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及其检验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美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52-1858,共7页
素质-压力模型、不同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是当前有关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三种代表性理论模型。素质-压力模型认为"近墨者黑"或"出淤泥而不染",优势反应敏感性模型认为"近朱者赤",而不同易感性模... 素质-压力模型、不同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是当前有关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三种代表性理论模型。素质-压力模型认为"近墨者黑"或"出淤泥而不染",优势反应敏感性模型认为"近朱者赤",而不同易感性模型则兼收并蓄,认为某些个体近墨则黑,近朱则赤。检验上述模型的现实有效性是当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概观而言,分组回归和分层回归是常用的传统检验方法,显著性区域分析法和新参数回归模型法则是新近兴起的。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三种模型的领域特殊性、种族差异等问题,检验这些模型的方法也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素质-压力模型 不同易感性模型 优势敏感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多因素降维法在心脑血管病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及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冯聪蕊 张伟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0期47-52,共6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复杂性遗传疾病。在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因素中,基因与基因之间、基因与环境之间均存在着交互作用。近年来,随着被发现的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越来越多,单独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等...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复杂性遗传疾病。在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因素中,基因与基因之间、基因与环境之间均存在着交互作用。近年来,随着被发现的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越来越多,单独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处理交互作用存在"维度灾难"等局限性,导致研究结果假阳性率增加。广义多因素降维法引入计分统计量的原理,能够列举所有基因型和环境因素的组合情况,分析端粒长度等连续型结局变量,且能够纳入协变量,校正年龄、性别等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混杂因素,从而控制混杂因素引起的结果偏移乃至错误。广义多因素降维法将高维数据降为一维模型后,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对阐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LOGISTIC回归模型 广义多因素降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MKK4基因遗传变异的交互作用与鼻咽癌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斌 黄斌芳 +1 位作者 杨磊 吕嘉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研究EB病毒感染与MKK4基因遗传变异的交互作用在鼻咽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鼻咽癌病例和正常对照各500名,采用TAQMAN技术分析MKK4基因遗传变异-1304T>G与鼻咽癌发病的关联;并分析基因位点与EB病毒感染状态在鼻咽癌发生中的... 目的:研究EB病毒感染与MKK4基因遗传变异的交互作用在鼻咽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鼻咽癌病例和正常对照各500名,采用TAQMAN技术分析MKK4基因遗传变异-1304T>G与鼻咽癌发病的关联;并分析基因位点与EB病毒感染状态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结果:相对TT基因型携带者,G变异基因型鼻咽癌的发病风险下降(TG基因型adjustedOR=0.78,95%CI=0.61~0.94,P=0.02;GG基因型adjustedOR=0.64;95%CI=0.39~0.99;P=0.04),且存在显著的等位基因剂量—效应关联(Ptrend=0.02)。进一步交互作用分析发现EB病毒感染状态可改变G变异基因型降低鼻咽癌发病风险的作用(adjustedP交互作用=0.04)。结论:MKK4基因遗传变异可降低鼻咽癌的发病风险,但其对鼻咽癌的保护作用受EB病毒感染状态影响,提示EB病毒-MKK4基因交互作用可能是我国南方人群易患鼻咽癌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MKK4 EB病毒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自差别易感性模型的证据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德懋 冯姝慧 邢淑芬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0-1320,共11页
差别易感性模型认为,携带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既容易受到消极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容易受到积极的、支持性环境的有利影响。随着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关于基因-环境对儿童发展交互作用的大量研究,主要包括5-HTTLPR... 差别易感性模型认为,携带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既容易受到消极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容易受到积极的、支持性环境的有利影响。随着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关于基因-环境对儿童发展交互作用的大量研究,主要包括5-HTTLPR、DRD4、MAOA、COMT和BDNF五种基因与环境因素(如,母亲敏感性、压力性生活事件和家庭养育环境等)对儿童发展的交互作用,支持了差别易感性模型。但是,关于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机制、携带易感性基因个体的种族和性别差异问题以及优势敏感性假说的验证,都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基因 差别易感性 优势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OA基因T941G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男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8
5
作者 曹丛 王美萍 +2 位作者 曹衍淼 纪林芹 张文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6-218,共13页
