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西次凹的地层系统和构造特征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王清华
杨威
周慧
缪卫东
-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87,共1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22B6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性基础性技术攻关项目(编号:2021DJ0605)资助
-
文摘
乌什西次凹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隶属于库车坳陷的乌什凹陷。它位于南天山主山脉(哈尔克山)和塔里木盆地柯坪—温宿凸起之间。区域构造格局上,这里是塔里木克拉通向西北自然延伸的部分。次凹北缘的阿合奇断裂是南天山造山带和塔里木克拉通的分界。乌什西次凹内发育与柯坪—温宿凸起相似的晚前寒武纪—古生代地层系统,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和石炭系的烃源岩。新近系—第四系碎屑岩建造直接不整合于变形的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之上;剖面上,向南天山方向加厚,向塔里木克拉通方向减薄,呈现典型的前陆盆地剖面结构特征。这是一个晚新生代陆内前陆盆地,叠加在晚海西期—燕山期古隆起之上。这里的构造变形主要有3期,分别是中海西期、晚海西期—印支期和晚喜山期。变形以厚皮冲断构造及其相关褶皱为主,薄皮构造不发育。平面上,主构造线走向NE-SW。剖面上,以南天山向塔里木冲断为主。
-
关键词
晚前寒武纪—古生代地层系统
被动大陆边缘
二叠纪末—三叠纪冲断和褶皱
晚新生代陆内前陆盆地
基底卷入型构造
乌什西次凹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南天山造山带
-
Keywords
Late Precambrian to Paleozoic stratigraphic system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End-Permian to Triassic thrust and fold
Late Cenozoic foreland basin
Basement-involved structure
Western subsag of Wushi Sag
Northwest margin of Tarim Basin
South Tianshan orogenic belt
-
分类号
P53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