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宋代基层区划:乡的边界及其划界原则
- 1
-
-
作者
王旭
-
机构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2期63-71,158,共10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资助“宋代江南地区基层区划的变动与调整研究”
2017年江苏省社科基金系列专项重点项目“历史时期大运河沿线市镇的变迁及个性化发展模式研究”(17DDA011)
-
文摘
北宋元丰年间以前,乡是县以下一级"实体政务"区划,其数量和幅员随着人口的损益而变化,故边界尚不稳定。王安石变法之后,乡的行政职能被大大削弱,"乡系户口"的功能也随之消失,乡界逐渐稳固下来。保甲法、经界法等基层改革都是在乡内完成,并不跨乡编排,这种政策性的规定强化了乡的整体性,使乡界变得越来越清晰。依据乡所邻对象的差别,可将其边界细分为四类:乡与乡的分界;乡与路州军县等政区的分界;乡与行政治所的分界;乡与市镇的分界。从现有材料分析,乡的划界大体上遵循"山川形便"原则,这既是为了基层官员管理的便利,又符合自然聚落形成的规律。
-
关键词
乡里制度
基层区划
保甲法
乡
乡界
宋代
-
Keywords
rural system
grassroots division
Baojia method
township
boundaries of township
Song Dynasty
-
分类号
K92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