抑郁具有复杂的多基因遗传基础,然而既有研究大多采用单基因以及单基因-环境交互设计(G×E)考察抑郁的遗传机制。以757名男青少年为被试(初次测评时Mage=11.32岁,SD=0.49岁),采用多基因-环境交互(G×G×E)设计,本研究考察了... 抑郁具有复杂的多基因遗传基础,然而既有研究大多采用单基因以及单基因-环境交互设计(G×E)考察抑郁的遗传机制。以757名男青少年为被试(初次测评时Mage=11.32岁,SD=0.49岁),采用多基因-环境交互(G×G×E)设计,本研究考察了MAOA(monoamine oxidase A,单胺氧化酶A)基因T941G多态性、COMT(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影响。结果显示,MAOA基因T941G多态性与同伴侵害交互作用于青少年抑郁,同伴侵害仅显著正向预测G等位基因(而非T等位基因)青少年抑郁。而且,MAOA基因T941G多态性与同伴侵害的交互作用受到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调节,上述交互作用仅存在于COMT Met等位基因而非Val/Val基因型携带者中。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的产生与个体差异存在多基因与环境间的复杂交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OA基因 COMT基因 同伴侵害 抑郁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启动子遗传变异及环境交互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碧云 苗竹林 +3 位作者 王自能 唐运革 韦相才 陈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目的:研究TLR4启动子区二个位点rs10983755及ss77136219的A→G多态性变异及环境因素交互与南方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将240例健康对照组与183例URSA患者外周血DNA进行TLR4-ss77136219及TLR4-rs10983755二个... 目的:研究TLR4启动子区二个位点rs10983755及ss77136219的A→G多态性变异及环境因素交互与南方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将240例健康对照组与183例URSA患者外周血DNA进行TLR4-ss77136219及TLR4-rs10983755二个位点的基因分型,分成-AA/AG/GG3种,比较不同基因型在URSA组及对照组发病率的差异;同时进行环境致病因素的多中心问卷调查,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计算以上基因变异及环境因素交互与URSA发病的易感性关系。结果:TLR4-ss77136219A>G变异与URSA易感性相关,GG及GA基因型为URSA的易感基因型,且该位点变异与年龄≥30岁之间存在着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论:TLR4-ss77136219-GG/GA基因型与URSA发病易感性相关,而TLR4-ss77136219-AA基因型为URSA保护性基因型;且TLR4-ss77136219-GG/GA与年龄≥30岁之间存在协同作用,URSA是一种基因-环境多因素交互的复杂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易感性 基因-环境交互 TLR4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袁园 王苹 +9 位作者 吴雅慧 叶晓茜 黄尚志 石冰 王科 王竹青 刘冬静 王子凡 吴涛 王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isolated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对一项国际多中心的全基因组关...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isolated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对一项国际多中心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数据进行再分析,选取其中806个中国人群NSCL/P核心家庭,对该人群的8个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包括CDH1、CTNNB1、PVRL1、PVRL2、PVRL3、ACTN1、VCL、LEF1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sion diseqilibrium test,TDT)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环境因素包括患儿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饮酒及服用多种维生素。结果:经数据质量控制后,共纳入22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TDT结果显示,CTNNB1、CDH1、ACTN1基因中有23个SNPs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P<0.05),但经Bonferroni校正后,这些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0 2)。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结果显示,14号染色体的ACTN1基因中rs743127位点与母亲孕期被动吸烟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母亲孕期无被动吸烟时携带一个该危险位点的患儿的OR值为0.59(95%CI:0.38-0.90),患儿母亲孕期中有被动吸烟情况时携带一个危险位点的患儿的OR值为2.00(95%CI:1.23-3.26)。而ACTN1基因的rs1475034、rs370535、rs2273419位点、CTNNB1基因的rs106871位点与被动吸烟和PVRL3基因的rs7634000、rs2971366、rs2634553、rs1489032、rs7624812位点与母亲孕期补充维生素的交互作用并无统计学意义(P>0.000 2)。结论:传递不平衡检验未发现所纳入的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NSCL/P存在关联,但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提示,ACTN1基因可能通过基因-环境交互作用而影响NSCL/P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N1 唇裂 多态现象 遗传 基因相关性研究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期亲子亲合与冲突的关系:性别与父母教养行为的调节作用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美萍 张文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1-941,共11页
采用基因-环境设计,以208名初中生为被试,系统考察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期亲子亲合与冲突的关系,以及性别与父母教养行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rs6267多态性对亲子关系无显著主效应,但其与亲子亲合、母子情绪冲突的关联模... 采用基因-环境设计,以208名初中生为被试,系统考察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期亲子亲合与冲突的关系,以及性别与父母教养行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rs6267多态性对亲子关系无显著主效应,但其与亲子亲合、母子情绪冲突的关联模式在男女青少年群体中相反;rs6267多态性与父母积极教养行为对亲子关系无显著交互作用,但其与母亲消极教养行为对母子冲突具有交互作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冲突 亲子亲合 COMT基因多态性 父母教养行为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白细胞抗原DRB1及DQA1区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卢亮平 刘英 +5 位作者 李兴旺 孙国常 朱席琳 吴云忠 胡全有 李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42,共9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白细胞抗原(HLA)DRB1及DQA1区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关系,分析基因—环境交互在慢性乙肝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慢性乙肝患者207人,HBV携带者212人,自限性HBV感染者...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白细胞抗原(HLA)DRB1及DQA1区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关系,分析基因—环境交互在慢性乙肝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慢性乙肝患者207人,HBV携带者212人,自限性HBV感染者148人)方法,比较3组人群检测的HLA等位基因频率并应用交互相乘模型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慢性乙肝组HLA-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14·81%)显著低于HBV携带组(25·24%)和自限性HBV感染组(25·00%)(Pc=0·002;Pc=0·007);自限性HBV感染组HLA-DQA1*0102等位基因频率(8·78%)显著高于HBV携带组(1·89%)和慢性乙肝组(2·18%)(Pc=0·000;Pc=0·000);自限性HBV感染组HLA-DQA1*0302等位基因频率(4·05%)显著低于慢性乙肝组(11·41%)(Pc=0·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的混杂效应后,HLA-DQA1*0302仍是发展为慢性乙肝的危险因素(OR=3·913,P=0·0006),HLA-DQA1*0102和HLA-DQA1*0301是HBV感染后的保护因素(OR=0·200,P=0·0004;OR=0·258,P=0·0000)。