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郡县制国家的社会治理逻辑——清代基层社会的“控制与自治相结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曹正汉 张晓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6-227,共12页
中国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模式,所谓"控制与自治相结合模式"。在清代,这种模式体现为保甲体系与乡绅和宗族自治系统同时并存;在当代,体现为网格化管理与村民(社区)自治同时并存。此种治理模式之形成原因,是... 中国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模式,所谓"控制与自治相结合模式"。在清代,这种模式体现为保甲体系与乡绅和宗族自治系统同时并存;在当代,体现为网格化管理与村民(社区)自治同时并存。此种治理模式之形成原因,是现有的理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逻辑的两种主要理论——"官治能力受限论"和"社会风险论"——所不能完全解释的。我们认为,"控制与自治相结合模式"之形成,是政府在治理基层社会上,既需要降低官民冲突的风险,同时,也致力于控制和消除社会中的威胁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通过考察清代基层社会的"控制与自治相结合模式"的形成原因,并与当代基层社会的治理模式相比较,为这种观点提供了经验支持;并且,把这种观点发展成解释基层社会治理逻辑的更一般化的风险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郡县制国家 社会风险 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高皇帝远”?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国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治理,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国家行政权力与民间自治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历史来看,中央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既非"皇权不下县"的"地方自治",也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集权...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治理,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国家行政权力与民间自治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历史来看,中央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既非"皇权不下县"的"地方自治",也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集权控制"。中央集权体制的下移,以及地方民间秩序的自我运行,两者相辅而行,相互为用,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官民合治的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 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官民合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