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迈向社会权利保障的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制度与路径——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民生保障与建设精神的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仁显 孙梦琼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于如何在保障民众社会权利的前提下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面对城乡基层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与变革,传统以权力、维稳、单纯发展理念为主的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向更多满足基层民众民生福利需求、强化基层民... 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于如何在保障民众社会权利的前提下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面对城乡基层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与变革,传统以权力、维稳、单纯发展理念为主的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向更多满足基层民众民生福利需求、强化基层民众社会权益保障转变。强化以保障民众社会权利为基点的基层治理理念、构建更有利于保障基层民众社会权利的治理制度、创新实现基层民众社会权利的治理路径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权利 民生福利 基层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悬浮到内生:县级融媒体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2
作者 方提 何盼芸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共7页
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媒介化载体,县级融媒体在“技术框架”指引下,通过基础设施的“硬结构”搭建完成基层治理空间的初步嵌入。流动性社会的空间解域化、市场力量的渗透性扩张与多元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其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空间陷入传... 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媒介化载体,县级融媒体在“技术框架”指引下,通过基础设施的“硬结构”搭建完成基层治理空间的初步嵌入。流动性社会的空间解域化、市场力量的渗透性扩张与多元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其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空间陷入传播单元固化、文化价值嬗变、社会关系区隔等多重困境。县级融媒体可遵循政治赋能的制度性嵌入、文化编码的符号性嵌入、关系重构的交互性嵌入逻辑,通过物质空间的基层根系培育、表征空间的地方记忆重塑、社会空间的协同网络编织,建构“国家意志深度在场—民众在地认同激活—内源力量协同共振”的共治生态,实现从技术悬浮到外源内生的治理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 嵌入 基层社会治理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三种视角及其超越
3
作者 肖滨 李钰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20,233,234,共14页
在国家大转型的背景下,工会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关键力量,“工会何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梳理关于工会参与治理的三种研究视角发现:从实用主义视角看,工会参与治理围绕组织职工群体、维护职工权益和... 在国家大转型的背景下,工会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关键力量,“工会何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梳理关于工会参与治理的三种研究视角发现:从实用主义视角看,工会参与治理围绕组织职工群体、维护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以及提供社会服务而展开;从结构主义视角看,工会受历史发展中不同横纵结构影响而形成各种治理模式,强调结构性因素推动工会运行的优势;而从能动主义视角看,工会运用向外部“借力”和协作、资源整合并内化为自身能力的方式承担着社会治理的任务。针对上述三种研究视角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发现,“后结构主义”视角能够取三者之长以应对当前工会参与治理的新情况,并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工会形成一个撑起的“伞状”空间,进入双向互动的复杂治理情景,并以此丰富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间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会 基层社会治理 职工群体 后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领共治的机理: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形态探析
4
作者 方雷 卢腾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2,F0002,159,共16页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描述性概括,也是一种对政党如何引领多元主体实现社会共治的理论阐释,其建构逻辑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逻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相较于多中心治理和科层制治理,党领共治在权威分布、决策模式、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和价值目标等特征方面呈现出其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逻辑。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党领共治主要通过政治统领、组织嵌合以及社会整合三种机制展开,并在基层社会场域中实现了治理权威的统筹引领、治理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治理主体的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领共治 基层社会治理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 实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治融合”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软法嵌入的功能选择与因应策略
5
作者 谷玲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基层是中国社会的根基,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城乡融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理论界在“三治融合”的制度机理、运行路径与效果分... 基层是中国社会的根基,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城乡融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理论界在“三治融合”的制度机理、运行路径与效果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实务层面需要对其运用的具体场景进行类型化分析和内在机理剖析,进而得出能够进行复制表达和类推适用的普遍性结论。软法嵌入基层社会治理与硬法有效衔接,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逻辑,也是基层社会治理运行的根本追求,更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理想样态。在明确软法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空间、技术等条件,制定主体、制定程序、制定原则等标准,以及补法、转化等途径的基础上,应重点塑造基层社会治理软法环境、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软法规范体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软法执行力、培育基层社会软法文化,从而实现软法嵌入促进基层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三治融合” 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6
作者 张宁婧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65-68,共4页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的主动回应,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陷入了多元主体协同效应不明显、机制创新和治理活力不足、群众...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的主动回应,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陷入了多元主体协同效应不明显、机制创新和治理活力不足、群众整体素质和自治意识薄弱的困境,提出要完善“一核多元”的协同互动体制、创新基于大数据赋能的社会治理模式、培植基层治理的社会文化土壤,增强基层自我治理的保障等跳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困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耦合的发生机制探析——来自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小院议事厅案例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承新 朱丽萍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5,124,共11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属于不同范畴,但往往被置于一道考量,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鲜明的治理导向。为了更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如何发生耦合的问题亟待给予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属于不同范畴,但往往被置于一道考量,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鲜明的治理导向。为了更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如何发生耦合的问题亟待给予系统的学理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耦合,在草厂社区正体现为小院议事与历史文化街区治理耦合互动的发生。“小院议事厅”通过“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在议题萌生、主体参与、载体创新、治理落地、反馈调整等方面展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耦合的底层逻辑和现实价值,成功地在保护胡同街区的历史风貌前提下解决居民生活现代化的问题,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耦合提供了一则在地化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社会治理 发生机制 历史文化街区 小院议事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智慧体育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耦合驱动与发展路向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俊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社区智慧体育的功能优势与治理价值意蕴,对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及能力的现代化转型创新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构建社区智慧体育体系过程中,应基于引领价值、支撑价值和行动价值等多重维度,通过新技术驱动新场景的形成,新需求的... 