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保守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从中心到边缘——“五四”后期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潮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6-150,共5页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和传播历来备受研究者重视,但过去的研究偏重于围绕思想精英来梳理史实。在民国思想精英的小世界之外,更为广大的中国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是如何认知和接受社会主义的,这样的问题始终未能受到更多关注。...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和传播历来备受研究者重视,但过去的研究偏重于围绕思想精英来梳理史实。在民国思想精英的小世界之外,更为广大的中国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是如何认知和接受社会主义的,这样的问题始终未能受到更多关注。其实思想精英之间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固然重要,而思想界的中心与边缘对于社会主义在认知上的歧异同样值得注意。本文以著名学者梁启超和地方学者刘咸炘为中心,较为深入地比较分析了分别处于当时思想界中心与边缘的两人对于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观念认知及其问题意识所呈现出的微妙歧异,并从思想史的内在理路层面揭示了文化保守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之间颇富吊诡意味的紧张关系,以重新探究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潮在“五四”后期短暂兴衰的思想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尔特社会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 梁启超 刘咸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汉俊是批判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最早斗士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子渝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85-87,共3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如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命运一样 ,不是一帆风顺的 ,建党初期除了被军阀政府诬为“过激主义”而遭到攻击和封锁外 ,还受到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所谓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思潮的挑战。于是 ,中国早期马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如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命运一样 ,不是一帆风顺的 ,建党初期除了被军阀政府诬为“过激主义”而遭到攻击和封锁外 ,还受到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所谓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思潮的挑战。于是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思想战线上与他们展开了论战 ,其中与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最旷日持久。然而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这场论战的起始时间还没有搞清楚 ,因而对论战的内容、意义的探讨就存在着巨大的空洞。本文指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批判 ,不是在 192 0年底 ,由张东荪发表《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一文而引发的 ,而在此前 6个月 ,李汉俊在上海《星期评论》第 2 0号 ( 192 0年 5月 )上发表的《浑朴的社会主义者底特别的劳动运动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研究 李汉俊 基尔特社会主义 思想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分歧与道路选择:重新认识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论战” 被引量:4
3
作者 左玉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在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论战中,因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分歧,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以张东荪、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研究系在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上出现明显的差异。前者主张以社会主义方式开发实业,走俄国人的暴力革命... 在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论战中,因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分歧,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以张东荪、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研究系在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上出现明显的差异。前者主张以社会主义方式开发实业,走俄国人的暴力革命道路;后者主张以资本主义或基尔特社会主义方式开发实业,走英德式的社会改良道路。论战双方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集中体现了五四思想界对该问题的认识深度和认识高度,导致中国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分野。经过论战,双方都从对方接受了某些观点和启示,对自身的观点进行修正和补充,并调整了自己的政治视角;双方的意见虽未根本改变,但都有所丰富完善,并在"国家社会主义"的基点上找到了发展实业的共同途径。这场论战深刻影响了五四之后中国历史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 张东荪 陈独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与社会主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菲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梁漱溟 基尔特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无政府主义 乡村建设理论 无政府共产主义 互助论 同业组合 合作思想 农业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等: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同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追求与相互竞争
5
作者 薛子燕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9,共9页
新文化运动时期,强调平等的价值和意义,成为当时三派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共同追求。然而它们对平等观念的不同理解,导致这种追求大异其趣,造成了不同社会主义思潮间的激烈竞争。正... 新文化运动时期,强调平等的价值和意义,成为当时三派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共同追求。然而它们对平等观念的不同理解,导致这种追求大异其趣,造成了不同社会主义思潮间的激烈竞争。正是在这种共识与竞争交织的复杂语境中,平等观念从抽象性的价值走向了具体的历史生活实践,社会主义由外来的社会思潮具有了更多的中国内容和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无政府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社会主义观再认识 被引量:9
6
作者 董方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85-91,共7页
梁启超社会主义观再认识董方奎近代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最早在中国刊物上系统介绍、称颂社会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学说,并根据中国经济落后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步骤、方针、前途等,提出过一系列可贵的主张,... 梁启超社会主义观再认识董方奎近代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最早在中国刊物上系统介绍、称颂社会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学说,并根据中国经济落后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步骤、方针、前途等,提出过一系列可贵的主张,在我国社会主义学说的启蒙宣传上起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运动 梁启超 社会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 大资本家 劳动阶级 基尔特社会主义 托拉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的尝试与反思
