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基底细胞样表型的乳腺导管原位癌
1
作者 Bradley B B Stuart J S +3 位作者 Laura C C 潘敏鸿(摘译) 黄文斌(摘译) 周晓军(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免疫表型特征 细胞 carcinoma BRCA1因突变 细胞角蛋白 浸润性乳腺癌 HER2 癌前病变 DC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基底(细胞)样导管原位癌1例
2
作者 朱丽娜 王晓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8-1269,共2页
患者59岁,自觉乳腺疼痛6年余,无乳头红肿及乳头溢液。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患者末予重视,末正规治疗。近3天自觉乳腺疼痛加重,伴针刺感,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导管原位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认识的酷似涎腺基底样癌的成釉细胞瘤样尤文肉瘤 被引量:1
3
作者 Rooper L M Jo V Y +2 位作者 Antonescu C R 王婷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353,共1页
骨外成釉细胞瘤样尤文肉瘤(ALES)是一种罕见肿瘤,除了具有明显的上皮样分化,包括弥漫表达CK和p40外,还显示特征性的EWSR1-FLI1基因易位。迄今为止所报道的ALES多见于头颈部,可酷似小蓝圆细胞肿瘤。由于ALES在形态学上很难与涎腺的基底... 骨外成釉细胞瘤样尤文肉瘤(ALES)是一种罕见肿瘤,除了具有明显的上皮样分化,包括弥漫表达CK和p40外,还显示特征性的EWSR1-FLI1基因易位。迄今为止所报道的ALES多见于头颈部,可酷似小蓝圆细胞肿瘤。由于ALES在形态学上很难与涎腺的基底细胞样癌鉴别,为此,作者选取10例发生在涎腺的ALES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肿瘤 涎腺 细胞 成釉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底硬度在调控HepaRG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甲志 王冰洁 +1 位作者 劳建乐 徐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39-1743,共5页
目的:探讨基底硬度在调控肝祖细胞系Hepa RG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为生物人工肝提供肝细胞来源。方法:实验分为4组,分别采用白蛋白-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系统、Image J软件检测细胞ALB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Alamar blu... 目的:探讨基底硬度在调控肝祖细胞系Hepa RG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为生物人工肝提供肝细胞来源。方法:实验分为4组,分别采用白蛋白-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系统、Image J软件检测细胞ALB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Alamar blue检测细胞数量。结果:在第4小时,4s组细胞的ALB分别与8s组、16s组、Glas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1,1.389,2.481,P>0.05);在第4天,4s组分别与16s组和Glas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10,12.520,P<0.05),4s组与8s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2.603,P>0.05);在第7天,4s组分别和8s组、16s组、Glas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6,6.725,8.005,P<0.05)。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Hepa RG细胞在分化前呈单一肝祖细胞样形态,分化后呈现肝细胞样和胆管细胞样形态。Alamar blue检测结果显示在第4和7天,4s组的细胞总数分别与8s组、16s组、Glas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的基底更有利于HepaRG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肝 HepaRG细胞 细胞细胞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增加基底前脑神经元对谷氨酸的易感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钱亦华 王晓玲 +5 位作者 朱淑娟 史利利 胡明 刘勇 胡晓丹 韩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与谷氨酸(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应用形态学、MTT法结合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Aβ25-35与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基底...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与谷氨酸(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应用形态学、MTT法结合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Aβ25-35与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基底前脑神经元存活率、形态学及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将100 nmol/L、1μmol/L Aβ分别和20μmol/L Glu联合用于培养的基底前脑神经元,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面粗糙,立体感减弱,胞浆中出现深色颗粒,细胞肿胀或收缩;尼氏染色显示尼氏体减少;MTT检测显示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下降,100nmol/L Aβ+20μmol/L Glu组与100 nmol/L Aβ组间,1μmol/L Aβ+20μmol/L Glu组与1μmol/L Aβ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灰度和截面积均减小。