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时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国元 冷雪忠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57,共5页
文章基于2010—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结果表明:2010年以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效率均值为0.786,未处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 文章基于2010—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结果表明:2010年以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效率均值为0.786,未处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89,未达到整体进步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省域差异较大,整体而言,东部地区效率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效率,且这种地区差异不存在显著收敛性,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依据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将各省份基层医疗服务划分为落后、发展、成熟、衰退四个相对发展阶段。国家政策扶持需根据各省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制定针对性措施,避免“增长陷阱”,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缩小区域差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公共卫生 省域差异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和RSR法的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综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逸芳 刘蒙 +3 位作者 朱艳霞 刘学谦 葛国曙 张怡青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2,106,共5页
目的:以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面上数据为基础,评价近10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分析其变化趋势,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方法:为减少环境因素和干扰项因素的影响,运用三阶段DE... 目的:以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面上数据为基础,评价近10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分析其变化趋势,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方法:为减少环境因素和干扰项因素的影响,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进行静态分析,以秩和比法进行排序和分档,采用Malmquist指数对2011~2020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结果: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得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665、0.801、0.838,Malmquist指数测算得出2011~2020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为0.837~1.153。RSR法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分为四档,其中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结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服务效率不高,且存在地区性差异,而技术进步是限制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应制定科学的基层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缩小地区性差异,通过提高医疗技术创新,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服务效率 三阶段DEA-Malmquist R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的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效率研究
3
作者 李杰 杜汋 +2 位作者 邵屾 潘东 张雅欣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80-1986,1991,共8页
背景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基层中医诊疗发展尚不均衡,不同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效率差距较大。目的通过分析2021年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情况,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 背景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基层中医诊疗发展尚不均衡,不同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效率差距较大。目的通过分析2021年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情况,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采用全面调查方法收集天津市16个行政区域(Dis)(Dis1~6为市内六区,Dis7~10为环城四区,Dis11为滨海新区,Dis12~16为远郊五区)共计27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数据,并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变动规模报酬(BCC)模型、固定规模报酬(CCR)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SFA)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效率。通过文献研究将DEA模型的投入指标设为中医类执业医师数、中医科床位、中医诊疗设备台数;产出指标设为中医医疗收入、中医诊疗人次数、以中医为主的出院人次数、上门中医药服务人次数。SFA模型除产出指标增添总收入一项外,余与DEA所设指标一致。结果各区中有7个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情况有效,Dis9 DEA弱有效,8个区DEA为无效。有8个区规模报酬呈递增状态,7个区规模报酬不变,Dis3呈递减状态。8个非DEA有效的区,各区3项投入指标均存在冗余情况,产出指标中各区中医医疗收入项不足现象较为严重。SFA结果中Dis1~6技术效率(0.733~0.838),均为高效区;Dis7~10技术效率(0.691~0.912),3个高效区、1个中效区;Dis11技术效率(0.885)为高效区;Dis12~16(0.399~0.849)3个高效区、2个中效区。DEA结果与SFA结果基本一致,中医类执业医师数对运营效率有正影响。结论天津市各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效率总体偏低,但整体发展趋势向好,且有区域特点,整体来看Dis1~6优于Dis7~10,Dis7~10优于Dis11~16,各区应根据实际合理规划,避免资源投入过剩以及产出不足情况,尤其要加大对滨海新区及远郊五区的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分析 统计 运营效率 基层中医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健康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
作者 魏戌 尹煜辉 +10 位作者 王旭 于若文 章轶立 孙凯 王辉 谢世明 李琰 秦晓宽 尹逊路 李玲慧 朱立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54-2362,共9页
背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慢性退行性骨与关节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基层骨健康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疾病防治效率的关键问题,亟需找出其薄弱点以便于精准优化与有效提升。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健康服务能力评价指... 背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慢性退行性骨与关节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基层骨健康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疾病防治效率的关键问题,亟需找出其薄弱点以便于精准优化与有效提升。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健康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应对老龄化社会中慢性肌肉骨骼疾病负担加重及基层骨健康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方法2024年9月—2025年1月,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期刊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有关基层骨健康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查阅、梳理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官方网站相关政策法规和指导纲要,初步了解骨健康服务能力评估的研究现状,归纳分析影响评价结果的维度框架。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相关文献与政策,经半结构化访谈和头脑风暴法初步构建指标体系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咨询筛选优化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研究邀请了来自全国21个地区、不同专业领域的24位专家,专家积极系数达100.0%,权威程度为0.906,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提示研究结果可信。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别为资源配置、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与保障,权重分别为0.198、0.490、0.312。“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维度的权重值最高(0.490),提示应将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作为基层骨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关键任务。此外,人才培养、服务效率、医疗协作等维度的指标权重也相对较高,对提升服务能力意义重大。结论本研究形成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健康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为进一步评估我国基层骨健康医疗服务能力现状及卫生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骨健康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服务能力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3