7
作者 辛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308-310,共3页
“五四”运动以后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日渐危急的时局 ,积极地进行了社会主义的实践 ,这些实践既表现出盲目性和空热性 ,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理论前提。
关键词 “五四”时期 社会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 新村主义 工读互助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关于1920—1921年的“社会主义论战”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见秋 江长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0-15,18,共7页
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繁荣富强,使中华民族跻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历尽艰辛,前仆后继,终于在“五四”时期,找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六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辈,为了捍卫这条真理,在中国实践社会... 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繁荣富强,使中华民族跻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历尽艰辛,前仆后继,终于在“五四”时期,找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六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辈,为了捍卫这条真理,在中国实践社会主义,在各个时期与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才赢得了社会主义的今天.今天,我们回顾党成立前夕的历史,学习革命先驱们为救国救民,勇敢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精神,对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加速“四化”建设,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尔特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论战 开发实业 马克思主义 梁启超 《新青年》 发展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罗素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潮
9
作者 严志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7-10,共4页
在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百家争鸣中,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和宣传占有突出的地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分析这些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和消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在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百家争鸣中,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和宣传占有突出的地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分析这些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和消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思潮 五四时期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中国人民 小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制度 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学说 中国思想界 基尔特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四时期的“主义”建构到中共初创的行动纲领——一条思想史线索的考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欧阳哲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0-159,共10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进步的思想界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追踪世界大势,加大引进欧美新思潮的力度,探索中国问题,适时调整思想坐标,逐渐形成新的思想定向。逐步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历程大体经历了三次演变:首先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进步的思想界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追踪世界大势,加大引进欧美新思潮的力度,探索中国问题,适时调整思想坐标,逐渐形成新的思想定向。逐步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历程大体经历了三次演变:首先是接受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确认"主义"为传统儒学的替代品;然后在各种"主义"的选择中,逐步倾向社会主义;最后是在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如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中认同俄罗斯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这"三步曲"可以说是五四时期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知识分子的常规步骤。把握这"三步曲"的演进,就是理解第一代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思想世界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尔特社会主义 新村主义 社会主义思潮 行动纲领 思想历程 传统儒学 世界大势 三步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光》杂志社与北京、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明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5-86,72,共3页
《曙光》杂志社与北京、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刘明义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向大会的报告曾提到过《曙光》杂志的刊物,并介绍说,该刊由“我们的一个同志负责出版,但不纯粹是我们的刊物,而是一个混合性的刊物”... 《曙光》杂志社与北京、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刘明义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向大会的报告曾提到过《曙光》杂志的刊物,并介绍说,该刊由“我们的一个同志负责出版,但不纯粹是我们的刊物,而是一个混合性的刊物”。笔者在研究党的创立的历史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小组 基尔特社会主义 杂志社 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少年中国学会 行会社会主义 陈独秀 济南 王统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总目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侠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7-200,共4页
关键词 基尔特社会主义 工会社会主义 经济学 理论与实践 服务业 服务行业 服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达同志在建党时期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镜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7,共7页
