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内树突状细胞呈HLA-DR抗原表达细胞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张昶 吴健 周武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90-1391,共2页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内树突状细胞、呈HLA-DR抗原表达细胞引起的抗肿瘤免疫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S-100蛋白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及呈HLA-DR抗原阳性表达的细胞...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内树突状细胞、呈HLA-DR抗原表达细胞引起的抗肿瘤免疫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S-100蛋白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及呈HLA-DR抗原阳性表达的细胞。结果: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缺乏树突状细胞(2/22,占9.09%),数量明显少于非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138/138,占100%),癌细胞的HLA-DR抗原阳性表达(4/22,占18.1%)明显少于非基底细胞型乳腺癌(106/138,占76.8%)。结论: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缺乏由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及HLA-DR抗原阳性表达的癌细胞引起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型乳腺癌 抗肿瘤免疫 树突状细 HLA-DR抗原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常筱颖 李丹 杨向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0-801,807,共3页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特点,探讨基底细胞/肌上皮标记物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84例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的乳腺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分为5组:A组(ER+/C-erbB-2-),B组(ER+/C-erbB-2+),C组(ER-/C-erbB-2+),D组[ER-/C-erb...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特点,探讨基底细胞/肌上皮标记物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84例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的乳腺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分为5组:A组(ER+/C-erbB-2-),B组(ER+/C-erbB-2+),C组(ER-/C-erbB-2+),D组[ER-/C-erbB-2-且表达至少一种基底细胞和(或)肌上皮标记物],E组(ER-/C-erbB-2-且不表达基底细胞和肌上皮标记物)。对比观察D组与其它4组形态学差异,同时观察A、B、C3组基底细胞标记阳性与阴性病例间形态上的差异。结果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学表现:癌细胞弥漫分布,可被纤维分隔,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中央常见大片瘢痕状无细胞区。细胞异型性明显,胞核大且多呈空泡样,有大核仁。结论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学表现异型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底细乳腺癌 免疫组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