社区智慧体育的功能优势与治理价值意蕴,对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及能力的现代化转型创新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构建社区智慧体育体系过程中,应基于引领价值、支撑价值和行动价值等多重维度,通过新技术驱动新场景的形成,新需求的挖掘引领新实践的开展,以及生态圈的建设催生新模式的诞生。社区智慧体育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方面发挥群体共治、全域融贯、智治动力、多维功用等多重功能,扮演重塑基层社会治理空间功能价值,挖掘基层社会治理知识内容能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自洽调适能力,释放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红利等角色。此外,社区智慧体育与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耦合体现在多个方面。有助于打破时空区隔,建立互信认同的社区关系;能厘清权责关系,实现权力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归位;立足民众需求,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社区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数智平台,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社区智慧体育的系统性推进,需要整合空间资源要素,实现增量增效的有机结合;完善设施标准规范,推进服务优化升级,提升社区体育设施的品质和效益;加强设施归集共享,推动精准高效供给,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完善建管联动机制,汇集多元治理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智慧体育 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宁小童 张建宇 《南方农机》 2025年第4期105-107,126,共4页
基层社会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关键要素,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落实“治理有效”的发展意识是提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是推动共同富裕和实现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保障。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视域对基层社会... 基层社会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关键要素,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落实“治理有效”的发展意识是提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是推动共同富裕和实现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保障。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视域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展开综合研究,发现乡村振兴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外来文化冲击、村民参与形式单一、乡村基层社会人才流失等困境,结合乡村人口结构、社会关系、治理模式等综合性特点提出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包括强化组织保障,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创新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水平;聚焦人才领域,提升乡村治理成效等。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乡村基层社会发展特点及治理要求构建完善的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深入优化新时期乡村发展结构,积极调整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框架,有助于推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层社会治理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路径探究
10
作者 周梦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1,共3页
农村社区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位,也是实现农村善治目标、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主体。当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主体力量薄弱、支持要素分散等困境,影响了“有效善治”的目标达成。为此,应以产业共同体为载体,以治理共同体为主体,通过... 农村社区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位,也是实现农村善治目标、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主体。当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主体力量薄弱、支持要素分散等困境,影响了“有效善治”的目标达成。为此,应以产业共同体为载体,以治理共同体为主体,通过搭建农村治理数字化平台,推动农村治理与数字政务、公共服务和民生福利紧密融合,从而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基层社会治理 共同体 构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体育助力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样态、作用机制与提升路径
11
作者 李雪伟 王晓晨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2,共7页
推进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对地方性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体育作为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价值。基于典型实践的梳理和社会资本理论的挖掘,研究发现少数民族体育可以通过展演活动、... 推进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对地方性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体育作为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价值。基于典型实践的梳理和社会资本理论的挖掘,研究发现少数民族体育可以通过展演活动、赛事活动、健身活动、教育传承活动等形式培育不同类别的社会资本,并通过社会资本的网络、信任、规范等核心要素实现对民族地区基层社会公共精神的塑造、社会矛盾的化解、治理资源的整合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促进。针对少数民族体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从社会资本培育的维度提出挖掘少数民族体育治理要素、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形式、加大少数民族体育资源投入、完善少数民族体育扶持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体育 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资本 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价值共创何以可能与如何有效?——基于X市L社区的经验考察
12
作者 姚怡帆 姜韩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1,共8页
基层是国家的基础和重心,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价值共创是筑牢基层治理长效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文章结合X市L社区的治理创新实践,运用扎根理论挖掘基层社会治理价值共创的构成要件,详细刻画价值共创的形成逻辑。研究发现,基... 基层是国家的基础和重心,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价值共创是筑牢基层治理长效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文章结合X市L社区的治理创新实践,运用扎根理论挖掘基层社会治理价值共创的构成要件,详细刻画价值共创的形成逻辑。研究发现,基层社会治理价值共创依循“价值共创困境—价值共同生产—价值结果评估”的路径,是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组合赋能、共同缔造多维价值的复杂动态过程。通过价值共创空间重构、价值共创关系重塑、价值共创能力锻造、价值共创规范嵌入,基层社会治理超越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率、效益的价值目标,确保了任务性价值与非任务性价值的可持续生产,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向“人的主体性浮现”的核心论题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价值共创 构成要件 形成逻辑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演变脉络与优化路径
13
作者 吴春宝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5,共14页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涵盖了乡村治理和城市基层治理等内容。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涵盖了乡村治理和城市基层治理等内容。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对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深远影响。从历史实践来看,城乡关系调整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内涵意蕴与形态表征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逐步由二元分割过渡到融合发展,经历了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三个阶段。与之相对应,基层社会治理形态也呈现出从“多元分化”到“有限整合”再到“一体融合”的转型轨迹。就内在逻辑而言,立足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条件,通过要素流动、空间融合和技术赋能三者的共同作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夯实、格局优化与效能提升,进而促进基层社会稳定且充满活力,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基于此,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应从城乡基层党建融合、城乡治理单元统筹、城乡治理体制机制衔接以及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系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演变脉络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面嵌入到党建引领: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形态的嬗变
14