5
作者 闫温馨 胡健 +2 位作者 曾华堂 刘民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进一步深化大模型的应用,以辅助基层医生常见病诊疗,推动智能化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托底“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激发全科医学的飞跃性发展,并推进大模型在全科诊疗与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产业化,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全科医学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公平 健康教育 慢性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基层”效果态势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基于2010年~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梁金刚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58,89,共3页
目的:探究新医改以来“强基层”政策效果态势,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法:根据2010~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选取诊疗人次、收支结余状况、人员状况、机构状况四个指标,按照时间序列采取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强基层”效果进... 目的:探究新医改以来“强基层”政策效果态势,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法:根据2010~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选取诊疗人次、收支结余状况、人员状况、机构状况四个指标,按照时间序列采取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强基层”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诊疗人次绝对量呈“N”型波动,相对占比下降趋势明显;收支规模增大,但收支结余率保持低位;执业(助理)医师总量增长,但农村卫生人员流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呈不断上涨趋势,但村卫生数量呈下降趋势。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效受限的瓶颈主要归因于工作力量不充实、激励机制不健全、技术手段不充分、协同机制不顺畅。建议创新服务、完善功能,筑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药品、检验检查设备等资源供给;充分发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嵌入使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层 效果态势 基层医疗卫生 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刘薇 李艳辉 +3 位作者 吴金玉 马爽 朱宇华 李瑞锋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9-391,451,共4页
自2008年开始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开展了一定的治未病服务实践,本文选取两个案例,分析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对比当前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仍面临支持体系不健全、供给能力不充足以及... 自2008年开始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开展了一定的治未病服务实践,本文选取两个案例,分析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对比当前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仍面临支持体系不健全、供给能力不充足以及智能应用不成熟等问题。因此,通过完善支持体系、提高供给能力和推进智能应用等建议,优化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中医治未病 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视角下互联网医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郭胜鹏 马彧 王虎峰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7,共5页
目的基于医患视角探究互联网医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对331名医生和675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互联网医疗参与和利用率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关系。结果医生视角下互联网医疗与全面性(... 目的基于医患视角探究互联网医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对331名医生和675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互联网医疗参与和利用率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关系。结果医生视角下互联网医疗与全面性(服务可获得性)、以家庭为中心、全面性(服务提供)、协调性(信息系统)、社区导向、协调性呈正相关,与首诊可及和持续性不相关;患者视角下互联网医疗与以家庭为中心、全面性(服务可获得性)、协调性(信息系统)、全面性(服务提供)、社区导向、首诊利用、协调性、持续性、首诊可及呈正相关。结论推行互联网医疗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需关注医患双方诉求的异同,从医生视角强化设备更新、用药保障和人才建设,从患者视角优化提升基层首诊,结合医患视角依托基层和社区将互联网医疗融入健康家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医生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组态与路径研究
9
作者 申贤磊 何荣鑫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73-1979,共7页
背景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明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一直是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明确影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多重因... 背景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明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一直是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明确影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多重因素组合与发展路径,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8月开展研究,数据来源于《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中国统计年鉴》等。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为结果变量,以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6个变量为条件变量,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结果高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组态分析结果显示,共有4种组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可归纳为“技术-环境型”“组织-环境型”“技术-组织-环境型”3种模式。组态1: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组态2:~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组态3: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组态4:大数据应用*~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表示“且”,~表示“非”)。4种组态解的一致性为0.926,解的覆盖度为0.612,原始覆盖度为0.314~0.396,唯一覆盖度为0.017~0.08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组态有所不同。结论加大对基层的医疗资源投入,目前仍是提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普适措施,但也要注意技术条件、组织条件、环境条件各种因素的有效结合。东、中、西部地区间的驱动路径存在着明显差异,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发展禀赋及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驱动路径,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有针对性地改善条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服务绩效 定性比较分析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现状及改进措施
10
作者 马善军 闫振喆 王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87-1991,共5页
