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患者视角的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差异
1
作者 黄传应 刘力滴 +7 位作者 张鹏 张亚琳 杨荣 杨梓钰 伍佳 程玉 代华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3541-3547,共7页
背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供需不匹配,不均衡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同质化建设,准确了解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差异至关重要。目的对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 背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供需不匹配,不均衡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同质化建设,准确了解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差异至关重要。目的对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并分析不同患者特征对医疗服务质量体验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1月—2020年1月对成都市22个区(县)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注册全科医生的已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欧洲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成本(QUALICOPC)患者体验问卷和成都实际情况编制“成都市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患者问卷”,包含患者基本特征及医疗服务可及性、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4个维度,使用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2153例,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可及性、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维度得分分别为(0.45±0.26)(0.68±0.41)(0.48±0.41)(0.37±0.40)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维度得分分别为(0.45±0.27)(0.69±0.39)(0.46±0.42)(0.29±0.38)分,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性维度得分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0.05)。目前工作状况(乡镇卫生院:β=-0.031,P=0.00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β=-0.028,P=0.003)、有无签约医生(乡镇卫生院:β=0.128,P<0.00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β=0.169,P<0.001)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综合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可及性、协调性、连续性水平较高,乡镇卫生院综合性维度得分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工作状况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性服务体验有负向预测作用,有签约医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综合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研究 患者视角 基层医疗 服务质量 欧洲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层医疗服务发展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卫民 张奇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7,共15页
实现健康老龄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需求特点决定了基层医疗服务在促进老年健康中的重要地位。基层医疗服务发展对老年人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分析评估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发展的成就和... 实现健康老龄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需求特点决定了基层医疗服务在促进老年健康中的重要地位。基层医疗服务发展对老年人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分析评估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发展的成就和不足,更好地发挥基层医疗服务在促进健康老龄化和建设健康中国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老年人感知的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服务可得性和服务适配性三个维度构建反映基层医疗服务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利用2015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实证检验和分析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发展水平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老年人感知的基层医疗服务发展水平越高,自评健康水平就越高,自评健康改善状况也越好,说明基层医疗服务发展对老年人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且结论具有稳健性。基层医疗服务发展会改善医疗服务便利性,降低医疗服务费用,促进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降低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未满足的程度;基层医疗服务还担负着向辖区居民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职责,可以改善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基层医疗服务发展能够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有助于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最大限度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从而促进老年人健康。机制检验发现医疗服务需求满足程度、健康管理状况、健康素养与行为在基层医疗服务发展影响老年人健康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层医疗服务发展对老年健康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的老年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老人、中低龄老人、低收入老人和罹患慢性病的老人从基层医疗服务发展中受益更大。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增加服务供给,在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满足程度的同时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培养健康行为方式,更好地发挥基层医疗服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服务 老年人健康 医疗服务需求 健康管理 健康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常用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工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力滴 廖晓阳 +4 位作者 赵茜 郭一铭 文雨琪 刘长明 方湘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基层医疗服务(PHC)是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其质量不仅关系到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而且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科学合理地评价PHC质量是其质量提升的“基石”,但我国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化的PHC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本文基于评价侧重点将国际上常... 基层医疗服务(PHC)是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其质量不仅关系到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而且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科学合理地评价PHC质量是其质量提升的“基石”,但我国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化的PHC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本文基于评价侧重点将国际上常用PHC质量评价工具分为4类:基于PHC内涵的质量评价工具、强调PHC功能特征的质量评价工具、基于需方和/或供方感知的PHC质量评价工具、其他针对特定疾病的工具或指标体系,分别介绍和比较各工具内容、特点,分析其适用性和不足,梳理工具的变迁,以期为我国PHC质量评价工具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服务 服务质量 质量保证 卫生保健 评价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医疗服务的制度分析与理论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立清 王梦蝶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1-496,共6页
