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式上升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定位与完善
1
作者 张爱军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基本制度定位,是新时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研究的思想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是一个螺旋式递进的发展过程,即从村民和居民自治到党和政府组织与基层群众协同治理,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基本制度定位,是新时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研究的思想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是一个螺旋式递进的发展过程,即从村民和居民自治到党和政府组织与基层群众协同治理,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协同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主始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主导方向。在基层群众自治阶段中,民主是群众从“向内”“外向”和治理三个维度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基层群众治理不仅保留了民主自治的基本元素,还强调了基层主体的多元协同管理,即党组织与政府对基层群众自治过程的介入使基层治理主体由一元主体变成多元主体。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统筹协调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自治、治理和人民民主三者的有机结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群众自治到党和政府协同治理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同完善的螺旋式发展,这不仅是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必然要不断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届三中全会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自治 治理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历史进程、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18
2
作者 龙钰 冯颜利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83,共6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四项民主政治制度之一,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这一制度,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扩大了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了社会稳定,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步;但目前也存在着基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四项民主政治制度之一,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这一制度,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扩大了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了社会稳定,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步;但目前也存在着基层党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关系不够协调、基层政府与群众自治组织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异化、法制不够健全、社会基础薄弱等问题。为此,我们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适度的政府主导、加强法制建设、培育社会基础,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 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海月 赵晓丹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44-145,共2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这一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卓有成效,必须从落实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方面集中发力,探索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应以坚持和健全党的领导为前提,以充分实现多元主体共治共享为基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这一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卓有成效,必须从落实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方面集中发力,探索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应以坚持和健全党的领导为前提,以充分实现多元主体共治共享为基础,以转变基层政府治理职能为保障,以推进基层直接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目标,以畅通和拓宽民意表达渠道为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治理 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群众自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艳娥 阎树群 《湖湘论坛》 CSSCI 2014年第3期19-24,38,共7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当前学术界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特别是对其理论基础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缺乏足够理论支撑是导致自治实践出现诸多问题的思想根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当前学术界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特别是对其理论基础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缺乏足够理论支撑是导致自治实践出现诸多问题的思想根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不是西方自由主义的相关理论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自治思想,这一思想包含着政治自治和群众主体两个维度,在自治与国家管理、自治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自治与社会主义民主等重大关系上具有鲜明的理论观照,蕴含着解决当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内在矛盾和引导其良性发展的正确理论原则与丰厚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 自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枫桥经验”预防性法律制度建设的实践及其成效 被引量:9
5
作者 汪世荣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43,共11页
宪法、法律在基层社会的实施,高质量的社会规范不可或缺。从多维视角、立足社会治理的“枫桥经验”预防性法律制度建设,既体现问题导向,又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追求良法善治的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枫桥经验”预防性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实... 宪法、法律在基层社会的实施,高质量的社会规范不可或缺。从多维视角、立足社会治理的“枫桥经验”预防性法律制度建设,既体现问题导向,又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追求良法善治的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枫桥经验”预防性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实行综合治理、追求公正效果、健全制度体系、就地化解纠纷,采取预防措施、坚持效果导向、建立预防机制、彰显预防效果,推动制度进步和完善。依法限缩公权力边界,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规范化、治理手段柔性化、治理机制长效化,彰显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预防性法律制度 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治理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以特别行政区制度为侧重 被引量:2
6
作者 易赛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2,共4页
作为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仅次于根本政治制度,其内容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实践而不断完善。一项政治制度能否上升为基本政治制度,要综合考量其历史传统、政治影响、人口多寡、地域范围、民族利益、世界影响等... 作为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仅次于根本政治制度,其内容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实践而不断完善。一项政治制度能否上升为基本政治制度,要综合考量其历史传统、政治影响、人口多寡、地域范围、民族利益、世界影响等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判断一项政治制度能否成为基本政治制度,在综合考量以上因素的同时,还要考察其宪制因素。特别行政区制度已具备成为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政治制度 特别行政区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宪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削弱村民自治的两种权力
7
作者 沈士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21,共1页
“乌坎事件”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它在本质上反映了我们在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之间的困境,反映了权力和权利之间的不平等。反省“乌坎事件”的最好办法是从中吸取教训,尤其要警惕权力的“两张面孔”削弱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是基层... “乌坎事件”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它在本质上反映了我们在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之间的困境,反映了权力和权利之间的不平等。反省“乌坎事件”的最好办法是从中吸取教训,尤其要警惕权力的“两张面孔”削弱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是基层政权不当干预的权力,二是高于基层政权不当决策的权力,前者直接损害村民自治,后者间接削弱村民自治。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不易被人们觉察,而危害性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权力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制度执行 基层政权 直接损害 事件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
8
《农村新技术》 2008年第2期49-50,共2页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在讨论报告的过程中,代表和专家们发现了许多新提法、新表述。记者就此进行了初步梳理。
关键词 十七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统筹兼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