本研究对连云港市海州区基层中医馆服务能力存在问题、服务能力及改进措施等内容进行综述,描述了基层中医馆在特色科室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医防融合等方面的工作现状,发现中医馆在运行中存在资源配备不均、管理不规范、设施设备不... 本研究对连云港市海州区基层中医馆服务能力存在问题、服务能力及改进措施等内容进行综述,描述了基层中医馆在特色科室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医防融合等方面的工作现状,发现中医馆在运行中存在资源配备不均、管理不规范、设施设备不足、服务能力需要提升等问题。对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中医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其所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对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改进策略,以提升中医馆服务能力,形成医防融合特色,发挥基层医疗功能和作用,居民在社区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中医馆 服务能力 现状分析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DEA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评价 被引量:18
11
作者 于本海 高英俏 张东风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分析2013-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探究环境因素对技术效率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利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数据,在剔除人均地区生产... 目的:分析2013-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探究环境因素对技术效率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利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数据,在剔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密度、总抚养比和政府卫生支出影响后,评价其效率。结果:三阶段DEA测算得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为0.837、0.948、0.882,综合效率地区排名表现为中部(0.946)>东部(0.919)>西部(0.764)>东北(0.638),Malmquist指数测得2013-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生产效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各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与管理水平差距较大,医疗水平较低的地区应通过改善人才培养与医疗资源配置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DEA 服务效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MALMQUIST指数 卫生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VQUAL模型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旭 赖思宏 +3 位作者 陈静纯 黄群芳 林晓玲 周驰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目的:在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背景下,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及影响因素,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对策。方法:运用SERVQUAL模型,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信任性、移情性方面,形成问卷条目;通过多... 目的:在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背景下,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及影响因素,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对策。方法:运用SERVQUAL模型,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信任性、移情性方面,形成问卷条目;通过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筛查服务质量差距的影响因素;借助IPA象限图呈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SERVQUAL模型各维度服务质量重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问卷各项条目的服务质量差距均为负值,服务保证性和移情性维度的服务质量差距得分最高,分别为-0.47±0.59分和-0.47±0.65分;服务有形性维度的服务质量差距得分最低,为-0.40±0.55分。年龄、收入情况和慢病年限是服务质量差距的影响因素。结论: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居民的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重视对低年龄、高收入和慢病病程较长的居民的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SERVQUAL模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改革: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
13
作者 涂怡欣 郁建兴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0,159,共11页
“起源于安徽,发展于山西,拓展于浙江”的县域医共体改革,是中国2009年实施新医改后最重要的强基层政策工具。在地方探索与顶层设计的互动中,县域医共体改革逐渐成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县域医共体改革在提升基层卫... “起源于安徽,发展于山西,拓展于浙江”的县域医共体改革,是中国2009年实施新医改后最重要的强基层政策工具。在地方探索与顶层设计的互动中,县域医共体改革逐渐成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县域医共体改革在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效应,为国际整合医疗卫生服务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县域医共体改革目前仍然存在局限性,主要源于改革的不彻底,而这恰恰指明了县域医共体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与方向,即以医保支付方式为核心,驱动县域医疗共同体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共同体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县域医共体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亚琳 刘力滴 +4 位作者 陈正勇 刘长明 杨梓钰 曹毅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302-4307,共6页
背景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医疗服务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研究显示,医联体建设可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但各整合要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基层医... 背景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医疗服务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研究显示,医联体建设可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但各整合要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并探究医联体背景下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2月,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制的结构化问卷对成都市参与了医联体建设的38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人员配置、门诊和住院服务、医联体建设情况等,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发放及回收问卷。以在岗职工数、注册全科医生数、床位数、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病床使用率6项指标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采用秩和比法将381家机构的服务能力分为3档,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38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位在岗职工数为54(48)人,中位注册全科医生数为4(8)人,中位床位数为50(50)张,中位门急诊人次为49460(60317)人次,中位入院人次为1440(2071)人次,中位病床使用率为68.43%(45.18%)。依据秩和比,服务能力被评价为好、中、差的机构分别有61家(16.0%)、260家(68.3%)、60家(15.7%)。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构建筑面积及与医联体内机构合作开展教学查房、远程读片情况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四川省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较好,机构建筑面积及医联体帮扶方式中的教学查房、远程读片会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服务能力 影响因素分析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系统分析——基于新木桶理论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希望 邢怡青 张亮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的内涵与特征,为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木桶理论,构建“政策长板-政策短板-政策缝隙-政策缺底”四维分析框架,分析政策执行差距。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重复投入... 目的: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的内涵与特征,为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木桶理论,构建“政策长板-政策短板-政策缝隙-政策缺底”四维分析框架,分析政策执行差距。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重复投入与投入不足现象并存,部分政策缺乏精准性,部门之间协同不够,对均等化和医防融合的关注度不高。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政策仍有改善空间,应基于适长、补短、弥缝以及固底的系统观,优化政策设计,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政策设计 新木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权赋能视域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及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曹成霖 曹文文 +2 位作者 孟飞跃 胡志 白忠良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26,共7页