“以基层为重点”是新时期医疗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践中,中国基层医疗服务面临规则缺失、规则不适、规则漠视等多重制度困境,而数字技术正日益成为基层医疗工作的创新驱动力,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成为新时代基层医疗服务广泛对接数字化... “以基层为重点”是新时期医疗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践中,中国基层医疗服务面临规则缺失、规则不适、规则漠视等多重制度困境,而数字技术正日益成为基层医疗工作的创新驱动力,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成为新时代基层医疗服务广泛对接数字化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出发,基于IAD框架构建基层医疗服务的制度分析框架,阐释数字技术全面赋能基层医疗服务的理论机制,并利用经典案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规则供给层面,数字技术通过降低基层医疗服务的集体选择和规则宣传更新的成本,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规则的供给效率和适配性;在规则执行层面,数字技术改善基层医疗服务监督、惩罚与激励机制的运行效率,促进规则落地;在规则维护层面,数字技术促进基层医疗服务交流平台建设,化解矛盾冲突,为规则维护提供必要的支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基层医疗服务 制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联合体及其模式对城市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基于标准化病人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苏敏 周忠良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1-46,共6页
目的:分析医疗联合体及其模式对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化病人方法收集医疗服务质量数据。采用粗糙化精确匹配法和倍差法,结合多元回归模型评估医疗联合体及其模式的效果。结果: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使诊疗规范依从性上升了1... 目的:分析医疗联合体及其模式对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化病人方法收集医疗服务质量数据。采用粗糙化精确匹配法和倍差法,结合多元回归模型评估医疗联合体及其模式的效果。结果: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使诊疗规范依从性上升了1.35个百分点(P<0.001),正确诊断率上升了0.61个百分点(P<0.001),不必要检查比例下降了1.65个百分点(P<0.05),有害或无用药物的比例下降了2.07个百分点(P<0.05),问诊时间增加了0.36分钟(P<0.05),以患者为中心总得分平均上升了1.35分(P<0.001)。结论:参加医疗联合体,特别是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但其作用有限。原因在于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难以推动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制约着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发挥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联合体 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标准化病人法 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慢性病患者对基层医疗服务的利用及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小凤 吴艳 +2 位作者 陈晓芳 宋平 陈拥军 《中国医院》 2019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种类慢性病患者对基层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探讨慢性病患者的患病种类及就医满意度对基层就诊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对全省6个地市州医疗机构的1 056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慢性病患者的基本情... 目的:了解不同种类慢性病患者对基层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探讨慢性病患者的患病种类及就医满意度对基层就诊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对全省6个地市州医疗机构的1 056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慢性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患病情况、慢性病患者的基层就诊及满意度情况等。结果:不同种类的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经历、次数、满意度以及随访管理率不同。慢性病患者对基层就诊满意,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进行随访管理,尤其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在患一般疾病时更倾向选择基层就诊。结论:提高基层对慢性病患者的随访管理率、患者对基层就诊的满意率,同时针对不同种类的慢性病患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有效促使患者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患者 基层医疗服务 满意度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挤兑背景下公众基层医疗服务就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苏映雪 宁宁 +5 位作者 张鑫 周一丹 乔瑾 周文婧 郭杨 王璐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3-517,共5页
目的:在医疗挤兑背景下,了解公众基层医疗服务就诊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我国山东省、上海省、黑龙江省、湖北省、陕西省、四川省六个省份共996名公众作为... 目的:在医疗挤兑背景下,了解公众基层医疗服务就诊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我国山东省、上海省、黑龙江省、湖北省、陕西省、四川省六个省份共996名公众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公众基层医疗服务就诊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公众基层医疗服务就诊意愿与年龄、是否为政府救助对象、疫情初期自我照顾情况、疫情前后医疗需求变化情况有联系,其比值比及可信区间分别为0.692(0.543~0.881),0.499(0.360~0.692),0.521(0.351~0.774),0.683(0.577~0.809)。结论:医疗挤兑背景下公众基层医疗服务就诊意愿较低,在后疫情时代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宣传环境,强化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对基层医疗服务的熟悉度和信任度;健全医疗救助资金保障机制,丰富医疗救助形式;加快构建互联网医疗体系,以缓解就诊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服务 就诊意愿 医疗挤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宫芳芳 孙喜琢 +1 位作者 林锦春 罗俊霞 《中国医院》 2017年第11期13-15,共3页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仍是医改的关键环节。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在医改的浪潮中紧跟国家政策,以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为目标,针对基层医疗卫...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仍是医改的关键环节。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在医改的浪潮中紧跟国家政策,以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为目标,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缺医、少药、缺检查"难题,逐个击破,切实做实做强社康中心,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的基层医疗服务
9
作者 储振华 《中国医院管理》 1986年第10期53-54,共2页
一、飞行医师服务澳大利亚全国约有2,600多个偏僻地区,每个地区的居民约20~40人,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总人口约14万。为保证这些居民的医疗服务,政府建立了“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服务 家庭医师 地段医院 医疗处理 家庭医学 急救任务 阑尾切除手术 新南威尔士州 结核病预防 医疗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3