结论Aβ25-35可增加神经元对Glu神经毒性作用的敏感性,表明Glu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 谷氨酸 前脑 细胞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TACE治疗后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样细胞外基质2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清泳 赵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35-1040,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样细胞外基质2(EGF containing fibulin-lik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2,EFEMP2)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海安市中医院...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样细胞外基质2(EGF containing fibulin-lik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2,EFEMP2)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海安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5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Fi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EFEMP2表达水平。分析EFEMP2表达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EFEMP2水平均随时间进展呈升高趋势。生存组不同时间节点时EFEMP2水平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EFEMP2组中位生存时间高于低EFEMP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靶向治疗和T3-EFEMP2均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年生存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3-EFEMP2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年生存预后呈非线性关系(P<0.05)。结论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FEMP2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有关,其水平低提示TACE治疗临床获益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细胞质2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原位癌的形态发生和生长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玉文 孙妍 +4 位作者 陆天才 张雪宝 潘晓琳 李锋 蒋金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研究子宫颈原位癌的形态发生和生长特性,以便更深刻认识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62例子宫颈原位癌病例的存档蜡块做连续切片,光镜观察,疑有早期浸润的病例作PAS和银染色。随机选择30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角蛋白10,14,19和K... 目的研究子宫颈原位癌的形态发生和生长特性,以便更深刻认识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62例子宫颈原位癌病例的存档蜡块做连续切片,光镜观察,疑有早期浸润的病例作PAS和银染色。随机选择30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角蛋白10,14,19和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62例中32例为单纯原位癌,平均年龄39.03岁,比伴有早期浸润的29例原位癌的平均年龄(49.83)低10岁。形态上,原位癌细胞主要有两种类型:基底细胞样和棘细胞样癌细胞。有10例出现角化型大细胞,3例见到角化珠。基底细胞样癌细胞很少发生浸润,而浸润的癌细胞巢反而可见到棘细胞分化和角化现象,出现细胞间桥和角化珠。癌细胞Ki67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和不典型增生子宫颈上皮。角蛋白10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正常子宫颈上皮,角蛋白14和19明显多于正常子宫颈上皮,且空间位置明显上移。原位癌细胞可大片炎性坏死脱落,残存的癌细胞可增生修复,但并不突破基膜向下浸润或向表面不断增生形成肉眼能见到的肿块,而是仍然维持原位癌的状态。结论原位癌细胞增生活跃,分化异常,终末分化受抑,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使当大片癌细胞脱落,增生修复时仍然维持原位癌的状态。这可能与有的原位癌病例,其癌细胞与相邻正常细胞间仍能维持正常的细胞间通讯以及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对原位癌细胞增殖的调控有一定关系。原位癌细胞出现棘细胞样分化表型时其浸润能力增强,PI增高,这可能与原位癌细胞的来源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原位癌 生长特性 形态发生 免疫组化S-P法 子宫颈上皮 Ki-67抗原 KI-67指数 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早期浸润 平均年龄 不典型增生 角蛋白14 细胞增殖 细胞间通讯 恶性肿瘤 发展规律 连续切片 光镜观察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皮脂腺样癌临床病理诊断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健 郭瑞峰 +3 位作者 梁化印 杜双存 田茹 董红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皮脂腺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乳腺皮脂腺样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组织由两型细胞构成:一型为未分化细胞,较基底细胞胞质丰富;另一型为较分化细胞,胞界清楚,胞体宽大,胞质丰... 目的探讨乳腺皮脂腺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乳腺皮脂腺样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组织由两型细胞构成:一型为未分化细胞,较基底细胞胞质丰富;另一型为较分化细胞,胞界清楚,胞体宽大,胞质丰富,有小空泡,两型细胞均可见1~3个小红核仁。癌细胞排列成不规则小叶,各小叶中两型细胞的数目和分布不一,部分似皮脂腺小叶结构。可见癌组织与残存小叶内导管上皮移行结构,部分区域伴鳞化。结论皮脂腺样癌为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可能源自小叶内导管上皮皮脂腺化生。确诊须符合下列标准:①肿物位于乳腺实质内;②具备皮脂腺分化特点及恶性特征;③可见癌组织与乳腺导管上皮移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诊断 临床病理学特征 特殊类型乳腺癌 免疫组化标记 上皮移行 未分化细胞 皮脂腺分化 癌组织 诊断要点 光镜观察 细胞构成 细胞 细胞排列 乳腺导管 导管 小叶 可见 不规则 结构 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