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川 勾俊龙 +1 位作者 毛群 刘宗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0-713,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方法 2003年1月~2016年1月我科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135例,根据发病后手术时间不同分为超早期组(≤7 h)45例,早期组(7~24 h)45例,延期组...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方法 2003年1月~2016年1月我科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135例,根据发病后手术时间不同分为超早期组(≤7 h)45例,早期组(7~24 h)45例,延期组(24~72 h)45例,比较3组术后血肿清除时间,30 d病死率,30 d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和90 d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结果超早期组与早期组比较,超早期组血肿清除时间短[(4.5±0.8)d vs.(4.9±1.0)d,q=2.860,P<0.05],术后30 d患肢肌力4~5级优于早期组[82.2%(37/45)vs.62.2%(28/45),Z=-5.572,P=0.000],90 d GOS 5分者优于早期组[88.9%(40/45)vs.71.1%(32/45),Z=-6.836,P=0.035]。超早期组与延期组比较,超早期组血肿清除时间短[(4.5±0.8)d vs.(5.3±1.0)d,q=5.721,P<0.05],术后30 d患肢肌力4~5级者优于延期组[82.2%(37/45)vs.40.0%(18/45),Z=-5.566,P=0.000],90 d GOS 5分者优于延期组[88.9%(40/45)vs.48.9%(22/45),Z=-6.771,P=0.000]。早期组与延期组比较,早期组血肿清除时间短[(4.9±1.0)d vs.(5.3±1.0)d,q=2.860,P<0.05],治疗30 d患肢肌力4~5级者优于延期组[62.2%(28/45)vs.40.0%(18/45),Z=-2.073,P=0.038],90 d GOS 5分者优于延期组[71.1%(32/45)vs.48.9%(22/45),Z=-3.595,P=0.000]。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在7 h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 立体定向手术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手术与内科治疗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川 勾俊龙 +1 位作者 毛群 刘宗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研究中小量(15~40m1)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立体定向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对患者病死率、运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03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164例,其中82例行立体定向手术抽吸结合尿... 目的研究中小量(15~40m1)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立体定向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对患者病死率、运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03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164例,其中82例行立体定向手术抽吸结合尿激酶引流治疗,另82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比较2组血肿清除时间、30d病死率、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和90d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结果立体定向治疗组血肿消散时间(3.8±1.1)d,明显短于内科治疗组的(19.9±3.5)d(t=-39.463,P=0.000)。2组30d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立体定向组治疗30d病肢肌力4~5级[43.9%(36/82)vs.28.0%(23/82),X^2=4.474,P=0.034]和90 d GOS 5分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内科治疗组[53.7%(44/82)vs.36.6%(30/82),X^2=4.826,P=0.028]。结论对于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比内科治疗能明显加快血肿清除时间,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核区 立体定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晓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782-3783,共2页
目的研究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基底核区HICH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颞中回入路... 目的研究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基底核区HICH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颞中回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统计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GC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提高术后GC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洁 袁毓 +2 位作者 李明月 张明 刘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二科就诊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给予立体定向...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二科就诊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给予立体定向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56±14.75)min vs(94.03±14.50)min,t=0.268,P=0.789]。2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6个月NIHSS评分显著降低[(5.90±4.02)分vs(9.23±3.47)分,P=0.000;(4.54±2.56)分vs(6.50±3.07)分,P=0.000]。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可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检查 颅内出血 高血压 神经节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翼点入路小骨窗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稻 谭兴萍 +3 位作者 赖丹 蔺军 刘文萍 游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8期158-158,共1页
目的:探讨经翼点小骨窗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翼点小骨窗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疗36例,按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10例... 目的:探讨经翼点小骨窗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翼点小骨窗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疗36例,按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10例,Ⅳ级12例。死亡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入路 超早期 核区出血 高血压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席自中 鲍利民 郭园园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取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取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治疗组水肿体积较对照组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采取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效果良好,可促进脑水肿吸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出血 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及丘脑出血的疗效体会
7
作者 黄健 黄本生 +1 位作者 尹玮 张玉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8期129-129,共1页
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发生部位为基底核团与丘脑,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高血压核团和丘出血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236例
8
作者 张俊杰 常文海 +1 位作者 姬馨彤 张五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核区 手术治疗 小骨窗 超早期 高血压 致残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成弟 《安徽医学》 2010年第8期939-940,共2页
目的探讨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方法选择60例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额颞部传统大骨瓣开颅去除骨瓣减压术和颞顶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判定疗效指标为:术后再出血、残余血肿量、近期疗效、远期疗效... 目的探讨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方法选择60例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额颞部传统大骨瓣开颅去除骨瓣减压术和颞顶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判定疗效指标为:术后再出血、残余血肿量、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并发症、病死率等。结果疗效与年龄、术前意识、脑内血肿量、是否破入脑室、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有关。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手术时机的选择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核区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血肿清除和硬通道穿刺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5
10
作者 刘涛 聂智品 李书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对比开颅血肿清除和硬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19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和穿刺引流术(微创组)各96例。2组年龄、性别、血... 目的:对比开颅血肿清除和硬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19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和穿刺引流术(微创组)各96例。2组年龄、性别、血肿侧别及Glasgow昏迷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3周及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开颅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短[中位数31(24~39) min vs.152(131~170)min,Z=-11.975,P=0.000],术中出血少[30例0 ml、66例<5 ml vs.(332.4±20.2)ml],术后住院时间短[中位数14(10~17)d vs.64(44~75)d,Z=-44.217,P=0.000],但术后残余血肿量多[中位数13(8~17)ml vs.7(4~12)ml, Z=-11.573,P=0.000]。治疗3周后,微创组Glasgow 预后评分高[中位数4(2~4)分 vs.3(1~4)分,Z=-8.215,P=0.000],Barthel指数高[(59.9±4.5) vs.(54.9±4.9),t=7.370,P=0.000]。治疗6个月,微创组Glasgow预后评分高[中位数3(2~4)分vs.2(1~4)分,Z=-7.448,P=0.000],Barthel指数高[(64.3±8.4) vs.(59.7±6.8),t=4.156,P=0.000],2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在一定程度上明显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高血压 神经节 血肿 微创 穿刺术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良东 夏连贵 +1 位作者 陈琳 徐良娣 《安徽医学》 2015年第8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4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骨瓣开颅皮层入路...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4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骨瓣开颅皮层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病死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ADL)。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DL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无脑疝及严重高颅压者,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较理想的方法,可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 高血压 神经节 出血 外侧裂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永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8期3341-3342,共2页