10
作者 闫温馨 胡健 +2 位作者 曾华堂 刘民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进一步深化大模型的应用,以辅助基层医生常见病诊疗,推动智能化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托底“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激发全科医学的飞跃性发展,并推进大模型在全科诊疗与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产业化,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全科医学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公平 健康教育 慢性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视角下互联网医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郭胜鹏 马彧 王虎峰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7,共5页
目的基于医患视角探究互联网医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对331名医生和675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互联网医疗参与和利用率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关系。结果医生视角下互联网医疗与全面性(... 目的基于医患视角探究互联网医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对331名医生和675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互联网医疗参与和利用率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关系。结果医生视角下互联网医疗与全面性(服务可获得性)、以家庭为中心、全面性(服务提供)、协调性(信息系统)、社区导向、协调性呈正相关,与首诊可及和持续性不相关;患者视角下互联网医疗与以家庭为中心、全面性(服务可获得性)、协调性(信息系统)、全面性(服务提供)、社区导向、首诊利用、协调性、持续性、首诊可及呈正相关。结论推行互联网医疗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需关注医患双方诉求的异同,从医生视角强化设备更新、用药保障和人才建设,从患者视角优化提升基层首诊,结合医患视角依托基层和社区将互联网医疗融入健康家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医生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组态与路径研究
12
作者 申贤磊 何荣鑫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73-1979,共7页
背景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明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一直是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明确影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多重因... 背景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明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一直是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明确影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多重因素组合与发展路径,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8月开展研究,数据来源于《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中国统计年鉴》等。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为结果变量,以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6个变量为条件变量,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结果高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组态分析结果显示,共有4种组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可归纳为“技术-环境型”“组织-环境型”“技术-组织-环境型”3种模式。组态1: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组态2:~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组态3: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组态4:大数据应用*~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表示“且”,~表示“非”)。4种组态解的一致性为0.926,解的覆盖度为0.612,原始覆盖度为0.314~0.396,唯一覆盖度为0.017~0.08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组态有所不同。结论加大对基层的医疗资源投入,目前仍是提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普适措施,但也要注意技术条件、组织条件、环境条件各种因素的有效结合。东、中、西部地区间的驱动路径存在着明显差异,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发展禀赋及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驱动路径,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有针对性地改善条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服务绩效 定性比较分析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VQUAL模型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旭 赖思宏 +3 位作者 陈静纯 黄群芳 林晓玲 周驰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目的:在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背景下,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及影响因素,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对策。方法:运用SERVQUAL模型,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信任性、移情性方面,形成问卷条目;通过多... 目的:在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背景下,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及影响因素,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对策。方法:运用SERVQUAL模型,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信任性、移情性方面,形成问卷条目;通过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筛查服务质量差距的影响因素;借助IPA象限图呈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SERVQUAL模型各维度服务质量重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问卷各项条目的服务质量差距均为负值,服务保证性和移情性维度的服务质量差距得分最高,分别为-0.47±0.59分和-0.47±0.65分;服务有形性维度的服务质量差距得分最低,为-0.40±0.55分。年龄、收入情况和慢病年限是服务质量差距的影响因素。结论: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居民的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重视对低年龄、高收入和慢病病程较长的居民的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SERVQUAL模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系统分析——基于新木桶理论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希望 邢怡青 张亮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的内涵与特征,为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木桶理论,构建“政策长板-政策短板-政策缝隙-政策缺底”四维分析框架,分析政策执行差距。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重复投入... 目的: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的内涵与特征,为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木桶理论,构建“政策长板-政策短板-政策缝隙-政策缺底”四维分析框架,分析政策执行差距。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重复投入与投入不足现象并存,部分政策缺乏精准性,部门之间协同不够,对均等化和医防融合的关注度不高。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仍有改善空间,应基于适长、补短、弥缝以及固底的系统观,优化政策设计,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政策设计 新木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权赋能视域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及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曹成霖 曹文文 +2 位作者 孟飞跃 胡志 白忠良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26,共7页