作者 王可园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89,共16页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形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即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政党全面嵌入阶段、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党社局部脱嵌阶段和十八大以来的党建引领阶段。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努力推动了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形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即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政党全面嵌入阶段、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党社局部脱嵌阶段和十八大以来的党建引领阶段。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努力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政党全面嵌入基层社会格局的形成;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社会体制转型以及带来的体制外人群和空间的不断出现,使得政党与基层社会之间局部脱嵌,呈现为政党在基层治理上的功能性“悬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重新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从理论观念、制度设计多个层面,推动政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回归,形成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全面嵌入 党建引领 基层社会治理 治理形态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序治理:基层社会治理新逻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菜腔”的保护为例
15
作者 杨斌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大举措,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既有的科层治理和自主治理两种理论建构不能完全解释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转向.通过将社会治理共同体置于社会治理的...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大举措,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既有的科层治理和自主治理两种理论建构不能完全解释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转向.通过将社会治理共同体置于社会治理的理论谱系,以文化遗产保护为场景的个案研究表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在实践中塑造了“差序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新逻辑,其运作机制表现为分级重塑的价值机制、分层整合的组织机制、分类激励的互动机制.“差序治理”在治理的价值、结构、过程与资源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是中国现阶段独特的文化背景、制度环境和社会基础所孕育的基层社会治理复合形态.这一发现为理解基层社会治理开辟了新的视角,也增进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理论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共同体 差序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 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家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16
作者 任小娟 《村委主任》 2025年第3期63-65,共3页
基层治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基层治理难度加大,任务繁重,文章在阐释家教家风与基层治理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从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以问题为导向,探讨家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 基层治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基层治理难度加大,任务繁重,文章在阐释家教家风与基层治理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从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以问题为导向,探讨家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路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家风建设与基层治理相关联,强调要“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家风建设从治家层面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2021年中宣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为家风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现实指导。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家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探究——基于贵州某乡村的调查分析
17
作者 钱亚妮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4期80-82,共3页
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探究乡村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开创乡村治理新发展局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贵州某乡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乡村基层社会... 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探究乡村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开创乡村治理新发展局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贵州某乡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法治建设滞后、德治引领不足、集体经济组织数量与质量短板及智慧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鉴于此,提出推进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需多维度发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夯实治理根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治理体系以激发治理活力,强化智慧治理以提高治理效能,健全监督保障机制以规范治理过程。通过上述路径,推进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而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乡村基层社会治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提升路径探究
18
作者 乔茜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3期37-38,共2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一项积极举措,也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对乡村振兴与基层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说明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农村基层组织人力配置不足,资源分配与利用不合理以及存...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一项积极举措,也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对乡村振兴与基层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说明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农村基层组织人力配置不足,资源分配与利用不合理以及存在基层干部不作为治理的现存问题,探究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完善资源分配管理监督机制以及强化对基层干部履职工作的监督等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组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政府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19
作者 吴峰 《村委主任》 2025年第4期74-76,共3页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成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路径。鉴于上述背景,文章系统梳理了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逻辑,重点阐述了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必要性,系统分析了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成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路径。鉴于上述背景,文章系统梳理了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逻辑,重点阐述了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必要性,系统分析了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价值目标,进一步提出了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前进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政府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共产与价值共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英俊 吴欢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3,共10页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向往的基础工程,也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合作共产”与“价值共创”从外在赋能与内在聚合两个维度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可持续发展提供...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向往的基础工程,也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合作共产”与“价值共创”从外在赋能与内在聚合两个维度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结构支持和情感维系。“合作共产”与“价值共创”以公共服务合作共产为媒介,通过合作共产中各类社会主体的结构共嵌、合作共治和互利互惠,整合各方参与主体,缔结多方社会关系,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创造基于信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等公共价值的情感理性,促进治理结构的稳定性、治理过程的参与性和治理成果的公共性,维护并持续发展社会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合作共产 价值共创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