饮酒与HLA-DQA1*0102[交互指数(Ⅱ)=1·49]、HLA-DQA1*0302(Ⅱ=12·12)在慢性乙肝的发生中可能存在正交互作用,与DQA1*0301存在负交互作用(Ⅱ=0·78)。结论携带HLA-DQA1*0302等位基因者感染HBV后可能增加慢性乙肝发生的风险,而携带HLA-DQA1*0301和HLA-DQA1*0102者可能降低慢性乙肝发生的风险;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可能影响HBV感染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白细胞抗原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农村汉族人群KCNQ1基因rs2299620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凯丽 霍文倩 +7 位作者 刘晓田 屠润琪 刘瑞华 张洪磊 张海庆 毛振兴 李玉倩 王重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农村汉族人群中KCNQ1基因rs2299620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522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rs2299620位点基因型采用Taqman荧光探针分析获得。采用条件logis... 目的:探讨河南农村汉族人群中KCNQ1基因rs2299620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522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rs2299620位点基因型采用Taqman荧光探针分析获得。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s2299620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联;采用MDR模型和叉生分析探讨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调整多种环境因素后,rs2299620位点CC和(TC+CC)基因型与河南农村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性增加有关联,OR(95%CI)分别为1.74(1.11~2.75)和1.56(1.02~2.40)。以等位基因T为参照,等位基因C增加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OR(95%CI)为1.16(1.04~1.29)。进一步分析显示,在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影响因素中rs2299620位点多态性与体质指数存在交互作用,OR(95%CI)为1.04(1.02~1.08)。结论:KCNQ1基因rs2299620位点多态性与河南农村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性有关联,且该位点多态性与体质指数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NQ1基因 rs2299620 2型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胺氧化酶A基因串联重复序列与童年期虐待对女性青少年冲动特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芸 明庆森 +2 位作者 马丽荣 李欣茹 王艳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1-287,共7页
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串联重复序列(monoamine oxidase A variable nucleotide tandem repeat,MAOA-VNTR)基因型与童年期虐待经历各自及其交互作用对女性青少年冲动特质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北某地403名正常汉族女性青少年,完成Barratt冲... 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串联重复序列(monoamine oxidase A variable nucleotide tandem repeat,MAOA-VNTR)基因型与童年期虐待经历各自及其交互作用对女性青少年冲动特质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北某地403名正常汉族女性青少年,完成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及童年创伤经历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采集其外周静脉血并进行DNA提取及MAOA-VNTR基因分型。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OA-VNTR基因型、童年期虐待经历,以及其交互作用对冲动量表得分的影响。结果童年期虐待经历对女性青少年冲动特质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AOA-VNTR基因型的主效应,以及MAOA-VNTR与童年虐待经历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并未发现MAOA-VNTR基因型对童年期虐待所致女性青少年冲动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虐待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冲动 单胺氧化酶A基因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3C1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雅 范方 +4 位作者 彭婷 李媛媛 龙可 周洁莹 梁颖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87-1301,共15页
NR3C1参与HPA轴调节,与应激相关的身心疾病关系密切。以往针对NR3C1与焦虑障碍的研究基本以成人为考察对象,且大多关注负性生活事件等个体层面环境变量。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238名青少年为被试(焦虑障碍117人,对照121人),旨在考... NR3C1参与HPA轴调节,与应激相关的身心疾病关系密切。以往针对NR3C1与焦虑障碍的研究基本以成人为考察对象,且大多关注负性生活事件等个体层面环境变量。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238名青少年为被试(焦虑障碍117人,对照121人),旨在考察NR3C1常见位点rs6191、rs6196、rs41423247的多态性、单倍型以及父母不同类型教养方式对焦虑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rs6191 GG基因型、rs6196 AA基因型、rs41423247 GG基因型与低焦虑障碍风险相关。父母过多的过度保护与冷漠拒绝、父亲过少的温暖关怀可预测较高的焦虑障碍风险。rs41423247多态性与母亲温暖关怀存在交互作用:rs41423247 GG基因型只在母亲温暖关怀较多时能降低焦虑障碍风险,在母亲温暖关怀较少时与焦虑障碍并无显著相关。此外,rs6191-rs6196-rs41423247构成的单倍型GAG与低焦虑障碍风险显著关联,TGC与高焦虑障碍风险显著关联,且二者与母亲温暖关怀、母亲过度保护分别存在交互作用。未来可采用追踪研究,从表观遗传层面探讨教养方式与NR3C1影响焦虑障碍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 教养方式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焦虑障碍发展成因探讨(综述) 被引量:31
13
作者 刘东台 李小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6-381,共6页
关键词 神经症 社交焦虑障碍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BI气质 亲子依恋 早期创伤 信息加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