罕见肿瘤,根治性的手术切除结合术后辅助治疗值得推荐。其最佳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 肿瘤浸润深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基因表达与基底细胞样三阴乳腺癌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瑚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1,共1页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breastcarcinoma,BLBC)占全部乳腺癌的7.5%~36.7%,由于表达基底细胞标志的肿瘤具有更加侵袭的临床行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BLBC的免疫表型为ER、PR、Her-2(-)、CK5/6(+)和(或)EGFR(+...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breastcarcinoma,BLBC)占全部乳腺癌的7.5%~36.7%,由于表达基底细胞标志的肿瘤具有更加侵袭的临床行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BLBC的免疫表型为ER、PR、Her-2(-)、CK5/6(+)和(或)EGFR(+)。然而,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尚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p16基因是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诱导G1-S期停滞,抑制细胞分裂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因表达 三阴乳腺癌 基底细胞样 临床行为 免疫表型 分子机制 周期 抑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立宇 孙先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及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例食管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收集5例典型鳞状细胞癌(SCC)作对照。结果: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及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例食管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收集5例典型鳞状细胞癌(SCC)作对照。结果: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体小叶状及假腺样(筛网状),并见粉刺样坏死及基底膜样物质沉积(PAS+),4例BSCC均见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成分,1例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分化。免疫组化基底细胞样成分Ker(AE1/AE3)、Ker14、PCNA、LM及p53均阳性,Ker194例基底细胞样成分及2例伴随鳞癌成分同时阳性;Syn仅1例BSCC阳性;5例SCCKer(AE1/AE3)均阳性,3例Ker14弱阳性,2例Ker19弱阳性。5例BSCC和BCC其S-100、CgA、NSE及SMA均阴性。结论:BSCC是鳞状细胞癌独特的组织学类型,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BSCC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 诊断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