【正】 李达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播火者之一。当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他同其他共产主义先驱者一道,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促进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为我党早期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宝贵贡献。
关键词 李达 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革命 共产主义 社会革命 无政府主义 资本主义 有产阶级 基尔特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馬克思主义对社会改良主义的論战
14
作者 罗耀九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1期67-80,共14页
“五四”运动以來的四十年間,无数的革命战士在追求社会主义的理想中貢献了他們畢生的精力,甚至牺牲了宝貴的生命。今天,社会主义在中國已不是理想而是光輝燦爛的现实了。但在五四时期,尋找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先驅者,却經歷了一段难苦... “五四”运动以來的四十年間,无数的革命战士在追求社会主义的理想中貢献了他們畢生的精力,甚至牺牲了宝貴的生命。今天,社会主义在中國已不是理想而是光輝燦爛的现实了。但在五四时期,尋找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先驅者,却經歷了一段难苦的奋斗过程,和各种各样的馬克思主义的敌人作斗争,突破了重重障碍。才使馬克思主义成为中國革命实践的指導思想缙隈R克主义者所遭遇的一个狡猾的敌人便是張东蓀梁啟超等那批研究系政客庖桓龇炊攀谴忧迥┚髁椗裳荼鋪淼?是一部份接受資本主义思想的地主階級代表人。他們經常是靠攏当权的買办階級。在五四时期他們都掛着“社会主义”招牌干反社会主义的勾当,企圖以伪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改良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 五四时期 资本主义 新青年 克思主义 改良主义 四十年 研究系 十月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陈独秀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15
作者 刘录开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S1期40-45,共6页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历史人物。对他应如何评价?史学界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建党前后的陈独秀究竟是什么人?有人说他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有人说他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关键词 早期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 中国近现代史 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 共产主义思想 争论的焦点 历史人物 史学界 基尔特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安徽社会思潮初探
16
作者 邱江生 《安徽史学》 1986年第6期13-17,62,共6页
五四时期,安徽思想界异常活跃。介绍新文化,传播新思想,成为当时进步知识分子所热衷的事业。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科学与民主的思潮很快传入安徽。此前,陈独秀在安徽积极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安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 五四时期,安徽思想界异常活跃。介绍新文化,传播新思想,成为当时进步知识分子所热衷的事业。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科学与民主的思潮很快传入安徽。此前,陈独秀在安徽积极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安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围绕着如何“改造中国”、“改造安徽”等问题,纷纷发表己见,为探索改造安徽的根本途径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五四时期 新文化 进步知识分子 基尔特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 根本途径 共产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补空白的可喜尝试 开拓异域的有益成果——徐善广、柳剑平著《中国无政府主义史》序言
17
作者 高放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8期56-59,共4页
我国在19世纪中后叶从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在内部封建势力和外国列强双重压迫、剥削之下,人民愈益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忧国忧民的众多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道。这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和生产正蓬勃发展,70年... 我国在19世纪中后叶从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在内部封建势力和外国列强双重压迫、剥削之下,人民愈益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忧国忧民的众多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道。这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和生产正蓬勃发展,70年代以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也开始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政府主义 中国无政府主义 填补空白 科学社会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潮 半封建半殖民地 巴枯宁 资本主义道路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世平 费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2期1-20,共20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作为这个党建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究竟在中国传播到了怎样的程度呢?在这篇文章里,打算研究—下这样一些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作为这个党建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究竟在中国传播到了怎样的程度呢?在这篇文章里,打算研究—下这样一些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了那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在怎样的情况下研究的?研究到了怎样的程度?还有些甚么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 新青年 陈独秀 中国工人运动 共产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改良主义 无政府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与罗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史云波 《安徽史学》 1998年第4期85-89,共5页
关键词 胡适 罗素 梁启超 五四时期 中国知识界 陈独秀 中国问题 丁文江 基尔特社会主义 《中国哲学史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杜威和罗素的中国近代化方案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逢银 《江淮论坛》 2002年第4期68-72,共5页
“五四”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汇的高峰期。杜威、罗素作为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亲临中国,通过演讲、著述,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新知新说,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社会具体问题的方法。围绕杜威、罗素的中国现代化方案,以其中国经济的发展方案为突破... “五四”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汇的高峰期。杜威、罗素作为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亲临中国,通过演讲、著述,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新知新说,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社会具体问题的方法。围绕杜威、罗素的中国现代化方案,以其中国经济的发展方案为突破口,考察了他们方案的形成过程,并对其方案作了比较,对他们方案作了力所能及的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 集权经济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