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窦晓光 丁亮吾 赵军伟 《国医论坛》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研究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解郁方治疗。经治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阻力(R)、脑平均血流量(Qmean)]情况、脑氧代谢[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脑静脉血氧饱和度(CjvO_(2))、动脉血氧含量(CaO_(2))]水平、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血清细胞核因子κB(NF-κB)、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水平,并随访1年后统计复发、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经治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Qmean高于对照组,R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SjvO_(2)、CjvO_(2)高于对照组,CaO_(2)、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F-κB、RBP4、IGFBP-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TIA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解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TIA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脑氧代谢,有助于维持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可降低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化痰解郁方 椎-基底动脉血流 脑氧代谢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穴透刺联合隔物灸对颈源性晕眩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慧萍 刘吉昌 +2 位作者 杨清 张爱婷 钟爱勤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联合隔物灸对颈源性晕眩患者椎基底动脉(VA-BA)血流速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颈源性晕眩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头穴透刺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穴透刺联合隔物灸治疗。...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联合隔物灸对颈源性晕眩患者椎基底动脉(VA-BA)血流速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颈源性晕眩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头穴透刺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穴透刺联合隔物灸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BA血流速度及颈椎功能[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高流速型VA-BA血流速度慢于治疗前(P<0.05),低流速型VA-BA血流速度明显快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流速型VA-BA血流速度慢于对照组(P<0.05),低流速型VA-BA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穴透刺联合隔物灸治疗颈源性晕眩患者,可有效改善其VA-BA血流速度,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晕眩 眩晕 筋痹 头穴透刺 隔物灸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颈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振芳 司秋霞 +2 位作者 郑建彪 赵娜 黄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PCIV患者,根据颅脑MRI、MRA检查结果分为VBD组和非VBD组各39例,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采用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PCIV患者,根据颅脑MRI、MRA检查结果分为VBD组和非VBD组各39例,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采用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和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评价眩晕程度。两组均采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倍他司汀改善脑循环等经典治疗,随访1.5年观察两组阳性事件(眩晕反复发作或后循环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与非VBD组比较,VBD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增高,DARS和DHI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随访期间VBD组阳性事件发生率为46.15%,高于非VBD组的28.21%(P<0.05)。结论 PCIV合并VBD患者的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更明显,眩晕程度更严重,更容易反复发作眩晕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迂曲扩张症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基底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1073-1074,共2页
目的探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用葛根素注射液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 目的探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用葛根素注射液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较对照组(78.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血流较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与对照组(3.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效果,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氟桂利嗪 基底动脉血流 葛根素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冯骥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8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阿司匹林,0.1g/次,1次/d;地芬尼多,25mg/次,3次/d。治疗组38例半夏白术天...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阿司匹林,0.1g/次,1次/d;地芬尼多,25mg/次,3次/d。治疗组38例半夏白术天麻汤(茯苓20g,白术15g,炙半夏、天麻、橘红各10g;眩晕、呕吐严重加代赭石30g,胆南星10g,旋覆花15g,竹茄10g;耳鸣重听加石菖蒲、远志各12g;脘腹不畅加三仙、砂仁各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阿司匹林 地芬尼多 基底动脉血流 右椎动脉血 左椎动脉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逐瘀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8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化痰逐瘀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尼莫地平片30mg/次3,次/日口服,治疗组32例在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同时加用化痰逐瘀定眩汤口服,每日1剂,水煎服1,4天后观察患者临床... [目的]观察化痰逐瘀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尼莫地平片30mg/次3,次/日口服,治疗组32例在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同时加用化痰逐瘀定眩汤口服,每日1剂,水煎服1,4天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TCD)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62%好于对照组81.48%(P<0.05);两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提高(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基底动脉血流 供血不足 化痰逐瘀定眩汤 尼莫地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土滋阴稳眩汤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培土滋阴稳眩汤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住院/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就诊顺序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2例银杏达莫20m 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1次/d,静... [目的]观察培土滋阴稳眩汤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住院/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就诊顺序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2例银杏达莫20m 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1次/d,静滴。治疗组32例培土滋阴稳眩汤(党参、茯苓、白术、何首乌制各15g,山药30g,丹参、山茱萸、半夏、陈皮、僵蚕、葛根、甘草各10g;呕吐加竹茹10g,旋覆花5g;失眠加夜交藤、合欢皮各15g,龙骨20g),1剂/d,水煎400m 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培土滋阴稳眩汤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动脉供血不足 培土滋阴稳眩汤 银杏达莫 基底动脉血流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秀军 曹宏霞 +1 位作者 毕焕杰 党荣良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5X期345-346,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内外作者关于其发展原因,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CT、DSA和MRA的临床应用[1~4],扩大和丰富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内容。
关键词 动脉型颈椎病 发病机理研究 动脉 动脉狭窄 钩突关节 横突孔 交感型颈椎病 临床应用 基底动脉血流 下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按摩或造成动脉损伤
9