目的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1例)和B组(41例)。A组患者接... 目的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1例)和B组(41例)。A组患者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肿体积、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B组患者血肿体积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B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03%(10/41)、8.20%(3/41),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与开颅手术相当,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核区 微创血肿清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2
13
作者 易勇 淡冰 陈犇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8期763-764,共2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2月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HIH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2月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HIH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生存56例,死亡2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分,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23例,Ⅳ级9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HIH创伤小,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止血确切,能较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 神经节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
14
作者 聂晓飞 马宝申 张淑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6例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并与同期44例行传统美国标准大骨瓣开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清...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6例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并与同期44例行传统美国标准大骨瓣开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清醒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显微手术组术后恢复良率(ADLⅠ~Ⅲ级)明显高于骨瓣组(P〈0.05),两者血肿清除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底节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显露满意,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致残、致死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高血压 节区 显微手术 小骨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章明 熊家庆 +6 位作者 邵义敏 胡胜利 胡钧涛 张涛 王辉 罗杰 涂汉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60例,采用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经岛叶入路行颅内血肿清除和止血,必要时去骨瓣减压。术后随访6~24个月,采...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60例,采用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经岛叶入路行颅内血肿清除和止血,必要时去骨瓣减压。术后随访6~24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临床预后,以MRS 0~2分为良好,3~4分为一般,5分和死亡为差。结果 60例患者中,死亡5例,病死率8.3%。存活的55例中,MRS 0分0例,1分1例,2分2例,3分19例,4分25例,5分8例,恢复良好占5.5%,一般占80.0%,差14.5%。结论经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经外侧裂经岛叶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术清除颅内血肿和止血的方法.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神经节 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血肿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额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素春 张生 +1 位作者 张国欣 刘春宏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5期1331-1333,F0002,共4页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尤其出血量〉40ml时,保守治疗效果极差,致残率及病死率很高。传统的外科开颅及以往经颞部微创虽使其致残率及病死率降低,但致残率仍较高。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 血管神经节出血 外科手术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伟丽 郜海英 袁豪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7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对两组BDNF、TIMP-1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水平差异,分析BDNF、TIMP-1水平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92例HICH患者中有64例患者NIHSS评分<5分,占69.57%,将其纳入轻度组;有28例患者NIHSS评分≥5分,占30.43%,将其纳入中、重度组;两组年龄、性别、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BDNF水平低于轻度组,TIMP-1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DNF水平降低、TIMP-1水平升高是导致HICH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HICH患者BDNF、TIMP-1水平与神经功能密切相关,其中BDNF水平降低,TIMP-1水平升高,均会加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故临床可通过调节BDNF、TIMP-1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神经营养因子 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神经功能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东 夏国庆 +2 位作者 宋伟 王晓东 王卿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7期5070-5072,共3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大骨瓣术治疗,...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大骨瓣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血肿清除率、手术前后自发性脑出血(ICH)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脊液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较短,血肿清除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研究组脑脊液IL-4、TNF-α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研究组ICH、NIHSS评分较低(P<0.05)。结论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可有效清除血肿,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意识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区出血 小骨窗 外侧裂入路 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19
作者 李小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5期6619-6621,共3页
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修武县人民医院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 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修武县人民医院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接受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采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评分)评估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意识恢复时间,出血量)、血肿清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0%者占比(70.37%)较对照组(40.74%)高(P<0.05);预后良好率(73.08%)高于对照组(42.3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30.77%)(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裂入路开颅 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0期37-37,共1页
目的分析不同的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安全性的比较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10月的110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按照手术方式的区别,分成内镜下血肿清除组,小骨窗开颅显微手... 目的分析不同的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安全性的比较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10月的110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按照手术方式的区别,分成内镜下血肿清除组,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以及定向血肿碎吸组,分别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前准备时间、手术中患者失血量以及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患者手术之后2周进行复查CT,观察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以及残余血肿量。患者手术之后3个月依照评分进行疗效、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病死概率给予评分。结果手术前的准备时间为立体定向血肿碎吸组最长,与其他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手术时间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最长;手术中患者的失血量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最多;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内镜下血肿清除组最高。结论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不但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血肿清除的较为彻底,止血效果较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核区出血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