在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增权赋能理论指导下,系统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结果表明通过加强基层就医引导、注重基层卫生健康人才... 在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增权赋能理论指导下,系统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结果表明通过加强基层就医引导、注重基层卫生健康人才维护、调整卫生资源配置机制、完善服务质量评价制度等措施来实现充分增权赋能,有利于建立综合全面、连续协调、公平可及的整合型高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策略,旨在为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能力提升的结构性难题提供参考资料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质量改进 增权赋能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挑战及建议 被引量:6
16
作者 柯丹丹 贾楠 +1 位作者 崔埔安 何仲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力军,是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基石。在COVID-19疫情期间,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凸显出许多短板。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与分析,发现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患者就医需求不高、卫生... 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力军,是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基石。在COVID-19疫情期间,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凸显出许多短板。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与分析,发现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患者就医需求不高、卫生系统整合性不强、服务基础薄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基于“三力理论”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策略,以期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地完成“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疫情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初级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创新机制对基层治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0-860,共1页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等社会现象对基层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问...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等社会现象对基层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机制,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成为了基层治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资源配置 基层医疗服务 基层治理 基本医疗需求 医疗健康 医疗资源分布 区域差异 创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加强老年人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基层就医引导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左群 李希良 +3 位作者 刘素平 李翠 张宗光 刘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194,共3页
医疗卫生市场中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牌未得到居民认可,是影响居民基层就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老年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征、老年人群传播服务效果的影响广度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提供服务等方面的分析,笔者建议实施以加强老年人群医... 医疗卫生市场中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牌未得到居民认可,是影响居民基层就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老年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征、老年人群传播服务效果的影响广度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提供服务等方面的分析,笔者建议实施以加强老年人群医疗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基层就医引导策略,可采取转变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服务能力,针对老年人群需求大力宣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就医引导 策略研究 老年人群 服务品牌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陈飞燕 张连云 +2 位作者 杨文秀 徐霁 骆达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3期26-27,共2页
梳理及归纳了我国在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改善社区卫生、农村卫生的结构与功能,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探讨与实践,为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 梳理及归纳了我国在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改善社区卫生、农村卫生的结构与功能,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探讨与实践,为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 农村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现状调查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俊凤 黄蕾 +3 位作者 闫雪梅 马丽源 文凤梅 苏维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8-280,304,共4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举办主体、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情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基层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随机抽取三个城市,再采用分层抽样(... 目的:调查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举办主体、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情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基层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随机抽取三个城市,再采用分层抽样(市、区/县、镇)方法从每个市中抽取7 ~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最终确定调查地点为26个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员1044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447人,共计1491人.结果26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有21 (80.8%)家属政府办,5(19.2%)家属医院下设;有46.2%(12家)机构临床科室设置还不齐全,84.6%(22家)的机构预防保健科室设置齐全,50%(13家)的机构医技科室设置不全;建筑总面积为82491m 2,平均3172.7m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正式人员占46.7%,临聘人员占52.3%;乡镇卫生院的正式人员占64.2%,临聘人员占35.8%;基层卫生人员中硕士学历只占0.6%,其次为本科学历,占16.5%,大专和中专人员相对较多.结论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政府需加大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