作者 陈小卿 王文婷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11期73-74,共2页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昏迷不醒的张女士被救护车送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CT检查,张女士后脑基底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基底动脉血流堵塞,从而引起急性脑梗。42岁的张女士平时身体健康,人也不胖,也没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发病前一天身体...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昏迷不醒的张女士被救护车送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CT检查,张女士后脑基底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基底动脉血流堵塞,从而引起急性脑梗。42岁的张女士平时身体健康,人也不胖,也没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发病前一天身体也没有任何异常,为何突然间就发生了脑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血流 昏迷不醒 动脉损伤 动脉 脑梗 血栓形成 救护车 颈部按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耳鸣临床观察
10
作者 鲍亮 李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微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颈源性耳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 [目的]探讨微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颈源性耳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HI评分、NPQ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耳鸣能有效缓解患者颈项部不适,改善耳鸣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耳鸣 微针刀 温针灸 颈痛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金银花 李石良 +4 位作者 孙瑞华 朱新月 刘子祥 申毅峰 周俏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159-162,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针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颈源性耳鸣的影响,为治疗耳鸣提供新思路。方法研究对象为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门诊自2014年7月~2016年2月接诊的第一主诉为耳鸣的患者。将符合标准的94例颈源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针刀联合治疗组(52... 目的初步观察针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颈源性耳鸣的影响,为治疗耳鸣提供新思路。方法研究对象为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门诊自2014年7月~2016年2月接诊的第一主诉为耳鸣的患者。将符合标准的94例颈源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针刀联合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针刀联合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4次),同时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每周3次,共12次),对照组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每周3次,共12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耳鸣评分、耳鸣分级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针刀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3.85%,明显高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9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耳鸣效果显著,耳鸣的改善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未得到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针刀 颈源性耳鸣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宁薄膜衣片与西比灵治疗眩晕的临床对照与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馥梅 张俊玲 相风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眩晕宁薄膜衣片与治疗眩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因明确的眩晕患者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除外脑梗死、出血及肿瘤所致的眩晕。治疗组用眩晕宁薄膜衣片2片,3次/d,半个月1个疗程。对照组用西比灵5mg,1次/d,睡前服,半个月1个... 目的探讨眩晕宁薄膜衣片与治疗眩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因明确的眩晕患者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除外脑梗死、出血及肿瘤所致的眩晕。治疗组用眩晕宁薄膜衣片2片,3次/d,半个月1个疗程。对照组用西比灵5mg,1次/d,睡前服,半个月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测定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检查血流变学、血脂。结果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测定,眩晕宁薄膜衣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比灵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血脂结果比较:眩晕宁薄膜衣片可显著降低全血比黏度(P<0.05)。显著降低血浆比黏度(P<0.05),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三酰甘油(P<0.01)。结论眩晕宁薄膜衣片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脑循环,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宁薄膜衣片 西比灵 变学 血脂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敷联合颈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娜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2期27-28,共2页
笔者采用中药热敷联合颈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患者56例,并施行综合护理措施,其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颈部推拿 中药热敷 颈性眩晕 骨质增生 颅多普勒 基底动脉血流 中男 整复手法 诊断标准 速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评价
14
作者 江建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4期148-150,共3页
目的:研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泗洪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眩晕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中药治疗组(40例)。对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西医... 目的:研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泗洪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眩晕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中药治疗组(40例)。对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中药治疗组患者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泽泻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患者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其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泽泻汤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西比灵治疗痰浊内蕴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内蕴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0例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西比灵,10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70例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15g,白术12g,天麻、茯苓、陈...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内蕴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0例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西比灵,10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70例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15g,白术12g,天麻、茯苓、陈皮各10g,甘草6g;呕吐重加代赭石6g,纳呆腹胀重加砂仁10g;肢沉苔腻重加藿香、石菖蒲各10g;耳鸣重加郁金10g);水煎200m L,1剂/d,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1%。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2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内蕴眩晕,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痰浊内蕴 西比灵 血液变学 纤维蛋白原 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味宁心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6
作者 申艳方 安书芬 杜菊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四味宁心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倍他司汀,20m L+250m L生理盐水,静滴,1次/d。治疗组64例四味宁心胶囊(陕西中医药大学... [目的]观察四味宁心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倍他司汀,20m L+250m L生理盐水,静滴,1次/d。治疗组64例四味宁心胶囊(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制剂,0.4g/粒),4粒/次,3次/d,口服,倍他司汀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住院时间、颅内两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9例,显效18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6.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住院时间、颅内两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味宁心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四味宁心胶囊 倍他司汀 血液变学 颅内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