在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增权赋能理论指导下,系统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结果表明通过加强基层就医引导、注重基层卫生健康人才... 在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增权赋能理论指导下,系统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结果表明通过加强基层就医引导、注重基层卫生健康人才维护、调整卫生资源配置机制、完善服务质量评价制度等措施来实现充分增权赋能,有利于建立综合全面、连续协调、公平可及的整合型高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策略,旨在为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能力提升的结构性难题提供参考资料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质量改进 增权赋能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楼英婷 刘凯捷 +3 位作者 范晓苑 郑琪仪 麦热依·巴合提 董恒进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建设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收集并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县域医共体建设前后的各项服务能力指标。结果:实施... 目的:分析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建设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收集并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县域医共体建设前后的各项服务能力指标。结果: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后,样本卫生院整体服务能力的平均合格率、平均优秀率分别提升了17.72、21.10个百分点,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方面的指标得分也得到提高。结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服务能力,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县域医共体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挑战及建议 被引量:6
18
作者 柯丹丹 贾楠 +1 位作者 崔埔安 何仲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力军,是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基石。在COVID-19疫情期间,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凸显出许多短板。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与分析,发现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患者就医需求不高、卫生... 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力军,是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基石。在COVID-19疫情期间,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凸显出许多短板。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与分析,发现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患者就医需求不高、卫生系统整合性不强、服务基础薄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基于“三力理论”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策略,以期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地完成“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疫情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初级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评价——基于超效率EBM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军琳 兰娅菲 茅宁莹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4,共6页
目的:对我国30个省(区、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进行测算,并提出建议。方法:运用超效率EBM模型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进行静态分析,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012—2021年,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 目的:对我国30个省(区、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进行测算,并提出建议。方法:运用超效率EBM模型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进行静态分析,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012—2021年,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有所提升,但依旧面临发展不稳定、地区间发展存在差异以及医疗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等问题。结论:各地社区医疗卫生机构需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技术应用水平;结合发展现状及特征,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疗卫生机构 效率E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服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状况及居家医疗服务开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录玲 刘素珍 李航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39,共7页
背景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就医需求多样化及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居家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国家大力鼓励发展居家医疗服务,四川省作为老年医疗居家护理服务的试点地区,当前开展主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讨机... 背景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就医需求多样化及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居家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国家大力鼓励发展居家医疗服务,四川省作为老年医疗居家护理服务的试点地区,当前开展主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讨机构状况及服务开展现状十分必要。目的调查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状况及居家医疗服务开展现状,为进一步促进居家医疗的规范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7个城市、6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该机构的一般资料、人力资源、居家医疗开展情况及阻碍因素进行资料收集和调查分析。结果6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全职医务人员10~316名,中位数为40(40)名;医务人员数量占全职员工的平均比重为(84.9±11.3)%;初级及以下职称医生占比的中位数为45.5%(24.2%),初级及以下职称护士占比的中位数为71.9%(34.2%);医护比为0.43~2.63,平均为(1.44±0.50)。机构不同所在地与是否参与等级医院评审、有兼职医护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构不同服务区域与机构名称、是否参与等级医院评审、有住院床位、医护占比、医护比、医护职称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51所(82.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开展居家医疗服务,慢病管理对居家医疗服务的开展有一定影响(P<0.05)。26所(50.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居家医疗服务时长<3年,31所(60.8%)机构服务最多的对象为≥60岁的老年慢病患者,35所(68.7%)工作量≤1~2 d/周,服务途径以家庭医生签约为主(98.0%)。开展居家医疗服务阻碍因素排名前三的是人力资源不足、无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不到位。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状况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服务区域有所差别。居家医疗服务在四川省开展较广泛,但在服务形式、服务时间、工作量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建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身情况重视目前面临的问题,完善居家医疗服务相关标准和规范,重视慢病管理和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居家护理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资源 居家医疗服务 卫生服务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